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6.52±27.16)min,平均出血量(211.30±21.92)ml。32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死亡;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和腹腔感染1例。
结论:结肠癌伴肠梗阻起病隐匿、病情危重和死亡率高,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肿瘤部位和分期,尽早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对解决患者结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76-01
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好发于40岁~50岁年龄人群。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结肠癌起病常隐匿,早期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发现时常已到中晚期。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并发症之一,因为其病情发展较慢,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1]。所以了解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们收治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23±8.4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h~7d。临床症状:患者均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患者术前均存在肠胀气和气液面等表现。梗阻部位:右半结肠癌16例、左半结肠癌14例和高位直肠癌5例。梗阻类型:完全性肠梗阻20例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5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结肠癌,其中乳头状和管状腺癌26例、低分化腺癌7例和粘液腺癌2例。Dukes分期:A期4例、B期10例、C期17例和D期4例。
1.2 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持续胃肠减压,改善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同时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手术治疗:35例患者中采用一期吻合结肠切除术28例、单纯近端结肠造口手术3例,全结肠切除术和采用Hartmann手术各2例。术后均常规给予补液支持和预防感染等治疗,给予白蛋白、血浆等减轻肠壁水肿。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年龄及体质,决定是否给予化疗。
2 结果
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96.52±27.16)min,平均出血量(211.30±21.92)ml。患者术后经3~8d禁食,术后4~6d肛门均排气或排便,术后8~12d切口拆线。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和腹腔感染1例。32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因出现多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外1例因术后腹腔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目前普遍认为结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方式和结构等有关。如遗传因素,父母有结肠癌病史者,其子女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常人高8倍,并且约1/4的新发病例有结肠癌家族史。结肠癌早期,患者可有腹胀、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常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当出现腹部包块和肠梗阻时,病程多到中晚期。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是其晚期临床表现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有7%~29%的结肠癌患者可发生急性肠梗阻,而成人结肠梗阻中约20%~55%为结肠癌所致,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为结肠癌所致的比率更高[2]。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多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7.23±8.49)岁。由于肿瘤的慢性消耗,患者大多存在慢性贫血、消瘦、乏力和营养不良等。由于回盲瓣的存在,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多具有机械性、闭襻性和低位性等特点,如不能及时解除,极易造成肠缺血、坏死及穿孔,病情发展较快[3]。结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肠黏膜屏障受损后易发生菌群移位,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结肠梗阻常经过一个不全性梗阻的过程,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常存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症更多[4]。
通过对本组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诊断。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和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后,制定手术方案才能有的放矢。当患者具有间歇性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带血,近期消瘦等症状,可以高度提示结肠癌。②充分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前提。因为患者大多存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术前要积极给予纠正。③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多属于闭袢型,一旦诊断明确和术前准备允许时,应尽快手术治疗。梗阻位于右半结肠时,只要患者全身性情况好、病变局限及无严重并发症时,宜施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梗阻时,尽量采用一期切除吻合,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④术后处理。患者营养状况和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积极抗炎治疗;肿瘤消耗和手术创伤,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输注血浆和白蛋白等,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通畅引流和常规扩肛,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可能;积极处理合并症的处理。
综上所述,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就是首先要做到抢救生命和解除梗阻,其次是争取根治性切除从而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玲.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58-59
[2] 袁琮群,李俊生,嵇振岭.结肠癌、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6):14-22
[3] 巫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5例临床分析[J].健康研究,2011,31(6):417-419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6.52±27.16)min,平均出血量(211.30±21.92)ml。32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死亡;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和腹腔感染1例。
结论:结肠癌伴肠梗阻起病隐匿、病情危重和死亡率高,根据患者年龄、体质,肿瘤部位和分期,尽早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对解决患者结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76-01
结肠癌是指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好发于40岁~50岁年龄人群。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80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结肠癌起病常隐匿,早期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发现时常已到中晚期。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并发症之一,因为其病情发展较慢,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1]。所以了解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们收治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23±8.4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h~7d。临床症状:患者均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患者术前均存在肠胀气和气液面等表现。梗阻部位:右半结肠癌16例、左半结肠癌14例和高位直肠癌5例。梗阻类型:完全性肠梗阻20例和不完全性肠梗阻15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结肠癌,其中乳头状和管状腺癌26例、低分化腺癌7例和粘液腺癌2例。Dukes分期:A期4例、B期10例、C期17例和D期4例。
1.2 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持续胃肠减压,改善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同时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手术治疗:35例患者中采用一期吻合结肠切除术28例、单纯近端结肠造口手术3例,全结肠切除术和采用Hartmann手术各2例。术后均常规给予补液支持和预防感染等治疗,给予白蛋白、血浆等减轻肠壁水肿。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年龄及体质,决定是否给予化疗。
2 结果
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96.52±27.16)min,平均出血量(211.30±21.92)ml。患者术后经3~8d禁食,术后4~6d肛门均排气或排便,术后8~12d切口拆线。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和腹腔感染1例。32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因出现多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外1例因术后腹腔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目前普遍认为结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方式和结构等有关。如遗传因素,父母有结肠癌病史者,其子女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常人高8倍,并且约1/4的新发病例有结肠癌家族史。结肠癌早期,患者可有腹胀、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常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当出现腹部包块和肠梗阻时,病程多到中晚期。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是其晚期临床表现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有7%~29%的结肠癌患者可发生急性肠梗阻,而成人结肠梗阻中约20%~55%为结肠癌所致,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为结肠癌所致的比率更高[2]。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多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7.23±8.49)岁。由于肿瘤的慢性消耗,患者大多存在慢性贫血、消瘦、乏力和营养不良等。由于回盲瓣的存在,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多具有机械性、闭襻性和低位性等特点,如不能及时解除,极易造成肠缺血、坏死及穿孔,病情发展较快[3]。结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肠黏膜屏障受损后易发生菌群移位,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结肠梗阻常经过一个不全性梗阻的过程,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常存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症更多[4]。
通过对本组35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诊断。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和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后,制定手术方案才能有的放矢。当患者具有间歇性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带血,近期消瘦等症状,可以高度提示结肠癌。②充分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前提。因为患者大多存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术前要积极给予纠正。③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多属于闭袢型,一旦诊断明确和术前准备允许时,应尽快手术治疗。梗阻位于右半结肠时,只要患者全身性情况好、病变局限及无严重并发症时,宜施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梗阻时,尽量采用一期切除吻合,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④术后处理。患者营养状况和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积极抗炎治疗;肿瘤消耗和手术创伤,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输注血浆和白蛋白等,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通畅引流和常规扩肛,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可能;积极处理合并症的处理。
综上所述,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就是首先要做到抢救生命和解除梗阻,其次是争取根治性切除从而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玲.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58-59
[2] 袁琮群,李俊生,嵇振岭.结肠癌、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6):14-22
[3] 巫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5例临床分析[J].健康研究,2011,31(6):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