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阅读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质疑、探究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是激发兴趣,然后提出以下方法:摘录提要法、心得体会法、问题探究法、讨论研究法。
【关键词】语文能力 自主 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的阅读,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自主阅读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阅读能力是自我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和欣赏的能力。该能力突出自主二字,即能自主选择内容,自行理解、感悟,甚至合作探究。
可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被有限的课本绊住;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被所谓的“快餐文化”迷惑。加之,高中生阅读书目几十年没有变化,虽然不乏经典,缺少那份时代感、新鲜感,很难合90后的胃口。因此,学生高质量的自主阅读甚少,自主阅读能力相当低下。
“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首先,具体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阅读的兴趣是可以引导培养的,如电视剧、电影、百家讲坛等热播会带来部分著作的畅销,而此类著作,平时学生是懒得碰的,教师可抓住时机加以推介引导,特别是利用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的影响感染,容易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课本,更应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语文教育在内容和数量上的局限性,高中三年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的几十篇文章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一定的自主阅读加以补充。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有针对性的推荐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的,有的喜欢读军事类的,有的爱读历史,有的爱读文学,有的也许爱读琴棋书画方面的。提高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甚至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其次,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学生光明白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自主阅读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阅读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要帮学生解决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先让学生读些通俗易懂、比较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比较疏远的经典作品,可以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了方法才可以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只有掌握了具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1)摘录提要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边画,画出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抄录下来,在勾画的基础上,逐步养成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稍作记忆,为将来的个人写作准备素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认为重要的内容重新摘抄到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排列,可以方便日后查找,如古诗文名句、经典描写段落等。学生在摘录的基础上,可以经过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注意语言简洁,力求多保留原句。学生做好摘录提要,可以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记忆,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读书习惯。
(2)心得体会法。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或者在书的空白处,用眉批的方式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也可以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回味一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可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自主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不能一朝一夕间完成,要循序渐进。摘录提要法与心得体会法适合个人自主阅读,而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思维的火花在集体中更容易激发,而且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于集体中,所以更要有适用于集体的自主阅读。
(3)问题探究法。在阅读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越多,获得的理解就越多,所谓“大疑得大知,小疑得小知”。起初在阅读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阅读,直到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文本。而在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受到其他人的启发、引导等,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的进一步思维深入,也能带动周围的“问题”阅读氛围。
(4)讨论研究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还应该处理好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的关系。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应该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级的摘录提要法、心得体会法后,我们应强调自主阅读的探究和合作,尤其是合作式的讨论研究有助于学生之间了解他人的思想,同时加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开始,由教师提出阅读范围,确定讨论课题,在讨论之前让学生整理思路进行思考,然后再集体讨论,交谈各自的思考结果,从而得出集体的智慧。然后,让学生自行成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高低、个性高低、知识结构等,鼓励“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可以共同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各自的自主阅读能力。
高中生若有大量的自主阅读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越强,质疑能力也就越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高中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质疑的基础上,学生能对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探究,在探究中提出个性化得理解,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莫大乐趣,有利于自主阅读行为的继续保持,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且,自主阅读注重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经验、角度去体验作品,即使是偶有偏颇,也同样美丽,因为“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突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阅读个性,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性地分别引导他们阅读,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同时,正确处理课堂能力培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做到课内得要领,课外得发展,即“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这是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将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市盛泽中学。
【关键词】语文能力 自主 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的阅读,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自主阅读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阅读能力是自我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和欣赏的能力。该能力突出自主二字,即能自主选择内容,自行理解、感悟,甚至合作探究。
可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被有限的课本绊住;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被所谓的“快餐文化”迷惑。加之,高中生阅读书目几十年没有变化,虽然不乏经典,缺少那份时代感、新鲜感,很难合90后的胃口。因此,学生高质量的自主阅读甚少,自主阅读能力相当低下。
“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首先,具体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阅读的兴趣是可以引导培养的,如电视剧、电影、百家讲坛等热播会带来部分著作的畅销,而此类著作,平时学生是懒得碰的,教师可抓住时机加以推介引导,特别是利用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的影响感染,容易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课本,更应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校语文教育在内容和数量上的局限性,高中三年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的几十篇文章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一定的自主阅读加以补充。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有针对性的推荐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的,有的喜欢读军事类的,有的爱读历史,有的爱读文学,有的也许爱读琴棋书画方面的。提高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甚至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其次,传授方法,培养习惯
学生光明白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自主阅读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阅读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作为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要帮学生解决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先让学生读些通俗易懂、比较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比较疏远的经典作品,可以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了方法才可以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只有掌握了具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1)摘录提要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边画,画出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抄录下来,在勾画的基础上,逐步养成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稍作记忆,为将来的个人写作准备素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认为重要的内容重新摘抄到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排列,可以方便日后查找,如古诗文名句、经典描写段落等。学生在摘录的基础上,可以经过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注意语言简洁,力求多保留原句。学生做好摘录提要,可以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记忆,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读书习惯。
(2)心得体会法。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或者在书的空白处,用眉批的方式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也可以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回味一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可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自主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不能一朝一夕间完成,要循序渐进。摘录提要法与心得体会法适合个人自主阅读,而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思维的火花在集体中更容易激发,而且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于集体中,所以更要有适用于集体的自主阅读。
(3)问题探究法。在阅读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越多,获得的理解就越多,所谓“大疑得大知,小疑得小知”。起初在阅读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阅读,直到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文本。而在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受到其他人的启发、引导等,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的进一步思维深入,也能带动周围的“问题”阅读氛围。
(4)讨论研究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还应该处理好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的关系。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应该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级的摘录提要法、心得体会法后,我们应强调自主阅读的探究和合作,尤其是合作式的讨论研究有助于学生之间了解他人的思想,同时加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开始,由教师提出阅读范围,确定讨论课题,在讨论之前让学生整理思路进行思考,然后再集体讨论,交谈各自的思考结果,从而得出集体的智慧。然后,让学生自行成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高低、个性高低、知识结构等,鼓励“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可以共同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各自的自主阅读能力。
高中生若有大量的自主阅读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越强,质疑能力也就越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高中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质疑的基础上,学生能对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探究,在探究中提出个性化得理解,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莫大乐趣,有利于自主阅读行为的继续保持,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且,自主阅读注重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经验、角度去体验作品,即使是偶有偏颇,也同样美丽,因为“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突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阅读个性,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性地分别引导他们阅读,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同时,正确处理课堂能力培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做到课内得要领,课外得发展,即“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这是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将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市盛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