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行为经济学结合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些结果,进而研究出了一系列模型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1]。过去企业似乎更加重视企业资产的分配和投资,但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这进一步就体现在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
二、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决策的环境分析
传统经济学领域有很多学者都对公司内员工知识共享进行了研究,例如Davenport认为在公司内有着一种关于知识的市场,在这里知识可以被买卖,买卖双方以及市场交易原则和相应的管理者之间形成了这样的市场[2]。所谓卖方实际上就是那些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业者,而他们与买方之间达成的交易就相当于公司内部员工之间进行了知识共享。买方则是指那些需要这些特殊专业知识的组织或者个体。因为交易的这些专业知识具备垄断和高风险的特点,故而其交易会受到市场管理者和制定的规则的调控。
西蒙接着提出卖方在知识市场进行交易时,本身可以做出两种决策:一是选择知识共享,二是选择知识不共享。他们会依据一些决策准则来对这两种决策进行评估,然后做出抉择。一般来说他们做出决定时会依据期望效用理论,将可能获得收益的效用值求出,然后乘以每种可能收益获得的概率,从而求出每个决策对应的期望效用,最后在其中选择对应期望效用最大的决策,具体分析可见表1。
依据表1,我们可知知识交易很是特殊。首先知识共享的成本不仅包含获得知识所付出的努力,比如知识的价格,而且还包含因做出这种决策而造成的一些机会成本,例如不能够在继续垄断这种知识、失去了专家权力等。其次共享知识所带来的收益不仅包含金钱上的,而且还包含一些很难计量的收益,比如自我满足感的提升、声望的提高以及职业前景变好等。最后共享知识所获得的收益一般都是长期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按照Lewin提出的行为模型,我们构建了从卖方角度出发的关于知识的交易行为模型:
B=F(E,P)
在上式中,B代表卖方的交易行为,E代表其所处的市场环境,P代表其本身的一些条件。这个模型实际上也提出了个体交易行为由其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共同作用决定的。E所代表的市场环境包含了交易规定、管理者和买方。在决策理论中卖方在做出决策时要计算出收益的期望值和对应的概率,而在这一过程中买方的行为会影响到互惠所对应的价值和存在的概率,市场决定了金钱、职业前景、所获得的声誉等无形收益对应的价值和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者则会决定了卖方对交易规定的认可程度,另外所交易知识的复杂程度也会影响到卖方最终提供的出售价格。此外根据上述式子可知卖方进行知识交易的行为不仅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自身的一些条件的影响,例如他自身的偏好、对出售知识的期望等。总而言之,卖方做出交易决策的行为受到外部市场环境和本身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外部环境具备很高的不确定性,而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和做出精密的计算。故而此时的卖方并非完全理性的,不能够再依据期望最大化的准则做出最有效的抉择。在学界中也有一些学者经过定量研究发现公司内部职员做出知识共享的决定,不会因为担心失去专家权力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物质上的激励并不是总是那么有效的[3]。
三、员工知识共享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一)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进行选择时,若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那么他们是不能夠理性地进行分析和精确计算各种选择所对应的概率结果的[4]。因此这一领域的学者提出一些个人模型弥补着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解释了一些经济现象。
例如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预期理论,按照此理论他们将个体选择进一步分成了两个阶段,即编辑和评估。在第一个阶段个体会对各个选择做一些信息上的处理,比如将各个选择所获得的收益(wi)重新赋值为相对于参照组的收益(w0)所取得的盈余(wi-w0>0)或者亏损(wi-w0<0),这里选择怎样的参照组十分重要,它反映现有做选择的个体现有的财富或者对于将来取得财富的期望,它的选择一般会考虑沉锚效应和框架效应。所谓沉锚效应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在判断某种事物往往会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做判断时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参照组。而他们又会根据自己拥有的财富的用途不同将它们划分成不同心理账户,而参照组就是从这些划分的结果中选择出来的。框架效应则是说人们在选择参照组时还会受到选择的描述和做出选择的程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第二阶段个体会根据比较不同决策对应的期望效用(EP),最终做出选择。所谓EP就是收益对应的效用取值(ui)和其所对应的心理概率(wi)之间的内积的和。我们依据价值函数v(△wi)求得对应的效用值ui(如图1)。在这一过程中做决策的个体比较关心其相对参照组所获得的财富是否发生变化,且自身也不喜欢亏损。需要注意的是,若是个体做出决策后获得了盈余,那么他对待风险的态度是规避,反之若是发生了亏损,他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偏好。
在依据权重函数π(pi)可以得到wi的过程中(如图2),做选择的个体会为小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大的权重,也就是说π(p)>p,反之则赋予较小的权重,即π(p)
