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艺术美育的概念
艺术美育是艺术与美育的结合。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
朱光潜先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科学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又起于经验。不论科学的态度还是实用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背后的东西。事物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通往事物背后的那道“神秘之墙”的跳板。他们都不是自由的、超越的、非功利的和独立绝缘的。艺术教育便是如此,它在关注美的同时还关注很多其他东西。它是与“利害”直接相关的,是与“善”有着直接联系的。因此艺术教育是被束缚的、是非自由的。它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而非所使用的事物本身。因此我们说艺术教育是一个集合了美、科学、实用于一体的集合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物质性。艺术教育最终在外部寻找答案。
而艺术美育则不是在外部寻找答案,它是一种富有感情的教育。它是人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接收到相应的道德美,知识美,伦理美,并且在此过程中接收到情感的教育。它不像艺术教育那样具有物质性,主要聚焦在人的感情状态上,而非聚焦在知识与技能上。因此,艺术美育是从内部寻找答案的教育。
二、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在必要的知识结构和性格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支持环境背景下,使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手段,在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涵的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独特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成果的一种能力。
三、艺术美育与创造力的关系
艺术美育对创造力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在艺术美育实施过程中,认识真善美,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审美活动中,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增长知识。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因而能够增强和促进人的创造力。
(一)审美感觉力唤起创造冲动
审美感觉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没有感觉力,便不会接收外界的任何刺激。
尽管感觉力所获得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的创造性加工才能上升为审美对象,感觉力所唤起的情绪反应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形成审美体验,但是,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性却一直作为审美感受的一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
美育对审美感觉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于事物的感觉外观,以事物的外观本身为关注的焦点。由于日常的感觉是自动化的,它对事物的外观本身并不关注,而是关注着事物实用的方面,所以,要帮助学生从日常的感觉方式转变到审美的感觉方式上来。美育对审美感觉力的培养还要求细致入微地分辨光、色、音高、音量以及各种质感的细小差异,磨砺敏锐的感觉力,这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初始阶段,但又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
审美感觉力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发情绪反应,它抓住某些富有特征性的审美信息(刺激),唤起审美创造和表现的冲动,为审美活动的展开提供条件,这也使它成为审美能力的基础。
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不是告诉人们某件艺术品表达了什么意义,或者说它如何重要,如何著名,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真诚地去感觉它,去获得直接的感觉印象。惟有在纯真敏锐的感觉力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发展出具有高度精神性的、健全的审美能力。由于感觉力是审美主体与外界的初步接触,所以感觉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直接接触事物的原初形态,特别是要多接触自然,而且是要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概念和功利目的的情况下去发现和辨别自然对象的色彩、质地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感觉力才可能敏锐、发达。
因此,美育过程中,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够通过视和听等审美刺激,唤醒创造动机,从而进行创作。
(二)审美知觉力培养创造性和表现性
审美知觉力的基本功能是在信息加工中,建构与内心审美图式契合一致的知觉形式,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创造性和表现性。审美知觉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所建构的整体形式超越了个别事物原初的形态,具有某种概括的意义。阿恩海姆指出: “视觉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这个一般的形式结构不仅能代表眼前的个别事物,而且能代表与这一个别事物相类似的无限多个其他的个别事物”。
正由于知觉过程所创造的一般的形式结构具有某种概括的、普遍的性质,所以阿恩海姆称之为“知觉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知觉力具有某种认知的理性品格,它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而是在知觉式样识别过程中,达到对某些事物的结构共相的把握。其次,审美知觉力的创造性还体现为,在主体内心的审美图式支配下,将客体知觉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形式结构,使之成为与主体内在审美图式契合一致的审美形式。一件艺术品潜在地具有审美图式结构,但对于非审美知觉力来说,这个形式结构不可能被建构和呈现出来,就像贝多芬的交响曲对于不懂交响曲的耳朵来说,等于一片杂乱无章的声音。而审美知觉力却能够通过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简化、调整、补充等加工过程,重新创造出审美形式结构来。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
由此可见,审美知觉力又超越了日常的形状识别和普遍的认知水平,其形式结构的创造由于摆脱事物原初的实在样式而更具有主体特征。这种知觉的创造性建构能力是美育过程要特别予以培养的。
(三)审美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
想像力是大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过程源于对外在事物的感知,但它与感知不同,不是對外界刺激信息的加工,而是对内心贮存的表象的加工,是更内心化的过程。
