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她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因为新课标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通过学生具体探究活动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新型教法,设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让语文课堂创新之花绽放。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树立为科技进步做贡献的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知情结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在无忧无虑的心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同时,要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二、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位同学认为,如果从胡屠户作为范进岳父的角度看,他是个好岳父。试想,换谁有范进这么个只会读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个同学提出: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有什么用?……此时,教师提议学生再读课文,将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认识到在当时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转变“应试”教育,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你怎么用屈原的离骚幽情、陶潜的幽幽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太白的青天揽月等等来熏陶,但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毕竟有时间和空间差距,因此并不能产生共鸣。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试”,反而恶性循环。因此我提倡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的理解,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上台扮演角色,有的同学把变了六次的警官演得惟妙惟肖……结果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不仅使学生发现、感受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而且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渗透了创造性劳动。
  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我要求学生以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朗诵、办讲座等。还可以依据教材,围绕如何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
  三、提供展示成果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水平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己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抓起。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摒弃“一言堂”“唯师独尊”“唯书独尊“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智慧火花;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和“纵横驰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数学教学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主题思想,也是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以及科学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决定的。鉴于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解
期刊
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 来认识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今天,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工作?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
期刊
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作出了有关决定,促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学校师资的来源,除了个别专业课教师毕业于专门的技术师范学院以外,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的师范类大学,甚至来自于中师或中专。职业学校生源比普高生源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的责任才更重大,职校生不好管理,才显示出职校教师水平的高超。在校的那些成绩较差青年如何才能经
期刊
摘要:也许每一位从教的教师都能毫不犹豫地说,他已经对每一位学生付出了爱。但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说,他们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吗?不见其然。存在这么大差异,我想不是教师没有付出爱,而是付出的爱学生没有感受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反思,教师的爱怎样付出,付出的爱怎样让学生感受到。  关键词:教师 学生 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新课程的重要标准之一,荷兰数学教育家副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亲自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上,教师需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与培养的起点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学的根
期刊
摘 要: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对于民办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的办学形式和运行机制下,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工作对策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振兴中华的骨干力量,把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的执政基
期刊
因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我走上了教师这个舞台,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那天开始,我就发誓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了让学生多学点知识,为了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我课下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为了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课堂上,有时因为一个学生走神了,而把知识点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然而,每次考试结果下来,都令我很是失望,知识的重点都讲了,也练了,怎么学生还出错,这时的我突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感到了茫
期刊
化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把化学学科的学习看作是一个单纯的对已有化学知识的填鸭式吸收、死板记忆、机械重复地巩固、无筛选地储存以及机械地套用过程,把化学教学看作是对已有化学知识一成不变、填鸭式的灌输及传授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很少从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知识结构,不注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不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及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的化学问题避而不答,不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的
期刊
[摘要]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关乎于国家的兴亡,因此教育的创新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的教育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班教育教学中如何
期刊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