最后当以下条件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选择a,而不会做出b选择,即:
除此之外Kahneman认为个体在做决策时不能够彻底对关于决定价值和概率的环境进行判断和分析,故而可能会出现一些便捷的思维途径,从而可能会导致判断上的一些偏误,我们暂且称之为启发性偏向。
但是总而言之,行为经济学角度下构建的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公司内部职员间影响知识共享决策的环境本身就具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故而依照预期理论和启发性偏向可以更加准确地对这一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利于知识共享实施的有效管理措施。
(二)员工知识共享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依据预期理论公司内部职员间知识共享决策过程如图3:
1.编辑阶段
在此阶段公司职员主要做一些收集信息,对不同选择对应的收益、成本等资料进行处理的工作。在上文中我们提及量化涉及知识共享这一行为的不同选择对应的收益和成本很困难,故而在此情况下员工会选择简便的方式,比如先定下报酬,再确定参照组,最后计算双方之间差值,但是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一定的启发性偏向,我们将它定义为Y,且Y=f(Y1,Y2,Y3,……,Yi),其中Y1代表可得性偏差,Y2代表代表性偏差,Y3则代表锚定效应。
此外设职工由于知识共享所获得的收益为wa,且wa=f(wa1,wa2,wa3,wa4),其中wa1表示自我满足感,wa2表示金钱,wa3表示由此获得的声望,wa4表示职业前景。在此基础上,假设职工A选择知识共享(方案a)期望獲得wa2和wa4,那么他会依据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报酬选取对应的参照组,例如就金钱而言他可能会将上次共享知识所获得的1000元收益作为参照,然后对本次共享行为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预期,比如2000元。之后职工会计算出wa2和wa4与选取的参照之间的差值,确定盈余还是亏损。接下来职工A会对方案b做出类似的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职工在做出上述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启发性偏向从而产生非理性决策,但是行为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这些偏向是可以预测的[5]。
2.评估阶段
在此阶段可以依据价值函数v(△wi)计算出△wi的效用值,然后结合权重函数π(pi),计算出比较期望预期HP。衔接编辑阶段分析,接着分析职工A在评估阶段的行为。虽然他在编辑阶段已经计算出了各个选择所对应的△wi,但是尚不能使用简单相加的方式计算出不同选择所获得的收益。为此职工A将利用v(△wi)计算出对应的效用值。需要注意的是,职工更为重视做出选择之后所带来的报酬相对于参照的变化,故而就金钱而言若是他两次共享知识所获得的报酬相同,那么△wa2则为0,依据图1可知其对应的效用Ua2较低。若是他得到的报酬是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那么△wa2>0会使得Ua4提高。相反若是职工A选择b方案,即选择知识不共享。但是其所在的公司却极为鼓励职工之间积极共享知识,那么与参照组相比,所获得的垄断报酬△wb1和专家权力△wb2都小于0,接着可知对应的Ub1和Ub2也皆小于0。再根据图1可知相较于收益曲线,损失曲线显得极为陡峭,也就是说损失会给做选择的个体带来更为明显的效用变化,换句话说就是方案b所得到的收益对应的效用值要远远小于a的效用值。在确定效用值之后,A会依据π(pi)计算出相应的权重。最后比较HP,然后做出选择。
四、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公司内部职工间的共享知识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交易行为。但是因为决定这一行为的外部市场环境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本身因素也会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已经不能用于分析此类行为了,但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可以给予更有力的解释。
为了鼓励公司内部员工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企业可以做出如下努力:
第一,采取内容丰富且具备特色的激励措施,例如员工更加关注知识共享之后是否会带来报酬上的变化,那么可以通过类似金钱等上的奖励,使得其获得△wi>0,进而使得其获得满足感也就是效用提高,最后达到鼓励的效果。
第二,构建信任的氛围,使得员工可以确定自己在共享知识之后获得收益,从而促进员工更愿意做出知识共享的选择。
第三,加强建立沟通渠道,将正式沟通途径比如讨论会等和非正式的沟通途径比如网络沙龙等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薛求知.将心理分析引入经济学——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解读[J].企业管理,2017(12):8-12.
[2]Carlile P R.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1999.
[3]Josey Yuen May Chu.A System Engineering Framework:Integrating the Balance Model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across Organizations[D].Paper o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2002.
[4]Edwards K D.Prospect theory:A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1996,5(1):19-38.
[5]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47(2):26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