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一、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2、独立性学习,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3、独特性学习,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
4、体验性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5、问题性学习,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1、要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一课时,组织学生探究“落花生的好处究竟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课文,找到了答案,即:好吃,实用,价钱便宜等等,但对于父亲的话“我希望你们要想落花生一样,做外表朴实,而很有实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以及对“石榴、桃子、苹果等把美丽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的理解。通过引导、帮助、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做人的道理“做外表朴实,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做外表美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强调的是“不要只讲外表美,而对别人没有好处”这一观点。
2、要注重解疑、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晴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诀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人常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没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没人可以得到两个思想。”值就是合作交流的好处。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放手让学生探究“我在时间未到,钓到了鲈鱼,而父亲却决定将鲈鱼放掉,我对此不理解。”的问题探究,以及“34年过去了,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话,才真正从实践中体会到了父亲所说:你会钓到更大的鱼的,这句话的道理。”的问题探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接受学习既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要注意的是,即使运用原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也不要像原来那样那么消极、那么机械,不要做过量的机械训练,尽量减少它的负面影响,避免挫伤、损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在组织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第一自然段,由于过于难懂,我就采取了讲解为主的教学法,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效果就不好,而在理解后面的内容是时,就可以引导后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新课程环境下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一、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2、独立性学习,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3、独特性学习,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
4、体验性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5、问题性学习,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堂上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1、要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一课时,组织学生探究“落花生的好处究竟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课文,找到了答案,即:好吃,实用,价钱便宜等等,但对于父亲的话“我希望你们要想落花生一样,做外表朴实,而很有实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以及对“石榴、桃子、苹果等把美丽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的理解。通过引导、帮助、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做人的道理“做外表朴实,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做外表美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强调的是“不要只讲外表美,而对别人没有好处”这一观点。
2、要注重解疑、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晴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诀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人常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没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没人可以得到两个思想。”值就是合作交流的好处。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放手让学生探究“我在时间未到,钓到了鲈鱼,而父亲却决定将鲈鱼放掉,我对此不理解。”的问题探究,以及“34年过去了,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话,才真正从实践中体会到了父亲所说:你会钓到更大的鱼的,这句话的道理。”的问题探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接受学习既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要注意的是,即使运用原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也不要像原来那样那么消极、那么机械,不要做过量的机械训练,尽量减少它的负面影响,避免挫伤、损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在组织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第一自然段,由于过于难懂,我就采取了讲解为主的教学法,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效果就不好,而在理解后面的内容是时,就可以引导后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新课程环境下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