认知护理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医护工作中践行认知护理,评估此护理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具体影响。方法:基于了解评估甲状腺瘤病情的条件下,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施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5例,按照研究活动的需要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对比组,观察组43例以认知护理模式开展医护操作,对比组42例以基础护理方法开展医护操作,评比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情况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以后的患者焦虑分值、抑郁分值、皮质醇含量值、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值、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变化数据及心率情况都优越于对比组,组间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医护工作中实施认知护理服务,能消除患者应激反应因素,提升其心理能力。
  【关键词】甲状腺瘤;手术;认知护理;应激反应
  临床中接收并行诊治的甲状腺瘤患者,其肿瘤性质通常属于良性,但也存在恶化病变的潜在风险。以手术方法对甲状腺瘤施行切除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强化医护服务工作,使整体疗效得以提升。本文基于了解评估甲状腺瘤病情的条件下,以入本院施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5例为对象,按照研究活动的需要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对比组,观察组以认知护理模式开展医护操作,对比组以基础护理方法开展医护操作,评比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情况以及效果,将本次调研内容作如下阐述: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施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5例,入选病例都接受过影像学方面检查,医生依循甲状腺瘤权威诊疗标准实施病症鉴别,且手术病理学证实患有甲状腺瘤。按照研究活动的需要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对比组,观察组43例:12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介于22-75岁问,平均是(45.8±12.29)岁;对比组42例:13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介于23-74岁问,平均是(45.4±11.99)岁。对患者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较大差异(P>0.05),两组可开展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对比组以基础护理方法开展医护操作,护理项目含有:入院引导、心理干预疏导、手术配合及一般护理、健康常识宣讲、日常看护等。
  观察组以认知护理模式开展医护操作,具体护理方法是:(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护士在评估每例患者的病情状况时,需结合心理体征开展系统评判,注重其社会交际能力、情绪起伏、躯体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并尽量鼓励其多融入人际交际氛围当中,转变情绪困扰、负性心理对后续医疗形成干扰。(2)评估患者认知方面的负面因素。护士和每例患者沟通交谈期间,注意记录其认知意识中的不良因素,并帮助患者更正自身认知错误。另外,护士可适时普及甲状腺瘤的有关医护知识,让患者对此种疾病病发机制、致病原因、体征情况、医疗方式、注意事宜等有正确认识,进而增强疾病防护意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种医疗操作。(3)强化日常护理方面的认知。护士引导、协助患者转换躺卧体位,使其形成科学的体位自护意识。手术后,指导患者开展认知性吞咽训练、体位康复训练等。(4)积极增强健康宣教干预。护士依照患者的个体化病情状况,为其拟定兼具科学化、个体化的医护宣教方案,谨慎落实健康宣讲活动的每项工作。
  1.3统计学数据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x±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2检验组问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2.1经护理后两组病例焦虑、抑郁评估分值比对
  评估得知,观察组护理以后的患者焦虑分值是(34.1±4.59)分、抑郁分值是(18.4±5.1)分;对比组护理以后的患者焦虑分值是(47.2±7.91)分、抑郁分值是(27.5±6.9)分。和对比组评估数据相比而言,观察组焦虑、抑郁评估分值更优,组问差异显著(P<0.05)。
  2.2经护理后两组病例激素水平指标归转情况比对
  观察组病例皮质醇含量值是(200.2±59.8)nmol/L、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值是(21.5±7.4)pg/mL;对比组病例皮质醇含量值是(238.8±65.7)nmol/L、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值是(29.7±9.6)pg/mL。观察组激素水平指标归转情况优越于对比组,差异较大(P<0.05)。
  2.3经护理后两组病例血压改善幅度及心率情况比对
  观察组病例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数据分别是(14.25±2.71)mmHg、(12.57±1.59)mmHg,心率是(76±14.7)次/分;对比组病例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数据分别是(1 8.1 3±3.46)mmHg、
  (1 4.1 1±1.48)mmHg,心率是(91±19.89)次/分。观察组血压改善及心率情况都优越于对比组,组问比对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甲状腺作为人体中内分泌腺体的最大构成部分,既关系到交感神经的具体支配能力,又关乎心IN'隋绪的浮动变化。为此,当机体受到外在或内在的应激性刺激时,下丘脑会将刺激信息传导至血中肾上腺体,促使皮质激素含量较快上升,并生成较多的糖皮质激素。为了尽可能消除切除手术对甲状腺瘤病人的应激因素,医护人员基于系统评估患者各项病/体征、心理状况、认知意识情况等的前提下,对其施行认识护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每一环节的医疗配合和个体化医护操作,以规避应激反应的诱发因素,提升认知干预引导及相应护理的总体成效。
  此研究评估结果为:观察组病例经护理后的焦虑分值、抑郁分值、皮质醇含量值、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值、舒張压与收缩压的变化数据及心率情况和对比组评估数据相比,都表现出更高优越性,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
