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鲁回族秧歌是由当地回族群众表演的极具特色的舞蹈艺术。这一特色的形成,不仅是由于它的少数民族特性。对于东北大秧歌的传承,以及鲜明的鲁西地域色彩更增添了它的魅力。文章从其形成与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把握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回族秧歌;东北大秧歌;鲁西地域色彩;交融
张鲁回族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是全省4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张鲁镇有东西南北中五街,每街都有自己的秧歌队。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各街的秧歌队都会表演秧歌,称为“闹元宵”。其中东、南、北三街为纯回族,主要表演传统化妆秧歌,龙灯秧歌。西街、中街为半回族半汉族,主要表演高跷,竹马,花船等舞蹈。张鲁东街回族秧歌被评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诸秧歌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回族人民跳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舞蹈,并把它们加以吸收整合,这不是偶然的。这既是鲁西地域色彩的体现,也是鲁西回族、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根源于东北大秧歌,在经历几代传承后,张鲁回族秧歌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官方对张鲁回族秧歌的描述是“张鲁回族秧歌源远流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这一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已在回族聚集地张鲁镇初具规模。抗日战争年代随父辈闯关东的抗联老战士杨其富,在吸取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回到山东老家张鲁,结合本地传统秧歌表演形式,创研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回族秧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张鲁回族秧歌的文化内涵。
一、对东北大秧歌的传承
这首先突出了对于东北大秧歌的吸收学习。不同于其他地方秧歌每逢节日就进行表演,张鲁回族秧歌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进行表演,称为“闹元宵”。清初诗人杨宾有《上元曲》写东北关外风情“上元夜, 好事者辄扮秧歌, 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 又三、四扮参军, 各持尺许两圆木, 戛击相对舞, 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 傍以锣鼓和之, 舞毕乃歌, 歌毕更舞, 达旦乃已”。上元即正月十五。杨宾诗中提到的男扮女,参军,卖膏药者,此种古代人物,从东北大秧歌传至今天仍是表演必不可少的角色。在演出形式上,东北大秧歌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如今的张鲁回族秧歌,也继承了这种拜年贺喜的好彩头。正月初二开始准备,到正月十五,秧歌队就回进行游街演出了。秧歌队围绕张鲁四个村庄及商业街道、周边企业表演。秧歌队在表演时,秧歌队一行被邀请到规定地点,一般是街道十字路口,或者企事业单位、大商店门口。表演之前领队先有一番说辞,多为祝福、吉祥之语,说得主家欢喜,听众高兴,人人开心。表演完毕,主家会准备一些吃食以及燃放鞭炮以示感谢。更深层次的继承在于演出风格上,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张鲁回族秧歌在精神内蕴上与此一脉相传,动作滑稽,风趣幽默,体现出与传统山东秧歌不同的内涵。
二、鲁西北本地风格的结合
鲁西北流行的是鼓子秧歌,这是一种源于武术的秧歌舞蹈。鲁西北地区历来是兵家要地,战火不断。这里的人民骁勇善战,同时也把战争中用到动作化为节日庆祝的舞蹈。这就让鲁西北地区的秧歌有了巨大的力量。这种力,在男性身上表现的刚劲勇猛,豪放粗犷;在女性身上则是洒脱飘逸,灵动自如。这种源于武术的秧歌舞蹈,让它与其他风格的秧歌区分开来。它不像其他秧歌那样在演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艺术化、柔美化,而是保持着自身的力量的彰显与突出。勇猛善武的鲁西北民风,成了鼓子秧歌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也是它的文化骨架。孔武有力的表演风格与队伍排列,深深的烙进了张鲁回族秧歌中。鼓手,锣手,是张鲁回族秧歌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队伍的步伐节奏主要根据鼓手的击打频率,鼓手则看锣手的锣,来确定敲打的时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进退如一,好似方阵。这正与鼓子秧歌的舞魂“以鼓为本, 随着历史的演变人们以鼓来表现抗争自然灾害的手中工具, 以鼓来比作反击战争中的手中武器, 以鼓来寄托人们心中的情感, 以鼓来体现舞蹈艺术的豪放之气和阳刚之美”的精神不谋而合。张鲁地区的回族人民热爱武术,许多人家从小练习查拳。在舞蹈中,张鲁秧歌受查拳的影响不言而喻。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尤以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调配合,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无论是鼓子秧歌中的力,还是查拳中的潇洒剽悍,无一不作为精神骨架融入到秧歌舞蹈中,并在动作的形式上格外鲜明的体现出来。让张鲁回族秧歌少了几分柔弱之感,多了几分力与洒脱,形式上更加刚劲有力,洒脱生风。
三、回汉民族融合及文化吸收
张鲁回族镇城镇中心共有东西南北中五街,其中回族占城镇人口80%以上。张鲁镇中,回汉亲如一家。这种感情,是在长期聚居的历史中形成的。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双方共同浴血奋战的经历,让双方紧紧凝聚在一起。由于这种战争中结下的情谊,能让双方融洽的生活。尊重民族习惯,互相吸收借鉴彼此文化,而不是产生排斥。这种记载屡见不鲜,马本斋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曾经多次在张鲁镇带领抗日回民支队抗日杀敌,在翼鲁豫地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就连普通回族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抗争中来。如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张鲁镇回汉学生一道举行了“游行示威, 抵制日货, 反对日寇侵略, 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政策”。