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品拍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经过了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成熟阶段。”2012年5月31日,在北京梅地亚举办的“中国收藏拍卖文化高层论坛”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如此概括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自上世纪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举办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到2012年正好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
此次论坛是配合《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2年版)的出版发行和雅昌艺术网《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的发布而举办。对于《中国收藏拍卖年鉴》来说,也是继去年首卷(2011年版)首发式后的又一次大型盛会。论坛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欧阳中石、冯远、徐庆平、邹佩珠、熊光楷、胡昭广、刘玉珠、张建新、马自树、张延华、罗伯健、寇勤、温桂华、姚作岩、甘学军、解永全、万捷、张振宇、张忠义、白国庆、戴志强、张广文、朱虹子等文化界、收藏界、拍卖界嘉宾近百人出席。各界嘉宾就“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艺术品鉴定的困局和出路”、“拍卖行业的自律与可持续发展”、“新闻媒体的责任”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收藏拍卖繁荣了中国的文化市场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网站artprice数据报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国的收藏拍卖市场,也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对艺术品市场充满信心:“当下收藏活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艺术品的交易达到历史的空前,说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当中一个发展极为迅猛的门类,收藏与拍卖是艺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拍卖是收藏的延续,同时又是收藏的新起点和基础。拍卖使得收藏文化得以丰富、多姿多彩,艺术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2012年春拍市场相比2011年春拍市场出现的业绩下滑,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将其称之为“良性的自我修复过程”。“通过市场的调整,收藏家才有更多余地和精力做深入分析,企业内部的建设也有了机会和时间。”寇勤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艺术事业正值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参与到收藏活动和艺术品投资中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是艺术家的创作,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大。收藏已经进入到与投资慢慢接近、并重、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拍卖行业因为有了经济实力作支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虽然偶有跌宕但实属正常。
以顾问身份代表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参加本次论坛的赵榆先生堪称拍卖界的活化石,他总结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二十年来的六大功劳: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文物精品;促进了文物回流;为国家培养了鉴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了整个民族文物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国际地位。
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
任何事业在发展前进过程中都会遇到艰难险阻,社会的进步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同样如此,空前繁荣的背后也衍生出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与会嘉宾在肯定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出路。提出了治理市场乱象的可行性建议。刘玉珠司长认为,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治理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下大力气才行。对艺术品市场的治理,至少要在提高认识,诚信为本、完善政策、健全规则、加强监管这几方面下大功夫。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对刘玉珠司长“社会需要诚信为本,艺术品产业应该率先垂范”的理念深表赞同,他指出“现在作假活动猖獗,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所以,建立社会诚信体制是当务之急。”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针对近年来鉴定乱象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制定鉴定机构的准入门槛和相关监管政策,明确主管部门,对鉴定队伍和人员建立资质认证和监管体系,以应对鉴定乱象和鉴定中的棘手问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戴志强先生则对专家不“专”,信口开河提出了忠告,他说,“专家不是“杂家”,要有自知之明,最怕不懂装懂,学术是弄不来虚假的”,改观现状,需要鉴定人员的自律、鉴定机构的规范和收藏者的配合。正如张延华会长所说:“只有经营者、从业者规范经营,收藏者理性参与,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品市场。”
艺术产业链上各节点的责任
无论是市场中的无序状态还是鉴定中的乱象问题,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责任心问题。“没有起到社会责任的行业肯定是没有很大发展的,前途必然受到限制。”张建新司长一语中的。嘉宾们也分别从艺术家、收藏家、拍卖行业、新闻媒体的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谈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时感慨良多,“一个理智的艺术家任何时候都应该秉持一种敬畏之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善待自己的作品,任何草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自欺欺人。因此,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认真创作好每一件作品,通过作品去引导提升广大艺术爱好者,包括收藏家的眼光。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责任,也是一个艺术家赖以立足的根本任务。”冯远先生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了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收藏家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主体之一,在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著名收藏家张振宇先生以收藏家的身份,在谈到收藏家应承担的责任时说“盛世收藏的核心价值是收藏家怎样回馈社会。资源在枯竭,好的艺术品在被收藏家买走之后束之高阁,对整个市场对现有的文化状况是没有帮助的。收藏家应该想的是怎样通过艺术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张画值多少钱并不足以重拾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我们民族要强大,需要传媒的觉醒,需要发掘对作品在文化领域里的认识。”
《中国艺术报》副社长朱虹子坦率的说:“近年来媒体存在的问题很多,如过度吹捧、参与造假,只注重宣传品牌,文化价值、传播价值、正确的舆论导向忽视的非常厉害。”的确,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引导大家在文化、学术上的关注度却越来越小。新闻媒体应该在对内部情况、规律、矛盾有所了解和选择的前提下,挖掘深层次、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使报道更具专业水准。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方之一的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在发言时说,“要想真正的使收藏事业繁荣发展,需要更多艺术服务机构的出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雅昌集团的口号是通过为人民艺术服务达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真诚希望有更多的服务机构为艺术创作、收藏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每个从业人员的责任,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落实的问题。