  综合所述,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医护操作中践行认知护理服务,能辅助消除患者应激反应因素,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应被推广和积极运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估进入消化内科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诊断以及药物疗效情况。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消化道出血而入本院消化内科施行诊疗的病人65例为调研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33例)、对比组(32例),两组都先向病人予以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增用血凝酶+奥美拉唑展开联治,对比组则静脉注入止血敏展开治疗,评比两种内科疗法的医疗实施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全部得以确诊,确诊率是100.00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疝气手术中优质护理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24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预后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5.34%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3.2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互联网络为外延,借助多种方法实现对图形、文本、音频以及图像和视频的综合处理。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能够提供多样化教学信息以更生动的交互方式把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得到极大丰富,音乐课程的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一、信息时代音乐教学典型模式  (一)音乐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该教学模式中,音乐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是开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因此,将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常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互联网+”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三个方面的保障性决策建议。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趋向  (一)教学模式的多
期刊
为了提升法学教育教学效果,需要从社会需求、人才诉求、教学资源等多个维度出发,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探索,通过错位发展和个性培养,营造出多维度的现代法学人才生态。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基于“BOPPPS+云教学平台+翻转课堂”的创新模式,借此提升法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交互性、个性化学习和群体智慧发展。比如,“智能云教学平台”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同步实现了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并衍生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及教育减负呼声的双重叠加之下,“三点半之困”成为困扰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难题,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课后服务是治理该难题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课后服务理论及实践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但仍缺乏针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该文基于全国6省12市32县(区)的实地调查,对学生的课后服务满意度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学生对课后服务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个体因素如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健康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树人的路径之一就是“以文化人”,而培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则是外国语言文化教育首要的教学目标。我国当下一些学校结合校本特色和区域特色,在外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相关课程的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探索。该文立足广府文化的岭南文化课程采用“平台在线学习+线下面授”的混合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实验,通过线下教育为主、线上教育为辅的混合式教育,多门课程交叉进行岭南文化的教育
期刊
摘要:好奇心和想象力要从娃娃抓起,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视点。科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跨学科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科幻教育是好奇心和想象力培育的重要抓手,具有四大核心理念: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导向,课程内容以科学“大概念”为逻辑基础和教学设计的依据,课程实施倡导富有想象力的思想实验,课程评价是
期刊
摘要:视听技术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早期形式,其发明及应用带领世界走进了大众传播时代。作为美国教育技术的发端,视听教育贯穿于整个20世纪,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经历了运动式发展到冷静、落幕的过程。不过,视听技术很好地融入了后来发明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中(虽然也还独立存在),因此回顾这段历史对未来仍具现实意义。美国20世纪视听教育的期望影响和现实影响之间有着显著的反差:每种视听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商家、
期刊
摘要:社会建构主义在指导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构建的弊端,使研究者不得不将视野投向了“知识与课程”研究的新领域——社会实在理论,其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对于指导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构建具有启发意义。首先,该研究解读了社会建构主义课程观,揭示其实质是课程各领域边界削弱的共建主义,使学习者培养指向了一般化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诠释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社会建构色彩,发现存在着阻碍学业进步、学习者难以获得适应未来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