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文件,它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根据这一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打造科技研发平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规划纲要》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作者简介]徐刚(1962- ),男,湖北安陆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办、院办主任,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药学;甘慕仪(1978- ),女,广东顺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办、院办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甘子超(1978- ),女,河南信阳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党建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广东 顺德 528333)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1-0157-01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中发展,在服务中壮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用以指导和推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纲要不仅明确了珠江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纲要》的实施也给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我院在《规划纲要》精神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布局调整、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先行先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中山大学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讲话中指出:“我省高等学校要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关键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着力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院初步构建了由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内容、保障机制等要素组成的“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实现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注重人格培养,强化职业道德;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提升品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较好地解决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院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社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目前,我院正尝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培养,面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一批优秀毕业生进行培养,探索建立高职中职衔接培养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等。
  二、根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专业与专业群是学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我院根据《规划纲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对现有专业重新进行论证和分析,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依据,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打造新的专业群。按照学科或行业基础相同或相近、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良好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原则,优先建设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推动单一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集中力量培养和打造一批特色专业。
  一是继续做好先进制造业类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工作。重点建设与地方支柱产业联系紧密,人才需求量大,影响范围广的家电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艺术设计类、精细化工类专业及专业群,以满足地方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与专业群。《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新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为了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我院在继续建设好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金融、保险、会展、文化创意等新专业,把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
  三是加强人文与科技的融合,打造一批复合型专业。为适应新时期人才的要求,我院注重加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打造复合型专业。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涂装工艺”课程,是一门传统的技术课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加艺术化、个性化,需要发展艺术涂装。为此,我院整合化工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把涂装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既掌握了传统的涂装技术,又掌握了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由模具设计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合作建设,融入了产品造型设计知识与形态美学理论,机械设计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水平和质量,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我院加大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如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加强对外联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学生,学生设计的作品参加了在米兰举办的明日之星国际家具设计展;引进国际教育资源,与澳大利亚TAFE教育合作开办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与英国爱德思教育集团合作开办工商管理BTEC班;与国际大型产业集团合作,如酒店管理专业引入美国饭店协会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打造酒店管理专业,并与英国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建“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为学生在境内外酒店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大力推进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打造四大研究中心,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已建成两个省级检验实验中心,即广东省空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广东省制冷产品研究中心,这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对顺德的产业升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华南家电研究院的两个研发中心也都设在我院,这些平台在促进高新技术转化、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培植学校新兴专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我院正大力打造四大研究中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工业设计和创意经济中心、华南家电研究院家电有害物质替代研发中心、华南家电研究院智能家电研发中心,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根据调查,佛山地区较发达的机械装备、家电制造、精细化工、电镀等行业,基本都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为此,我院建立了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节能环保的新型化工材料、家电制造的低能耗、电镀废水的循环再利用等,以期有效解决“三高”问题。
  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院以艺术设计系为基础,与顺德北镇政府合作成立了工业设计和创意经济中心。这一中心将与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顺德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形成链条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创意,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广东要把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佛山特别是顺德地区家电制造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未来如何使这一优势继续发扬光大,必须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我院充分发挥华南家电研究院家电有害物质替代研发中心、华南家电研究院智能家电研发中心的作用,立足顺德家电制造业,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提供科技综合服务,包括战略制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
  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644751.html.2009-01-08.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意见(粤教高[2009]67号)[Z].2009-07-12.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营销逐渐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除了法定节假日,电商自造节日搞促销,近年来也被人们广泛接受.节日的增多,商家使用的促销、打折
依据燃气电厂天然气调压站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以西门子公司组态软件WinCCFlexible2007对触摸屏MP277进行了组态设计,创建了适合调压站监控要求的显示画面,使控制方式更加便捷。
介绍了石灰石脱硫粉剂三种基本生产方法,从脱硫性能、生产能耗及环保要求评价了各种粉剂的品质,并进行了比较,可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粉剂的正确选用提供技术支撑.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评价和监控体系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点环节。文章针对"基于阶段规划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