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传递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更加重视沟通、交流的过程与结果,而访谈,正是进行深度交流、从容互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电视访谈节目开始兴起,繁荣有目共睹,但也繁荣得比较粗放,还需进一步理清思路与规律以利其良性发展。本文将尝试以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为起点展开论述,由此透视访谈在播音主持领域里的典型含义,进而总结主持人访谈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能力
1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
90年代中后期,以谈话体的有声语言为节目主体的电视节目日渐增多并形成气候,这类节目被笼统的称为电视访谈节目,是电视节目中专访和谈话节目的总称。概括说来,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93年——1996年,开创期;
(2)1996年——2004年左右,飞速发展期;
(3)2004年左右至今,平稳发展期。
第三阶段从2004年左右至今,属于平稳发展时期。这段时期有四个特点:
第一,访谈节目和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再迅速增加了。访谈节目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第二,虽然典型的访谈节目发展速度放缓,但访谈元素却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节目内容中。第三,访谈形式多元化。除了典型的一对一专访和群言的谈话形式外,还发展出了多元化的访谈方式。第四,访谈能力普遍化。如上所述,訪谈元素在多种节目类型中的广泛渗透已成事实,这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有普遍的访谈能力。
2 访谈在播音主持领域中的典型含义
通过梳理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做如下归纳: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访谈”在电视播音主持领域至少有三方面的典型含义:
一为访谈节目,即以谈话体的有声语言为节目主体的电视节目,如《实话实说》《对话》《面对面》。
二为访谈元素,即渗透在诸多非典型访谈节目中的、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元素。
三为访谈能力,即播音员主持人以有声语言来开展和引导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的能力。
3 访谈能力——较高期待和较低水平之间的矛盾
由于可以承载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轻松亲和、在操作上又有繁简随人的灵活性,访谈元素参与到了包括新闻、体育、社教、综艺娱乐甚至颁奖晚会等几乎所有电视节目中去。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期待着播音员主持人具备较高的访谈能力。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访谈目的不明确、逻辑层次不清、语言方式生硬等问题。电视访谈节目数量虽多,质量却良莠不齐;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寥若晨星;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忖——在访谈能力如此重要的今天,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上所述,对访谈人才的渴求,对访谈能力的盼望和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薄弱已经成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一对矛盾。
4 对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探索
目前业界对于访谈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材料十分有限,但对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探索已经开始相关教学理念逐渐明确,教学思路也逐渐清晰,不妨尝试着小结如下:
4.1 访谈过程要素和能力要素
要解决访谈能力培养问题,首先需解析访谈的过程要素。电视节目中的访谈似乎是从有声语言的你来我往开始的,但事实上,在此显性过程之前还有其他的隐形过程要素——首先,作为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确定话题,并使之明确到可操作的程度是重要的。其次,是占有和组织谈话材料,解决“有话可说”的问题。优秀的电视访谈在看似轻松随便的谈话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充实而富于秩序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需要事先有所准备的,对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积淀尚不厚实的本科生来说,访谈前的材料准备尤其重要。接下来,才进入谈话过程——提问、追问、转折、承接、倾听及其他的显性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可把访谈的过程要素归纳为:明确谈话目的——组织谈话材料——进行谈话过程。与此对应的能力要素为:发现进而明确掌握话题的能力——收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现场谈话的能力。
4.2 访谈能力训练的初级方法
在确定访谈过程要素和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确定了访谈能力训练的初级方法——备说听问述五步训练法,由2人或2人以上、10人以下的小组合作完成效果较好。
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参加练习的学生按人数分平分成AB两组。
备——A组学生事先准备一个话题,并作好材料方面的梳理和准备。
说——在有计时要求和事先准备的情况下,A组学生分工合作陈述话题。
听——在A组学生陈述的同时,B组学生倾听,可作笔记,但不得打断A组学生的陈述。
问——在有计时要求的情况下,B组学生向A组学生提问。提问通常不以质疑为目的,而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和确认A组学生所述信息。
述——经过短暂准备,在有计时要求的情况下,B组学生合作复述A组学生的话题,并可加入自己的简短评论。
最后,由教师指导总结。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语言状态积极、语言清晰流畅,富于交流感。
这简单的基础性训练有两个特点:
一为重在补短。普遍的来说,目前本科生语言表达状态较好,但语言内容质量欠高,这个训练把语言内容质量的要求放在重要位置,重在补短,特别强调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清晰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为强调顺向交流。质疑性访谈以其鲜明强烈的风格深入人心,本科学生也能迅速模仿其外在特点,并易形成一种浅薄的质疑习惯。
4.3 访谈能力的培养需要层层递进的连续过程
访谈能力的培养需要层层递进的连续过程,理想状态下,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受到访谈能力的初级训练,而后层层递进,直至具备较高级的访谈能力。
访谈本来始于生活,不止于节目,但正是十余年来的电视访谈历程,见证了言路渐开、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给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多少机遇和挑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这里,谨将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诉诸笔端,期待更多的交流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97.
