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小说《台阶》,感觉很沉重。
文章叙述一个父亲为了提升自家在村中的地位,赢得村人的尊重而奋斗“大半辈子”,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最终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文章很好地刻画了父亲吃苦耐劳、不甘人后、善良质朴、谦恭卑怯,且致力于改变现状,以赢得他人尊重的性格形象。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甘人后的优秀品质。 可是小说的后面部分却令人匪夷所思:新屋建成了,但父亲是否获得了如预期一样的舒心呢?事实是反倒显得不自在。
不难发现,父亲造好了台阶,也便实现了大半生的奋斗目标。按村里的台阶高低与屋主地位高低相关联的说法,自然他的地位应该是得到了提高的。自然而然,父亲应该自豪和高兴的! 但细看文章,显然情况却并不是这样。那是因为父亲的行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在迷惘心理驱使下的行动,一种不得其法的行动, 这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歷尽艰辛后的自豪与幸福。
表面上看,是长期以来父亲形成的谦卑心理在作怪,可实际上是他由始至终的迷惘心理和迷惘人生追求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地位高低、幸福自豪与否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台阶高低,从根本上来说,要清楚事情的根源。但处于社会底层的父亲们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因此,在建造台阶过程中,父亲那愚公移山般的魄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固然值得佩服,但他把提升地位的希望,安放在了加高台阶上的做法却是可悲可叹的。文章结尾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作结束,其实这说明作者对此也是抱有怀疑之心的。尽管他也没有明确父亲这些表现的根本原因, 可这也只能归咎于他对社会时代心理的欠缺推敲所致。
《台阶》作者李森祥出生于1956年,而本文出版时间是1992年。可以由此推算他的父亲可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初期。父亲用了大半辈子时间建造台阶,时间跨度大概是50年代末到80年代左右。那我们来看看,在父亲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心理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人日常心理变化的影响,继而对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作为社会共同的精神现象,社会心理与人的价值观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但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却又常常为社会心理所包含。后者是前者赖以形成的一般心理基础。20世纪40年代前,中国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动荡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带来了传统人格与心态的崩塌。整个社会从外在的物质世界到内在的精神领域都处在混乱甚至崩塌之中。传统支离破碎,但新的精神领域和行为方式还没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而人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变化,变得不甘人后。特别在50年代中国经历土地改革后,人民当家做主,整个社会更是到了一种空前振奋的局面。那么父亲产生要建高台阶、提高地位的念头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有了这样的心态是否就意味着父亲真能提高地位、赢得尊重?随后,我们国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都是一场惊人的地震,直接导致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彻底断裂,而处于空白状态。人们处于一种失落与迷惘的处境,那是旧的观念幻灭、新的观念尚未建立的时期。那么他们,尤其是年纪稍长的一辈,奋斗大半辈子的事业已经毁掉,而这带来的失落迷惘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是真正提高个人地位,赢得尊重的追求呢?他们无法明白。所以源于迷惘,父亲造台阶收获的只能是一种“尴尬的笑”,也就是必然的了。
父亲的故事不过是当时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折射罢了。父亲渴望赢得尊重,但却不得其法,没有清楚真正提高地位与赢得尊重的要义,只能在迷惘中迎合世俗观念,费尽精力筑高自家的台阶。当然,这绝非父亲之过,在当时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下,他没有别的选择。
责任编辑
文章叙述一个父亲为了提升自家在村中的地位,赢得村人的尊重而奋斗“大半辈子”,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最终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文章很好地刻画了父亲吃苦耐劳、不甘人后、善良质朴、谦恭卑怯,且致力于改变现状,以赢得他人尊重的性格形象。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甘人后的优秀品质。 可是小说的后面部分却令人匪夷所思:新屋建成了,但父亲是否获得了如预期一样的舒心呢?事实是反倒显得不自在。
不难发现,父亲造好了台阶,也便实现了大半生的奋斗目标。按村里的台阶高低与屋主地位高低相关联的说法,自然他的地位应该是得到了提高的。自然而然,父亲应该自豪和高兴的! 但细看文章,显然情况却并不是这样。那是因为父亲的行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在迷惘心理驱使下的行动,一种不得其法的行动, 这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歷尽艰辛后的自豪与幸福。
表面上看,是长期以来父亲形成的谦卑心理在作怪,可实际上是他由始至终的迷惘心理和迷惘人生追求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地位高低、幸福自豪与否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台阶高低,从根本上来说,要清楚事情的根源。但处于社会底层的父亲们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因此,在建造台阶过程中,父亲那愚公移山般的魄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固然值得佩服,但他把提升地位的希望,安放在了加高台阶上的做法却是可悲可叹的。文章结尾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作结束,其实这说明作者对此也是抱有怀疑之心的。尽管他也没有明确父亲这些表现的根本原因, 可这也只能归咎于他对社会时代心理的欠缺推敲所致。
《台阶》作者李森祥出生于1956年,而本文出版时间是1992年。可以由此推算他的父亲可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初期。父亲用了大半辈子时间建造台阶,时间跨度大概是50年代末到80年代左右。那我们来看看,在父亲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心理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人日常心理变化的影响,继而对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作为社会共同的精神现象,社会心理与人的价值观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但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却又常常为社会心理所包含。后者是前者赖以形成的一般心理基础。20世纪40年代前,中国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动荡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带来了传统人格与心态的崩塌。整个社会从外在的物质世界到内在的精神领域都处在混乱甚至崩塌之中。传统支离破碎,但新的精神领域和行为方式还没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而人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变化,变得不甘人后。特别在50年代中国经历土地改革后,人民当家做主,整个社会更是到了一种空前振奋的局面。那么父亲产生要建高台阶、提高地位的念头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有了这样的心态是否就意味着父亲真能提高地位、赢得尊重?随后,我们国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都是一场惊人的地震,直接导致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彻底断裂,而处于空白状态。人们处于一种失落与迷惘的处境,那是旧的观念幻灭、新的观念尚未建立的时期。那么他们,尤其是年纪稍长的一辈,奋斗大半辈子的事业已经毁掉,而这带来的失落迷惘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是真正提高个人地位,赢得尊重的追求呢?他们无法明白。所以源于迷惘,父亲造台阶收获的只能是一种“尴尬的笑”,也就是必然的了。
父亲的故事不过是当时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折射罢了。父亲渴望赢得尊重,但却不得其法,没有清楚真正提高地位与赢得尊重的要义,只能在迷惘中迎合世俗观念,费尽精力筑高自家的台阶。当然,这绝非父亲之过,在当时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下,他没有别的选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