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面貌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语文的本真?笔者认为,“听说读写”的圆融运用正是语文的真意,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1]在笔者看来“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
  近年来,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为了迎合应试呈现出轻“听说”而重“读写”的趋势。即使如此,饱受重视的“读写”方面,却也并未得到一个健全的发展。阅读与写作被分割开来进行所谓的专项训练,甚至分别衍生出一系列专为应试而存在的阅读方法和写作套路。在这些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几乎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实面前,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确实已经隐隐走上了一条歧路。2012年11月23日,语言文字报刊首次展开“真语文”大讨论。之后,越来越多的语文名师、专家、一线老师、教研人员加入了这场大讨论。之所以产生这样热闹的讨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正在受到某种力量的影响,渐渐偏离语文学习的本质,他们纷纷发出声音,呼吁还原语文的本真,让语文回归,重回“听说读写”的原始面貌。
  或许在这里会有一些朋友提出反驳:“在现今激烈的升学形势之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帮助自己的学生尽可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么?况且专项针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也并非毫无意义。”不错,应试考核的形式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之间的平衡该如何取舍在这里笔者不敢妄议,但是分离“听说读写”片面强化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个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贻害颇深这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通过这些年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总结,笔者发现在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堂中,能够踊跃发言并清晰阐述自己观点的学生通常只是极少数的部分,甚至这个极少数部分的具体数目随着年级的增长也在不断减少。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空有一腔学识却口讷难言终归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不懂得表达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一大劣势但也谈不上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种劣势正在逐渐演变为下一代年轻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认为真语文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题,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通过语文课来“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人格特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了解国学知识。”[2] 这一番对“真语文”内涵的阐述的确凝练警人,自从意识到现今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之后,笔者也常思虑应对此种现象的方案,时至今日虽不敢说深入有效,但至少也算颇具心得:
  一、构建以沟通交流为中心的课堂格局,从个人兴趣培养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不仅是读者和文本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而且还是生与生、生与师的沟通理解交流过程。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个性认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3] 毫无疑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强调的大前提。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甚至00后学生由于过早地收到网络等媒体的影响,普遍呈现出“早熟”的症状。而这种信息方面的“早熟”如果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来理解消化往往会导致学生过分主张自我意识而走向极端。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疏导。过分被强调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一种盲目的自负——对任何文章以及老师的讲解不屑一顾,最终只会导致学习兴趣的锐减。
  个人认为,兴趣始终是学习最好的药引。然而,我们之前一直宣称的所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是在由学生的兴趣入学么?在我看来,大多数的老师只不过是在单方面将自己的兴趣主张强加给学生罢了。这样一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欠缺也就不难理解了。学习兴趣是从个人兴趣里培养出来的,这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观察总结出的结论。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对象的偏好也各有差异。想要构建以沟通交流为中心的课堂格局,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开口说话,说出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众所周知,说话首先要有话可说,沟通交流同样需要谈话双方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教师单方面的主宰话题内容和走向显然无法激发出学生的交流欲望。既然如此,何不放手话题的控制权,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让学生来谈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适当地加以引导?
  许多老师习惯于限定学生的课外读物书单,书单中不外乎中外名著,凡此种种笔者认为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外名著固然是语言文化的瑰宝,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书中的主张与情感很难令他们产生共鸣。因此,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所谓中外名著与科普读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大,都仅仅是起到了增长见闻的作用。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规定学生阅读这些中外名著的学科意义。
  在笔者看来,当代的小说散文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深得学生喜欢,感兴趣,我们就没有理由阻止,甚至还可以鼓励阅读。一个人的眼界是在不断地阅读与尝试的过程中才得以提升的,正因为其所阅读的书目中质量有差异,才能够令其在今后的阅读中有了辨别优劣的眼光。而我们从这种兴趣出发,与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并适当引导,最终将这种个人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毫无疑问是有实践价值的。
  二、关注读写关系,鼓励多元解读和创作尝试,强调读写相辅
  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这一观点早有定案,没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然而,在大多数教师的眼里,这里的“读”是指名家著作,这里的“写”则是应试文章。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平时都不希望学生沉迷于所谓的“闲书”,于是大肆抨击这些书没有意义,文笔粗糙等。诚然现今网络上小说泛滥,其中大多数的确意义不大。但是,意义不大并不代表没有意义,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记叙文主要写事,既然是写事就必然需要推动情节发展,推动情节发展的是人物,而人物赖以推动情节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是对话。对于一介普通学生来说,写人物对话无非以下三种句式:
  ①某某说:“……”;②“……”某某道;③“……”某某说,“……”。然而在一段多人的连续对话中,如果反复使用同样的句式显然会令读者不适,而如果一味地考虑三种句式的交叉使用又无疑会对写作者本身造成极大的负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灵活使用句式的基本语感,而培养这份语感的最佳养料就是这些参差不齐的各色小说。   因此读写关系并非单纯的相辅相成,阅读会对写作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作者的笔法会对读者产生影响,而读者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无意识地对阅读过的东西进行模仿,这是一种普遍且良性的现象。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能够使学生在读写两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阅读选择,作为教师我们的眼光不能太过狭隘。同时,对于课本中的选文我们的解读也不能过分专横暴力。在这里笔者之所以使用了暴力一词是因为许多学生常常会向我反映平时在做课内、课外阅读理解的时候总觉得出题人在故意刁难,选择一些隐晦的细节要求阐述作者在其中隐藏的深意,而其答案又往往出人意料。“我不相信作者本人当初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会在这么小的地方想得这么深入。”他们如是说。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4]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而非单方面向学生灌输教案中注明的解读和观点。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5]
