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与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师生能力与素质提升的双赢过程。学而不思则罔,这个双赢的过程是建立在教学反思基础上的,因而,没有反思的教学会迷惘于教之困惑,学之不足。
余本不好诗,一如不慕美味佳肴一般,偶尔食之,自不能辨其色之艳,香之纯,味之鲜,诵诗赏诗亦如此。手捧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翻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心里不禁犯难:如何组织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诗——特别是现代诗。
就如色盲者不辨七彩之色,我素来就不谙现代诗声韵之美,构思之巧,想象之奇,用典之妙。偶有所感也无非显其浅薄,呆板僵化,毫无新意。要指导学生趣味盎然赏一首诗,自是我教学中的第一难事。
就拿现代诗人艾青的《太阳的话》来说,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学生实践性要求较高,我就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把患有“现代诗赏析恐惧症”的我摆到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思想交流,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的表达推到前台,以期达成三维目标:一是熟练背诵诗文。二是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理解诗意,理解太阳、花束等物象的象征意义。三是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获得美的艺术熏陶。
在随后进行的学生学习效果跟踪测试环节,学生认为太阳无非就是那个能发光发热的球体,他自然能让黑暗、阴冷的屋子变得明亮而温暖。诗句中的“你们”应该就是“木板房”。至于诗人的情感,诗篇的特色,学生既摸不着头脑,又无从谈起。学生偶有“闪光”之言,自是让我惊喜,但是,深挖“问渠那得清如许?”源头却是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
失败之余,回顾教学过程,痛感失策原因有二:一是没有正确把握综合学习教学方法,过度放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没有克服“畏诗”心理,没有深挖教材,没能积极主动发挥学习过程的组织和指导作用,缺乏有效的文本把握和启发式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学效果极差。二是课前准备不充分。预习阶段没有要求学生去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没有指导学生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色。根据我过去对文本的教学经验,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储备,要想深刻地赏析其文本,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后,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检验教学反思的功效。
首先,我在加强学生情景诵读的同时,加强了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的介绍:1940年,由于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从抗战主战场掉转枪口扫荡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共产党此时领导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延安的民主政府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新希望。正是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立志抗日的仁人志士纷纷来到延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艾青就是他们中的一个。1941年,他到了延安,任《诗刊》主编。1942年1月,艾青饱含对旧社会的痛恨,对黎明、光明的向往与追求,写下这首富于浪漫的诗篇。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环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想象“太阳”“木板房”等事物的象征意义。巧妙引导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例如:我在设置“太阳是对谁说话?”(你们),“要求‘你们’干什么?”(睁开眼、打开窗子)两个问题后,接着引导提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谁会要求我们干什么?这样的话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把“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延安民主政权”等与太阳联系起来,丰富了“太阳”的内涵。“你们”自然就是“华夏儿女”“炎皇子孙”“人民大众”的代称。“睁开眼”、“打开窗子”很显然就是指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对新生活的向往。
从花束的美丽联想到幸福的生活;从香气的清新联想到纯洁的思想;从亮光想到了胜利、希望和信仰;从温暖想到了民主、尊严和博爱;露水自然是新生命的代名词。如此因势利导,学生思维自然豁然开朗起来,也就不难拓展“松、竹、梅、兰四君子”的喻意,不难感悟“明月”“清风”等具有中国特色象征意义的一类词。
最后就是引导仿写,感悟诗歌的艺术特色,获得美的体验。指导学生信手拈来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如:明月。抓住它朦胧、清冷、皎洁等特点,用排比句仿写成诗的第二节,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再用复沓、拟人的手法,结合祈使句的运用,也就不难仿写成第一、三、四节的诗句。
从文本的理解到赏析到仿写,这既是学生走近诗人切身体验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走进文本与诗人沟通心灵,与学生分享感悟,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真正感悟诗人艾青追求光明,热爱生活的心声。