建国以来,政府更是大力贯彻民族自治,民族团结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使回汉群众相互团结、共同繁荣、亲如一家。张鲁回族镇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以上种种说明,近百年来,从抗日战争直到和平年代,张鲁镇回汉群众关系融洽,共同生活,相互扶持,友好相处。这就为回族群众学习汉族技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同时也共同劳作,共同享受农闲生活。汉族的秧歌,就在这个时候,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民族氛围下,被回族群众吸收学习。并且加以自己的改良,形成了具有回族自己特色的舞蹈。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影响,舞蹈中带有宗教元素。最初的回族秧歌的宗教气息濃厚,带有宗教洗礼的意味。另外要注意的是,回族并不像汉族具有悠久的舞蹈历史,他们大多是一些零碎的舞蹈与舞步。但经过长期与汉族磨合后,舞蹈形式逐渐向汉族靠近,内容上也吸收汉族的民间故事传说,融入进自己的舞蹈当中。
四、结语
张鲁回族秧歌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随时代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和表演中的包容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张鲁回族秧歌的角色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张鲁回族秧歌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扮演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扮演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以及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村庄,扮演角色各不尽相同。张鲁回族秧歌扮演的主要角色一般有财神、武将、公子哥、媒婆、老翁、蜡花、唢呐手、锣鼓手、旱船、狮子、摇婆、货郎、庄稼人、骑黑驴、八仙、唐僧取经、青蛇白蛇等。”这些角色的演变,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秧歌角色的流传。这是指在各种秧歌中大都有的基本角色。一般如鼓手,锣手,武将等。这代表了秧歌的基本特质与基本内容。2.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如财神,八仙,唐僧取经等。这些人物与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相关3.本地民间文化中的人物,如老翁老妇,货郎,庄稼人等。这一般是当地民间生活的象征性表现,也是当地文化特色的表现。在张鲁镇,这与回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扮演角色的多样性,张鲁回族秧歌表现了多种风格的融合。东北大秧歌的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精神内蕴,不同于山东传统务实的农民性格。鲁西北本地风格的引入,使秧歌更多的充满了力度,不同于多用腰胯扭动的东北大秧歌。本地民间生活角色的引入,回族群众在秧歌中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寄托他们的美好寓意。共同在祈福,丰收,迎喜庆这个主题上,表达自己美好意愿。也将各种艺术形式熔于一炉,奋力舞动。
参考文献
[1] 李宝铎.山东鼓子秧歌与鼓子秧歌文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4).
关键词:回族秧歌;东北大秧歌;鲁西地域色彩;交融
张鲁回族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是全省4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张鲁镇有东西南北中五街,每街都有自己的秧歌队。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各街的秧歌队都会表演秧歌,称为“闹元宵”。其中东、南、北三街为纯回族,主要表演传统化妆秧歌,龙灯秧歌。西街、中街为半回族半汉族,主要表演高跷,竹马,花船等舞蹈。张鲁东街回族秧歌被评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诸秧歌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回族人民跳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舞蹈,并把它们加以吸收整合,这不是偶然的。这既是鲁西地域色彩的体现,也是鲁西回族、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根源于东北大秧歌,在经历几代传承后,张鲁回族秧歌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官方对张鲁回族秧歌的描述是“张鲁回族秧歌源远流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这一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已在回族聚集地张鲁镇初具规模。抗日战争年代随父辈闯关东的抗联老战士杨其富,在吸取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回到山东老家张鲁,结合本地传统秧歌表演形式,创研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回族秧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张鲁回族秧歌的文化内涵。
一、对东北大秧歌的传承
这首先突出了对于东北大秧歌的吸收学习。不同于其他地方秧歌每逢节日就进行表演,张鲁回族秧歌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进行表演,称为“闹元宵”。清初诗人杨宾有《上元曲》写东北关外风情“上元夜, 好事者辄扮秧歌, 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 又三、四扮参军, 各持尺许两圆木, 戛击相对舞, 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 傍以锣鼓和之, 舞毕乃歌, 歌毕更舞, 达旦乃已”。上元即正月十五。杨宾诗中提到的男扮女,参军,卖膏药者,此种古代人物,从东北大秧歌传至今天仍是表演必不可少的角色。在演出形式上,东北大秧歌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如今的张鲁回族秧歌,也继承了这种拜年贺喜的好彩头。正月初二开始准备,到正月十五,秧歌队就回进行游街演出了。秧歌队围绕张鲁四个村庄及商业街道、周边企业表演。秧歌队在表演时,秧歌队一行被邀请到规定地点,一般是街道十字路口,或者企事业单位、大商店门口。表演之前领队先有一番说辞,多为祝福、吉祥之语,说得主家欢喜,听众高兴,人人开心。表演完毕,主家会准备一些吃食以及燃放鞭炮以示感谢。更深层次的继承在于演出风格上,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张鲁回族秧歌在精神内蕴上与此一脉相传,动作滑稽,风趣幽默,体现出与传统山东秧歌不同的内涵。
