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的普遍推广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两个主”(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个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两个质疑”(教师质疑和学生的质疑)、“两个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阵地,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劣,关系到教学方法的成败。进一步说,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引、启、质、激、参、互、创七字经,即引导、启发、质疑、激活、参与、互动、创新。“备”“讲”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环节,因此应首先抓好“备”“讲”这两个基本环节。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是“备课”的表现形式,“备”是为了更好的“讲”。教师不但要在常规的备课方法方面下工夫,而且应在备学生、备教学手段、备板书设计、备课堂艺术、备教学程序科学化、备如何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方面化更大的气力,力求达到一个“活”字,即把课备“活”。只有把课备活才能把课讲活,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精通教材,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时刻把握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性,相互渗透性和共同促进性,思路要清晰、敏捷,要善于综合归纳,概括整理,精辟总结。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即从教材整体到每个环节,从章节的上下联系到学科之间的纵横联系去统筹考虑。再次,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灵感细胞着手,把握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精心的、科学地设计课堂结构,尽可能降低教学难度,减少学生机械记忆,剖析疑点,结构优化,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达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消化得了”。然后制订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要。最后,就是要备如何营造出生动活潑的学习氛围,创造出生动具体的教学问题情境,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科学地安排恰如其分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创造,达到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讲课”是课堂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严谨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学生学活用活是教师讲活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做到“一精三勤”,“一精”,即精讲,“三勤”,即口勤(多指导、多质疑)、腿勤(到学生中了解信息)、手勤(作业及时批改),达到不断增进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交流、对话,积极拓展师生交流、对话的时间、空间以及交流的深度,使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合作建构,共同分享。在讲授过程中力求主次分明,语言简练,幽默和谐,声情并茂,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方案去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求知)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掌握讲、辅相联,启发、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因为鼓励能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动力,信念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三个多字”,即培养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中有乐,乐中知学,体会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新课改提出的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做中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特别强调的是新课改非常重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课本以外的有效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使用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经历、奋斗的历程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教师把自己作为课程的资源,要比其他的资源更有说服力。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这样的资源更真实、更可靠,从而也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把眼光仅仅盯在自身之外,舍近而求远,那是自身资源的浪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教师不仅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还要有对课程资源的创新。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善意发现的慧眼,在身边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是“备课”的表现形式,“备”是为了更好的“讲”。教师不但要在常规的备课方法方面下工夫,而且应在备学生、备教学手段、备板书设计、备课堂艺术、备教学程序科学化、备如何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方面化更大的气力,力求达到一个“活”字,即把课备“活”。只有把课备活才能把课讲活,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精通教材,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时刻把握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性,相互渗透性和共同促进性,思路要清晰、敏捷,要善于综合归纳,概括整理,精辟总结。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即从教材整体到每个环节,从章节的上下联系到学科之间的纵横联系去统筹考虑。再次,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灵感细胞着手,把握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精心的、科学地设计课堂结构,尽可能降低教学难度,减少学生机械记忆,剖析疑点,结构优化,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达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消化得了”。然后制订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要。最后,就是要备如何营造出生动活潑的学习氛围,创造出生动具体的教学问题情境,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科学地安排恰如其分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创造,达到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讲课”是课堂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严谨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学生学活用活是教师讲活的根本所在,教师要做到“一精三勤”,“一精”,即精讲,“三勤”,即口勤(多指导、多质疑)、腿勤(到学生中了解信息)、手勤(作业及时批改),达到不断增进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交流、对话,积极拓展师生交流、对话的时间、空间以及交流的深度,使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合作建构,共同分享。在讲授过程中力求主次分明,语言简练,幽默和谐,声情并茂,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方案去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求知)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掌握讲、辅相联,启发、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因为鼓励能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动力,信念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三个多字”,即培养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中有乐,乐中知学,体会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新课改提出的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做中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特别强调的是新课改非常重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课本以外的有效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使用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经历、奋斗的历程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教师把自己作为课程的资源,要比其他的资源更有说服力。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这样的资源更真实、更可靠,从而也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把眼光仅仅盯在自身之外,舍近而求远,那是自身资源的浪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教师不仅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还要有对课程资源的创新。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善意发现的慧眼,在身边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