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梦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江千户苗寨在黔东南,白水河穿过村庄流经两岸的稻田。早起能看到晨雾笼罩着高高低低的梯田,吊脚樓依山势而建,山腰处保留了不少百年前的老屋。
  苗寨的窄路沿着坡地起伏,偶尔看见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拿着竹竿从蜿蜒的小路上下来,或是遇见背着竹篓的老人,装了一篮子细长的草用来喂猪。山上有泉眼,泉水从坡口处灌下,水势很大,摸一下冰凉透骨。苗族人造梯田要先根据水流的方向,考虑到灌溉,一般在水源下方开田。开田时要顺着山势,不能挖断主山脉,苗族人认为无论山头高低,山顶的土地是山神的头,梯田向上开田,怎么都得保留山头。





  苗族女人头上戴花捆成发髻,不分老少,倒有古人“白发戴花君莫笑”的意思。苗人聚族而居,一个寨子就是一个大家庭,全村人大多互相认识,谁家有事都会去帮忙。比如哪家盖新房,招呼一声,周围邻居全去搭把手,留下来吃个午饭,聚一聚也就答谢了。几个村子连成苗寨,其中属羊排村人口最多,村里唐和蒋是大姓。苗寨里负责祭祖仪式的苗王由唐姓家族世袭,传长不传幼,苗王掌管苗族先祖的神器“鼓”,因此也被大家称呼为鼓藏头。
  现在的苗王从二十多岁开始继承这一头衔,他熟悉苗药,还在当地的学校当老师,到了庆典时则要代表全族出席。苗王的居所在半山腰,一进门满屋子草药香,墙上挂了动物皮毛,桌上的透明大罐里泡了条巨蟒。蒋家人管稷,被大家称作“活路头”,掌管农事。苗年结束后的第一个“丑日”,活路头需要去祭祀祖先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只有他们家先带头做农事,在土地里率先锄下锄头,其他人才能开始做农活。


  那年夏天,阮仪三遗产保护工作营和法国Rempart工作营一起改造保护西江一个老房子,中国和法国两个团队要把当地一户蒋姓人家的百年老屋改造成一处公共空间。老屋对门住着一户蒋姓人家,家里有一蒋姓小子,名叫蒋云鹏。每天四点多放学后,蒋云鹏就会来工地看他们挖土、递瓦、扛木板。他眉眼细细,笑起来腼腆。他家养了一只白色京巴,看起来脾气温顺,走起路来慢慢吞吞,但真有生人想进家门,凶起来气势却分毫不输。
  改造老房子重点之一是要把房子整体抬高。几台千斤顶放在屋子四角,一声令下,众人一起发力,喊着号子把房子一寸寸抬高。贵州苗寨的老房子是木框架结构,承重的不是墙,而是柱子。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潮湿多虫蛇,所以楼下通常养马养牲口,一板之隔,人就住楼上,三层堆放粮食。







  屋门洞开,一条通道一眼望到底,两边是卧室和厢房,堂屋在中间,供奉祖先神灵。堂屋一面敞开,有美人靠,打通了室内和室外。蒋家老宅主屋的横梁上住了一窝燕子,它们才是这堂屋的主客。可惜因为要修缮,取掉了燕子窝,燕子来来去去绕梁飞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开。
  从堂屋看得到远处山上的枫树,这是苗族人信仰里的神树。传说枫木是苗族祖先蚩尤枷锁的化身,《山海经》记载:“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枫树在远古时被冤枉砍倒,化作了万物。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歌里有他们祖先的故事,也是他们的历史。古歌里传唱枫树:“回头看当初,枫树生榜留,有了老妈妈,才有你和我。”榜留是苗族的图腾——蝴蝶妈妈。苗族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种上一棵枫树苗,传说如果树苗存活,就说明那里得到了祖先护佑,适合繁衍后代,所以枫树也是庇佑村落的“保寨树”。人、畜、自然之间毫无间隙,不分界限,或许也就是蚩尤后人的天地观。
  修缮老房子先从换瓦开始。二十多个人,有人上了房顶和老师傅一起揭瓦,大家顺着排成队,每人间隔几步,前前后后传瓦片。有专门堆瓦的人,坏了的瓦扔到一边,砸碎了有碎瓦的风味,之后好再利用。好的瓦要九十度竖着放,一层层规规矩矩摞好。先把六七片瓦横着往高处叠,叠出一个好靠背的地方,剩余的瓦片竖成九十度,靠着横瓦的靠背,竖着一片挨着一片整齐叠开。瓦有青的有红的,红色的瓦是质量不过关的,烧的时候温度不够才没烧成青的。下旧瓦时,才看清楚贵州屋顶的瓦正反相扣,瓦和瓦之间有空隙形成自然坡度,雨水顺着瓦就好流净。
  建筑的原材料大多是木板,老屋四壁用的木头大多已经一百多年,积了层厚厚的灰,用洗洁精沾着钢丝球去擦洗,颜色慢慢变浅,才恢复了原本的木色。到了最后几天,大家就轮流运又长又宽的木板。寨子是坡地,小路蜿蜒,背着又长又宽的木板上下爬坡。邻里的大狗吐着舌头懒洋洋趴着看来来往往的人。