[2]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4.
[4]林兴仁.实用广播语体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5]吴郁.节目主持技能训练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能力
1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
90年代中后期,以谈话体的有声语言为节目主体的电视节目日渐增多并形成气候,这类节目被笼统的称为电视访谈节目,是电视节目中专访和谈话节目的总称。概括说来,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93年——1996年,开创期;
(2)1996年——2004年左右,飞速发展期;
(3)2004年左右至今,平稳发展期。
第三阶段从2004年左右至今,属于平稳发展时期。这段时期有四个特点:
第一,访谈节目和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再迅速增加了。访谈节目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第二,虽然典型的访谈节目发展速度放缓,但访谈元素却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节目内容中。第三,访谈形式多元化。除了典型的一对一专访和群言的谈话形式外,还发展出了多元化的访谈方式。第四,访谈能力普遍化。如上所述,訪谈元素在多种节目类型中的广泛渗透已成事实,这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有普遍的访谈能力。
2 访谈在播音主持领域中的典型含义
通过梳理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做如下归纳: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访谈”在电视播音主持领域至少有三方面的典型含义:
一为访谈节目,即以谈话体的有声语言为节目主体的电视节目,如《实话实说》《对话》《面对面》。
二为访谈元素,即渗透在诸多非典型访谈节目中的、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元素。
三为访谈能力,即播音员主持人以有声语言来开展和引导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的能力。
3 访谈能力——较高期待和较低水平之间的矛盾
由于可以承载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轻松亲和、在操作上又有繁简随人的灵活性,访谈元素参与到了包括新闻、体育、社教、综艺娱乐甚至颁奖晚会等几乎所有电视节目中去。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期待着播音员主持人具备较高的访谈能力。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访谈目的不明确、逻辑层次不清、语言方式生硬等问题。电视访谈节目数量虽多,质量却良莠不齐;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寥若晨星;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忖——在访谈能力如此重要的今天,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上所述,对访谈人才的渴求,对访谈能力的盼望和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薄弱已经成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一对矛盾。
4 对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探索
目前业界对于访谈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材料十分有限,但对访谈能力培养机制与训练方法的探索已经开始相关教学理念逐渐明确,教学思路也逐渐清晰,不妨尝试着小结如下:
4.1 访谈过程要素和能力要素
要解决访谈能力培养问题,首先需解析访谈的过程要素。电视节目中的访谈似乎是从有声语言的你来我往开始的,但事实上,在此显性过程之前还有其他的隐形过程要素——首先,作为有目的的交流性对话,确定话题,并使之明确到可操作的程度是重要的。其次,是占有和组织谈话材料,解决“有话可说”的问题。优秀的电视访谈在看似轻松随便的谈话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充实而富于秩序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需要事先有所准备的,对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积淀尚不厚实的本科生来说,访谈前的材料准备尤其重要。接下来,才进入谈话过程——提问、追问、转折、承接、倾听及其他的显性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可把访谈的过程要素归纳为:明确谈话目的——组织谈话材料——进行谈话过程。与此对应的能力要素为:发现进而明确掌握话题的能力——收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现场谈话的能力。
4.2 访谈能力训练的初级方法
在确定访谈过程要素和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确定了访谈能力训练的初级方法——备说听问述五步训练法,由2人或2人以上、10人以下的小组合作完成效果较好。
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参加练习的学生按人数分平分成AB两组。
备——A组学生事先准备一个话题,并作好材料方面的梳理和准备。
说——在有计时要求和事先准备的情况下,A组学生分工合作陈述话题。
听——在A组学生陈述的同时,B组学生倾听,可作笔记,但不得打断A组学生的陈述。
问——在有计时要求的情况下,B组学生向A组学生提问。提问通常不以质疑为目的,而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和确认A组学生所述信息。
述——经过短暂准备,在有计时要求的情况下,B组学生合作复述A组学生的话题,并可加入自己的简短评论。
最后,由教师指导总结。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语言状态积极、语言清晰流畅,富于交流感。
这简单的基础性训练有两个特点:
一为重在补短。普遍的来说,目前本科生语言表达状态较好,但语言内容质量欠高,这个训练把语言内容质量的要求放在重要位置,重在补短,特别强调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清晰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为强调顺向交流。质疑性访谈以其鲜明强烈的风格深入人心,本科学生也能迅速模仿其外在特点,并易形成一种浅薄的质疑习惯。
4.3 访谈能力的培养需要层层递进的连续过程
访谈能力的培养需要层层递进的连续过程,理想状态下,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受到访谈能力的初级训练,而后层层递进,直至具备较高级的访谈能力。
访谈本来始于生活,不止于节目,但正是十余年来的电视访谈历程,见证了言路渐开、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给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多少机遇和挑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这里,谨将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诉诸笔端,期待更多的交流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97.
[2]张颂.情声和谐启蒙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4.
[4]林兴仁.实用广播语体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5]吴郁.节目主持技能训练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