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适应是流动儿童相关研究的重点问题,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本文总结了关于城市适应的定义、理论以及测量工具,并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丰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化的加快,城市劳动力需求增大,于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流动人口”(Mecurrent population)由此产生,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逐渐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新趋势,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城市中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的数量快速上升。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的定义,广义的流动儿童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而狭义的流动儿童则专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
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当流动儿童进入到陌生城市生活,他们首先就要面临城市适应的问题。
1 城市适应的定义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流动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方式随之而发生改变,使之适应所处城市环境的过程。
2 城市适应的相关理论
(1)U型理论
“文化冲击”,也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由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于1960年时首次提出。他认为跨文化适应的人存在“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这四个情感适应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通过U形图表来表示,U型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人进入其他文化的时候想获得他以前拥有的那种舒适感和正常感,那么他必须经历一些困难的时期。
(2)适应理论
韩国心理学者金(Kim)对文化适应的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适应理论。该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行为,并强调了文化适应的动态性质以及传播交流的重要性。她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一个文化个体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学习和调整发展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動态形式——“压力—调整—前进”。
(3)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是指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当前,由于我国城市的户籍登记制度,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机会、师资、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受到了许多资源排斥,与此同时,社会中还存在其他一些排斥现象,如文化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和社会福利制度排斥等。
(4)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
国内对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很少,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为刘杨等人通过一项质性研究,最终提出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
刘杨等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其研究结果指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呈现三种类型:U型、J型、水平线型;在对三种适应过程进行比较后,他们提出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理论,认为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14]。与奥伯格(Kalvero Oberg)的四阶段论比较一致。
3 城市适应的测量
由于我国缺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因此相关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较少,主要包括: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该量表共八个维度: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包含了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社会适应表现;袁晓娇结合中国流动儿童的情况和特点,对Ward社会文化适应量表(The Aociocultural Adaptation Scale)进行了修订和删改,将原量表的29道题删减至28道,并对其中的一些题项进行了修改,以更适应中国国情,最终形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方晓义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该量表包含“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维度,共48道题。
4 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
多数研究认为,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与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当人们处于相对陌生的群体而又没有归属感时,很容易引起一些适应问题。
在心理适应方面,有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比当地儿童要差,他们的自我效能相对较低,成就动机不高,焦虑、退缩,耐挫性较低,并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在学校适应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L市三所小学的四至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学业适应上有显著差异;伏干表明无论采用何种衡量学业成绩的方法,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表现都低于城市儿童。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不愿意提及自己的流动身份,尴尬的身份定位使得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总是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了他们的适应情况;杨明对河南省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流动儿童在家庭亲密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社会文化适应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
虽然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结果大多较为消极,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其实较为良好。杨芷英,郭鹏举采用《学校适应状况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等5个区县的3500名8岁至14岁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良好。
5 小结
通过以往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大部分文献倾向于发现流动儿童群体身上的“问题”,如该群体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等,缺乏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其次,我国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测量工具单一且较为陈旧,或许已不适合用于测量当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第三,以往研究大多通过质性访谈了解流动儿童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这个群体的量性资料,多为描述性研究,仅针对流动儿童的相关现状问题进行讨论,缺乏对流动儿童的团辅干预研究。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冯帮,兰欣.近十年我国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和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6):41-47.
[2]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 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20.
[3] 伏干.流动儿童学校表现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5):8-12.
[4] 杨明.家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9,25(6).
[5] 杨芷英,郭鹏举.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91):91-94.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化的加快,城市劳动力需求增大,于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流动人口”(Mecurrent population)由此产生,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逐渐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新趋势,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城市中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的数量快速上升。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的定义,广义的流动儿童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而狭义的流动儿童则专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
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当流动儿童进入到陌生城市生活,他们首先就要面临城市适应的问题。
1 城市适应的定义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流动儿童的观念、心理、行为方式随之而发生改变,使之适应所处城市环境的过程。
2 城市适应的相关理论
(1)U型理论
“文化冲击”,也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由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于1960年时首次提出。他认为跨文化适应的人存在“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这四个情感适应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通过U形图表来表示,U型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人进入其他文化的时候想获得他以前拥有的那种舒适感和正常感,那么他必须经历一些困难的时期。
(2)适应理论
韩国心理学者金(Kim)对文化适应的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适应理论。该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个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行为,并强调了文化适应的动态性质以及传播交流的重要性。她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一个文化个体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学习和调整发展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動态形式——“压力—调整—前进”。
(3)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是指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当前,由于我国城市的户籍登记制度,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机会、师资、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受到了许多资源排斥,与此同时,社会中还存在其他一些排斥现象,如文化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和社会福利制度排斥等。
(4)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
国内对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很少,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为刘杨等人通过一项质性研究,最终提出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
刘杨等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其研究结果指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呈现三种类型:U型、J型、水平线型;在对三种适应过程进行比较后,他们提出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理论,认为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14]。与奥伯格(Kalvero Oberg)的四阶段论比较一致。
3 城市适应的测量
由于我国缺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因此相关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较少,主要包括: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该量表共八个维度: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包含了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社会适应表现;袁晓娇结合中国流动儿童的情况和特点,对Ward社会文化适应量表(The Aociocultural Adaptation Scale)进行了修订和删改,将原量表的29道题删减至28道,并对其中的一些题项进行了修改,以更适应中国国情,最终形成《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方晓义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该量表包含“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维度,共48道题。
4 城市适应的相关研究
多数研究认为,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与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当人们处于相对陌生的群体而又没有归属感时,很容易引起一些适应问题。
在心理适应方面,有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比当地儿童要差,他们的自我效能相对较低,成就动机不高,焦虑、退缩,耐挫性较低,并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在学校适应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L市三所小学的四至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学业适应上有显著差异;伏干表明无论采用何种衡量学业成绩的方法,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表现都低于城市儿童。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不愿意提及自己的流动身份,尴尬的身份定位使得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总是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了他们的适应情况;杨明对河南省47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流动儿童在家庭亲密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社会文化适应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
虽然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结果大多较为消极,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其实较为良好。杨芷英,郭鹏举采用《学校适应状况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等5个区县的3500名8岁至14岁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良好。
5 小结
通过以往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大部分文献倾向于发现流动儿童群体身上的“问题”,如该群体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等,缺乏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其次,我国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测量工具单一且较为陈旧,或许已不适合用于测量当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第三,以往研究大多通过质性访谈了解流动儿童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这个群体的量性资料,多为描述性研究,仅针对流动儿童的相关现状问题进行讨论,缺乏对流动儿童的团辅干预研究。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冯帮,兰欣.近十年我国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和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6):41-47.
[2]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 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20.
[3] 伏干.流动儿童学校表现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5):8-12.
[4] 杨明.家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9,25(6).
[5] 杨芷英,郭鹏举.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9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