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步入而立之年,这一代有多不一样?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taco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来了,第一批90后三十了,这一代有多不一样?属于90后的而立之年,工作、结婚、买房、生孩子……那些70后、80后曾经面临的人生难题,也一样如期而至。
  人更少,文化程度更高
  1990年,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市解放路正式开业;电影《赌神》也才刚刚上映,发哥在电影中的一句“来瓶82年的拉菲”,到现在还在流行。1990年,崔健为亚运会集资义演的首场演出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拉开帷幕;同年被称为“中国首届摇滚音乐节”的“90现代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1990年,中国也迎来了新一代——90后,后来90后很多不同之处都始于上面这些当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
  在經过80年代生育高峰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意味着和前几代相比,90后有更少的兄弟姐妹,也得到更多的长辈“恩宠”。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时0~9岁的人口数量仅为1.59亿人,比1990年时0~9岁人口少了3成以上(-35.85%)。
  与人口数量规模减少相反的是,90后的受教育规模和程度则要远高于前面几代人。第一批90后出生的那一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1.9%,高考总体录取率为22%;而当最后一批90后面对中考、高考时,上述数字已分别达到了86%和75%。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我们不一样”
  不只是受教育程度提高,90后男性比例也比前几代高很多。前几代人的男女性别比一直维持在110以下,而轮到90后,比例一下子陡升到了117.45(即117个男性比100个女性)。
  中国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2012年第一批90后男孩达到法定结婚年龄,2017年最后一批90后成年,2020年第一批90后步入30岁。然而,从2013年起,中国结婚率就出现了持续下滑。
  另一方面,中国的离婚率还在不断上升。网上的段子,“以前的人,东西坏了想着修;现在的人,东西坏了只想换”,这句话放在当下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上仍适用,多数人离婚因为感情不和。
  90后的婚恋有多不易?某婚恋网站做的《2019年90后单身人群白皮书》调查显示,近7成单身
  90后一直渴望恋爱,也有近1成单身90后是“母胎solo(单身)”。中国青年网的另外一份调查则显示,近6成90后认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生活,认为到了年纪就应该结婚、婚姻是爱情的保障的单身男女则不到1成(7.97%)。
  渴望爱情,更渴望有爱情的婚姻,除此之外宁缺毋滥,这是90后的婚恋信条,仅从数据的变化看,90后与前几代人相比,在婚恋观上已相去甚远。
  婚姻要爱情,工作当然要理想
  遇到不合适的人就分,遇到不合适的工作呢?当然也是立马就换。
  90后们,相较于60后、70后、80后离职率明显较高。
  根据领英网2018年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95后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平均仅为7个月,90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为19个月,远低于70后、80后群体。
  同时,网络上也流传着诸如“90后实习生拒帮老师订盒饭”
  “不要骂90后,他们会立刻辞职”等,关于90后职场表现的议论。他们也因此被贴上了“眼高手低”“浮躁”“缺乏职业精神和定力”等诸如此类的负面小标签。
  在90后自己的心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差了多少呢?有调查显示,“90后”职场青年的实际薪资要比他们期望的薪资平均低了5629元。
  其实,相比前几代人,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90后们,生活环境更优越,步入职场后没有过多生存压力,不只是为一份工资解决基本温饱,他们还有更高的追求。
  某招聘平台《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就显示,有41.7%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有26.97%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
  也在为未来努力攒钱
  不过,也有人认为,“90后频繁跳槽”现象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对于三十而立的90后而言,人生已经开始承担生活的重担,结婚、车贷、房贷、养老以及孩子抚养,每一样都需要钱,生活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去制造更多安全感。
  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19年9至10月对中国各线城市的3036名18~29岁消费者在线调查,32%的年轻人表示有明确的存款计划,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月新增存款比例也有明显提升。
  当自媒体还在贩卖焦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活在当下,默默为未来攒点钱、做计划。成长于中国各方面都飞速发展时期的他们,大多数人过去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个性独立”“随性”“颓废”“活泼开朗”“勇敢乐观”“有想法”“贪图安逸”……或褒或贬的标签也让他们与前面几代人略显不同。