因此,在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审美想像力的创造性没有根本的差异。欣赏的想像决不仅仅是再造性的,而首先是创造性的:把一片景色转化为内心的意象与把作品转化为内心意象的过程,都是一个把物质材料创造成精神产品的过程。所以,审美想像力所创造的新形象,首先不在于是否有所变形,而在于创造了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个性化的审美意象,否则便会引出一种错误的结论,即认为鬼怪是最能体现想像的创造性的东西。事实上,许多创造性的审美意象并未对景物的外表作很大的变形。审美想像力的根本意义在于,创造一种合乎审美需要的心理时空,使心灵达到自由畅达的状态。陆机讲“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正是生动的描述了创造性想像的特殊作用。 在美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保障和引发审美想像是培养审美想像力的关键。一般来说,儿童的想像力是自发和旺盛的,这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见出。但是,他们的审美经验积累还比较少,所以,美育发展儿童的想像力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审美活动。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创作活动还是欣赏活动,都应充分保障他们的想像自由,让他们的想像既不越出审美范围,又能像在游戏中那样,随活动的展开而自发地、活泼地涌现。孩子的想象力不可小觑,是充满着个性色彩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用积极的言辞去鼓励和评价学生脑海中的想法与新奇的言论,让他们更加有信心敢于天马行空地创作,千万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想法,或者以一个高要求来评价甚至诋毁儿童在艺术熏陶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这样会压制住儿童活跃的思维,使其创造力不能充分发展。
四、小学艺术美育中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创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是不能凭空进行创造的,任何有创造意义的活动都必须有一些先决条件发挥作用。而这先决条件分为:第一,心理安全。即创造者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认可,信任,和理解。第二,心理自由。即创造者在传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情感体验时处于一个完全自由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了教育工作者在艺术活动中必须给学生提供这两个先决条件。
教学气氛是一堂好课的良端,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的创设与而后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作效果密切相关。而波澜不惊的课堂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心思无法集中,就更不用说创造力的培养了。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选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做到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师语言,还是课堂评价都具有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最大化,学生便能够有意无意地形成乐于思考,乐于创造的好习惯。
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无穷的。艺术课程的特点就是给孩子一个舒适放松的空间,让孩子天马行空,使创造的点子在脑海中驰骋,这时候过度关注课堂纪律,课堂规范不利于孩子进行创作,反而会在一定意义上打断孩子的创造灵感与思维方式。教师在艺术美育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特点,结合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帮助孩子进行全面发展。
(二)捕捉并巧妙利用课堂生成
很多人都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殊不知,在每节课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显性的教学资源,那就是课堂生成。不同的班级在相同教材及教案的实施下,所产生的课堂生成则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教授的同时,也要以一颗细致的心以及敏捷的大脑去时时捕捉课堂生成,并立即做出灵活调整。有时,课堂生成的教学效果会高于教材或者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案。与此同时,教师应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善于发现一些创造水平较高学生即兴发挥的苗头与形式,并且及时抓住加以展开。所以说,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善于捕捉课堂生成且巧妙利用的创造型教师。
(三)树立学生信心
除了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以及巧妙利用课堂生成外,学生信心的树立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试想,一个孩子若因为某些原因缺乏自信,就算他脑子里有再多的想法与点子,也没有勇气再师生面前表达出来。这既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也是一种极大的遗憾。或许,一个未来的创造型人才因为缺乏自信在小学阶段就会被扼杀。因此作为一个艺术教师,就算对班级的了解没有班主任多,也要在每次平时的课堂尽力去关注孩子们的表现,无论孩子的所进行的创造是否有意义,老师仍是得毫无保留地给予其充分鼓励与赞美,使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心。对于胆子较小较缺乏自信的孩子,更要调整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循序渐进地赋予他们敢于想象的勇气,从而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除此之外,如今学校对于节日的活动越来越多。如: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制作彩泥,元宵节制作彩灯等,都是展现学生作品的绝佳时机。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班级,走廊,校园的空间尽量使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充分展现,从而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展现作品的机会,对于自信心的树立有起非常大的作用。
(四)通过审美刺激唤起创造动机
学生在音乐和美术课堂上,可以通过影片,画作的欣赏接受审美体验;可以通过交响乐,演奏曲的聆听获得审美体验。但是,由于美术课和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其一周的课时数量具有局限性,学生能接受视听等审美刺激的时间有限。在互联网利用率极高的今天,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便利的网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音乐和美术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的公共邮箱,平时可把课堂上给学生欣赏的影片,画作,音乐作品放入公共邮箱内,以便感兴趣的學生再次欣赏。课堂上欣赏的作品不可能一次就能使学生达到绝佳的审美体验,因此,学生创造动机的唤醒需要不断的审美刺激。
除了艺术课堂直接接受审美刺激以外,校园文化的布置也影响了学生接受审美刺激的程度。学校在布置校园时,应时刻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不放过任何角落,任何机会使学生接受视听等审美刺激。如: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展示学生或者教师优秀的创造作品以激发学生灵感;利用课余时间,午休时间,阳光体育全校播放名家名作乐曲以便学生欣赏;有周期性地集体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等。这些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视听得到不断地审美刺激,创造的动机也会逐渐增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美育是艺术与美育的结合。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
