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0年前,教育出版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转型,跨入文艺出版等领域。10年后,却又纷纷回归教辅出版,原因何在?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 转型 回归 教材教辅
20世纪90年代初,一向默默无闻的教育出版社突然在全国出版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飓风。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出版社已成为中国出版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出书品种、发行码洋还是销售利润,都令人刮目,甚或国家级大奖的评选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教育社声名鹊起,不仅因实力雄厚,更在于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不俗作为。人们对其寄予殷切期盼,希望从中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出版社,至少能出现类似老商务、老三联这样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出版楷模。10年时光倏忽而过,随着教育形势及出版形势的变化,教育社再一次调整了发展的路径,从已有一定积累的文化艺术领域大举撤离,回归到教育出版的专业分工。这一回归,反差如此之大,使人不忍轻易就将此页翻过。转型和回归过程中显露出的某些征象值得思考。
一、教育出版社的转型
1.对经营发展模式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转型成为时髦词,作为一种新思维的体现,几乎渗透进了与市场相关的所有领域。教育社的转型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展开的。转型时,业内对教育社的危机感、前瞻性和行动力赞赏有加,主要说法是教育社能居安思危,意识到生存和发展可能遇到的障碍。教育社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几个稳定的基点之上,试图在教育之外寻找增长的机会和路径,逐渐摆脱对教材教辅的依赖。教育出版确实存在被倾覆的危险,较之于教材教辅,文化出版虽获利不易,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教育社遂在这一领域开始了探索。
2.对文化功业的渴望。教育社拥有大量资产后,自然而然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冲动。在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社当然也不会满足于只是拥有家财万贯,它还希望拥有与经济实力相当的社会地位。在急速致富的教育社的第一代领导者看来,囿于教育出版这一狭窄、平庸的领域,无法实现新生的教育出版社的理想和抱负。于是开始突破教材教辅的限制,涉足一般图书的出版,文化出版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一大批美轮美奂的文学艺术图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至少从表面上看,硕果累累。
如果单纯观察教育社的转型,还看不出什么异样,但综观整个出版界,在教育出版社向非教育领域转型的同时,有众多其他出版社开始向教育出版转型,全国有560多家出版社涉足教育,绝非偶然现象。这一乱象,考验人的智慧和见识,到底什么才是具有未来性、成长性的方向,判断大相径庭。回头审视发现,这一次轰轰烈烈的转型,应受到质疑,甚至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当初认为,教育出版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领域,而10年过去了,教育出版依旧生机勃勃,文化艺术这些曾被看好的领域,依旧不太景气,这一现象至少说明,10年前的转型建立在了一个错误判断的基础之上。从结果而言,10年的转型历程并未把教育社塑造成一流的强社,于是只能回归本行。转型把教育社带入了歧途。
二、教育出版社的回归
如果说转型是主动选择的话,那么,回归就带有更多被动色彩,甚至是形势所迫的结果,其间可转圜的余地非常小,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教育形势的变化。作为一个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教育出版须以教育为依托和指南。教育政策的每次风吹草动都能在教育出版领域掀起轩然大波。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对教育出版的影响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影响是教材的多元化和发行方法的改革,增加了教材和教辅图书开发、印制和发行的成本,且原来一统天下的发行市场被分割。此时教育出版面临着两方面的挤压:费用不断增加,利润却不断减少。