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组见闻
文字有时真的是一种征兆。
2011年秋天,我写《白雪翠荷》,安排女孩子误闯某电影剧组。我只是觉得,这个背景符合我想讲一点文艺创作的初衷,其实自身并没有相关经历。今年春天,机缘巧合,竟然真结识了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团队,收获了小八卦,与你们分享。
团队这次项目是武侠剧,根据名家小说改编,筹拍的新闻放到网络,立刻骂声四起,大多都在责备剧情梗概跟原著大有出入,还凭空捏造出诸多新人物,十分该死。
我也喜欢那本书,但坦白说,它的内容只够拍成两小时的电影。要扩充成几十集的剧集,当然只能取从前的底子当背景。填充大量新内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拍一部新剧?何必沿用人名,糟蹋原著?”很简单啊,原著有名啊,影视剧向来是上千万上亿的制作,多数投资人都不肯轻易把钱花在无名作品上,借一借名气,才好赚吆喝。这会让原著党不好受。但是。小说和影视剧确实是两回事。
我曾经也对一些改编剧不满,后来发现,影视剧面向大众,而大众不太看原著——或者说。影视剧的大部分受众是不怎么看书的,他们只追求好看、有趣、热闹或是有喜欢的明星,至于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他们不知情,也不介意。
原著党不是剧集的主流受众,所以,当男主角的造型和整体感觉不符合原著党们的想象,当女主角的性格和原著大相径庭,当重要男配角莫名其妙消失,当从天而降一个崭新的人物……原著党们痛心疾首,剧组班底无动于衷。
文字永远比影视剧具有想象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剧一向很难满足文字所展现的极致之美。对我来说,任何影视剧都不会动摇那些角色在我心中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活在文字和想象中。而衍生的剧集人物形象。只是同名同姓的陌生人某某某。
从剧组的角度,选角的确会尽量贴合原著感觉,但那不是第一要素。第一要素是,主角必须是有市场号召力的,当红的、著名的,哪怕他的形象和原著的描述亳不相似。再说,再动人的男演员也未必是为该角色所生,即使是,还需要制片方正好考虑到他,他又正好有档期……凡此种种,不得不说,刚好契合的,绝对是缘分。
而缘分,向来是难以捉摸之事。备受好评的影视剧除了态度,能力,还需要运气,所以总是不可多得。
前段时间看新闻,四十多岁的红星出演某知名小说中的男主角,原著党们哀嚎遍野。因为小说中男主角优雅飘逸,绝色容颜,兼具王者气概,并且,是少年人。可惜,有几个凡人能长成这样呢,并且还得在有限的知名演员里选。所以,最美好的人物,岂非一直都活在二次元空间?
有趣的是,剧组为了迁就男主角的档期,他只有这两三个月不那么忙——所以其他重要角色,挑选面就窄了:某某是好,但这个时间段没有空;某某某不错,但经纪人要价太高,条件还苛刻,谈不拢;某某形象尚可,但演技太糟……最后定下来的演员。和最初的设想难免会有偏差。
最后要说,关系户常常是有的。强行塞进来,少于二十句台词她还不开心,虽然是配角,但要求必须至少和男二号发生点感情戏,这样露脸机会多点。然而她模样太过……呃,平民,实在不符合原著里三妹妹俏皮大胆的形象,所以将排行改成大姐……至于原著和男二号有戏份的三妹妹,只好把,她,写,死。哎,你看,有时候,不是故意不尊重原著呢。
和解
暴雨那天我团体辅导归来,疲惫地打开电脑,想给空虚的大脑做些思维复健时,看见了这个故事。那女孩儿说:几乎每次和母亲聊完电话,我都想自杀。
或许不该称其为故事,因为对主人公来说,那是真实的人生。少女用长长的主贴,叙述她与母亲至今为止纠缠破碎的人生:幼时父母离婚,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曾经生活困苦,但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母女。然而人生无常,随着境况变差与她的长大,母亲不知为何越来越不可理喻。起初是严厉的惩罚:关在阳台、带到公园长时间反省、在户外跪下认错……接着她们渐渐开始每天争吵,却不得不相依为命。接着母亲开始指责她不爱自己、不孝、一无是处,常哭诉自己的悲惨。她对女儿感情的索求越来越丧失理智,以致开始萌发自我意识的女儿无法承受。
她哭诉自己不孝、糟糕,绝望地寻求与母亲回到从前般亲密的方法。
