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七年级学生而言,尽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主要学科,开展了至少六年的专业性学习,但是一些学生并没有把母语学科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师与个人的理想水平。其与母语的熟悉程度与运用频率形成了鲜明的反比反差,本文从七年级学生语文不良学习习惯切入,展开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以期获得具有实效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本文抽样本校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学年度的三届七年级学生,每届60人,共计180人。共发放纸质问卷180份,收回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5%,具有有效代表性。下文的调研数据均以此为基准数据。
2、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展开:其一,语文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68%的学生认为,语文是母语学科,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学习,而且考试的结果显示,努力学习与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其分数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是语文知识的认识,75%的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在考试中用处不大,还不如多做几套题目,只要能提高分数就行。其二,语文学习方法。最典型的学习不足,就是不喜欢读书,82%的学生有这种现象。既不喜欢大声地朗读,也不喜欢兴趣行的阅读。这是造成他们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学生不愿意写作,一旦遇到作文课和其他的语文交际内容教学时,学生兴趣较高却不愿意动手,79%不喜欢甚至害怕写作。其三,语文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缺少写作运用习惯,如上述数据;缺乏“说”的创造性运用,如朗诵、演讲,56%的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此类活动;“阅读”拓展的学习运用,47%的学生不愿意读书。
二、七年级学生语文不良习惯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阅读排斥甚至恐惧。被调研学生中,35%学生几乎不阅读,既不愿意在学校阅读,也不愿意在课外时间开展阅读,他们甚至看见书就有其他的负面反应,如感受痛苦、想睡等;25%的学生只愿意在早读的时候读书,他们认为只有那时候能读书,且会对学习有点直接的效果;其他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短时间的阅读活动,如娱乐、实用性阅读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典型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小学阶段有过被逼着读书的痛苦经历,这种在极端逆反情绪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不仅没有让他们沉下心读书,反而,直接地造成了他们对书的极端排斥;二是,一些学生虽然开展读书活动,但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取得明显进步,这种现象会以负面积累的形式,挫伤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信心。
2、没有思考习惯。这种表现有两类:第一类,学生不能坐下来、静下来开展学习思考。41%的学生难以持续30分钟以上的稳定学习状态。他们在面对学习需要的各种问题时,不能在一种持续的集中状态,达成对系列问题的思考,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最终会让他们的学习出现夹生或一知半解现象。第二类,典型表现为懒惰,他们不愿意思考,无论是什么问题等,他们都在等着老师与其他同学的结果,只要让自己获得某种结果即可。这类学生有11%。其成因是复杂,主要原因有两种:小学阶段教师教学习惯的影响。35%的七年级学生认为小学教师还在运用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做、练与答案正确性,没有给他们预设思考的空间,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往往是有听课活动时,还是排练好的。学生害怕出错。一方面怕思考说错了教师批评,另一方面是怕其他同学笑话,因而,他们宁愿不思考,也不愿意让自己处在尴尬中。
三、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的矫正办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电子阅读还是纸质阅读,都需要学生能坐下来,静下心来,才能真正地为自己在长时间的习惯中,不断地让自己身心投入,直至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中,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两种有效路径:兴趣性阅读。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类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首先展开阅读,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支持下,实现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而培养他们阅读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对科普感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从科普类书籍与信息的阅读切入;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则去阅读历史类信息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向更宽广的方向涉猎,实现兴趣拓宽的学习成长。任务型阅读。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去开展阅读,一方面让学生在任务的支配下,去投入自己的身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功体验中,强化阅读的兴趣与实际作用,以此引导他们继续开展阅读,并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2、给学生创设成功展示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即让学生不断地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在学校与班级而言,这种展示有许多种,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典型的展示方式有三种:特长展示培养。如爱好表演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去研究各种文本内容,让他们在文本中去挖掘与创造能表演的情节或情境,并在课堂或其他活动中,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他教师与同学的认可中,巩固学习信心。竞技成果展示。学校或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语文的比赛活动,如演讲、作文、知识竞赛等,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强项,如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展示写作作品,记忆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喜欢说话的学生则让他们把简单的说话向演讲艺术提升等。以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学生主动发展和学习,最终实现殊路同归。
结语
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会以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其原因既有小学阶段的不良习惯积累,也有初中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实际,做出基本的分类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郭颖:《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2]许益德:《好习惯终身受益》。