在此情况下,教育出版有了新的忧虑,不敢再把出版业当成“印钞机”,于是在文史艺术领域的投入开始变得谨慎。过去,教育出版社的钱似乎永远也花不完,而课改之后,那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民营书业的规模崛起。民营书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新世纪堂而皇之地浮出水面,除书号仍受限外,其获得了与正规出版社一样的待遇(即“国民待遇”),从制作到发行都不再有政策的掣肘。而绝大多数民营书业的重点也在教材教辅领域。最近几年,真正有全国性影响的教辅品牌,大多出自民营书业,在品牌开发方面,正规出版社不免相形见绌。而凭借体制优势,民营书业在教材和教辅的推广上轻而易举占到了先机。教育社在与民营书业的对抗中,占不到一点便宜。在民营书业的强势冲击下,教育社接二连三地丢城失地,失去了半壁江山。
3.出版集团的相继成立。出版集团成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资源,在此过程中,教育社首当其冲。整合资源当然必要,教育社应从大局出发,毫无条件地支持,但教育社又有苦难言。各出版集团对教材和计划性教辅多实行统一经营,这样一来,教育社享受多年的政策优惠被剥夺殆尽。集团不可能从经营状况差的社那里获得优质资源,教育社理所当然成为其财政征取的重点。
以上三点,再加之数字出版的冲击,促成了教育社的回归。而这几个因素,归根结底,是教育社受到了经济压力。在此背景下,回归不可避免,它的发生并不突兀。
所谓回归,即重提教育出版的重要性,全面否定脱开教育求发展的路子。它意味着一种否定,这是对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重新规划。一个规划的好坏,须经实践的检验,规划执行过程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作及时的修正,如果情况恶化,原规划完全可以推倒重来。教育社的回归有着充分的理由,但也应看到,其回归只是在市场冲击面前的一种本能反应。
三、战略迁移的后果
1.图书结构的变化。非学生用书一度是教育社摆脱低贱血统、追求卓越品格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回归教育,教育社的图书结构恢复到了原来以助学读物为主体的局面。10年一轮回,教育社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当初出发的地方。10年的努力如果不说是前功尽弃,至少也是收效甚微。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原来出版的大量非学生用书甚至成了重新启程的包袱和负担。 2.对教育社职工的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当教育社实力强大时,社人士气是何其高昂,但回归挫折了其锐气。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掌控力和竞争力。这样的怀疑,甚至瓦解出版社人员的自信。
四、回归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教育出版方向感的形成。转型与回归,转的是方向,归的也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和价值。之所以回归,是因其认识到了之前走过的是一段弯路。10年弯路延宕了教育出版社与时俱进、做大做强的步伐。既已铸成大错,只是一味追悔就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清醒的人会从中吸取教训,将其作为重新规划未来的一个反面教材,只有这样,挫折才能成为财富。在这次失败的转型中,教育社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要克制盲目冲动,二是要提高对局势的研判能力。
教育社尽管在此次转型中受到重创,但总体实力在当今出版界依能无出其右,完全有重新开始的时间和空间。这一个过程中,出版的方向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大事。教育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应集中于哪一方向?毫无疑问,应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在此,需廓清一个认识,教育社曾把自己定位于显赫一族,却忽视了当下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现实需要。若总是想着不朽,而罔顾现实,很可能会一事无成。教育社对文化艺术的迷恋,说到底是认为只有文化艺术才可以不朽,而忘记了做教育出版同样高尚,同样可以不朽。
解开这一心结,教育社便能够心无旁骛地在教育领域耕作。有理由相信,凭借教育社的能力,其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有了转型的教训,教育社再不会轻易抛开教育,见异思迁了。
2.有利于促进对教育的价值认同。之所以转型,是因为不能认同教育的价值。问题是教育出版真的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荒芜之地?真的不值得付出心血和劳动?