尽管文物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但正如《中国收藏拍卖年鉴》主编、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忠义先生所说,“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如果没有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没有市场二十年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书画话语权的回归。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政治改革、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通过自律和他律加以克服。”是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希望借本次高层论坛之机,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尽全力,想办法,出对策,各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艺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此次论坛是配合《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2年版)的出版发行和雅昌艺术网《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的发布而举办。对于《中国收藏拍卖年鉴》来说,也是继去年首卷(2011年版)首发式后的又一次大型盛会。论坛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欧阳中石、冯远、徐庆平、邹佩珠、熊光楷、胡昭广、刘玉珠、张建新、马自树、张延华、罗伯健、寇勤、温桂华、姚作岩、甘学军、解永全、万捷、张振宇、张忠义、白国庆、戴志强、张广文、朱虹子等文化界、收藏界、拍卖界嘉宾近百人出席。各界嘉宾就“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艺术品鉴定的困局和出路”、“拍卖行业的自律与可持续发展”、“新闻媒体的责任”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收藏拍卖繁荣了中国的文化市场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网站artprice数据报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国的收藏拍卖市场,也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对艺术品市场充满信心:“当下收藏活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艺术品的交易达到历史的空前,说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当中一个发展极为迅猛的门类,收藏与拍卖是艺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拍卖是收藏的延续,同时又是收藏的新起点和基础。拍卖使得收藏文化得以丰富、多姿多彩,艺术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2012年春拍市场相比2011年春拍市场出现的业绩下滑,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将其称之为“良性的自我修复过程”。“通过市场的调整,收藏家才有更多余地和精力做深入分析,企业内部的建设也有了机会和时间。”寇勤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艺术事业正值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参与到收藏活动和艺术品投资中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是艺术家的创作,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大。收藏已经进入到与投资慢慢接近、并重、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拍卖行业因为有了经济实力作支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虽然偶有跌宕但实属正常。
以顾问身份代表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参加本次论坛的赵榆先生堪称拍卖界的活化石,他总结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二十年来的六大功劳: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文物精品;促进了文物回流;为国家培养了鉴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了整个民族文物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国际地位。
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层面的完善
任何事业在发展前进过程中都会遇到艰难险阻,社会的进步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同样如此,空前繁荣的背后也衍生出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与会嘉宾在肯定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出路。提出了治理市场乱象的可行性建议。刘玉珠司长认为,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治理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下大力气才行。对艺术品市场的治理,至少要在提高认识,诚信为本、完善政策、健全规则、加强监管这几方面下大功夫。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对刘玉珠司长“社会需要诚信为本,艺术品产业应该率先垂范”的理念深表赞同,他指出“现在作假活动猖獗,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所以,建立社会诚信体制是当务之急。”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针对近年来鉴定乱象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制定鉴定机构的准入门槛和相关监管政策,明确主管部门,对鉴定队伍和人员建立资质认证和监管体系,以应对鉴定乱象和鉴定中的棘手问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戴志强先生则对专家不“专”,信口开河提出了忠告,他说,“专家不是“杂家”,要有自知之明,最怕不懂装懂,学术是弄不来虚假的”,改观现状,需要鉴定人员的自律、鉴定机构的规范和收藏者的配合。正如张延华会长所说:“只有经营者、从业者规范经营,收藏者理性参与,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品市场。”
艺术产业链上各节点的责任
无论是市场中的无序状态还是鉴定中的乱象问题,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责任心问题。“没有起到社会责任的行业肯定是没有很大发展的,前途必然受到限制。”张建新司长一语中的。嘉宾们也分别从艺术家、收藏家、拍卖行业、新闻媒体的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谈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时感慨良多,“一个理智的艺术家任何时候都应该秉持一种敬畏之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善待自己的作品,任何草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自欺欺人。因此,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认真创作好每一件作品,通过作品去引导提升广大艺术爱好者,包括收藏家的眼光。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责任,也是一个艺术家赖以立足的根本任务。”冯远先生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了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收藏家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主体之一,在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著名收藏家张振宇先生以收藏家的身份,在谈到收藏家应承担的责任时说“盛世收藏的核心价值是收藏家怎样回馈社会。资源在枯竭,好的艺术品在被收藏家买走之后束之高阁,对整个市场对现有的文化状况是没有帮助的。收藏家应该想的是怎样通过艺术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张画值多少钱并不足以重拾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我们民族要强大,需要传媒的觉醒,需要发掘对作品在文化领域里的认识。”
《中国艺术报》副社长朱虹子坦率的说:“近年来媒体存在的问题很多,如过度吹捧、参与造假,只注重宣传品牌,文化价值、传播价值、正确的舆论导向忽视的非常厉害。”的确,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引导大家在文化、学术上的关注度却越来越小。新闻媒体应该在对内部情况、规律、矛盾有所了解和选择的前提下,挖掘深层次、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使报道更具专业水准。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方之一的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在发言时说,“要想真正的使收藏事业繁荣发展,需要更多艺术服务机构的出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雅昌集团的口号是通过为人民艺术服务达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真诚希望有更多的服务机构为艺术创作、收藏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每个从业人员的责任,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落实的问题。
尽管文物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但正如《中国收藏拍卖年鉴》主编、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忠义先生所说,“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如果没有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没有市场二十年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书画话语权的回归。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政治改革、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通过自律和他律加以克服。”是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希望借本次高层论坛之机,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尽全力,想办法,出对策,各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艺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