  三、关注时下热门话题,不拘文本,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应与时俱进,语文教学则更是如此。前面文中我曾经提到过现今学生的“早熟”化问题,这种早熟具体表现在对新兴事物和文化的接受度上。而相较之下,若教师本人固步自封跟不上学生的脚步,渐渐地就会形成一条无可逾越的代沟。有代沟就难以交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种情况显然要避免。
  因此,在语文教学之余,我们应及时关注网络等平台的热门话题,并将其引入课堂。往往对于这样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作为“听说读写”的训练素材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首先学生关注时下热门事件,这就是兴趣所在。顺着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听”、去“读”,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途径去了解,进而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有了个人的见解就必然想要与人交流和沟通,交流沟通的方法无非是“说”和“写”,从这个角度看来,这实在是一条完整全面的教学思路。
  除此之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有人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会使学生进一步丧失对母语文字的认同感。上海汉字应用能力测试工作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提笔忘字的人占94.1%,经常提笔忘字的人占26.8%。而王旭明先生更提出过“语文本真,就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朗诵,细致入微的讲解,撇开当今的各种多媒体辅助工具教学语文”的论调。
  在笔者看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革新的契机,然而观念的革新也就意味着对旧有意识的迷失。多媒体仅仅只是一项教学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却不能对其过分依赖。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更多的可行方向。不拘泥于文本的语文教学也是笔者近几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研究的对象,即使是影视作品,我们依旧可以透过荧幕从其脚本中看到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东西。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面貌并不意味着守旧和仿效古制,打破应试对于语文教学的束缚,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听说读写”的立体式教学还有许多思路值得我们去探索深思。
  参考文献:
  [1]赵年秀.语文课程论领域亟待商榷的若干观点[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07):59—61.
  [2]宋继东.必须保卫童年——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姚文俊.我的主体多元教育论[J].基础教育论坛,2014(Z1):6—20.
  [4]邵政权.读与思相结合才能轻松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01):46—47.
  [5]雷美玲.让语文阅读教学异彩纷呈[J].考试周刊,2014(08):28.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提升德育渗透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是每位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是提升渗透力,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社区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入手并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到“敏、勤、恒、导”,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
“教师如水,只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我欣赏如水的教育,我愿我的学生是那知识海滩上熠熠生辉的彩石……”这是臧迎春老师的教育感言。1991年6月,临近中师毕业之际,她在自己的毕业自我评价表中写道:“我的教育理想是:有一天,我能坐在岳阳师范的礼堂上向校友们介绍我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经验。” 走上工作岗位,执着的她在花样年华中开始了追梦。她深知人生之梦是否如己所愿,在于自己的拼搏进取。由于她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取得更多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把阅读教学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阅读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模式,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阅读教学,而课外阅读则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把课内所学得的阅读能力在课外予以应用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通过阅读和一代文豪、文学大家进行思想沟通与对话的有效方式。因此在
摘 要:教育者,爱胜过一切。从教的历程就是爱的历程,耐心和恒心是推动爱前进的两个轮子。从教三十年,我始终践行着爱心、耐心和恒心。尊重、包容、呵护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尊重;包容;呵护;坚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密密的雨线,淅沥的雨点,不正如我们教育人的辛勤耕耘,犹如我们为师者的谆谆教诲吗?而这辛勤耕耘、谆谆教诲的背后正是爱心的驱使,耐心的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所认同的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的总和。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反映着办学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不同侧面所存在的影响力。当前,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其德育功能
一、何谓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  基于我国农村小学师资落后、教师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按“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优化小学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科、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本科学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各级行政、研训部门关注的重点,各级研训部门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但老师们并不是对所有的培训都“买账”。原因何在?  就这一问题,作为语文研训教师和教研员的我对全区语文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对于“你希望得到怎样的专业成长指导”这个问题,排在前四的答案是:有效的培训和教研、观摩名家课堂、专家(名师)对自己课堂的指导、有目的的阅读。  看来,教师们不是不愿意参加
摘 要:本科生学生干部对高校学生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干部制度化的现状,对本科生的主体意识与心理特征以及本科生学生干部职责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干部制度化的方法。  关键词:本科学生干部;制度化;方法    一、本科生学生干部制度化管理是促进其学习、成才的重要保障    合理化的制度与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团体实现最优化的两个重要
请看下面三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小米(化名)的爸爸妈妈在北京做生意,长年不回家,小米平时都住在外婆家。外婆家距学校有十几里山路,来回往返要走上好几个小时。由于路途太远,又无人看管,小米从不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总是喜欢拖到最后完成。他性格很倔强,老师批评便顶嘴,多次在课堂上与老师争吵。  案例二:小孙(化名),右脚有点拐,父母离异,寄居在阿姨家。阿姨与姨夫都特别喜欢打牌,每次打牌输了,便拿小孙
摘要:“过程与方法” 纳入课程目标是本次课改的突出特点,遗憾的是,这些年在实际历史教学中“过程与方法”多被当做手段、方法来运用,服务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突破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案例谈谈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实践;案例反思  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更是目标。新课改理念下,“过程”应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