有人说,只好愿她们能和解。我能想象这种美好愿望所希翼达到的图景:少女与母亲在几次长谈后终于确认彼此对对方的爱,从此温文体谅地对待对方,像少女儿时那样手拉手上街,头靠头睡觉。——但很遗憾,在大多数矛盾已经激化到如这对母女的两代人之间,这样理想化的所谓“和解”几乎不可能发生。
在我们这代人甚至往后几代人身上,所谓“和解”只能是旁观者的理想,真正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实际上更接近“认命”。
西方文化环境下代际的和解,建立在两代人人格完整和独立程度都相对高的情况下,要达到的只是“互相体谅解除误会”,而我们父辈——这一代在严苛的动荡摧残下生存下来的人们,如果出现问题,基本是人格解体、自我崩坏的程度。若他们不知道何为自由意志、人格独立,那么他们此生也鲜少有几率能明白。多少出问题的父母彻夜逼问儿女,索要对自己爱的证据。这样的人就算交给心理医生或咨询师帮助,也得耗时很久,还未必都能成功。何况是本来就长期受其糟糕影响成长起来、本身已经很脆弱的儿女?
对这些通常已经自我认同程度极低、情绪波动激烈的孩子来说,要他们拿出所剩不多的内心能量,坚持去和病入膏肓的父辈追求所谓的和解,实际是一个单方面投入、巨大且不公平的压力。他们已经因为不能获得父母的认同而愤恨责怪着自己,再让他们与继续无法正确付出关爱的父母需求错位的索取,进行结果只能是互相掏空对方。此时的父母就像一个溺水还紧紧缠住他们的人,他们最需要的是——尽管不中“愚孝者”们听一马上远离残破的原生家庭。尽量在正常的环境中等待恢复和重建内心能量。否则只有继续互相在伤害中扭曲对方的心灵、拥抱着一起沉入水底。
而当他们有足够的力量面对之后,能做的也只是投入精力,寻找能让父母接受的和缓的沟通的方式。 我早些年也爱说和解,现在也不说了。
对我们这代人中,人数众多的遭受着类似痛苦的人来说,与父母达成和解之前最紧迫且重要的,是接受自己:我也许就是比较脆弱,比大部分人情绪易波动。我就算努力之后,也可能仍会成为一个像我父母那样有破绽的家长。
直到原谅这样的自己,他们才能从不被父母理解与爱护的阴影下走出来。对他们来说,此生能和自己和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我们所有人都是。
给J
老实说,有段时间我和你几乎失去了联系,没有电话,QQ或者见面,而你从前更新频繁的日志也趋于一种静态一我之所以固执地保留原始的写字的权力,不错,除了懒,不愿意和生人打交道之外,就是无非想让某些时过境迁的老朋友,知道我毕竟过得还算不错。当一个人逗留在街角,看见一张隐遁于人群的脸忽然眨眨眼,又眨眨眼,要极力探出头来招呼他——不管怎么说,蓦然回首的相见,总是很令人感动的,我前不久才有过这种经验。但我的备忘录里惟独不考虑与你巧遇的时刻。有好几次,我在我们小区门口散步。想着可能会碰见你——我觉得很尴尬,那种可能撞见一个面目模糊。说不出哪里有一丝不对劲就要随风溜走的你。我在紧张之余,不知不觉一只脚就溜进了侧门。
事实上,我也一直尚未做好和你见面的准备。这些年也许你能从那些琐碎但其实总是无关紧要的记录中,零零散散读到半个我,我却不知道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何时何地,我们突兀又自然地丧失了秉烛夜谈的关系?难道是因为你有了女朋友而我有了男朋友,咱俩的友谊有这么庸俗吗?还是由于地域时间距离等等狗屁不通的关系?如今再探讨是谁先弃权的显然毫无意义,但是我仍然可以回忆起你某些举止。坐在对面。灯光打在你脸上凝固成一层专注的薄雾,谈到追求你喜欢的那个姑娘,“夏天,你总在她桌上放一瓶饮料”。还有就是,我曾深深爱慕的,你尚不成型的思想。纵使某些狂热的话语如今看起来不合时宜。难忘某个瞬间,我沉默地听对面的你说话,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你,你所要追求的人生和现状是有一点儿背道而驰的,因而你显得忧伤。恰恰是因为我理解,有时我更加难以开口,那种沉默其实是带有一点羞愧,也许你一早做出了某种决定,而我始终,毕生都是往着一个无用又自命清高的出口走去。
