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主要以实验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学,并在实验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让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目前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 注重实验课的导入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引入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听,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通过故事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出结果,从而很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还有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时,我把过氧化钠包在脱脂棉中,让学生在上面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或者让学生用纸自制纸筒向包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里吹气,脱脂棉突然燃烧起来后学生惊讶不已。讲氮气的性质时,给同学们讲“魔鬼谷”的故事等等,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 发挥实验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学生在“化学能和电能”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学习电能和化学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就涉及到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先演示“西瓜原电池”(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片、导线、锌片、音乐卡以及西瓜等)这一实验,使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神奇的构造,为什么它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趋势下,进一步引导学生:音乐卡发出声音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迫切的想知道这电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从而就顺利的进入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学习设置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3 尽量让学生都能观察、感受到实验现象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药品有效,仪器正常。教师必须在课前预先做一下实验,尽量使实验现象明显。有经验的教师,会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如果我们做演示实验时,为了观察到实验现象,有的同学会站起来,后面的同学甚至跑到前面去看,造成课堂纪律不好、秩序混乱,使许多同学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会让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
在演示实验时,还要尽可能与学生接近。如在切割金属钠时,由于钠在空气中非常容易被氧化而失去银白色光泽,所以在实验时,可将钠块放在厚厚的滤纸上,然后拿着小刀和镊子走近学生,让他们能在近处观察钠的色泽,并观察表面变暗的全过程。这样一圈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很好地认识钠这种活泼物质了。在试管实验中,一般可以举着试管在教室绕行一圈,让所有的学生都观察清楚,如果实验安全可靠,还可以把实验让学生传递下去观察;一些不便移动的装置就只能靠垫高了,比如钠在空气中燃烧、铝热反应等,用方凳垫高效果较好。如果是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用摄像头投影到屏幕上,效果也不错。
4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传统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容易遗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强调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制备Fe(OH)胶体的实验中,观察老师做演示实验的学生课后往往只记得将饱和FeCl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能制得Fe(OH)胶体,至于胶体的颜色及其和Fe(OH)沉淀的区别仍不清楚。而亲自动手的同学不仅能加以区别,有的同学在做实验中还发现当水接近沸腾时滴入饱和FeCl溶液再加热一会(此时水未沸腾)也会形成胶体,但上述现象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即接近100℃。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加以解释:FeCl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和HCl,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到接近100℃时有利于水解生成HCl,并使之气化,从而在水中形成Fe(OH)。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 注重实验讨论,培养思考能力
按照新课程教学目标,高中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探究实验来接受和掌握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一点要尤其重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实验出现失误时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即使实验失败了,也需要积极思考,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真正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有所得。如在原电池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有的小组的学生实验失败了,所制造的原电池未能顺利“发电”,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从原理和操作上一步步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找出解决方法。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合理利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巩固教学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通过积极思考,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是值得去积极实践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孙小媛,赵维秋.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2 孙圣智,李艳君,梁爱华,等,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J]冲小学实验与装备,2009(2)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 注重实验课的导入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引入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听,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通过故事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出结果,从而很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还有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时,我把过氧化钠包在脱脂棉中,让学生在上面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或者让学生用纸自制纸筒向包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里吹气,脱脂棉突然燃烧起来后学生惊讶不已。讲氮气的性质时,给同学们讲“魔鬼谷”的故事等等,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 发挥实验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学生在“化学能和电能”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学习电能和化学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就涉及到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先演示“西瓜原电池”(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片、导线、锌片、音乐卡以及西瓜等)这一实验,使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神奇的构造,为什么它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趋势下,进一步引导学生:音乐卡发出声音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迫切的想知道这电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从而就顺利的进入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学习设置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3 尽量让学生都能观察、感受到实验现象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药品有效,仪器正常。教师必须在课前预先做一下实验,尽量使实验现象明显。有经验的教师,会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如果我们做演示实验时,为了观察到实验现象,有的同学会站起来,后面的同学甚至跑到前面去看,造成课堂纪律不好、秩序混乱,使许多同学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会让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
在演示实验时,还要尽可能与学生接近。如在切割金属钠时,由于钠在空气中非常容易被氧化而失去银白色光泽,所以在实验时,可将钠块放在厚厚的滤纸上,然后拿着小刀和镊子走近学生,让他们能在近处观察钠的色泽,并观察表面变暗的全过程。这样一圈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很好地认识钠这种活泼物质了。在试管实验中,一般可以举着试管在教室绕行一圈,让所有的学生都观察清楚,如果实验安全可靠,还可以把实验让学生传递下去观察;一些不便移动的装置就只能靠垫高了,比如钠在空气中燃烧、铝热反应等,用方凳垫高效果较好。如果是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用摄像头投影到屏幕上,效果也不错。
4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传统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容易遗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强调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制备Fe(OH)胶体的实验中,观察老师做演示实验的学生课后往往只记得将饱和FeCl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能制得Fe(OH)胶体,至于胶体的颜色及其和Fe(OH)沉淀的区别仍不清楚。而亲自动手的同学不仅能加以区别,有的同学在做实验中还发现当水接近沸腾时滴入饱和FeCl溶液再加热一会(此时水未沸腾)也会形成胶体,但上述现象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即接近100℃。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加以解释:FeCl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和HCl,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到接近100℃时有利于水解生成HCl,并使之气化,从而在水中形成Fe(OH)。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 注重实验讨论,培养思考能力
按照新课程教学目标,高中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探究实验来接受和掌握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一点要尤其重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实验出现失误时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即使实验失败了,也需要积极思考,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真正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有所得。如在原电池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有的小组的学生实验失败了,所制造的原电池未能顺利“发电”,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从原理和操作上一步步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找出解决方法。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合理利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巩固教学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通过积极思考,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是值得去积极实践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孙小媛,赵维秋.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2 孙圣智,李艳君,梁爱华,等,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J]冲小学实验与装备,2009(2)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