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拓展,对于语文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已经不单单依靠分数来判断,需要依据学生在平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评定。阅读一直以来在语文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中存在的题目都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完美解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写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者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科目,语文的学习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直接联系,加强自我阅读能力将会有效减轻其他科目的学习负担,甚至会影响未来的发展。随着新课改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在考试中的字数将大幅度增加,这就是在变相地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锻炼和加强自我的阅读能力,利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目前的重点研究任务。
关键词:经典诵读背景下;小学語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为了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相同步,将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成了现代小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同时学生可以积极汲取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培养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但由于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没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原因,所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积极探究并不断总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文章将围绕目前培养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所遇到的问题,经典诵读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原则,将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策略。
一、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反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师为了能够快速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只注重古诗、字词、阅读理解等知识点的了解,因为这些讲解这类知识点时有模板、有套路,教师能够非常快地帮助学生语文分数的增长,但是阅读的提升需要学生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地发掘。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很多词语,并且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词语,增强自身遣词造句的能力,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地丰富自我的思想内容和提升思想高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的全面发展。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同时学生可以积极汲取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培养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目前培养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所遇到的问题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语文分数的文章,对于阅读能力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更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怎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长期经营才能显现效果的技能,很大一部分教师不愿在其能力的提高上浪费时间,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除了语文课堂上简单的阅读之外,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自主阅读,即使在周末,自我的空余时间也会被父母安排的补习班给抢占,短暂的阅读对于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来说起不到有用的效果,并且教师并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和阅读教室,缺少提倡阅读的氛围。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学技巧
在传统阅读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直接揭示阅读主题并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学生常常因为对文章主题或者文章内容不够了解,而没有兴趣阅读下去,出现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做样子,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针对这种想象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多元化、有趣化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对于阅读缺乏积极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并没有做好自我的角色定位,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表达和学习潜能的释放,并且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新意,阅读的能力表现方式仅仅是通过试卷,阅读的讲解也仅仅依靠考试后的试卷,教师并没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欲望,不仅教师的讲解存在机械化地现象,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对于教师的知识进行复制粘贴,并没有进行发掘和探索,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
三、 经典诵读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原则
(一)有效引导
任何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开展并发挥出应用的作用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的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经典阅读更是需要教师为学生铺设桥梁,积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阅读。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弱,所储备的文化知识还不足以支撑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在一个有代表性、经典性的文章中,大多使用会使用文言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深刻、隐晦。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那么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于所阅读书目的背景以及书目的作者有一个大致地了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深入了解的欲望。
(二)师生共探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起着引领大局的作用。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与配合,当然在这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入体会,才能用自己的经验以及收获,引领学生走进文章,以自我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联系,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三)注重整体性
经典诵读要求学生做到文本、读者、作者的联合,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达不到理想阅读效果,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能断章取义,随意截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便开始阅读,学生可能由于对于整篇文章的不了解而不能对文章有个深刻的体会与了解。
四、 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
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加强诵读交流与合作,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和心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诵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当教师进行人教版五年级《将相和》文章的讲解时,当开始诵读环节的开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式诵读,一个扮演廉颇、一个扮演蔺相如,教师在学生诵读之前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尤其对于扮演廉颇的学生来说,廉颇因为在故事的发展中,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廉颇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对于蔺相如一直是持有骄傲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态度才变得谦和起来,所以学生在诵读时要注意自己的感情色彩、神情态度的转变。而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只要一直保持谦和的态度即可。在诵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身文章的学习印象,提升学习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情景
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可以渲染阅读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借助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例如,当教师进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讲解时,当开展诵读阶段时,由于学生没有真实地感受过桂林山水的独特美景,所以很多学生在诵读时,读不出来相应的美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美景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制作成ppt,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一个大致地了解,或者让学生诵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与山水主题相对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结合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将文章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经典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蕴含着令人深省的人生道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进行经典阅读之后表达和抒发自我情绪和观点,表达是将文章中的传达的思想内化为自身内涵的一种方法,通过表达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以及情感上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将自身所品味、感悟以及体会传达给别人,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将阅读境界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自由表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表现,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抒发情绪和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干预和限制,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并且尊重学生的阅读结论,对于学生好的表达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有误或者存在偏差的结论让学生通过表达进行再思考。
(四)营造阅读氛围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渗透,从心底里接纳并享受阅读的乐趣,第一,教师可以在班级或者走廊上张贴有关阅读的宣传标语或者是一些名著或者是一些作家的简介,为学生营造积极度阅读的氛围,打造“书香校园”。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有关阅读的比赛,例如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朗读比赛、征文比赛,设置比赛奖项,并为学生准备丰厚的奖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教师可以在教室为学生设立图书角,让学生自行对图书角的书籍进行填充,并且每一星期一轮换,保证图书资源的充足和质量。
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将经典诵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是现代教师的研究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建立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营造阅读氛围等方式来帮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顺利开展,进而到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5):56-57.
