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宣布,2010年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中国国防预算为5321.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371.16亿元,增长7.5%。这是近十年来中国军费增幅首次低于两位数。多年来中国的军费为何持续高增长?今年的军费增幅为何又减小了?
为还历史欠债追加军费
对于20多年来中国军费保持的高增长,西方社会有一个普遍的解读: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拉响了警钟,由此大量先进装备进入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客观地讲,西方的这种分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中国军力此前与美苏等军事强国有巨大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作战方式同西方相比落后一至两代。当西方在使用F-16战机时,中国还在用歼-6、歼-7老式战机;当别人开始使用M1坦克时,中国还在使用老旧的59式;当他国实现海空地一体化大范围作战时,中国在边境反击作战中仍主要使用炮火准备后的步兵穿插战术。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少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军费增长是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人民军队采取的是“忍耐政策”,为国家经济建设让路,欠债比较多。因此,这20多年来的军费较快增长,带有追加、补偿的性质。
据了解,当时军人待遇水平较低。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搞原子弹的,收入比不过卖茶叶蛋的。”一位老军人透露,到1997年,解放军总部那些名校毕业两三年的工作人员,其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人民币。同时,基层官兵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官兵很多时候还是吃不上新鲜蔬菜,住不上全天供暖房。部队训练所需的油料、弹药等也规划得比较紧。
另外,近些年来,抗洪、抗震、抢险、反恐、国际援助等非战争行动日益专业化,所需专门装备、专业训练和应急机制等极大扩展了军队职能,也带来了新的军费支出。以海军在亚丁湾护航为例,迄今中国有5批护航编队10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2艘综合补给舰,累计执行170余批护航任务。这些海外航行执勤和补给费用,都要包括到军费当中。
军费增幅减小原因多
在持续近十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同时,西方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此次军费增幅减小,多数西方媒体还是改变不了这种心态,认为中国军费当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军费。
那么,中国军费增幅究竟为何减小了?
罗援少将分析,国防预算不可能长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那只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政策。增幅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国防建设已经走上了正常有序的发展轨道,按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办事。“国防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有一些大型项目和工程的前期投入是比较高的,到了后期投入就会减少。”罗援少将表示.其实中国一直都在控制自己军费投入的规模。虽然这些年有些增加,但以前国家的经济盘子不太大,军费绝对额还是不高的,随着国民经济基础的增大,军费不太可能总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外国媒体分析说中国军费增幅减小是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罗援少将认同这一分析。他说,金融危机确实对国家有一定的冲击,人民军队应该为国家分忧,因此增幅不能太大。另外,他还强调,军费增幅减小跟当前国家的安全环境变化有关,现在两岸关系趋向和缓,“通过调整军费可以释放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
至于今后的军费增幅是否会持续减小?罗援少将认为,这要根据国防建设的周期性和周边安全环境来判断。他介绍,中国的国防投入遵守“合理”、“足够”的原则,“合理”是指不跟其他国家攀比,搞军备竞赛,根据自己的国防需要来制订军费预算;“足够”是指精简但要保证军队建设的正常进行,保证基本的安全需要,保证处于一个良好的战备状态,保证军队可持续发展。
中国军费究竟怎么算
据了解,中国军费主要分为三大块:“人头费”,也就是军人的工资福利;“活动费”,维持正常的战备水平、军事训练,以及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等;“装备研发和采购费”。一般情况下,三块费用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比例会有所调整,有时装备费多一点,有时活动费多一点。因为走精兵之路,“人头费”的比例有所下降。
那么,西方眼中的中国军费为何如此之高呢?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军费其实已经成了一个类似“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政治话题。在面对中国军费总额时,西方有另一套算法。除了一些研究机构,有时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也会加入估算行列。他们普遍高估了中国的军费水平,高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认为中国有隐藏军费,二是使用购买力平价法。
所谓隐藏军费,是指中国有些军工科研工作不列在军费预算内。如环球安全组织认为,中国的国防科工委把军事开支与其他政府开支混在一起,因此分辨不出哪些是军费。还有些西方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军队参与国际军火贸易,所获收益用于支持军备发展,但没有列入军费,中国的地方政府用于民兵、预备役、人防等方面的开支也没有被包括进军费。按照这种算法,西方认为中国的实际军费要比公开数字高出40%~70%。