有一天你冷不丁地向我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带有一部分典型的你,甚至可以这样说,那一直是你最为矛盾的迷人之处。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解答,它可以被阐述为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或者是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但我更想用“了不起的盖兹比”来诠释,简直像为你翻版的注脚。我以为——并且已经理解你皈依现实,怎么你现在后悔了,又他妈的来跟我谈理想?我恶狠狠一口气地抨击了你。你没有回我——如今想来,真怕你伤心。刀尔登说,这世界上有一种人让人讨厌,“他喜欢的,不许别人冒犯,他敬重。不许别人轻视。”站在刀尔登的黑名单里,我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比任何人高贵,哪怕我做好了随时牺牲、一无所有的准备,我只是不明白,连同默认了自己随时葬身大海一般,我把我所有英勇果决都馈赠给了我自己,倒也舍不得再附送你一点点。
但不管你要怎么通往罗马,你始终是我的朋友,我为数不多,用心交往过的朋友。你说要给我寄东西——我猜想那肯定是《光明与磊落》。果然是,当你喜欢韩寒时我并不关注他,如今我已非常非常喜欢他,尽管我清楚地知道,那些文字里隐藏着一点点油腔滑调,形而下。有这样一种文字,因为绝不冠冕堂皇,所以那真诚的自嘲很容易过分可爱。严苛一点说,这将永远是“一种深受人喜爱的文字的模版,而且不难模仿”。而光明与磊落,平凡与伟大,这会是我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吗?把玩追寻着这些充斥着相悖却又爱挤在一块的形容词。我怀疑那可能才是人生的趣味,你说呢?
真理看上去往往很白菜
这个多雨的晚春早晨,列车上人头攒攒,有姑娘脸上印了的方块状红痕让我推测她用的是竹席枕;有学生的皮带让我终于知道自己具备辨别皮具真伪优劣的能力;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一脸不情愿让我猜想她在学校里有难搞的成绩和难应付的人;兜里有手机闹铃持续响起的那些……哦可怜的孩子一定是赖床失败!一点点细节像河面上点点的粼光。世间万象尽收其底。
细节定成败,真理看上去往往很白菜。如果一个真理需要你反复思索,可能它本质上不是太真。
与人交往时,我们每个人是一张提纲挈领经过修饰后的经典精选专辑;宅在自己小窝独处时,又变成了一张完全自我的个性原创碟,哪怕不甚悦耳甚至不堪入耳,分分钟都是真实的自我;心情烦躁时又变成摇滚碟;心神安宁的时候直接调到安眠曲频道。
也许你会说,人这么百变,如何琢磨得透啊?
这时候细节跳出来毛遂自荐:看我的!
比如你是学设计的,那么标题的笔画、腰封上图案的点缀、页码的字号……无不泄露了你对细节的掌控能力;公车上那些明明到靠后的站点才下车的人,一上去就占了二连座靠外的那只凳子,说明真是又自我又自私。
最接地气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你经常被善意提醒衣服上有饭粒的话……那真的需要好好修炼一下细节了。有的人在节骨眼上悲剧就是吃亏在这些方面,而对方又恰好明察秋毫如包拯。
这是被考究细节的,那么自己如何做好细节这门功课呢?比如你有一手好厨艺,但你会在盛汤的时候渗到碗沿而不抹净,认真的食客绝对会直接扣十分。总的来说,细致入微的人更容易讨喜。
那么有些人会问:“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是不是就不好啊?”也不是,自然有喜欢不拘小节的人,喜欢他们的豪气干云放纵不羁。关键是认准一个不合拍的细节控你会死得很惨罢了。正如细节好的人适合做推断题研究实验,不拘小节的人适合手抓羊肉大口吃喝一样。北方豪迈,南方温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先辈概括得也不无道理。
如果你爱上某位,埋怨他不懂你的暗示信号之前,请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对细节观察无能。
肥皂泡之歌
如果你比较文艺青年,大概也听说过这种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可是没什么钱,那就一起集资,大家都来当老板。咱们联合开个咖啡馆,于是很多人合伙砸钱,开始做白日梦。募集资金的时候,会在豆瓣或者聊天群里,用最动听的口号抒情:大家不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圆梦,这么多股东,每人带几个朋友来,营业额都不少了,至少不会赔钱。
可惜事实似乎不如想象中好。很多咖啡馆开出来后生意清淡,就在我住的城市。倒闭了不少家充满梦想的咖啡馆。
不想赔钱,只想圆梦,看上去很美。那些一心想赚钱又认真经营的咖啡馆,都不一定赚钱,维持困难,真难想象,只是不想赔钱的咖啡馆,能活得下去?
