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为高效课堂奠基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lo1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一个主观意识充分参与的创造性过程,教师不能机械地成为教参的搬运工,而需要从纯阅读者的视角理解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主旨;更需要教师以一个教学者的身份,洞察学生理解文本的障碍处,探寻阅读教学的价值点,在真正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理解,致力于文本语言背后的解密。本文提出要提领而顿,强化文本题目解读;品析涵泳,强化文本语言解读;整体感知,强化谋篇布局解读;言意兼得,强化表达策略解读,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基。
  一、提领而顿,强化文本题目解读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窥探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中心的窗口,抓住了文章的题目进行深入而合理的解读,就能对明确文本所表达的态度、凸显人物的特点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仅就其形式而言,作者分别运用了“破折号”“双引号”两个相对特殊的符号,强调了火星与地球的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孪生兄弟”这一形象的比喻将这种关系揭示得更加直观形象。而在研读这一题目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课题中猜想,这篇说明文可能重点会写什么?学生纷纷从课题入手,指出文章应该着重描写地球与火星在哪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随后,教师则将文章的题目修改成为“火星,和地球很像的行星”“地球——火星的‘孪生兄弟’”等,引导学生与课文的原题目进行对比,感受作者比喻手法的形象性,洞察了作者在题目表达中的独运匠心。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解读,不仅引领学生准确洞察了文本的主要内容,也对题目中的言语形式进行了深入体悟,开掘了适切的运用价值,历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品析涵泳,强化文本语言解读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本的创作也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因此,文本解读就应该将解读文本的语言风格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不同的作家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
  如《夹竹桃》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全文生动凸显了季老“朴实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的风格。因此,在这篇课文的解读中,教师则紧扣“朴实”“典雅”“率真”“睿智”等特点,将关注点聚焦在描写夹竹桃生长特点和作者展开联想的语段中,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独特风格。再如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文本的语言清新明丽、稚拙鲜活,在质朴之中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比如描写动物的“胖乎乎、圆滚滚”,描写狗尾巴草的“毛嘟嘟”,描写天空的“蓝悠悠”等,将祖父园子中的花花草草、虫虫鸟鸟赋予了鲜明的灵性,为文本表达的自由主题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只有将文本解读的核心聚焦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扣住教学的命脉,开掘适切的语用資源,为学生核心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基。
  三、整体感知,强化谋篇布局解读
  进入高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对于文本的认知也就不再局限在一些语言细节中,而更应该着眼于全篇,感知作者篇章结构设置的精妙,体悟作者文本创作的匠心。因此,文本解读也应该将文本的教学点聚焦在文本结构上,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
  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为例,从题目中看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一株柳树,且是一棵生长于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但作者并没有将笔墨完全聚焦在这棵柳树的描写上,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除了描写柳树的外形、生长过程外,还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发现作者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灞河柳树,这些看似与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关联不大,但蕴含着作者整体性内容选择的深刻用意,即以荒凉的生长环境衬托这株柳树生命力的顽强,再借助灞河柳树生长的容易与高原柳树形成对比。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对文本篇章的整体性解读,引领学生深入洞察的创作构思,从而为学生学习篇章的构思能力奠定了基础。
  四、言意兼得,强化表达策略解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从传统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的窠臼中脱离出来,转向对文本写作策略的认知上。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为例,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旧将“天游峰的这位扫路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教学的重点。事实上,仅仅读懂文章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鉴于此,教师则在文本解读中深入到作者写法的感知上。首先,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主要借助人物语言,通过集中而深入的三次语言,将老人豁达开朗的个体跃然纸上;其次,作者依据对老人了解程度的不同,对人物进行了两次外貌描写,为展现人物个性特点起到了极好的辅助性作用;再次,作者在全文中前后两次描写天游峰的高险,有效地起到了衬托性作用,凸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正是这样的解读,阅读教学才能展现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让学生懂得文本“之然”,更洞察作者“之所以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我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10年企业改制,本单位成为股份制企业,我的工作岗位改变,工资扣除社会保险费后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请问,这种情况是否违法?个人缴
“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将“项目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项目学习”是将学和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
摘要:音乐教学不仅仅注重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更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感受、体验等。以“融通”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音乐学习,强调基于学生身心一体的整体认知,强调基于音乐素材的整合认知,强调基于音乐活动的综合认知。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学习 “融通”方式  新课改以来,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型,这就是从“知识中心”转向了“生命发展”。音乐教学不仅仅注重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更重视学生在音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存在不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探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探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音乐 创新形式 音乐素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线音乐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成长。因
发展儿童创造力,注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新命题。而情境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扎实地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呢?  一、在情境中唤醒儿童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拦路虎",而如何教学生作文也成了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只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素,作文要想出彩也不难。  一、语言,丰美作文的内容  作文要想引人入胜,首先语言必须生动传神,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叙述事物活灵活现,描摹情境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如何让语言变得生动,避免平铺直叙的枯燥呢?  (一)巧用修辞,增色添彩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变得生
期刊
期刊
虽然课外阅读是一个老话题,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阅读的更加关注和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分量,一线的教师又得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又变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课外阅读的开展和阅读有效性会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阅读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阅读兴趣或兴趣单一、阅读习惯难以形成,课外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期刊
伴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等媒体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然被大众传媒所包围、所裹挟,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浸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网上冲浪,他们沉湎于图片、声音、动画等。基于大众语境,传统经典阅读逐渐式微,许多学生抛弃了具有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和建构精神等功能的经典阅读。因此,找准大众语境下经典阅读隐患,形成重建经典阅读的对策,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大众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隐患  在
期刊
接受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资源,必须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因此,相比于教材课文以及刊物上的范作,身边小伙伴的作文更接近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在习作讲评时可以充分发掘伙伴习作中的亮点资源,从语言风格、谋篇布局、文章立意等维度引领学生品鉴、讲评,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迁移。  一、积极唤醒,在反思自我中积淀写作资源  在发掘伙伴习作资源时,教师需要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