西方使用购买力平价的算法,更加高估了中国军费水平。因为他们宣称中国为了扩大出口有意低估人民币,其实一元人民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未必明显少于一美元。西方还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军事不透明,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施加压力。
对此,罗援少将驳斥说,中国的军费投入是很有限的,占全国GDP比重的1.4%.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军费占全国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4%以上。因此,其他国家不应该有所顾虑。
全球热议中国降军费增幅
面对中国军费增幅的下降,世界舆论呈现出不同反应,赞赏者有之,惊讶者有之,怀疑者亦有之。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中国公布了多年来增加幅度最小的一次年度军费预算。这个增幅与过去20多年中国军费的平均增幅相比,猛减了一半。专家认为,这次公布的军费预算是更有力的信号,表明中国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打算将重点放在武器与军事建设上。
《印度时报》评论说,“当世界上其他的崛起大国拼命追加武器装备开支时,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竟降到20年来的最低,这让许多国际分析师感到吃惊”。
英国《泰晤士报》说,今年中国军费的增幅之小令人吃惊,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表明中国领导人希望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可能构成潜在威胁的顾虑。
除了以上理性的分析,外媒的评论中也不乏怀疑之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3月5日在记者会上评价中国军费问题时称:“(军费)内容相当不清楚。在要求(中国)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的同时,日本防卫省也将以自己的方式展开调查。”
美联社称,中国实际军费开支可能是所公布数字的两倍甚至更多。
美国《防务周刊》亚洲分社负责人颜文德说:“中国的军费不仅仅针对台湾,他们既要为在索马里附近打击海盗做准备,还要实施庞大的造舰计划。”
彭博社则认为,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幅虽然放缓,但国防支出仍然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远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中国军力仍然在显著增长。有西方分析称,按照美国政府的估计,中国实际军费开支可能要比公布的数字高出两至三倍。
有中方专家指出,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地关注民生等领域,国家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是有变化的,国防建设力量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和变化的。每一次人大讨论中国军费时,西方总是反应激烈。“之前(军费)以两位数增长时,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军力紧缩的背景,现在下降了,又认为是假的。”
分析人士指出,各个国家的军费计算都有自己的标准,不是说数字越大就越透明。中国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步伐和节奏,按照自己国家安全的需求来安排积极稳妥的发展目标,因此不必在乎西方挑剔和怀疑的态度,中国也不可能看西方的眼色行事。(摘自《中国剪报》2010.3.15)B⑧
为还历史欠债追加军费
对于20多年来中国军费保持的高增长,西方社会有一个普遍的解读: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拉响了警钟,由此大量先进装备进入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客观地讲,西方的这种分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中国军力此前与美苏等军事强国有巨大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作战方式同西方相比落后一至两代。当西方在使用F-16战机时,中国还在用歼-6、歼-7老式战机;当别人开始使用M1坦克时,中国还在使用老旧的59式;当他国实现海空地一体化大范围作战时,中国在边境反击作战中仍主要使用炮火准备后的步兵穿插战术。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少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军费增长是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人民军队采取的是“忍耐政策”,为国家经济建设让路,欠债比较多。因此,这20多年来的军费较快增长,带有追加、补偿的性质。
据了解,当时军人待遇水平较低。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搞原子弹的,收入比不过卖茶叶蛋的。”一位老军人透露,到1997年,解放军总部那些名校毕业两三年的工作人员,其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人民币。同时,基层官兵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官兵很多时候还是吃不上新鲜蔬菜,住不上全天供暖房。部队训练所需的油料、弹药等也规划得比较紧。
另外,近些年来,抗洪、抗震、抢险、反恐、国际援助等非战争行动日益专业化,所需专门装备、专业训练和应急机制等极大扩展了军队职能,也带来了新的军费支出。以海军在亚丁湾护航为例,迄今中国有5批护航编队10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2艘综合补给舰,累计执行170余批护航任务。这些海外航行执勤和补给费用,都要包括到军费当中。
军费增幅减小原因多
在持续近十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同时,西方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此次军费增幅减小,多数西方媒体还是改变不了这种心态,认为中国军费当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军费。
那么,中国军费增幅究竟为何减小了?
