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雪域高原的英雄史诗

来源 :音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5日晚,由西藏昌都市委宣传部、昌都市文化局指导,昌都市经济合作开发区出品、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打造的大型红色浪漫民族歌舞剧《雪域金桥》在成都新声剧场举行专家、媒体专场演出。民族团结的气氛,扣人心弦的故事,精美的歌舞和唱腔,受到了戏剧专家们和成都媒体的一致好评。
  红色浪漫民族歌舞剧《雪域金桥》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首次跨界和疫情后的首场演出。《雪域金桥》以京剧演员的表演基础来诠释灵活多变的藏族歌舞剧,除了故事的精彩,演员的扎实表演能力也是这部剧的成功要素之一。这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与昌都市经济合作开发区等单位的首次舞台合作,意义非凡。这也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又一艺术尝试,对于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来说,具有很强的探索意义。
  《雪域金桥》是戏,更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和写照;是平凡人的编年史,更是翻滚在时间浪潮中生命力的浓缩;是在复杂与艰苦环境下依然继续的英雄主义,更是谱写新时代中国梦的浪漫诗篇。怒江大桥的成功修建,既体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精神,又展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建设新中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66年前,“金桥司令”陈明义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和各族民工,凭借双手和智慧,用钢钎、铁锤、铁镐和炸药,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雪域高原上开凿出了这条创造了中国公路史乃至世界公路史奇迹的天路——川藏公路。
  2014年8月,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作为川藏线上的重要枢纽,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昌都这片热土上发生。记录、反映、呈现两路精神,大家责无旁贷。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明年,则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两路精神”,促进藏汉团结、文化共建、艺术交流互动帮扶,同时,为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雪域金桥》大量融入传承老西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等元素,怀揣崇高使命,从雪域高原来到成都平原,让更多人感受到新时代“两路”精神不一样的风采。
  该剧以川藏公路修建和维护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创作素材,使用虚实空间、虚实故事相结合的方式,以5位人物故事为连接点创作而成。剧中有热情善良、为爱忠诚的藏族姑娘卓嘎;有艰苦奋斗、后来不幸牺牲的班长李旭东;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淳朴藏族妇女央拉;有在困难面前,带领士兵勇往直前、有勇有谋的团长;还有一群即可愛又勤劳的藏族同胞和二连官兵战士……一个个有血有肉、贴近真实的人物和剧情,让整部剧更加有张力、剧情更丰满。《雪域金桥》更是将昌都特有的红色文化和康巴文化,通过导演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藏民族特有的歌舞表达方式完美呈现,将弘扬主旋律、传承民族地区特有的革命精神和建设新西藏路的深刻内涵相结合。
  全剧以红色浪漫现代歌舞剧为基调,融入富有西藏昌都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把藏戏、热巴舞、卓舞、芒康弦子、唐卡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剧目中。在还原藏族歌舞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嫁接现代音乐形式,在艺术呈现上既继承传统又具有突破和创新。
  在2020年6月5日晚进行观摩时,让观众们零距离感受了那些具象化的时代印记,重温那段涤荡人心的燃情岁月,感受这部英雄史诗充满民族风情和人文情怀的独特魅力。
  汉藏同心 再现修路一线
  《雪域金桥》以川藏公路真人真事为创作题材。以川藏公路南北线贯通后,负责维护川藏公路的老川藏修筑人的故事作为延续。以5位人物故事为连接点,再讲述了现在川藏线上的100对父子汽车兵的故事,融入了爱情、亲情、战友情。重现了修建怒江大桥时英勇的二连官兵战士与当地藏民共同努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修筑了2416公里“川藏公路”的故事。
  这部剧以烈士班长李旭东生日当天,其妻子卓嘎来到怒江大桥缅怀开场。卓嘎用李旭东留下的口琴,为其吹奏情不自禁勾起了她的回忆,全剧正式拉开帷幕。当年在修筑怒江大桥时,二连官兵战士忍饥受寒战斗在修路一线。某天,因炊事班战士被当地藏民误以为“偷”了土豆,在对峙后发现炊事班战士挖了一袋树根。当藏民感受惭愧时,卓嘎的阿姨央拉告诉大家:不扰民的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在卓嘎一岁时,背她去拉萨朝圣,遇到土匪,还是红军救了他们一家。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官兵战士的形象一下高大起来。此时误会的解开,让女主角卓嘎和男主角李旭东的感情在此发生变化,而后卓嘎与李旭东多次交流碰撞,让他们相知并相恋。卓嘎被李旭东的坚韧、勇敢所吸引,而李旭东则被卓嘎的善良、淳朴所吸引。后来,男女主角感情的不断升华,以藏族习俗举办了热闹又不失仪式感的婚礼,在大家的祝福声中,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卓嘎与李旭东虽只有三个月的婚姻,但是,卓嘎为李旭东坚守了60年。这种真挚的感情,也让“两路”精神更多丰富,除了修路战士坚强、勇敢的精神,还有当年被“留下”的遗孀对丈夫的感情。卓嘎和李班长的情感纠葛、爱恨缠绵,让整部剧更富有艺术趣味,细腻流畅的描绘,深深弥补了戏剧情节的不足。