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坦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看看,到最后还是要有个回音。表面上骗自己我不要,我真的不要……其实我要,真的想要。幻想和理想,就这样被当事人自己搞得扑朔迷离。
种苹果的果农,就是想要又大又甜的苹果。于是他费尽心血施肥,搞出靠谱的土壤,花了大把时间勤于浇水,修炼枝条和严格看顾,保证充足日照,时刻注意天气,避免受灾。如此心口一致聚精会神的人,也只有很大的概率丰收赚钱,而不是百分之百,何况那些口是心非的人?
不想赚钱的咖啡馆,不求回报的暗恋狂,我觉得这些人演的都是同一种戏码。他们并没有认真准备去做一件事,所以也不打算去接受糟糕的结果:咖啡馆不赚钱就会倒闭,合伙人也会反目成仇;痴迷暗恋的人容易孤独终老,同时虐待自己一辈子。
他们只是在倒闭之后,孤独到死之时,才肯接受真相,做生意和谈恋爱都不是慈善事业,不求回报是一种病态。
不能诚实面对自己最世俗的欲望,那就无法到达天真无邪的境地。没有抱着收成的心。也很难开出理想之花,充其量吹出几个炫彩的肥皂泡,然后唱出响亮的歌——啪啪啪,幻灭了。
文字有时真的是一种征兆。
2011年秋天,我写《白雪翠荷》,安排女孩子误闯某电影剧组。我只是觉得,这个背景符合我想讲一点文艺创作的初衷,其实自身并没有相关经历。今年春天,机缘巧合,竟然真结识了一部电视剧的创作团队,收获了小八卦,与你们分享。
团队这次项目是武侠剧,根据名家小说改编,筹拍的新闻放到网络,立刻骂声四起,大多都在责备剧情梗概跟原著大有出入,还凭空捏造出诸多新人物,十分该死。
我也喜欢那本书,但坦白说,它的内容只够拍成两小时的电影。要扩充成几十集的剧集,当然只能取从前的底子当背景。填充大量新内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拍一部新剧?何必沿用人名,糟蹋原著?”很简单啊,原著有名啊,影视剧向来是上千万上亿的制作,多数投资人都不肯轻易把钱花在无名作品上,借一借名气,才好赚吆喝。这会让原著党不好受。但是。小说和影视剧确实是两回事。
我曾经也对一些改编剧不满,后来发现,影视剧面向大众,而大众不太看原著——或者说。影视剧的大部分受众是不怎么看书的,他们只追求好看、有趣、热闹或是有喜欢的明星,至于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他们不知情,也不介意。
原著党不是剧集的主流受众,所以,当男主角的造型和整体感觉不符合原著党们的想象,当女主角的性格和原著大相径庭,当重要男配角莫名其妙消失,当从天而降一个崭新的人物……原著党们痛心疾首,剧组班底无动于衷。
文字永远比影视剧具有想象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剧一向很难满足文字所展现的极致之美。对我来说,任何影视剧都不会动摇那些角色在我心中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活在文字和想象中。而衍生的剧集人物形象。只是同名同姓的陌生人某某某。
从剧组的角度,选角的确会尽量贴合原著感觉,但那不是第一要素。第一要素是,主角必须是有市场号召力的,当红的、著名的,哪怕他的形象和原著的描述亳不相似。再说,再动人的男演员也未必是为该角色所生,即使是,还需要制片方正好考虑到他,他又正好有档期……凡此种种,不得不说,刚好契合的,绝对是缘分。
而缘分,向来是难以捉摸之事。备受好评的影视剧除了态度,能力,还需要运气,所以总是不可多得。
前段时间看新闻,四十多岁的红星出演某知名小说中的男主角,原著党们哀嚎遍野。因为小说中男主角优雅飘逸,绝色容颜,兼具王者气概,并且,是少年人。可惜,有几个凡人能长成这样呢,并且还得在有限的知名演员里选。所以,最美好的人物,岂非一直都活在二次元空间?