罗援少将分析,国防预算不可能长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那只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政策。增幅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国防建设已经走上了正常有序的发展轨道,按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办事。“国防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有一些大型项目和工程的前期投入是比较高的,到了后期投入就会减少。”罗援少将表示.其实中国一直都在控制自己军费投入的规模。虽然这些年有些增加,但以前国家的经济盘子不太大,军费绝对额还是不高的,随着国民经济基础的增大,军费不太可能总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外国媒体分析说中国军费增幅减小是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罗援少将认同这一分析。他说,金融危机确实对国家有一定的冲击,人民军队应该为国家分忧,因此增幅不能太大。另外,他还强调,军费增幅减小跟当前国家的安全环境变化有关,现在两岸关系趋向和缓,“通过调整军费可以释放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
至于今后的军费增幅是否会持续减小?罗援少将认为,这要根据国防建设的周期性和周边安全环境来判断。他介绍,中国的国防投入遵守“合理”、“足够”的原则,“合理”是指不跟其他国家攀比,搞军备竞赛,根据自己的国防需要来制订军费预算;“足够”是指精简但要保证军队建设的正常进行,保证基本的安全需要,保证处于一个良好的战备状态,保证军队可持续发展。
中国军费究竟怎么算
据了解,中国军费主要分为三大块:“人头费”,也就是军人的工资福利;“活动费”,维持正常的战备水平、军事训练,以及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等;“装备研发和采购费”。一般情况下,三块费用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比例会有所调整,有时装备费多一点,有时活动费多一点。因为走精兵之路,“人头费”的比例有所下降。
那么,西方眼中的中国军费为何如此之高呢?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军费其实已经成了一个类似“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政治话题。在面对中国军费总额时,西方有另一套算法。除了一些研究机构,有时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也会加入估算行列。他们普遍高估了中国的军费水平,高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认为中国有隐藏军费,二是使用购买力平价法。
所谓隐藏军费,是指中国有些军工科研工作不列在军费预算内。如环球安全组织认为,中国的国防科工委把军事开支与其他政府开支混在一起,因此分辨不出哪些是军费。还有些西方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军队参与国际军火贸易,所获收益用于支持军备发展,但没有列入军费,中国的地方政府用于民兵、预备役、人防等方面的开支也没有被包括进军费。按照这种算法,西方认为中国的实际军费要比公开数字高出40%~70%。
西方使用购买力平价的算法,更加高估了中国军费水平。因为他们宣称中国为了扩大出口有意低估人民币,其实一元人民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未必明显少于一美元。西方还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军事不透明,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施加压力。
对此,罗援少将驳斥说,中国的军费投入是很有限的,占全国GDP比重的1.4%.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军费占全国GDP的比重都在2%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4%以上。因此,其他国家不应该有所顾虑。
全球热议中国降军费增幅
面对中国军费增幅的下降,世界舆论呈现出不同反应,赞赏者有之,惊讶者有之,怀疑者亦有之。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中国公布了多年来增加幅度最小的一次年度军费预算。这个增幅与过去20多年中国军费的平均增幅相比,猛减了一半。专家认为,这次公布的军费预算是更有力的信号,表明中国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打算将重点放在武器与军事建设上。
《印度时报》评论说,“当世界上其他的崛起大国拼命追加武器装备开支时,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竟降到20年来的最低,这让许多国际分析师感到吃惊”。
英国《泰晤士报》说,今年中国军费的增幅之小令人吃惊,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表明中国领导人希望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可能构成潜在威胁的顾虑。
除了以上理性的分析,外媒的评论中也不乏怀疑之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3月5日在记者会上评价中国军费问题时称:“(军费)内容相当不清楚。在要求(中国)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的同时,日本防卫省也将以自己的方式展开调查。”
美联社称,中国实际军费开支可能是所公布数字的两倍甚至更多。
美国《防务周刊》亚洲分社负责人颜文德说:“中国的军费不仅仅针对台湾,他们既要为在索马里附近打击海盗做准备,还要实施庞大的造舰计划。”
彭博社则认为,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幅虽然放缓,但国防支出仍然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远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中国军力仍然在显著增长。有西方分析称,按照美国政府的估计,中国实际军费开支可能要比公布的数字高出两至三倍。
有中方专家指出,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地关注民生等领域,国家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是有变化的,国防建设力量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和变化的。每一次人大讨论中国军费时,西方总是反应激烈。“之前(军费)以两位数增长时,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军力紧缩的背景,现在下降了,又认为是假的。”
分析人士指出,各个国家的军费计算都有自己的标准,不是说数字越大就越透明。中国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步伐和节奏,按照自己国家安全的需求来安排积极稳妥的发展目标,因此不必在乎西方挑剔和怀疑的态度,中国也不可能看西方的眼色行事。(摘自《中国剪报》2010.3.15)B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