  到了最后階段,考虑老屋门前那片空地的设计,中法小伙伴三人成组,每个小组出个设计方案。从武汉来的Dala是英语老师,她念着孩子,去当地老爷爷那里看他晒谷子时,东一句西一句地问家里有没有孩子,孩子平常放学后做什么。Dala的方案是希望可以留个地方给孩子和老人。最后,工作营的越剑老师敲定方案,设计一处可以让孩子玩滑梯、老人聚一起闲聊的地方。
  立房上梁那日,众人请来寨子里书画院的老师,毛笔沾了浓浓的墨汁在横梁上写下农历年月日的良辰吉日。两位木工老师傅带来一叠纸钱、三条鱼、三碗酒、一只白公鸡、一碗米、一把香和一节破成两半的木条。上梁的意思是新房正式开工,按规矩要先拜一拜苗族木匠的祖师爷。木工师傅抛洒纸钱,烧香,念祖师爷的名字,以求祖师爷保佑,家宅平安。立房、上梁、仪式闭。众人轰轰烈烈把主梁扛上顶层。木梁上墨迹还未干,端端实实地横在木架子上,透过半卸的瓦顶能看到天空。


  城市喧闹,很难听到夏夜虫鸣,但在这里无遮无罩,可以明明晃晃地立在天地间。白天搬砖拆瓦装土,做着最扎实的体力活,身体很累,心里却平淡快乐。寨子里人情简单,常看到邻居间摆个板凳坐在一起闲聊家常,也有不知是谁家的孩子,三五成群在屋子前的空地上嬉笑打闹。为工作营烧饭的阿姨是个急性子,讲话不多,表情也不多,却是个热心肠,最后一天大家告别,一定要在每个人手里塞几个鸡蛋。
  初进苗寨的一天,偶然看见在高高的梯田边上立着一匹白马,悠闲地甩着马尾低头吃草,看得不真切。临走时看着空荡荡的梯田,又想到了那匹马,似乎是众人进了它的梦里,又终究要从梦中出来。
  部分图片为作者在贵州拍摄
  编辑 曹宏萍
其他文献
在科普博主赵小龙眼里,贝壳是流光溢彩的宫廷珍宝,也是粗拙古朴的阿拉伯陶罐;贝壳美得独一无二,又暗藏玄机。通过贝壳,他打开了一扇奇妙之门。成为贝壳收藏家  2021年8月9日,一场贝壳嘉年华在上海市长宁区举行,赵小龙既是现场助手,也是参赛选手,他带着自己的藏品淡水贝类美兰螺而来。一组七十二颗美兰螺,大的直径约3厘米,小的直径约1厘米,配有名字、产地等信息的介绍牌。在一尘不染的玻璃展柜内,美兰螺低调地
期刊
丁力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湖北咸宁小伙丁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的第四代传人。他被《清明上河图》所震撼,于是以针当笔,以叶为纸,历时一年多,用十片树叶,刺染百万针,创作出全国第一套叶雕版本《清明上河图》,记录下北宋时的繁荣景象。初遇叶雕,一见倾心  丁力从小好奇心就很强,喜欢在各种物体上画画,或者雕刻图形。父母觉得他有艺术天赋和悟性,就带他去拜师学
期刊
《面包房》  具象抑或抽象,或许是普通人面对艺术时的基本认知。然而,在乌尔斯·费舍尔的作品面前,这种界定便模糊起来——观众似乎还未弄清他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意图,便已情不自禁地思考。叩响艺术变革之音  费舍尔1973年出生在瑞世苏黎世,父母都是医生,姐姐是记者。16岁时,他在卢塞恩一家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与艺术设计。三年后,他执意退学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发奋学习英文,后顺利进入阿特里埃斯学院。199
期刊
去公园遛弯儿,看到一位老者在画画。走近一瞧,老者画的是一棵树,黑褐色的树干,树叶已经泛黄,有一片树叶还被虫子啃噬了一个洞。老者时而抬头观察不远处的树,时而低头在画板上画画,并未注意到我在他身边。说实话,老者画功实在不敢恭维。  旁边一位大妈也凑过来看老者画画,大妈心直口快,问:“您学画画几年了?”老者未抬头,继续画他的画,笑着回了句:“自学,画十多年了。”大妈马上建议老者去附近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一
