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伊贝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伊贝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P波离散度(Pd,ms)和最大P波时限(Pmax,ms)的影响.方法 90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31例,伊贝沙坦组29例和胺碘酮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观察药物治疗2个月前后心电图Pd和Pmax的变化.结果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d和Pmax明显延长;胺碘酮加伊贝沙坦治疗前Pd(48±8)、Pmax(126±7),治疗后Pd(31±5)、Pmax(109±8);伊贝沙坦治疗治疗前Pd(47±9)、Pmax(126±6),治疗后Pd(44±7)、Pmax(120±9),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胺碘酮治疗前Pd(49±9)、Pmax(126±8),治疗后Pd(39±6)、Pmax(112±7),但对Pd和Pmax改善少于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结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能显著降低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收集入住ICU 48 h以上、机械通气时间>24 h、入科排除肺部感染患者168例,按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48 h内未给予肠内营养分为非EEN组,分别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VAP的病例数.结果 EEN组和非EEN组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VAP病
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形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各个医疗机构协同共享医疗资源的服务模式,为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业务的开展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期刊
@@
目的探讨肿瘤源性集落刺激因子1(CSF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6例肺腺癌患者组织芯片中CSF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D6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66例肺腺癌患者中,CSF1、EGFR和CD68的阳性率分别为56.4%、42.1%和81.2%。CSF1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阳性站数、肿瘤复发和EGFR表达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1%,农村医疗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大问题.目前,我国公共医疗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的医疗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占据着多数人口的农村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服务能力极为低下,这是造成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之一.农村居民有病不能及时就近得到治疗,只能到比较远的城市预约治疗.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技能水平,是目
期刊
@@
目的 评价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成像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STIR序列扫描,比较STIR序列及T2像在显示骨挫伤的差异.结果 65个膝关节检查中共发现76处病灶,STIR序列全部清晰显示,而SE序列T1加权像显示59处病灶,占79%;T2加权像显示67处病灶,占88%;T2像有9处病灶未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不如STIR像清晰
通过构建以专家质控为核心的病历内涵质量管理体系,对病历的内涵质量进行点评,并通过病历公示和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病历质控的积极性,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病历书写培训,进一步促进病历内涵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