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的全球攻势外交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5月下旬,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人民院选举中获得胜利。从莫迪的胜选演说到外交人事布局来看,莫迪政府在新的任期将继续采取全球攻势外交,尤其是聚焦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

以世界政治大国为目标布局外交


  2019年今年5月27日,莫迪对印度媒体表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拥有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以便在未来5年内重拾印度在世界秩序中应有的地位。”5月28日,印度副总统文卡亚·奈杜对印度驻外使节喊话:“印度必须继续努力,通过进一步争取世界各国的支持并建立有利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持续对话,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由此不难看出,印度依然追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外交战略布局。
  同时,莫迪政府将推行“邻国优先”的外交策略,以印度版本的“印太战略”为载体,巩固其眼中的“传统势力范围”。莫迪将马尔代夫作为连任后首次出访的目的地,表明了印度对自身所处的南亚地区的重视。印度版本的“印太战略”,重在凸显印度的“战略自主”和“印度洋的管理者和看门人”角色,与美国和日本支持的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有所不同。当然,不排除印度会根据需要,不时地迎合美国和日本,共同谋求地区主导权。

对华政策:突出缓和,强化防范


  在对华政策倾向上,莫迪政府在突出缓和的同时强化防范的可能性较大。在某种程度上,莫迪连任有利于延续2018年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以来的缓和态势。印方会重视中印合作,如吸引中国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信息技术、工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加强互动。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印度虽然遭遇美国的一些压力,但仍愿与中方一起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同时,莫迪外交团队也会继续推进中印高层互动。有印度学者研判,中印最高层直接互动,发出战略指引,有利于撇开各自工作层面的“官僚主义束缚”,减少两国间“负面问题清单”。2018年中印首脑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使印方看到一条管控两国分歧的有效途径,因而增强了与中方打交道的信心。印方非常喜欢这种一对一互动,认为己方在这种互动中态势比较从容。
  但是,印度强化防范措施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莫迪组阁时,把对自己连任有大功的亲信、印度人民党主席阿米特·沙阿放在内政部长要职。而沙阿一贯强调印度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防、反恐、移民与领土等方面持强硬立场。前任外秘、前驻华大使苏杰生出任外交部长,表明莫迪在新的任期更加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增强中印关系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莫迪连任后,印度对华政策可能呈现出缓和与牵制的两面性,发展中印关系的机遇和挑战都不容忽视。中印双方应多管齐下,共同确保双边关系在“相向而行、总体上行”的轨道上健康稳定运行。
  第一,继续用好高层互动的渠道。长期以来,高层沟通、顶层设计是推进中印关系的途径。最高政治层级的互动,会给中印关系注入新能量,促使两国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当然,这也需要两国民意和舆论氛围的同步跟进。
  第二,落实武汉共识,向积极方向努力。2018年武汉会晤后中印关系明显改善,逐步从洞朗对峙危机中恢复过来。当然,这种关系调整是否属于根本转变,这种缓和状态的可持续性、韧性有多大,还有待时间检验。两国各层面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落实高层共识,不断扩大中印关系积极面,抑制其消极面。
  第三,保持互不为敌的战略共识,避免两败俱伤的相互拆台与消耗。从政府到民众,两国同时做“加法”(扩大合作领域)与“减法”(逐步削减争端),都需要解放思想,打开心结,消除敌对思维,增进战略互信,重塑中印关系未来。冷战结束近30年间,中印总体上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共同和共享的利益蛋糕不断做大。良性的、适度的竞争是好事,有利于两国完善各自的内政外交政策。同样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和印度都承受着国际体系主导力量的挤压、敲打甚至遏制,双方在多边舞台上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第四,打造“中印关系模式”,增强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要充分发挥各种外交渠道的作用,促使印度正确理解中美经贸摩擦,正确定位中印关系,避免误读误判。中印两国应继续探索一条相邻大国间的和平相处之道,构建一种互利共赢的“中印关系模式”,即在领土主张和战略信条方面存在分歧、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背景下,两大邻国仍然能够有力管控争端,聚焦共同利益,务实拓展合作,保持双边关系持续高水平运行,扩充两国关系的回旋空间,确保两国关系大局不因一时一事或外界干擾而发生大的波动。在世界多极化愈益明显、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的背景下,这应该是两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
