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校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却存在诸多错误的认识:认为课程开发仅仅是专家的事,是自上而下的,开发校本课程会挤压必修课的时间,实施校本课程会对学校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伪命题,学校的“多样化”,必然要有课程的“多样化”与之相适应,学校实现特色化,就会实现最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校本课程;“伪命题”;特色化;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33-0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看来,学校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既有实施、完成国家及地方课程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校本课程开发、落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是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少了“校本”这一环节,课程体系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这个规定已经提出十多年,但在基层的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错误乃至荒谬的看法和认识。
一、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
基层教育工作者甚至管理者,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理解不到位,认为课程建设是专家学者的事。课程三级管理仅仅是专家们在象牙塔里想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学校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如果没有基层教师根据学校、学生和个人的特点而积极参与建设,那“校本”从何谈起?
几年前,笔者在与一位二星级高中校长交流时谈到,如果他们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他们联系一些学校,让他们先去看一看。答曰:“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够让学生升学就不错了。课程什么的根本做不起来。”三年后,这所高中被停止招生,划并给了一所初中校。
国家组织一大批富有经验和水平的专家开发课程,主要是必修和必选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基本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然、人文的资源和因素,开发地方课程,体现地方要求和特色。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所学校的生源、师资、传统、管理等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位专家能了解所有学校的特点,没有人再比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更了解这所学校了,这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最大的优势所在。每一所学校都有条件根据“我”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还是学校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有的学校或校长认为,我校师资水平不高,最需要的是培训和提高。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存在办学成本和人员编制的问题,有哪所学校能把教师一批批地送出去脱产培训呢?又有哪个专家、学者能长时间待在一所学校搞培训呢?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去,是教师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校本课程是上面要求我们搞的
课程改革不是“面子”,更不是“幌子”,而是“里子”,是“核心”。课程建设事关学校特色建设、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些学校把丰富的课程作为一种摆设。他们虽然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选修课数量达到一两百门,但减少了选修课时间,例如每周选修课只有2课时甚至1课时,占总课时数的二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这么少的时间,怎么让学生通过课程选择、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怎么鉴别个性以适应个性呢?更有甚者,上面来检查了,或者外面有人来参观,就临时开几门校本课程来点缀一下“门面”。
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学校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生源、师资、办学历史、环境等),甚至问题和困难也各有各的不同。把这些差异看成是发展的包袱和累赘,还是看成办学资源和潜在的办学特色?是唉声叹气、摇尾乞怜“等、靠、要”,还是把自己的学校看成是比所谓名校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是“我就这一堆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是“只要不停步,就会有进步”?不同的办学观念既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现状,更关系到学校的未来。
“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一所学校都具备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的可能。特色主要来自于这个学校独特的校本课程设置。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为,是学校发展的“核动力”,是“里子”,而不是“面子”,更不应该成为“幌子”。校本课程建设,不应是上面“要我干”,而是为了学校发展“我要干”。
三、开设校本课程会挤压必修课,必修课课时不够,会影响教学质量
几乎在每个年级都会听到有人谈论“课时不够”的话题,这里的课时,说的都是必修课。课时不够,这首先是教师的问题。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要么是对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把握不准,企图把中、高考要求一步到位。况且“够”与“不够”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增加课时往往意味着增大学习难度或不断地“炒冷饭”,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有些学生就会变得焦虑、失望、灰心、厌倦。殊不知,兴趣的丧失才是对所谓的“教学质量”最致命的打击。
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首先遭殃的往往是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的时间。那么,现在的情形又怎样呢?而从2000年开始的连续多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多项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甚至称,如果眼下中国的这一代青少年再不加强锻炼,他们将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所谓“阳光运动一小时”,在大多数学校都不能真正落实。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所有年级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实行“4+1”或“3+2”,真正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从2006年有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每年至少有两名同学考取飞行学员,2011届,更有九名同学飞行员体检合格,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艺术课也容易成为“压缩”的对象。这是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现象。一是抹煞了少部分视觉空间智能与音乐旋律智能比较强烈学生向艺术专业发展的机会;再是影响了大部分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使他们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也很难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而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钱学森先生指出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所以砍掉的不是一两节艺术课,说不定就是扼杀了一个中国未来的“乔布斯”。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实施的必然是以过多占用活动及休息时间为特点的死“楸”战术,在追求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的同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碍这些追求,其实有着自身独特价值的课程或活动,例如实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最终导致了学生人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性薄弱。
没有丰富多彩、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影响教育质量,是对教育规律和常识的背叛和离弃,是对创新和民族未来“杀人不见血”式的无形摧毁。
四、校本课程质量不高,会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校本选修课,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学也许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和教学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为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大多要跑班上课,教学秩序也可能会不太理想。其实,即使是必修课,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甚至教师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也要取消必修课呢?