[3]杨荣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陈锦才的《中学生应养成的十大学习习惯》。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本文抽样本校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学年度的三届七年级学生,每届60人,共计180人。共发放纸质问卷180份,收回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5%,具有有效代表性。下文的调研数据均以此为基准数据。
2、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展开:其一,语文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68%的学生认为,语文是母语学科,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学习,而且考试的结果显示,努力学习与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其分数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是语文知识的认识,75%的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在考试中用处不大,还不如多做几套题目,只要能提高分数就行。其二,语文学习方法。最典型的学习不足,就是不喜欢读书,82%的学生有这种现象。既不喜欢大声地朗读,也不喜欢兴趣行的阅读。这是造成他们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学生不愿意写作,一旦遇到作文课和其他的语文交际内容教学时,学生兴趣较高却不愿意动手,79%不喜欢甚至害怕写作。其三,语文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缺少写作运用习惯,如上述数据;缺乏“说”的创造性运用,如朗诵、演讲,56%的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此类活动;“阅读”拓展的学习运用,47%的学生不愿意读书。
二、七年级学生语文不良习惯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阅读排斥甚至恐惧。被调研学生中,35%学生几乎不阅读,既不愿意在学校阅读,也不愿意在课外时间开展阅读,他们甚至看见书就有其他的负面反应,如感受痛苦、想睡等;25%的学生只愿意在早读的时候读书,他们认为只有那时候能读书,且会对学习有点直接的效果;其他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短时间的阅读活动,如娱乐、实用性阅读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典型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小学阶段有过被逼着读书的痛苦经历,这种在极端逆反情绪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不仅没有让他们沉下心读书,反而,直接地造成了他们对书的极端排斥;二是,一些学生虽然开展读书活动,但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取得明显进步,这种现象会以负面积累的形式,挫伤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信心。
2、没有思考习惯。这种表现有两类:第一类,学生不能坐下来、静下来开展学习思考。41%的学生难以持续30分钟以上的稳定学习状态。他们在面对学习需要的各种问题时,不能在一种持续的集中状态,达成对系列问题的思考,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最终会让他们的学习出现夹生或一知半解现象。第二类,典型表现为懒惰,他们不愿意思考,无论是什么问题等,他们都在等着老师与其他同学的结果,只要让自己获得某种结果即可。这类学生有11%。其成因是复杂,主要原因有两种:小学阶段教师教学习惯的影响。35%的七年级学生认为小学教师还在运用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做、练与答案正确性,没有给他们预设思考的空间,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往往是有听课活动时,还是排练好的。学生害怕出错。一方面怕思考说错了教师批评,另一方面是怕其他同学笑话,因而,他们宁愿不思考,也不愿意让自己处在尴尬中。
三、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的矫正办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电子阅读还是纸质阅读,都需要学生能坐下来,静下心来,才能真正地为自己在长时间的习惯中,不断地让自己身心投入,直至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中,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两种有效路径:兴趣性阅读。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类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首先展开阅读,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支持下,实现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而培养他们阅读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对科普感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从科普类书籍与信息的阅读切入;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则去阅读历史类信息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向更宽广的方向涉猎,实现兴趣拓宽的学习成长。任务型阅读。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去开展阅读,一方面让学生在任务的支配下,去投入自己的身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功体验中,强化阅读的兴趣与实际作用,以此引导他们继续开展阅读,并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2、给学生创设成功展示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即让学生不断地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在学校与班级而言,这种展示有许多种,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典型的展示方式有三种:特长展示培养。如爱好表演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去研究各种文本内容,让他们在文本中去挖掘与创造能表演的情节或情境,并在课堂或其他活动中,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他教师与同学的认可中,巩固学习信心。竞技成果展示。学校或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语文的比赛活动,如演讲、作文、知识竞赛等,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强项,如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展示写作作品,记忆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喜欢说话的学生则让他们把简单的说话向演讲艺术提升等。以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学生主动发展和学习,最终实现殊路同归。
结语
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会以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其原因既有小学阶段的不良习惯积累,也有初中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实际,做出基本的分类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郭颖:《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2]许益德:《好习惯终身受益》。
[3]杨荣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陈锦才的《中学生应养成的十大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