[2]吴香玲.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2):63-64.
作者简介:
梁彩萍,甘肃省白银市,甘肅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关键词:经典诵读背景下;小学語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为了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相同步,将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成了现代小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同时学生可以积极汲取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培养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但由于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没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原因,所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积极探究并不断总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文章将围绕目前培养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所遇到的问题,经典诵读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原则,将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策略。
一、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反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师为了能够快速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只注重古诗、字词、阅读理解等知识点的了解,因为这些讲解这类知识点时有模板、有套路,教师能够非常快地帮助学生语文分数的增长,但是阅读的提升需要学生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地发掘。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很多词语,并且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词语,增强自身遣词造句的能力,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地丰富自我的思想内容和提升思想高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的全面发展。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同时学生可以积极汲取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培养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目前培养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所遇到的问题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语文分数的文章,对于阅读能力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更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怎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长期经营才能显现效果的技能,很大一部分教师不愿在其能力的提高上浪费时间,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除了语文课堂上简单的阅读之外,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自主阅读,即使在周末,自我的空余时间也会被父母安排的补习班给抢占,短暂的阅读对于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来说起不到有用的效果,并且教师并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和阅读教室,缺少提倡阅读的氛围。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学技巧
在传统阅读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直接揭示阅读主题并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学生常常因为对文章主题或者文章内容不够了解,而没有兴趣阅读下去,出现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做样子,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针对这种想象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多元化、有趣化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对于阅读缺乏积极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并没有做好自我的角色定位,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表达和学习潜能的释放,并且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新意,阅读的能力表现方式仅仅是通过试卷,阅读的讲解也仅仅依靠考试后的试卷,教师并没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欲望,不仅教师的讲解存在机械化地现象,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对于教师的知识进行复制粘贴,并没有进行发掘和探索,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
三、 经典诵读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原则
(一)有效引导
任何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开展并发挥出应用的作用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的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经典阅读更是需要教师为学生铺设桥梁,积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阅读。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弱,所储备的文化知识还不足以支撑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在一个有代表性、经典性的文章中,大多使用会使用文言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深刻、隐晦。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那么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于所阅读书目的背景以及书目的作者有一个大致地了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深入了解的欲望。
(二)师生共探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起着引领大局的作用。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与配合,当然在这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入体会,才能用自己的经验以及收获,引领学生走进文章,以自我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联系,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三)注重整体性
经典诵读要求学生做到文本、读者、作者的联合,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达不到理想阅读效果,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能断章取义,随意截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便开始阅读,学生可能由于对于整篇文章的不了解而不能对文章有个深刻的体会与了解。
四、 经典诵读融入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
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加强诵读交流与合作,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和心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诵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当教师进行人教版五年级《将相和》文章的讲解时,当开始诵读环节的开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式诵读,一个扮演廉颇、一个扮演蔺相如,教师在学生诵读之前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尤其对于扮演廉颇的学生来说,廉颇因为在故事的发展中,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廉颇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对于蔺相如一直是持有骄傲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态度才变得谦和起来,所以学生在诵读时要注意自己的感情色彩、神情态度的转变。而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只要一直保持谦和的态度即可。在诵读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身文章的学习印象,提升学习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情景
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可以渲染阅读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借助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例如,当教师进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讲解时,当开展诵读阶段时,由于学生没有真实地感受过桂林山水的独特美景,所以很多学生在诵读时,读不出来相应的美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美景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制作成ppt,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一个大致地了解,或者让学生诵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与山水主题相对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结合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将文章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经典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蕴含着令人深省的人生道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进行经典阅读之后表达和抒发自我情绪和观点,表达是将文章中的传达的思想内化为自身内涵的一种方法,通过表达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以及情感上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将自身所品味、感悟以及体会传达给别人,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将阅读境界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自由表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表现,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抒发情绪和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干预和限制,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并且尊重学生的阅读结论,对于学生好的表达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有误或者存在偏差的结论让学生通过表达进行再思考。
(四)营造阅读氛围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渗透,从心底里接纳并享受阅读的乐趣,第一,教师可以在班级或者走廊上张贴有关阅读的宣传标语或者是一些名著或者是一些作家的简介,为学生营造积极度阅读的氛围,打造“书香校园”。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有关阅读的比赛,例如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朗读比赛、征文比赛,设置比赛奖项,并为学生准备丰厚的奖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教师可以在教室为学生设立图书角,让学生自行对图书角的书籍进行填充,并且每一星期一轮换,保证图书资源的充足和质量。
将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将经典诵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是现代教师的研究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建立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营造阅读氛围等方式来帮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顺利开展,进而到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5):56-57.
[2]吴香玲.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2):63-64.
作者简介:
梁彩萍,甘肃省白银市,甘肅省会宁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