  整部剧除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还有浓厚的战友情贯穿其中。比如:休息时,班长李旭东为大家吹口琴;小陕西给发烧的班长送水,自己却昏了过去;年老的班长回到怒江大桥修建地看望逝去的战友。一幕幕让人泪目的情感爆发,增加了故事冲突。直到最后,在二连官兵战士和藏民的努力中,完成了修建怒江大桥的重任,也正式贯通了昌都人民的幸福桥梁。   全剧不仅讴歌了解放军官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还体现了当地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团结精神,同时也赞美了班长李旭东与藏族姑娘卓嘎之间的忠贞爱情。
  歌舞新突破,展现别样精彩
  歌舞剧《雪域金桥》以红色浪漫现代歌舞剧为基调,全剧使用虚实空间、虚实故事相结合的方式,以歌舞剧的快节奏加上京剧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再加上汉藏歌舞的穿插,使整部剧极富张力,每一场戏都能将观众带入到情绪中。
  其中最为经典的场景是,卓嘎与李旭东相恋之时,卓嘎的亲人好友唱藏族民歌跳锅庄,李旭东的战友们跳着现代歌舞,这样的碰撞,让整部剧的看点增加,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一起没有突兀之感,导演处理细节把控到位。
  同时,《雪域金桥》创作团队还融入西藏昌都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和汉族的歌舞形式,在艺术呈现上实现新突破。让观众的情绪与故事内容紧紧相连。它给人带来的艺术效果,就好像是在对小说的文本、描写的场景、营造的氛围,进行实体化,有着“生动”的魅力。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雪域金桥》也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一次跨界的尝试,以现场效果和反响来说,是取得极大的突破的,也是一次成功的演出。
  弘扬“两路”精神 追寻红色印记
  想要打造成一部质量过硬、艺术精湛的佳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给观众们呈现一场艺术视觉盛宴,尽可能深入挖掘细节,讲好故事,做好构图,《雪域金桥》的主创人员多次进藏采风、采访,挖掘修筑川藏公路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在该剧的打造过程中,主创团队大胆探索,丰富和创新演出形式,在剧目中融入富有藏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跨界融入剧目中,充分嫁接现代音乐形式,在艺术呈现上既继承传统又不失突破和创新。《雪域金桥》剧本是以川藏公路修建和维护过程中几十年来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塑造了川藏公路筑路和养护人员的英雄群像,是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的艺术呈现。
  《雪域金桥》总编剧、总导演胡筱坪曾在媒体见面会上分享创作这部剧的初衷。胡筱坪说:“川藏公路在西藏地区叫金桥,曾经担任过成都军区副司令的陈明义将军,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的参谋长,带领藏族群众参与到金桥建设中。所以,我們就确定了剧名《雪域金桥》。真正让我下决心创作这个剧本的原因,是我们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核心点,就是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怒江上的怒江大桥。怒江大桥旁边有一个桥墩,现在还屹立在那里,所有路过的车队都要鸣笛,所有经过的部队、战士、指战员都要敬礼,因为那座桥里熔铸着我们一个年轻战士的生命。凭着这一个点,我们找到了《雪域金桥》的灵魂,也找到了‘甘当路石’这样一个核心,也就有了我们这部戏的整个意蕴和意境。”
  《雪域金桥》主创团队大胆融入了丰富的昌都地域文化元素,如藏戏、热巴舞、唐卡艺术等,既继承传统,又突破创新。歌舞剧形式的艺术呈现,可以激发起观众缅怀英烈、维护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凝聚起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
  《雪域金桥》的一个最大亮点是音乐,曲作者蓝天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我想通过这个戏,尽我的努力,在这个时间点,把藏族音乐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觉得增加大家对藏族音乐的了解、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在这个戏当中,我专门用了原汁原味的昌都锅庄,一听就是热血激愤的康巴汉子的那种状态。同时,我也想表现一些现代的音乐状态,用轻声、电声,把这种朦朦胧胧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东西,我觉得很时尚的东西表现出来,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藏族音乐、藏族文化、藏族人民。让我们藏汉一家鱼和水的感情,我们民族团结的这种精神文化,达到高度统一、高度融合、高度交流!”