有趣的是,剧组为了迁就男主角的档期,他只有这两三个月不那么忙——所以其他重要角色,挑选面就窄了:某某是好,但这个时间段没有空;某某某不错,但经纪人要价太高,条件还苛刻,谈不拢;某某形象尚可,但演技太糟……最后定下来的演员。和最初的设想难免会有偏差。
最后要说,关系户常常是有的。强行塞进来,少于二十句台词她还不开心,虽然是配角,但要求必须至少和男二号发生点感情戏,这样露脸机会多点。然而她模样太过……呃,平民,实在不符合原著里三妹妹俏皮大胆的形象,所以将排行改成大姐……至于原著和男二号有戏份的三妹妹,只好把,她,写,死。哎,你看,有时候,不是故意不尊重原著呢。
和解
暴雨那天我团体辅导归来,疲惫地打开电脑,想给空虚的大脑做些思维复健时,看见了这个故事。那女孩儿说:几乎每次和母亲聊完电话,我都想自杀。
或许不该称其为故事,因为对主人公来说,那是真实的人生。少女用长长的主贴,叙述她与母亲至今为止纠缠破碎的人生:幼时父母离婚,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曾经生活困苦,但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母女。然而人生无常,随着境况变差与她的长大,母亲不知为何越来越不可理喻。起初是严厉的惩罚:关在阳台、带到公园长时间反省、在户外跪下认错……接着她们渐渐开始每天争吵,却不得不相依为命。接着母亲开始指责她不爱自己、不孝、一无是处,常哭诉自己的悲惨。她对女儿感情的索求越来越丧失理智,以致开始萌发自我意识的女儿无法承受。
她哭诉自己不孝、糟糕,绝望地寻求与母亲回到从前般亲密的方法。
有人说,只好愿她们能和解。我能想象这种美好愿望所希翼达到的图景:少女与母亲在几次长谈后终于确认彼此对对方的爱,从此温文体谅地对待对方,像少女儿时那样手拉手上街,头靠头睡觉。——但很遗憾,在大多数矛盾已经激化到如这对母女的两代人之间,这样理想化的所谓“和解”几乎不可能发生。
在我们这代人甚至往后几代人身上,所谓“和解”只能是旁观者的理想,真正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实际上更接近“认命”。
西方文化环境下代际的和解,建立在两代人人格完整和独立程度都相对高的情况下,要达到的只是“互相体谅解除误会”,而我们父辈——这一代在严苛的动荡摧残下生存下来的人们,如果出现问题,基本是人格解体、自我崩坏的程度。若他们不知道何为自由意志、人格独立,那么他们此生也鲜少有几率能明白。多少出问题的父母彻夜逼问儿女,索要对自己爱的证据。这样的人就算交给心理医生或咨询师帮助,也得耗时很久,还未必都能成功。何况是本来就长期受其糟糕影响成长起来、本身已经很脆弱的儿女?