其他文献
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改革决策需求和供给匹配关系是动态的,了解这种动态变化,是对它们进行动态调控的基础。    一、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改革决策的需求趋势和供给现状    1. 网络环境下公众参与改革决策的需求趋势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治过程正在向民主化和法制化发展,公众的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他们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只能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改革政策安排,而是越来越强烈地要求
期刊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2019年的世界形势的话,那么“愤怒”一定是恰如其分了。这是一个没有欢乐、只有愤怒的年份,更是一个日趋危险的年份,指向着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很多观察家已经指出,对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这并不为过。  社会在愤怒。社会抗议运动风起云涌,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国家和社会,不管以什么方式来分类。不同政体、不同发展程度(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社会都发生了或者发
期刊
南宋著名硬汉陈亮(1143-1194年)写了一首古诗词《念奴娇·登多景楼》表达自己的热血——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首词主要抨击了那些只顾自己过得好,丝毫不为国家考虑的庸人。连上五疏,力陈抗金  陈亮的血液里,天生就有悲壮高亢的基因。他的外曾祖父是在捍卫家乡时战死沙场的;曾祖父也在跟北方的蛮族战斗中被乱刀砍死。  小时候,陈亮最喜
期刊
联邦快递公司刚刚创立时,人员流动率接近50%。面对这个问题,人事副总裁哈里找到创始人之一的瑪丽小姐,问道:“您需要我做些什么?”玛丽小姐看着面带微笑的哈里,回答道:“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  一周后,哈里找到玛丽小姐说:“我找到答案了,但是,你得承诺给我提供我需要的东西。”玛丽小姐就安排了一次由董事长弗雷德、首席财务官比特以及自己参加的会议,会议由哈里主持。  哈里向大家解释道,他在集团内部做了
期刊
约瑟夫是一位犹太历史学家,大约生活在公元37年至100年。约瑟夫在耶路撒冷受到过非常好的教育,曾经带领犹太人武装起义,反抗罗马统治。约瑟夫和他的战友杀死了许多罗马人,但最后起义失败。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约瑟夫和40名犹太战士(其中一名是他的朋友)一起躲进一个山洞。犹太战士们宁死不降,要求全体自杀。  约瑟夫不想死,他对战士们说,真正的战士必须死于强者之手,犹太教不允许自杀。他说,有一个比自杀更好
期刊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自称梦见了先祖玄元皇帝——老子李耳,便把老子画像迎入居所兴庆宫。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很多人也称梦见玄元皇帝,还与他谈了许多话,内容自然对唐玄宗和大唐王朝有利,无非社稷永传、国祚延绵之类。谎话说得有些拙劣,唐玄宗仍一律给予奖励提拔。  身边充斥着谎言,朝政想不荒廢都难。佞臣宵小当道,谔谔之士绝迹。刚正不阿的韩休、张九龄被罢相,诺诺迎合的李林甫受重用。杨贵妃的堂兄杨
期刊
一只空鸟笼  【哲理的故事】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与他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
期刊
去年,我和商业伙伴克里斯坐下来讨论,我们想在Ti-ny(作者创立的公司——译者注)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远大目标,但当我们开始认真审视目标时,发现真正的目标其实很简单。我们想要的,是许多成功的商业人士也在努力追求的事情:我们希望真正享受自己的工作。  我们有很多朋友,虽然比我们更富有、更成功,但平心而论,他们的生活品质很糟糕: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不停地搭飞机,婚姻一团糟,没有足够的时
期刊
李嘉诚这样请人吃饭     哲理的故事:  长江CEO班有30多个同学。有一次,班里组织去香港见李嘉诚。  没见面之前,大家在想,一般大人物都会等大家到来坐好,才会缓缓过来,然后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他一定坐在主桌,重量级的人物坐他身边,其余人坐其他桌,估计饭还没有吃完,就先起身走人了。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电梯刚一开,70多岁的李嘉诚站在电梯口,跟大家一一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接着他发名片
期刊
1939年8月的世界,无疑是乌云笼罩的。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已经对整个欧洲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因为1933年纳粹上台,被迫从德国来到美国的犹太人爱因斯坦,怀着对纳粹德国深深的担忧(也可以说是恐惧),决定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  那封信,其实是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代为起草的,代表了好几个科学家的期望。只是他们希望由爱因斯坦,这位当时科学界无可争议的大咖出面,给罗斯福写一封信。那其实是一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