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建设者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更加详细、深远的考虑,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的需要在城市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实现良好的协调、共存。在这一背景下,水利工程规划中也愈发的突出了此项特点,在具体的发展规划当中越来越注重河道设计的生态型、自然性与美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河道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对此,本文就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水利工程河道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 美化与自然;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应用
一、自然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水利工程规划中的地位,以河道设计为例,人们过去更看重的是水利工程所发挥的防洪抗旱功能,但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流行,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已经不仅仅限于这些基础功能的发挥与应用的,而是逐渐朝向生态、环保、美化、旅游、和谐等方向发展。正因如此,如何落实这一系列功能的改造与建设,无疑对水利工程河道设计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在满足传统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净化自然的良好作用,下文就将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河道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具体论述。
(一)自然法则的两个层次
通常在工程设计活动当中,自然法则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生态保护原则,即科学合理的进行基础设施布置与规划,最大限度的扩大工程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提升自然净化比例;二是确保工程设计当中同周边环境的协调、自然,确保工程设计及防控措施的生态性。
(二)水利工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水利工程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类初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人类在遭遇水灾之后具有了一定的自然意识,进行了一些改造性的尝试。同其他阶段相比,原始水利阶段它更加注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旨在提高实用性,并无实际的美化与自然原则。第二阶段是经济水利阶段,人类在这一阶段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作为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如防洪设计、灌溉渠道设计等。第三阶段是生态环境水利工程阶段,此阶段也是当前广为提倡和推崇的阶段。当前,水利工程发展基本实现了从工程经济阶段到生态水利工程阶段的转变,人类对生态环境引起了重视,相应的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也更多了体现了美化与自然的原则。(见下图1)
二、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原则
(一)工程设计净化
工程设计净化是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上过分看重经济效益与GDP等指标,极大的浪费了生态环境及各种资源。当前,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水体周边企业加强监管力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工程设计净化实际上是基于生产生活需求所考虑的,做好工程设计净化,不仅鞥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又能促进工程各项有利功能的实现,如养殖灌溉等。
(二)工程设计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工程与美学的真正融合是工程的美化,它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高工程景观程度最为直接的方式与手法。第一,工程设计与人们景观的融合实际上是指水利工程中河道工程中同人文景观相协调、相融合的景观,即在工程设计当中基于自然景观基础上增加人文因素,故常被人称为人文景观。实际上,工程人文景观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必然趋势,如植物、水文景观及相关元素的补充都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景观价值。其次,鉴于水利工程景观的特点,它受到了不同地理环境及设计造型的影响,因此在人文景观的塑造上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还可以通过增加民族元素或人文内涵等具有底蕴的地域特色,通过与特色文化的融合更能够彰显出水利工程的内在文化特质,实现河道设计在文化层面的美化,真正做到人文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不仅如此,在对河道设计时出了考虑到水利工程景观的静态效果,同时还应该兼顾景观的动态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行车的安全与美感。
(三)挖掘水利工程特色
在对水利工程河道设计进行美化的同時,还应该注重挖掘水利工程的特色与内涵,然后再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在工程美化设计中加以应用。众所周知,实施工程水体净化工作后能够有效提升水体质量,并未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奠定良好的美化基础。正因如此,在对工程进行美化设计是就必须要结合工程本身的亲水性,加入绿色自然元素、景观设计、文化内涵等因素,充分体现出工程景观当中的“水文化”。通过这一设计不但能够丰富水利工程的景观效益,同时也能够增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工程美化艺术效果同外观造型的融合,确保做好这一点才能够让美与自然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得到更加具体、有效的运用,这对于实现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同工程实际的融合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促进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四)河道的非渠化与自然化
从整体上来看,人类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阶段与生态环境水利阶段。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的逐步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引起了重视。当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从工程经济水利阶段到生态环境水利阶段的过渡,就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及设计来看,生态化、自然化、非渠话已经成为了广大河道设计者的共识,并且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河道设计的主导思想。
具体来讲即在确保河道工程具有防洪抗洪、防侵蚀功能的基础上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及河岸生态系统。而美化与自然在水利工程河道中的设计与应用,主要就是将美学原理、生态学等理论系统的应用到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并采用人工辅助修复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将受损的河岸系统恢复到受破坏之前的良好景观格局,并处理好河道内部结构、系统功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规划及河道治理上,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防洪抗涝功能的发挥上了,而是更加看重河道设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足够的生态功能。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鼓励和提倡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和谐、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其实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才能够真正体现和谐社会。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与河道治理的同时,就必须要兼顾工程基本功能的发挥与河道周边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对于推动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勇.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和自然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2]蔡光华,马玉霞.浅谈水利工程中施工成本的预算控制[J].北京农业.2011(18).