对这些通常已经自我认同程度极低、情绪波动激烈的孩子来说,要他们拿出所剩不多的内心能量,坚持去和病入膏肓的父辈追求所谓的和解,实际是一个单方面投入、巨大且不公平的压力。他们已经因为不能获得父母的认同而愤恨责怪着自己,再让他们与继续无法正确付出关爱的父母需求错位的索取,进行结果只能是互相掏空对方。此时的父母就像一个溺水还紧紧缠住他们的人,他们最需要的是——尽管不中“愚孝者”们听一马上远离残破的原生家庭。尽量在正常的环境中等待恢复和重建内心能量。否则只有继续互相在伤害中扭曲对方的心灵、拥抱着一起沉入水底。
而当他们有足够的力量面对之后,能做的也只是投入精力,寻找能让父母接受的和缓的沟通的方式。 我早些年也爱说和解,现在也不说了。
对我们这代人中,人数众多的遭受着类似痛苦的人来说,与父母达成和解之前最紧迫且重要的,是接受自己:我也许就是比较脆弱,比大部分人情绪易波动。我就算努力之后,也可能仍会成为一个像我父母那样有破绽的家长。
直到原谅这样的自己,他们才能从不被父母理解与爱护的阴影下走出来。对他们来说,此生能和自己和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我们所有人都是。
给J
老实说,有段时间我和你几乎失去了联系,没有电话,QQ或者见面,而你从前更新频繁的日志也趋于一种静态一我之所以固执地保留原始的写字的权力,不错,除了懒,不愿意和生人打交道之外,就是无非想让某些时过境迁的老朋友,知道我毕竟过得还算不错。当一个人逗留在街角,看见一张隐遁于人群的脸忽然眨眨眼,又眨眨眼,要极力探出头来招呼他——不管怎么说,蓦然回首的相见,总是很令人感动的,我前不久才有过这种经验。但我的备忘录里惟独不考虑与你巧遇的时刻。有好几次,我在我们小区门口散步。想着可能会碰见你——我觉得很尴尬,那种可能撞见一个面目模糊。说不出哪里有一丝不对劲就要随风溜走的你。我在紧张之余,不知不觉一只脚就溜进了侧门。
事实上,我也一直尚未做好和你见面的准备。这些年也许你能从那些琐碎但其实总是无关紧要的记录中,零零散散读到半个我,我却不知道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何时何地,我们突兀又自然地丧失了秉烛夜谈的关系?难道是因为你有了女朋友而我有了男朋友,咱俩的友谊有这么庸俗吗?还是由于地域时间距离等等狗屁不通的关系?如今再探讨是谁先弃权的显然毫无意义,但是我仍然可以回忆起你某些举止。坐在对面。灯光打在你脸上凝固成一层专注的薄雾,谈到追求你喜欢的那个姑娘,“夏天,你总在她桌上放一瓶饮料”。还有就是,我曾深深爱慕的,你尚不成型的思想。纵使某些狂热的话语如今看起来不合时宜。难忘某个瞬间,我沉默地听对面的你说话,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你,你所要追求的人生和现状是有一点儿背道而驰的,因而你显得忧伤。恰恰是因为我理解,有时我更加难以开口,那种沉默其实是带有一点羞愧,也许你一早做出了某种决定,而我始终,毕生都是往着一个无用又自命清高的出口走去。
有一天你冷不丁地向我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带有一部分典型的你,甚至可以这样说,那一直是你最为矛盾的迷人之处。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解答,它可以被阐述为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或者是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但我更想用“了不起的盖兹比”来诠释,简直像为你翻版的注脚。我以为——并且已经理解你皈依现实,怎么你现在后悔了,又他妈的来跟我谈理想?我恶狠狠一口气地抨击了你。你没有回我——如今想来,真怕你伤心。刀尔登说,这世界上有一种人让人讨厌,“他喜欢的,不许别人冒犯,他敬重。不许别人轻视。”站在刀尔登的黑名单里,我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比任何人高贵,哪怕我做好了随时牺牲、一无所有的准备,我只是不明白,连同默认了自己随时葬身大海一般,我把我所有英勇果决都馈赠给了我自己,倒也舍不得再附送你一点点。
但不管你要怎么通往罗马,你始终是我的朋友,我为数不多,用心交往过的朋友。你说要给我寄东西——我猜想那肯定是《光明与磊落》。果然是,当你喜欢韩寒时我并不关注他,如今我已非常非常喜欢他,尽管我清楚地知道,那些文字里隐藏着一点点油腔滑调,形而下。有这样一种文字,因为绝不冠冕堂皇,所以那真诚的自嘲很容易过分可爱。严苛一点说,这将永远是“一种深受人喜爱的文字的模版,而且不难模仿”。而光明与磊落,平凡与伟大,这会是我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吗?把玩追寻着这些充斥着相悖却又爱挤在一块的形容词。我怀疑那可能才是人生的趣味,你说呢?