对校本课程,我们首先要重视它,把它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开发、开设的过程中,学校有适当的政策倾斜,允许和鼓励教师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和经验,肯定教师的努力和探索,加强备课和研究,相信校本课程会逐步走上正轨,教学质量也会逐步提高。如果减少甚至取消校本课程,连最起码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校本课程的质量就永远不可能提高,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校本课程教学秩序不理想,这不是课程建设的必然结果。笔者曾到一所开办五六年的初中校去观摹校本课程建设,初中生的纪律应该更难管,可是该校硬是井井有条。这里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管理方法落后,创新不够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国家启动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学校的“多样化”,必然要有课程的“多样化”与之相适应。抓住这个契机,用心用力做好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每一所学校就会实现最大的存在价值,就会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校本课程;“伪命题”;特色化;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33-0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看来,学校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既有实施、完成国家及地方课程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校本课程开发、落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是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少了“校本”这一环节,课程体系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这个规定已经提出十多年,但在基层的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错误乃至荒谬的看法和认识。
一、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
基层教育工作者甚至管理者,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理解不到位,认为课程建设是专家学者的事。课程三级管理仅仅是专家们在象牙塔里想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学校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如果没有基层教师根据学校、学生和个人的特点而积极参与建设,那“校本”从何谈起?
几年前,笔者在与一位二星级高中校长交流时谈到,如果他们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他们联系一些学校,让他们先去看一看。答曰:“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够让学生升学就不错了。课程什么的根本做不起来。”三年后,这所高中被停止招生,划并给了一所初中校。
国家组织一大批富有经验和水平的专家开发课程,主要是必修和必选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基本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然、人文的资源和因素,开发地方课程,体现地方要求和特色。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所学校的生源、师资、传统、管理等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位专家能了解所有学校的特点,没有人再比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更了解这所学校了,这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最大的优势所在。每一所学校都有条件根据“我”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还是学校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有的学校或校长认为,我校师资水平不高,最需要的是培训和提高。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存在办学成本和人员编制的问题,有哪所学校能把教师一批批地送出去脱产培训呢?又有哪个专家、学者能长时间待在一所学校搞培训呢?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去,是教师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校本课程是上面要求我们搞的
课程改革不是“面子”,更不是“幌子”,而是“里子”,是“核心”。课程建设事关学校特色建设、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些学校把丰富的课程作为一种摆设。他们虽然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选修课数量达到一两百门,但减少了选修课时间,例如每周选修课只有2课时甚至1课时,占总课时数的二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这么少的时间,怎么让学生通过课程选择、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怎么鉴别个性以适应个性呢?更有甚者,上面来检查了,或者外面有人来参观,就临时开几门校本课程来点缀一下“门面”。
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学校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生源、师资、办学历史、环境等),甚至问题和困难也各有各的不同。把这些差异看成是发展的包袱和累赘,还是看成办学资源和潜在的办学特色?是唉声叹气、摇尾乞怜“等、靠、要”,还是把自己的学校看成是比所谓名校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是“我就这一堆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是“只要不停步,就会有进步”?不同的办学观念既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现状,更关系到学校的未来。
“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一所学校都具备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的可能。特色主要来自于这个学校独特的校本课程设置。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为,是学校发展的“核动力”,是“里子”,而不是“面子”,更不应该成为“幌子”。校本课程建设,不应是上面“要我干”,而是为了学校发展“我要干”。
三、开设校本课程会挤压必修课,必修课课时不够,会影响教学质量
几乎在每个年级都会听到有人谈论“课时不够”的话题,这里的课时,说的都是必修课。课时不够,这首先是教师的问题。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要么是对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把握不准,企图把中、高考要求一步到位。况且“够”与“不够”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增加课时往往意味着增大学习难度或不断地“炒冷饭”,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有些学生就会变得焦虑、失望、灰心、厌倦。殊不知,兴趣的丧失才是对所谓的“教学质量”最致命的打击。
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首先遭殃的往往是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的时间。那么,现在的情形又怎样呢?而从2000年开始的连续多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多项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甚至称,如果眼下中国的这一代青少年再不加强锻炼,他们将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所谓“阳光运动一小时”,在大多数学校都不能真正落实。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所有年级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实行“4+1”或“3+2”,真正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从2006年有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每年至少有两名同学考取飞行学员,2011届,更有九名同学飞行员体检合格,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艺术课也容易成为“压缩”的对象。这是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现象。一是抹煞了少部分视觉空间智能与音乐旋律智能比较强烈学生向艺术专业发展的机会;再是影响了大部分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使他们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也很难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而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钱学森先生指出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所以砍掉的不是一两节艺术课,说不定就是扼杀了一个中国未来的“乔布斯”。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实施的必然是以过多占用活动及休息时间为特点的死“楸”战术,在追求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的同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碍这些追求,其实有着自身独特价值的课程或活动,例如实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最终导致了学生人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性薄弱。
没有丰富多彩、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影响教育质量,是对教育规律和常识的背叛和离弃,是对创新和民族未来“杀人不见血”式的无形摧毁。
四、校本课程质量不高,会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校本选修课,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学也许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和教学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为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大多要跑班上课,教学秩序也可能会不太理想。其实,即使是必修课,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甚至教师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也要取消必修课呢?
对校本课程,我们首先要重视它,把它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开发、开设的过程中,学校有适当的政策倾斜,允许和鼓励教师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和经验,肯定教师的努力和探索,加强备课和研究,相信校本课程会逐步走上正轨,教学质量也会逐步提高。如果减少甚至取消校本课程,连最起码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校本课程的质量就永远不可能提高,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校本课程教学秩序不理想,这不是课程建设的必然结果。笔者曾到一所开办五六年的初中校去观摹校本课程建设,初中生的纪律应该更难管,可是该校硬是井井有条。这里既有认识问题,也有管理方法落后,创新不够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国家启动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学校的“多样化”,必然要有课程的“多样化”与之相适应。抓住这个契机,用心用力做好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每一所学校就会实现最大的存在价值,就会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