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着教育出版的重要性。教育在当代中国,其重要性无与伦比,只是不像经济那样热门,但有着更为内在的影响。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成败得失时曾说,“二十年最大的失败就是教育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需要做、值得做的事情太多,教育出版需要做、值得做的事同样太多,而非在教育出版的天地里已施展不开拳脚。教育的弊病显而易见,教育出版完全能够为矫正时弊作出努力和贡献。如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在全社会得到了普遍认同,因各式原因,改进的步伐有些迟缓,但大的方向和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在此情况下,教育出版何为?应响应国家号召,为基本国策的实现鼓与呼,并大力改变应试教育政策下的助学图书出版结构,开发符合国家利益的素质教育读物。事实上,教育社在关乎民族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关键时刻,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教育出版领域出现的粗制滥造的乱象,不仅仅由民营出版一股力量造成。
无论是在教育出版领域无所作为,还是弃教育出版而去,简言之,皆因缺乏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怀。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出版单位,教育社应围绕新型教育理论的构建、新型教育读物的推广、优质教材教辅的研发,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一个人的情怀决定着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出版社具备的情怀,也将决定它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准。
3.有利于教育社心智的成熟。如果抛开眼前功利,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可以把这一番转型与回归看作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历练。出版社的成长和人的成长一样,需经历许多的挫折,只有在磨难中才能变得成熟、坚定。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出一些毛病,会犯一些错误。从10年前教育社轻率的转型中,可发现好大喜功的冲动、沾沾自喜的幼稚,以及在遇到打击后信心的动摇。出版经营者,需要文化的积淀和岁月的磨洗。教育社从80年代独立至今不过30年,不能苛刻地要求一个历史如此短的出版社表现超强的稳定性,但可以希望教育社在历经鲁莽转型、草率回归后,在各种不测变化面前,能够有沉稳的气度和坚实的力量。
尽管回归教育是教育社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教育社可借此机会,重新梳理发展思路,从而得到快速发展。教育社的确面临着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也可能抓不住这个机遇。从回归以来的情况看,有些不良苗头与现象需引起高度警惕,其正在干扰回归的路线,影响回归向好的可能性。比如,回归并没有带来觉悟,潜心开发优秀的教育图书,而是重新陷入拼折扣、拼渠道的泥淖之中,降格以求,赤膊上阵,原始的血腥重新弥漫在教育出版的上空,这样下去,教育社何来光明的未来。回归并未带来做大做强的信心,恰恰相反,投机的气氛日渐浓厚。与书商无原则无底线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社放弃了自我奋斗的决心,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正在蔓延。长此以往,后果不堪。
结语
教育出版社10年历程,风雨交加,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总结。不应为一时的辉煌所陶醉,也不必为一时的挫折而沮丧,而应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其自身的实践来看,找到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找到一种内在稳定性,非常迫切。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 转型 回归 教材教辅
20世纪90年代初,一向默默无闻的教育出版社突然在全国出版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飓风。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出版社已成为中国出版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出书品种、发行码洋还是销售利润,都令人刮目,甚或国家级大奖的评选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教育社声名鹊起,不仅因实力雄厚,更在于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不俗作为。人们对其寄予殷切期盼,希望从中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出版社,至少能出现类似老商务、老三联这样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出版楷模。10年时光倏忽而过,随着教育形势及出版形势的变化,教育社再一次调整了发展的路径,从已有一定积累的文化艺术领域大举撤离,回归到教育出版的专业分工。这一回归,反差如此之大,使人不忍轻易就将此页翻过。转型和回归过程中显露出的某些征象值得思考。
一、教育出版社的转型
1.对经营发展模式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转型成为时髦词,作为一种新思维的体现,几乎渗透进了与市场相关的所有领域。教育社的转型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展开的。转型时,业内对教育社的危机感、前瞻性和行动力赞赏有加,主要说法是教育社能居安思危,意识到生存和发展可能遇到的障碍。教育社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几个稳定的基点之上,试图在教育之外寻找增长的机会和路径,逐渐摆脱对教材教辅的依赖。教育出版确实存在被倾覆的危险,较之于教材教辅,文化出版虽获利不易,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教育社遂在这一领域开始了探索。