真理看上去往往很白菜
这个多雨的晚春早晨,列车上人头攒攒,有姑娘脸上印了的方块状红痕让我推测她用的是竹席枕;有学生的皮带让我终于知道自己具备辨别皮具真伪优劣的能力;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一脸不情愿让我猜想她在学校里有难搞的成绩和难应付的人;兜里有手机闹铃持续响起的那些……哦可怜的孩子一定是赖床失败!一点点细节像河面上点点的粼光。世间万象尽收其底。
细节定成败,真理看上去往往很白菜。如果一个真理需要你反复思索,可能它本质上不是太真。
与人交往时,我们每个人是一张提纲挈领经过修饰后的经典精选专辑;宅在自己小窝独处时,又变成了一张完全自我的个性原创碟,哪怕不甚悦耳甚至不堪入耳,分分钟都是真实的自我;心情烦躁时又变成摇滚碟;心神安宁的时候直接调到安眠曲频道。
也许你会说,人这么百变,如何琢磨得透啊?
这时候细节跳出来毛遂自荐:看我的!
比如你是学设计的,那么标题的笔画、腰封上图案的点缀、页码的字号……无不泄露了你对细节的掌控能力;公车上那些明明到靠后的站点才下车的人,一上去就占了二连座靠外的那只凳子,说明真是又自我又自私。
最接地气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你经常被善意提醒衣服上有饭粒的话……那真的需要好好修炼一下细节了。有的人在节骨眼上悲剧就是吃亏在这些方面,而对方又恰好明察秋毫如包拯。
这是被考究细节的,那么自己如何做好细节这门功课呢?比如你有一手好厨艺,但你会在盛汤的时候渗到碗沿而不抹净,认真的食客绝对会直接扣十分。总的来说,细致入微的人更容易讨喜。
那么有些人会问:“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是不是就不好啊?”也不是,自然有喜欢不拘小节的人,喜欢他们的豪气干云放纵不羁。关键是认准一个不合拍的细节控你会死得很惨罢了。正如细节好的人适合做推断题研究实验,不拘小节的人适合手抓羊肉大口吃喝一样。北方豪迈,南方温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先辈概括得也不无道理。
如果你爱上某位,埋怨他不懂你的暗示信号之前,请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对细节观察无能。
肥皂泡之歌
如果你比较文艺青年,大概也听说过这种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可是没什么钱,那就一起集资,大家都来当老板。咱们联合开个咖啡馆,于是很多人合伙砸钱,开始做白日梦。募集资金的时候,会在豆瓣或者聊天群里,用最动听的口号抒情:大家不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圆梦,这么多股东,每人带几个朋友来,营业额都不少了,至少不会赔钱。
可惜事实似乎不如想象中好。很多咖啡馆开出来后生意清淡,就在我住的城市。倒闭了不少家充满梦想的咖啡馆。
不想赔钱,只想圆梦,看上去很美。那些一心想赚钱又认真经营的咖啡馆,都不一定赚钱,维持困难,真难想象,只是不想赔钱的咖啡馆,能活得下去?
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坦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看看,到最后还是要有个回音。表面上骗自己我不要,我真的不要……其实我要,真的想要。幻想和理想,就这样被当事人自己搞得扑朔迷离。
种苹果的果农,就是想要又大又甜的苹果。于是他费尽心血施肥,搞出靠谱的土壤,花了大把时间勤于浇水,修炼枝条和严格看顾,保证充足日照,时刻注意天气,避免受灾。如此心口一致聚精会神的人,也只有很大的概率丰收赚钱,而不是百分之百,何况那些口是心非的人?
不想赚钱的咖啡馆,不求回报的暗恋狂,我觉得这些人演的都是同一种戏码。他们并没有认真准备去做一件事,所以也不打算去接受糟糕的结果:咖啡馆不赚钱就会倒闭,合伙人也会反目成仇;痴迷暗恋的人容易孤独终老,同时虐待自己一辈子。
他们只是在倒闭之后,孤独到死之时,才肯接受真相,做生意和谈恋爱都不是慈善事业,不求回报是一种病态。
不能诚实面对自己最世俗的欲望,那就无法到达天真无邪的境地。没有抱着收成的心。也很难开出理想之花,充其量吹出几个炫彩的肥皂泡,然后唱出响亮的歌——啪啪啪,幻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