期刊
什么是真正的见识?见识有关于对世界的洞察,对人性的判断,对事物的取舍。  三流的见识是关于消费的见识,这是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刀叉怎么摆,牛排怎么选,哪个酒庄好,哪个装修风格流行……这种“见识”是消费,你到了那个层次,自然会了解,只是一种圈子的熟悉。如果你不在那个层次,知道再多也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没什么用处。把这些当作金科玉律去模仿,只会东施效颦。  二流的见识是关于生产的见识,但是被动获得的。
期刊
看书的人可以随心评价历史,而历史却在阴影里向人冷笑。“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一句深长的喟叹。  蜡梅花开的时候,在最强的阳光下影子也淡得很,人人来赏,赏完了还要舞文弄墨给自己留念,一树浓绿的梅叶有谁注意?笑拈梅枝嗅的尼姑,究竟是悟到了春意,还是发觉了自己的痴妄。她的笑里有阴影。  我一直奇怪,晒太阳是为了寻求温暖,那么这个晒字为什么用“西”作偏旁?西下的阳光肯定是越晒越凉。也许,越来越少的温暖让人感到
期刊
我生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我在农村长大,见过牛耕人拉、肩挑人抬的生产方式,也经历过用野菜、树叶充饥的困难时期。  5岁时,父亲上河工省下几个玉米卷子带回来,祖父切成片,用提篮悬挂梁上,我呆坐梁下,盼望着祖父拿些给我吃。祖父每天只给我拿两三片吃,那滋味胜过一切美味。那时吃油少得可怜,做菜时只用油撇子舀上一撇子,现在想想即使十撇子最多也就一两油,一大锅菜连个油花也看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四剑客”中除李长之外其他三位先生门下奔走。吴组缃、林庚两位先生都是中文系教授,老当益壮,自然时常在课堂上耳提面命;而季羡林先生长期执教于东语系,我虽在公开场合
期刊
刘毓璜(中)与学生合影  文史笔记多记轶闻,属野史,总为读史者所忽略,然而其中不无有价值的记录。以下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些名师的往事钩沉,其内容不免失之琐屑,但作为趣史,亦或可读。蔡东藩曰:“窃谓稗官小说,亦史之支流馀裔,得与述古者并列。”诚哉斯言,稗官野史,亦有其镜鉴意义欤!伍贻业  伍贻业先生,回族人,其经名伊布拉欣。他是南京大学1958届毕业生,有才,志向大,早在上大学期间就有写一部独具特色的
期刊
全晋会馆  倘若赋水土以性格,苏州城大抵是悠扬婉丽的。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苏州评弹博物馆),或许正是这种气场的溯源和钩沉。1986年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之际,苏州戏曲博物馆落成,与“传统戏”惺惺相惜。昆曲声有形  昆曲元素是苏州戏曲博物馆里的重头戏。作为汉族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从元朝末年“昆山腔”到明朝以后的“百戏之祖”,从新中国成立后经典曲目的创新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