2.对文化功业的渴望。教育社拥有大量资产后,自然而然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冲动。在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社当然也不会满足于只是拥有家财万贯,它还希望拥有与经济实力相当的社会地位。在急速致富的教育社的第一代领导者看来,囿于教育出版这一狭窄、平庸的领域,无法实现新生的教育出版社的理想和抱负。于是开始突破教材教辅的限制,涉足一般图书的出版,文化出版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一大批美轮美奂的文学艺术图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至少从表面上看,硕果累累。
如果单纯观察教育社的转型,还看不出什么异样,但综观整个出版界,在教育出版社向非教育领域转型的同时,有众多其他出版社开始向教育出版转型,全国有560多家出版社涉足教育,绝非偶然现象。这一乱象,考验人的智慧和见识,到底什么才是具有未来性、成长性的方向,判断大相径庭。回头审视发现,这一次轰轰烈烈的转型,应受到质疑,甚至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当初认为,教育出版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领域,而10年过去了,教育出版依旧生机勃勃,文化艺术这些曾被看好的领域,依旧不太景气,这一现象至少说明,10年前的转型建立在了一个错误判断的基础之上。从结果而言,10年的转型历程并未把教育社塑造成一流的强社,于是只能回归本行。转型把教育社带入了歧途。
二、教育出版社的回归
如果说转型是主动选择的话,那么,回归就带有更多被动色彩,甚至是形势所迫的结果,其间可转圜的余地非常小,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教育形势的变化。作为一个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教育出版须以教育为依托和指南。教育政策的每次风吹草动都能在教育出版领域掀起轩然大波。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对教育出版的影响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影响是教材的多元化和发行方法的改革,增加了教材和教辅图书开发、印制和发行的成本,且原来一统天下的发行市场被分割。此时教育出版面临着两方面的挤压:费用不断增加,利润却不断减少。在此情况下,教育出版有了新的忧虑,不敢再把出版业当成“印钞机”,于是在文史艺术领域的投入开始变得谨慎。过去,教育出版社的钱似乎永远也花不完,而课改之后,那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民营书业的规模崛起。民营书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新世纪堂而皇之地浮出水面,除书号仍受限外,其获得了与正规出版社一样的待遇(即“国民待遇”),从制作到发行都不再有政策的掣肘。而绝大多数民营书业的重点也在教材教辅领域。最近几年,真正有全国性影响的教辅品牌,大多出自民营书业,在品牌开发方面,正规出版社不免相形见绌。而凭借体制优势,民营书业在教材和教辅的推广上轻而易举占到了先机。教育社在与民营书业的对抗中,占不到一点便宜。在民营书业的强势冲击下,教育社接二连三地丢城失地,失去了半壁江山。
3.出版集团的相继成立。出版集团成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资源,在此过程中,教育社首当其冲。整合资源当然必要,教育社应从大局出发,毫无条件地支持,但教育社又有苦难言。各出版集团对教材和计划性教辅多实行统一经营,这样一来,教育社享受多年的政策优惠被剥夺殆尽。集团不可能从经营状况差的社那里获得优质资源,教育社理所当然成为其财政征取的重点。
以上三点,再加之数字出版的冲击,促成了教育社的回归。而这几个因素,归根结底,是教育社受到了经济压力。在此背景下,回归不可避免,它的发生并不突兀。
所谓回归,即重提教育出版的重要性,全面否定脱开教育求发展的路子。它意味着一种否定,这是对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重新规划。一个规划的好坏,须经实践的检验,规划执行过程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作及时的修正,如果情况恶化,原规划完全可以推倒重来。教育社的回归有着充分的理由,但也应看到,其回归只是在市场冲击面前的一种本能反应。
三、战略迁移的后果
1.图书结构的变化。非学生用书一度是教育社摆脱低贱血统、追求卓越品格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回归教育,教育社的图书结构恢复到了原来以助学读物为主体的局面。10年一轮回,教育社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当初出发的地方。10年的努力如果不说是前功尽弃,至少也是收效甚微。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原来出版的大量非学生用书甚至成了重新启程的包袱和负担。 2.对教育社职工的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当教育社实力强大时,社人士气是何其高昂,但回归挫折了其锐气。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掌控力和竞争力。这样的怀疑,甚至瓦解出版社人员的自信。
四、回归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教育出版方向感的形成。转型与回归,转的是方向,归的也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和价值。之所以回归,是因其认识到了之前走过的是一段弯路。10年弯路延宕了教育出版社与时俱进、做大做强的步伐。既已铸成大错,只是一味追悔就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清醒的人会从中吸取教训,将其作为重新规划未来的一个反面教材,只有这样,挫折才能成为财富。在这次失败的转型中,教育社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要克制盲目冲动,二是要提高对局势的研判能力。
教育社尽管在此次转型中受到重创,但总体实力在当今出版界依能无出其右,完全有重新开始的时间和空间。这一个过程中,出版的方向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大事。教育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应集中于哪一方向?毫无疑问,应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在此,需廓清一个认识,教育社曾把自己定位于显赫一族,却忽视了当下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现实需要。若总是想着不朽,而罔顾现实,很可能会一事无成。教育社对文化艺术的迷恋,说到底是认为只有文化艺术才可以不朽,而忘记了做教育出版同样高尚,同样可以不朽。
解开这一心结,教育社便能够心无旁骛地在教育领域耕作。有理由相信,凭借教育社的能力,其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有了转型的教训,教育社再不会轻易抛开教育,见异思迁了。
2.有利于促进对教育的价值认同。之所以转型,是因为不能认同教育的价值。问题是教育出版真的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荒芜之地?真的不值得付出心血和劳动?