二、鲁西北本地风格的结合
鲁西北流行的是鼓子秧歌,这是一种源于武术的秧歌舞蹈。鲁西北地区历来是兵家要地,战火不断。这里的人民骁勇善战,同时也把战争中用到动作化为节日庆祝的舞蹈。这就让鲁西北地区的秧歌有了巨大的力量。这种力,在男性身上表现的刚劲勇猛,豪放粗犷;在女性身上则是洒脱飘逸,灵动自如。这种源于武术的秧歌舞蹈,让它与其他风格的秧歌区分开来。它不像其他秧歌那样在演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艺术化、柔美化,而是保持着自身的力量的彰显与突出。勇猛善武的鲁西北民风,成了鼓子秧歌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也是它的文化骨架。孔武有力的表演风格与队伍排列,深深的烙进了张鲁回族秧歌中。鼓手,锣手,是张鲁回族秧歌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队伍的步伐节奏主要根据鼓手的击打频率,鼓手则看锣手的锣,来确定敲打的时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进退如一,好似方阵。这正与鼓子秧歌的舞魂“以鼓为本, 随着历史的演变人们以鼓来表现抗争自然灾害的手中工具, 以鼓来比作反击战争中的手中武器, 以鼓来寄托人们心中的情感, 以鼓来体现舞蹈艺术的豪放之气和阳刚之美”的精神不谋而合。张鲁地区的回族人民热爱武术,许多人家从小练习查拳。在舞蹈中,张鲁秧歌受查拳的影响不言而喻。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尤以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调配合,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无论是鼓子秧歌中的力,还是查拳中的潇洒剽悍,无一不作为精神骨架融入到秧歌舞蹈中,并在动作的形式上格外鲜明的体现出来。让张鲁回族秧歌少了几分柔弱之感,多了几分力与洒脱,形式上更加刚劲有力,洒脱生风。
三、回汉民族融合及文化吸收
张鲁回族镇城镇中心共有东西南北中五街,其中回族占城镇人口80%以上。张鲁镇中,回汉亲如一家。这种感情,是在长期聚居的历史中形成的。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双方共同浴血奋战的经历,让双方紧紧凝聚在一起。由于这种战争中结下的情谊,能让双方融洽的生活。尊重民族习惯,互相吸收借鉴彼此文化,而不是产生排斥。这种记载屡见不鲜,马本斋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曾经多次在张鲁镇带领抗日回民支队抗日杀敌,在翼鲁豫地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就连普通回族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抗争中来。如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张鲁镇回汉学生一道举行了“游行示威, 抵制日货, 反对日寇侵略, 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政策”。建国以来,政府更是大力贯彻民族自治,民族团结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使回汉群众相互团结、共同繁荣、亲如一家。张鲁回族镇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以上种种说明,近百年来,从抗日战争直到和平年代,张鲁镇回汉群众关系融洽,共同生活,相互扶持,友好相处。这就为回族群众学习汉族技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同时也共同劳作,共同享受农闲生活。汉族的秧歌,就在这个时候,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民族氛围下,被回族群众吸收学习。并且加以自己的改良,形成了具有回族自己特色的舞蹈。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影响,舞蹈中带有宗教元素。最初的回族秧歌的宗教气息濃厚,带有宗教洗礼的意味。另外要注意的是,回族并不像汉族具有悠久的舞蹈历史,他们大多是一些零碎的舞蹈与舞步。但经过长期与汉族磨合后,舞蹈形式逐渐向汉族靠近,内容上也吸收汉族的民间故事传说,融入进自己的舞蹈当中。
四、结语
张鲁回族秧歌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随时代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和表演中的包容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张鲁回族秧歌的角色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张鲁回族秧歌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扮演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扮演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以及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村庄,扮演角色各不尽相同。张鲁回族秧歌扮演的主要角色一般有财神、武将、公子哥、媒婆、老翁、蜡花、唢呐手、锣鼓手、旱船、狮子、摇婆、货郎、庄稼人、骑黑驴、八仙、唐僧取经、青蛇白蛇等。”这些角色的演变,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秧歌角色的流传。这是指在各种秧歌中大都有的基本角色。一般如鼓手,锣手,武将等。这代表了秧歌的基本特质与基本内容。2.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如财神,八仙,唐僧取经等。这些人物与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相关3.本地民间文化中的人物,如老翁老妇,货郎,庄稼人等。这一般是当地民间生活的象征性表现,也是当地文化特色的表现。在张鲁镇,这与回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扮演角色的多样性,张鲁回族秧歌表现了多种风格的融合。东北大秧歌的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精神内蕴,不同于山东传统务实的农民性格。鲁西北本地风格的引入,使秧歌更多的充满了力度,不同于多用腰胯扭动的东北大秧歌。本地民间生活角色的引入,回族群众在秧歌中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寄托他们的美好寓意。共同在祈福,丰收,迎喜庆这个主题上,表达自己美好意愿。也将各种艺术形式熔于一炉,奋力舞动。
参考文献
[1] 李宝铎.山东鼓子秧歌与鼓子秧歌文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