事实证明,基于反思的教学是科学的,有效的。教学之余不图反思则依然困惑,反思之后不图实践则怠惰不前。
余本不好诗,一如不慕美味佳肴一般,偶尔食之,自不能辨其色之艳,香之纯,味之鲜,诵诗赏诗亦如此。手捧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翻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心里不禁犯难:如何组织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诗——特别是现代诗。
就如色盲者不辨七彩之色,我素来就不谙现代诗声韵之美,构思之巧,想象之奇,用典之妙。偶有所感也无非显其浅薄,呆板僵化,毫无新意。要指导学生趣味盎然赏一首诗,自是我教学中的第一难事。
就拿现代诗人艾青的《太阳的话》来说,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学生实践性要求较高,我就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把患有“现代诗赏析恐惧症”的我摆到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思想交流,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的表达推到前台,以期达成三维目标:一是熟练背诵诗文。二是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理解诗意,理解太阳、花束等物象的象征意义。三是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获得美的艺术熏陶。
在随后进行的学生学习效果跟踪测试环节,学生认为太阳无非就是那个能发光发热的球体,他自然能让黑暗、阴冷的屋子变得明亮而温暖。诗句中的“你们”应该就是“木板房”。至于诗人的情感,诗篇的特色,学生既摸不着头脑,又无从谈起。学生偶有“闪光”之言,自是让我惊喜,但是,深挖“问渠那得清如许?”源头却是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
失败之余,回顾教学过程,痛感失策原因有二:一是没有正确把握综合学习教学方法,过度放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没有克服“畏诗”心理,没有深挖教材,没能积极主动发挥学习过程的组织和指导作用,缺乏有效的文本把握和启发式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学效果极差。二是课前准备不充分。预习阶段没有要求学生去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没有指导学生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色。根据我过去对文本的教学经验,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储备,要想深刻地赏析其文本,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后,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检验教学反思的功效。
首先,我在加强学生情景诵读的同时,加强了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的介绍:1940年,由于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从抗战主战场掉转枪口扫荡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共产党此时领导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延安的民主政府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新希望。正是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立志抗日的仁人志士纷纷来到延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艾青就是他们中的一个。1941年,他到了延安,任《诗刊》主编。1942年1月,艾青饱含对旧社会的痛恨,对黎明、光明的向往与追求,写下这首富于浪漫的诗篇。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环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想象“太阳”“木板房”等事物的象征意义。巧妙引导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例如:我在设置“太阳是对谁说话?”(你们),“要求‘你们’干什么?”(睁开眼、打开窗子)两个问题后,接着引导提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谁会要求我们干什么?这样的话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把“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延安民主政权”等与太阳联系起来,丰富了“太阳”的内涵。“你们”自然就是“华夏儿女”“炎皇子孙”“人民大众”的代称。“睁开眼”、“打开窗子”很显然就是指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对新生活的向往。
从花束的美丽联想到幸福的生活;从香气的清新联想到纯洁的思想;从亮光想到了胜利、希望和信仰;从温暖想到了民主、尊严和博爱;露水自然是新生命的代名词。如此因势利导,学生思维自然豁然开朗起来,也就不难拓展“松、竹、梅、兰四君子”的喻意,不难感悟“明月”“清风”等具有中国特色象征意义的一类词。
最后就是引导仿写,感悟诗歌的艺术特色,获得美的体验。指导学生信手拈来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如:明月。抓住它朦胧、清冷、皎洁等特点,用排比句仿写成诗的第二节,就不再是困难的事。再用复沓、拟人的手法,结合祈使句的运用,也就不难仿写成第一、三、四节的诗句。
从文本的理解到赏析到仿写,这既是学生走近诗人切身体验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走进文本与诗人沟通心灵,与学生分享感悟,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真正感悟诗人艾青追求光明,热爱生活的心声。
事实证明,基于反思的教学是科学的,有效的。教学之余不图反思则依然困惑,反思之后不图实践则怠惰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