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着教育出版的重要性。教育在当代中国,其重要性无与伦比,只是不像经济那样热门,但有着更为内在的影响。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成败得失时曾说,“二十年最大的失败就是教育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需要做、值得做的事情太多,教育出版需要做、值得做的事同样太多,而非在教育出版的天地里已施展不开拳脚。教育的弊病显而易见,教育出版完全能够为矫正时弊作出努力和贡献。如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在全社会得到了普遍认同,因各式原因,改进的步伐有些迟缓,但大的方向和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在此情况下,教育出版何为?应响应国家号召,为基本国策的实现鼓与呼,并大力改变应试教育政策下的助学图书出版结构,开发符合国家利益的素质教育读物。事实上,教育社在关乎民族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关键时刻,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教育出版领域出现的粗制滥造的乱象,不仅仅由民营出版一股力量造成。
无论是在教育出版领域无所作为,还是弃教育出版而去,简言之,皆因缺乏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怀。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出版单位,教育社应围绕新型教育理论的构建、新型教育读物的推广、优质教材教辅的研发,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一个人的情怀决定着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出版社具备的情怀,也将决定它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准。
3.有利于教育社心智的成熟。如果抛开眼前功利,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可以把这一番转型与回归看作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历练。出版社的成长和人的成长一样,需经历许多的挫折,只有在磨难中才能变得成熟、坚定。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出一些毛病,会犯一些错误。从10年前教育社轻率的转型中,可发现好大喜功的冲动、沾沾自喜的幼稚,以及在遇到打击后信心的动摇。出版经营者,需要文化的积淀和岁月的磨洗。教育社从80年代独立至今不过30年,不能苛刻地要求一个历史如此短的出版社表现超强的稳定性,但可以希望教育社在历经鲁莽转型、草率回归后,在各种不测变化面前,能够有沉稳的气度和坚实的力量。
尽管回归教育是教育社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教育社可借此机会,重新梳理发展思路,从而得到快速发展。教育社的确面临着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也可能抓不住这个机遇。从回归以来的情况看,有些不良苗头与现象需引起高度警惕,其正在干扰回归的路线,影响回归向好的可能性。比如,回归并没有带来觉悟,潜心开发优秀的教育图书,而是重新陷入拼折扣、拼渠道的泥淖之中,降格以求,赤膊上阵,原始的血腥重新弥漫在教育出版的上空,这样下去,教育社何来光明的未来。回归并未带来做大做强的信心,恰恰相反,投机的气氛日渐浓厚。与书商无原则无底线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社放弃了自我奋斗的决心,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正在蔓延。长此以往,后果不堪。
结语
教育出版社10年历程,风雨交加,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总结。不应为一时的辉煌所陶醉,也不必为一时的挫折而沮丧,而应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其自身的实践来看,找到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找到一种内在稳定性,非常迫切。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