朱光潜先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科学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又起于经验。不论科学的态度还是实用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背后的东西。事物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通往事物背后的那道“神秘之墙”的跳板。他们都不是自由的、超越的、非功利的和独立绝缘的。艺术教育便是如此,它在关注美的同时还关注很多其他东西。它是与“利害”直接相关的,是与“善”有着直接联系的。因此艺术教育是被束缚的、是非自由的。它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而非所使用的事物本身。因此我们说艺术教育是一个集合了美、科学、实用于一体的集合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物质性。艺术教育最终在外部寻找答案。
而艺术美育则不是在外部寻找答案,它是一种富有感情的教育。它是人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接收到相应的道德美,知识美,伦理美,并且在此过程中接收到情感的教育。它不像艺术教育那样具有物质性,主要聚焦在人的感情状态上,而非聚焦在知识与技能上。因此,艺术美育是从内部寻找答案的教育。
二、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在必要的知识结构和性格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支持环境背景下,使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手段,在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涵的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独特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成果的一种能力。
三、艺术美育与创造力的关系
艺术美育对创造力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在艺术美育实施过程中,认识真善美,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审美活动中,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增长知识。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因而能够增强和促进人的创造力。
(一)审美感觉力唤起创造冲动
审美感觉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没有感觉力,便不会接收外界的任何刺激。
尽管感觉力所获得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的创造性加工才能上升为审美对象,感觉力所唤起的情绪反应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形成审美体验,但是,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性却一直作为审美感受的一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
美育对审美感觉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于事物的感觉外观,以事物的外观本身为关注的焦点。由于日常的感觉是自动化的,它对事物的外观本身并不关注,而是关注着事物实用的方面,所以,要帮助学生从日常的感觉方式转变到审美的感觉方式上来。美育对审美感觉力的培养还要求细致入微地分辨光、色、音高、音量以及各种质感的细小差异,磨砺敏锐的感觉力,这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初始阶段,但又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
审美感觉力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发情绪反应,它抓住某些富有特征性的审美信息(刺激),唤起审美创造和表现的冲动,为审美活动的展开提供条件,这也使它成为审美能力的基础。
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不是告诉人们某件艺术品表达了什么意义,或者说它如何重要,如何著名,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真诚地去感觉它,去获得直接的感觉印象。惟有在纯真敏锐的感觉力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发展出具有高度精神性的、健全的审美能力。由于感觉力是审美主体与外界的初步接触,所以感觉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直接接触事物的原初形态,特别是要多接触自然,而且是要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概念和功利目的的情况下去发现和辨别自然对象的色彩、质地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感觉力才可能敏锐、发达。
因此,美育过程中,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够通过视和听等审美刺激,唤醒创造动机,从而进行创作。
(二)审美知觉力培养创造性和表现性
审美知觉力的基本功能是在信息加工中,建构与内心审美图式契合一致的知觉形式,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创造性和表现性。审美知觉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所建构的整体形式超越了个别事物原初的形态,具有某种概括的意义。阿恩海姆指出: “视觉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这个一般的形式结构不仅能代表眼前的个别事物,而且能代表与这一个别事物相类似的无限多个其他的个别事物”。
正由于知觉过程所创造的一般的形式结构具有某种概括的、普遍的性质,所以阿恩海姆称之为“知觉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知觉力具有某种认知的理性品格,它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而是在知觉式样识别过程中,达到对某些事物的结构共相的把握。其次,审美知觉力的创造性还体现为,在主体内心的审美图式支配下,将客体知觉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形式结构,使之成为与主体内在审美图式契合一致的审美形式。一件艺术品潜在地具有审美图式结构,但对于非审美知觉力来说,这个形式结构不可能被建构和呈现出来,就像贝多芬的交响曲对于不懂交响曲的耳朵来说,等于一片杂乱无章的声音。而审美知觉力却能够通过对感觉信息的选择、简化、调整、补充等加工过程,重新创造出审美形式结构来。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
由此可见,审美知觉力又超越了日常的形状识别和普遍的认知水平,其形式结构的创造由于摆脱事物原初的实在样式而更具有主体特征。这种知觉的创造性建构能力是美育过程要特别予以培养的。
(三)审美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
想像力是大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过程源于对外在事物的感知,但它与感知不同,不是對外界刺激信息的加工,而是对内心贮存的表象的加工,是更内心化的过程。