  只是时间到了2020年,主动或被动的,90后身上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与任何一代无异,而立之年的他们也还是要面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这一地鸡毛,这是生活的真相。
  希望2020时代,请对90后好一点。
  (摘自《新京报》)
其他文献
18岁的时候,肖恩·白塞尔第一次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看到那家名叫“书店”(The Book Shop)的书店。他和朋友散步路过,看到堆满书籍的橱窗,对朋友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13年后,2001年,肖恩买下了这家书店。起初,肖恩对于如何经营书店一无所知。经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如今的“书店”已成为苏格兰最好的二手书书店。  书店老板多半缺乏耐心、偏执、厌恶交际。特例当然有,许多书商并不是那样的
期刊
一本漂亮的书,不啻于一件美妙的艺术品。正如《法言·吾子》所言:“女有色,书亦有色。”大藏书家周叔弢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书的版刻好如同女子先天身材好,印工好乃后天发育好,装帧好就像好女子又穿上了漂亮衣服。像这样精心制作的书,除了拿来阅读,更可以细细赏玩。日本著名设计家杉浦康平也說:“每每翻阅美的书籍,总会感到无比惬意。这是因为我们会用心去感受它内容的分量,欣赏它设计的美。”的确,一本漂亮的书,总是能通
期刊
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绝对可靠的科学原理。但是,根据“进化论之父”查尔斯·达尔文在大约150年前所作的推测,物竞天择的必然推论是,利他主义者早就该灭绝了。愿意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的人当然能够创造奇迹,同时增加他人活下去的机会,但是这样做对他自己的生存发展未必有多少好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那些牺牲自己的进化适应能力来帮助他人的“傻瓜”肯定会被那些自私自利的同类打败,人数也会越
期刊
今日,惊蛰。窗外,一点声响都没有,很安静,安静到让人忽略了一个新节气的降临。我真有点儿意外。原本我想着,惊蛰时,天空会有一声雷,噼里啪啦的,把冬眠的生灵唤醒。我这样的想法,应该属于窄长范畴吧?何况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很多有生命的东西睡了长长的一觉,也该睁开眼了。  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便没有雷声,春天早已在蠢蠢欲动。你看,先听见春天脚步的,应该是校园里的小鸟,它们仰着脖子,抖着翅膀,在树木、
期刊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茫茫人海,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瞥见没有别人会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在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
期刊
在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暂时无法回到家乡的武汉人该如何安身?湖南长沙伸出了温暖的手,给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妥善安置方案:对湖北来长沙人员,在排查无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各区县市给予适当帮助,统一征用酒店,统一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随着全国各地都在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来自疫源地的武汉同胞、湖北同胞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歷经漂泊辗转,身心俱疲。他们也是疫情的受害者,对于他们,
期刊
2014年,我决定在广州开一家24小时书店。  在那之前,我在六运小区开了两家咖啡馆,运气不错,很快就过上了伪文青们理想的日子:白天看书写字晒太阳,晚上抽烟喝酒瞎扯淡。偶尔想起之前在建筑设计院里通宵画图的经历,我觉得就像做梦。梦醒,心中竟有一丝窃喜。  狐朋狗友们听说我要开书店,顿时炸了锅:  开书店?!昨晚喝高了吧?你读过几本书啊?  一个长得像混夜店的人,开书店?  总之,2014年7月份,夜
期刊
一次,察微王穿着粗布衣服,从王宫的小门出去,走到一位补鞋的老头儿面前,开玩笑地问他说:“天下的人,谁最快乐?”  老头儿回答道:“只有国王最快乐。”  察微王问:“他怎么快乐呢?”  老头儿回答道:“百官尊奉,万民贡献,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不是很快乐吗?”  察微王说:“那倒如你讲的。”他便请老头儿喝葡萄酒。老头儿醉得毫无知觉。察微王让人把他扛进宫中,对王后说:“这个补鞋的老头儿说做国王最快
期刊
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成都平原那么富饶,即使种一粒石子都会萌芽,也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深圳那么幸运,一夜之间就会冒出森林似的高楼大厦。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仍没有跳出贫困的圈子。这固然是由于自然条件所致,是历史造成的。问题是,贫困地方的孩子出生了,而且要读书。尽管他们挎着破烂的书包,坐在简陋的教室,伏在粗劣的课桌上,他们毕竟从小学升到中学,其中一些孩子将乘着梦进入大学。这些孩子,除了自己的聪明之外
期刊
银川不是一座孤独的城市,它是银川平原的中枢,其内河系统与广袤田野上的农事紧密关联,在自然的季候里潮汐般涨落。从卫星地图看银川地区,仿佛航行于浩瀚黄沙中的一叶绿舟,运载着满满当当的田野、树林和城市。那些纵横交织的河网水系,是人类耗费2000多年光阴设计和维护的灌溉系统,创造了一座花园,然后在花园里安放银川。  我住在银川老城新华西街的一家酒店,紧邻凤凰街和南薰街,也就是银川古城的西南角。饭后散步,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