  主演之一刘露在接受采访时说:“为这个剧,我们精心准备了两年。主要创作都是以川藏公路几十年来催人泪下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塑造川藏公路筑路和保畅军民的英雄群像,表达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战斗的民族团结精神。”
  据了解,《雪域金桥》歌舞剧由昌都市委宣传部牵头,昌都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创作,是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的献礼之作。
  通过这部剧,把昌都的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康巴文化有机结合,把当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有机结合,推动昌都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同时,歌舞剧《雪域金桥》也让成都市京剧研究院跨界成功,在艺术形式上也呈现了多种方式。
  (配图由付育良拍摄、提供)
其他文献
《铡美案》  〔摘 要〕《惊·鸿》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讨论热度,更在于其艺术高度。《惊·鸿》让许多并不熟悉戏曲的年轻观众,也感受到了戏曲之美。  〔关键词〕《惊·鸿》;传统戏曲;创新  每年的跨年晚会都是各家卫视摩拳擦掌、大展身手和暗暗较劲的时候,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其中,只为收视率的争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融媒体的发展,视频网站开始兴起,并作为新兴媒介积极与卫视寻求合作,共同举办跨年晚会。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音乐的体裁形式为切入点,先对主要的艺术歌曲进行研究,再对钢琴曲、歌剧音乐、音乐剧音乐、器乐独奏曲、民族管弦乐、交响乐、影视音乐、舞蹈音乐等逐一進行分析,以探索艺术歌曲作品中的创作风格。旨在对艺术歌曲进行梳理性研究和学理分析,以弘扬四川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推动四川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四川民族音乐;代表作品;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省,民族的多样
期刊
〔摘 要〕作者从核心素养出发,站在音乐学科角度以集体舞教学对小学生身心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从对集体舞的定义及其包容性到集体舞音乐选择以及队形、动作的编排与思考,集体舞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到最后集体舞比赛时的艺术感染力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集体舞;编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放在首位的就是人文底蕴,其内容包括对学生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
期刊
〔摘 要〕《亮花鞋》是四川省南充市阆中文化馆历经数年,根据阆中民歌素材结合当地民歌小调和童谣精心创作打造的一部音乐作品,历时三年精心打磨屡获大奖。该作品是对时代的最新注释,也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亮花鞋》;群星奖;传承与创新  《亮花鞋》是四川省南充市阆中文化馆历经数年,根据阆中民歌素材结合当地民歌小调和童谣精心创作打造的一部音乐作品,2017年11月11日获得四川省群星奖
期刊
〔摘 要〕A面冯家妹在舞台上的每每亮相,都令人印象深刻,而B面馮家妹选择远离舞台中心,淡出大众视野,却依旧有声有色。她证明,惊艳,未必局限于舞台。  〔关键词〕冯家妹;双面人生  冯家妹,1986年出生于重庆市,现任美儿SMA关爱中心理事长。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2005届超女成都赛区第四名、影视演员、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  2006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熊猫与阿西的故事》。20
期刊
〔摘 要〕1991年至2005年,可以称为李安电影创作的早期阶段。李安早期电影中的冲突建置,基本聚焦于代际伦理冲突、区际文化冲突、心际情感冲突这三个层面。本文结合李安早期执导的十部影片来具体梳理和分析其冲突建置与主题呈现。  〔关键词〕李安;冲突建置;主题呈现《推手》剧照  在当今的国际影坛上,李安是华人导演中最具影响力的旗帜之一。自1991年的长片处女作《推手》上映至今,李安的導演生涯已延续了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开设的公共必修课《音乐欣赏》中的五线谱教学为例,对美育创新改革中在围绕学生开展的课前调研、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中进行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组建等具体操作过程进行阐述,针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的五线谱的创新教学和实践效果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五线谱教学;创新教学  2019年4月11日,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期刊
李雪梅,四川成都人,扬琴、古琴演奏家,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弹拨教研室副主任,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曲目有《流水》《醉渔唱晚》《佩兰》《孔子读易》《袍修罗兰套曲》《忆故人》等。出版发行《佩兰-李雪梅古琴》专辑。  一提起古琴,总会让人联想到文人的闲情雅致。自弹自唱,曲高和寡,焚香静坐等等,仿佛拒“俗人”于千里之外。而在弹琴人李雪梅看来,古琴首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成都市中和中学对四川民歌在高中阶段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调查、分析以及教育实践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入手,为今后高中美育课程开发中四川民歌的教育实践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从问卷调查着手,分析了成都市中和中学的学生学情,提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及解决该问题的相关办法,为今后四川民歌在高中阶段美育课程中的开发及教育实践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四川民歌;高中;美育课程
期刊
如果你喜欢听新民族音乐,那么一定会经常听到余启翔的作品。二十余年的时间,他用歌词丈量着祖国的西部,从成都平原出发,一路向西,走过阿坝州、甘孜州,去到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西藏。一路走来,余启翔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度极高。2007年余启翔作词的《姑娘我爱你》,2008年起被唱遍大江南北,2010年上了央视春晚。“长长的头发,黑黑的眼睛……亲爱的姑娘,姑娘我爱你”,朗朗上口的歌词,轻快的节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