因此,在创作与欣赏过程中,审美想像力的创造性没有根本的差异。欣赏的想像决不仅仅是再造性的,而首先是创造性的:把一片景色转化为内心的意象与把作品转化为内心意象的过程,都是一个把物质材料创造成精神产品的过程。所以,审美想像力所创造的新形象,首先不在于是否有所变形,而在于创造了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个性化的审美意象,否则便会引出一种错误的结论,即认为鬼怪是最能体现想像的创造性的东西。事实上,许多创造性的审美意象并未对景物的外表作很大的变形。审美想像力的根本意义在于,创造一种合乎审美需要的心理时空,使心灵达到自由畅达的状态。陆机讲“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正是生动的描述了创造性想像的特殊作用。 在美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保障和引发审美想像是培养审美想像力的关键。一般来说,儿童的想像力是自发和旺盛的,这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见出。但是,他们的审美经验积累还比较少,所以,美育发展儿童的想像力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审美活动。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创作活动还是欣赏活动,都应充分保障他们的想像自由,让他们的想像既不越出审美范围,又能像在游戏中那样,随活动的展开而自发地、活泼地涌现。孩子的想象力不可小觑,是充满着个性色彩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用积极的言辞去鼓励和评价学生脑海中的想法与新奇的言论,让他们更加有信心敢于天马行空地创作,千万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想法,或者以一个高要求来评价甚至诋毁儿童在艺术熏陶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这样会压制住儿童活跃的思维,使其创造力不能充分发展。
四、小学艺术美育中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创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是不能凭空进行创造的,任何有创造意义的活动都必须有一些先决条件发挥作用。而这先决条件分为:第一,心理安全。即创造者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认可,信任,和理解。第二,心理自由。即创造者在传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情感体验时处于一个完全自由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了教育工作者在艺术活动中必须给学生提供这两个先决条件。
教学气氛是一堂好课的良端,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的创设与而后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作效果密切相关。而波澜不惊的课堂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心思无法集中,就更不用说创造力的培养了。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选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做到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师语言,还是课堂评价都具有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最大化,学生便能够有意无意地形成乐于思考,乐于创造的好习惯。
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无穷的。艺术课程的特点就是给孩子一个舒适放松的空间,让孩子天马行空,使创造的点子在脑海中驰骋,这时候过度关注课堂纪律,课堂规范不利于孩子进行创作,反而会在一定意义上打断孩子的创造灵感与思维方式。教师在艺术美育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特点,结合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帮助孩子进行全面发展。
(二)捕捉并巧妙利用课堂生成
很多人都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殊不知,在每节课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显性的教学资源,那就是课堂生成。不同的班级在相同教材及教案的实施下,所产生的课堂生成则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教授的同时,也要以一颗细致的心以及敏捷的大脑去时时捕捉课堂生成,并立即做出灵活调整。有时,课堂生成的教学效果会高于教材或者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案。与此同时,教师应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善于发现一些创造水平较高学生即兴发挥的苗头与形式,并且及时抓住加以展开。所以说,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善于捕捉课堂生成且巧妙利用的创造型教师。
(三)树立学生信心
除了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以及巧妙利用课堂生成外,学生信心的树立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试想,一个孩子若因为某些原因缺乏自信,就算他脑子里有再多的想法与点子,也没有勇气再师生面前表达出来。这既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也是一种极大的遗憾。或许,一个未来的创造型人才因为缺乏自信在小学阶段就会被扼杀。因此作为一个艺术教师,就算对班级的了解没有班主任多,也要在每次平时的课堂尽力去关注孩子们的表现,无论孩子的所进行的创造是否有意义,老师仍是得毫无保留地给予其充分鼓励与赞美,使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心。对于胆子较小较缺乏自信的孩子,更要调整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循序渐进地赋予他们敢于想象的勇气,从而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除此之外,如今学校对于节日的活动越来越多。如: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制作彩泥,元宵节制作彩灯等,都是展现学生作品的绝佳时机。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班级,走廊,校园的空间尽量使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充分展现,从而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展现作品的机会,对于自信心的树立有起非常大的作用。
(四)通过审美刺激唤起创造动机
学生在音乐和美术课堂上,可以通过影片,画作的欣赏接受审美体验;可以通过交响乐,演奏曲的聆听获得审美体验。但是,由于美术课和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其一周的课时数量具有局限性,学生能接受视听等审美刺激的时间有限。在互联网利用率极高的今天,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便利的网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音乐和美术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的公共邮箱,平时可把课堂上给学生欣赏的影片,画作,音乐作品放入公共邮箱内,以便感兴趣的學生再次欣赏。课堂上欣赏的作品不可能一次就能使学生达到绝佳的审美体验,因此,学生创造动机的唤醒需要不断的审美刺激。
除了艺术课堂直接接受审美刺激以外,校园文化的布置也影响了学生接受审美刺激的程度。学校在布置校园时,应时刻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不放过任何角落,任何机会使学生接受视听等审美刺激。如: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展示学生或者教师优秀的创造作品以激发学生灵感;利用课余时间,午休时间,阳光体育全校播放名家名作乐曲以便学生欣赏;有周期性地集体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等。这些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视听得到不断地审美刺激,创造的动机也会逐渐增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