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习惯成就大事业”可能是我们一生当中,听的最多,说的最多,意味变化最多,却最难坚持,反醒时又最常提起的一句话。同时也最能体现德育教育从小抓起,细节入手的特质。
一、人之初:潜移默化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础,好习惯的养成,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孩子刚开始懂事,父母可能在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时,“要有好习惯”这句话就经常挂在嘴边,但孩子不一定理解,他们更多的是直接模仿他们身边的大人的行为,只有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并且大人自己的言起立行也要一致,才能使孩子的行为有了可参考的对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我做起”,对孩子的日常要求与对自己的要求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以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潜移默化,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习惯是一种能力,一种定型性的自动化行为。孩子的良好习惯,建立于生活实践中,建立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小事,每一小节之中。看似平常的小事,日积月累,就能小中见大。“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所以,父母是孩子品德修养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二、启蒙时:润物细无声
小学时期,人生的第一步,他们充满憧憬的来到学校,认为自己已经成长。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非观念比较薄弱,但成长快,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和可塑性都很强。因此,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仅靠空洞说教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而且这时侯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的权威远远高于父母,教师的态度会更加显著地影响孩子的发展。
新生入学,就“如何培养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它作为开学主题班会,以此设置道德情境,联络家长相互配合,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多样化的小型活动;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家庭、学校多维交往结构,再让孩子结合自身进行比较,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努力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开始,由无数小目标相连接,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达到教育效果。让孩子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培养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
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道德意识。既满足了孩子的交流欲望,又通过孩子的自我教育、孩子之间的相互教育,产生德育效能。这样,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开始具体和丰满,了解了这不光是一句话,还代表了良好的习惯对自己的帮助,孩子们就会新奇、高兴、鲜活的开始学习,并以此为荣。
三、成长中: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
渐渐的孩子长大了,到了初中,青春期的生理巨变带来了心理的波动,不愿意受约束,讨厌规矩,张扬个性,“好习惯”就首当其冲,成为他们最先要冲破的枷锁。
这时就要教师和家长处处留心观察,准确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引导他们意识到,这既是一种行为规则,也是个人的德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采取学生意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运用案例分析、社会实例说服的方法去教育、启迪、引导学生,避免空讲大道理,通过具体活动,生动形象的使学生感受教育的氛围,明白道理,把握尺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慢慢的,学生的年龄见长,阅历见多,接触面见广,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判断力增强,也使得孩子的道德品质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这时再看看四周会发现,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自由和纪律也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所以行为规则的遵守不能被视为枷锁,这只是社会公德中的规范性行为。“好习惯”是一种公众行为,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可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基础,而且将贯穿一个人整个的生活历程。
四、关注下: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波。美与丑,善与恶,本来就是同时存在的,也正是有了这些矛盾体的集合,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孩子的心灵再纯净,也会遇到、看到生活中种种不美好的景象,而且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始终需要自己解决。与其回避,不如教给他们方法,告诉他们如何面对。
引导孩子了解要想成功,不光要树立正确的理想,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还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习惯成就大事业”。
沟通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拉近家校距离,密切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从生活的历练,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导向思想等方面,热爱关心孩子的成长;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孩子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孩子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才能走出心灵困境,激发本应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
总之,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对孩子整个人的生命关照。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
一、人之初:潜移默化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础,好习惯的养成,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孩子刚开始懂事,父母可能在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时,“要有好习惯”这句话就经常挂在嘴边,但孩子不一定理解,他们更多的是直接模仿他们身边的大人的行为,只有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并且大人自己的言起立行也要一致,才能使孩子的行为有了可参考的对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我做起”,对孩子的日常要求与对自己的要求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以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潜移默化,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习惯是一种能力,一种定型性的自动化行为。孩子的良好习惯,建立于生活实践中,建立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小事,每一小节之中。看似平常的小事,日积月累,就能小中见大。“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所以,父母是孩子品德修养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二、启蒙时:润物细无声
小学时期,人生的第一步,他们充满憧憬的来到学校,认为自己已经成长。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非观念比较薄弱,但成长快,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和可塑性都很强。因此,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仅靠空洞说教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而且这时侯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的权威远远高于父母,教师的态度会更加显著地影响孩子的发展。
新生入学,就“如何培养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它作为开学主题班会,以此设置道德情境,联络家长相互配合,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多样化的小型活动;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家庭、学校多维交往结构,再让孩子结合自身进行比较,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努力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开始,由无数小目标相连接,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达到教育效果。让孩子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培养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
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道德意识。既满足了孩子的交流欲望,又通过孩子的自我教育、孩子之间的相互教育,产生德育效能。这样,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开始具体和丰满,了解了这不光是一句话,还代表了良好的习惯对自己的帮助,孩子们就会新奇、高兴、鲜活的开始学习,并以此为荣。
三、成长中: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
渐渐的孩子长大了,到了初中,青春期的生理巨变带来了心理的波动,不愿意受约束,讨厌规矩,张扬个性,“好习惯”就首当其冲,成为他们最先要冲破的枷锁。
这时就要教师和家长处处留心观察,准确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引导他们意识到,这既是一种行为规则,也是个人的德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采取学生意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运用案例分析、社会实例说服的方法去教育、启迪、引导学生,避免空讲大道理,通过具体活动,生动形象的使学生感受教育的氛围,明白道理,把握尺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慢慢的,学生的年龄见长,阅历见多,接触面见广,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判断力增强,也使得孩子的道德品质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这时再看看四周会发现,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自由和纪律也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所以行为规则的遵守不能被视为枷锁,这只是社会公德中的规范性行为。“好习惯”是一种公众行为,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可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基础,而且将贯穿一个人整个的生活历程。
四、关注下: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波。美与丑,善与恶,本来就是同时存在的,也正是有了这些矛盾体的集合,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孩子的心灵再纯净,也会遇到、看到生活中种种不美好的景象,而且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始终需要自己解决。与其回避,不如教给他们方法,告诉他们如何面对。
引导孩子了解要想成功,不光要树立正确的理想,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还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习惯成就大事业”。
沟通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拉近家校距离,密切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从生活的历练,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导向思想等方面,热爱关心孩子的成长;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孩子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孩子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才能走出心灵困境,激发本应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
总之,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对孩子整个人的生命关照。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