[3]黄海田,张利昕.水利建设工程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及其质量控制要点[A].2009
[4]秦崇广.容县42项水利工程重新发挥效益[N].广西日报.2010.
【关键词】 美化与自然;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应用
一、自然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水利工程规划中的地位,以河道设计为例,人们过去更看重的是水利工程所发挥的防洪抗旱功能,但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流行,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已经不仅仅限于这些基础功能的发挥与应用的,而是逐渐朝向生态、环保、美化、旅游、和谐等方向发展。正因如此,如何落实这一系列功能的改造与建设,无疑对水利工程河道设计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在满足传统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净化自然的良好作用,下文就将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河道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具体论述。
(一)自然法则的两个层次
通常在工程设计活动当中,自然法则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生态保护原则,即科学合理的进行基础设施布置与规划,最大限度的扩大工程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提升自然净化比例;二是确保工程设计当中同周边环境的协调、自然,确保工程设计及防控措施的生态性。
(二)水利工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水利工程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类初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人类在遭遇水灾之后具有了一定的自然意识,进行了一些改造性的尝试。同其他阶段相比,原始水利阶段它更加注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旨在提高实用性,并无实际的美化与自然原则。第二阶段是经济水利阶段,人类在这一阶段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作为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如防洪设计、灌溉渠道设计等。第三阶段是生态环境水利工程阶段,此阶段也是当前广为提倡和推崇的阶段。当前,水利工程发展基本实现了从工程经济阶段到生态水利工程阶段的转变,人类对生态环境引起了重视,相应的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也更多了体现了美化与自然的原则。(见下图1)
二、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原则
(一)工程设计净化
工程设计净化是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上过分看重经济效益与GDP等指标,极大的浪费了生态环境及各种资源。当前,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水体周边企业加强监管力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工程设计净化实际上是基于生产生活需求所考虑的,做好工程设计净化,不仅鞥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又能促进工程各项有利功能的实现,如养殖灌溉等。
(二)工程设计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工程与美学的真正融合是工程的美化,它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高工程景观程度最为直接的方式与手法。第一,工程设计与人们景观的融合实际上是指水利工程中河道工程中同人文景观相协调、相融合的景观,即在工程设计当中基于自然景观基础上增加人文因素,故常被人称为人文景观。实际上,工程人文景观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必然趋势,如植物、水文景观及相关元素的补充都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景观价值。其次,鉴于水利工程景观的特点,它受到了不同地理环境及设计造型的影响,因此在人文景观的塑造上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还可以通过增加民族元素或人文内涵等具有底蕴的地域特色,通过与特色文化的融合更能够彰显出水利工程的内在文化特质,实现河道设计在文化层面的美化,真正做到人文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不仅如此,在对河道设计时出了考虑到水利工程景观的静态效果,同时还应该兼顾景观的动态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行车的安全与美感。
(三)挖掘水利工程特色
在对水利工程河道设计进行美化的同時,还应该注重挖掘水利工程的特色与内涵,然后再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在工程美化设计中加以应用。众所周知,实施工程水体净化工作后能够有效提升水体质量,并未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奠定良好的美化基础。正因如此,在对工程进行美化设计是就必须要结合工程本身的亲水性,加入绿色自然元素、景观设计、文化内涵等因素,充分体现出工程景观当中的“水文化”。通过这一设计不但能够丰富水利工程的景观效益,同时也能够增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工程美化艺术效果同外观造型的融合,确保做好这一点才能够让美与自然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得到更加具体、有效的运用,这对于实现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同工程实际的融合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促进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四)河道的非渠化与自然化
从整体上来看,人类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阶段与生态环境水利阶段。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的逐步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引起了重视。当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从工程经济水利阶段到生态环境水利阶段的过渡,就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及设计来看,生态化、自然化、非渠话已经成为了广大河道设计者的共识,并且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河道设计的主导思想。
具体来讲即在确保河道工程具有防洪抗洪、防侵蚀功能的基础上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及河岸生态系统。而美化与自然在水利工程河道中的设计与应用,主要就是将美学原理、生态学等理论系统的应用到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当中,并采用人工辅助修复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将受损的河岸系统恢复到受破坏之前的良好景观格局,并处理好河道内部结构、系统功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规划及河道治理上,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防洪抗涝功能的发挥上了,而是更加看重河道设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足够的生态功能。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鼓励和提倡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和谐、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其实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才能够真正体现和谐社会。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与河道治理的同时,就必须要兼顾工程基本功能的发挥与河道周边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对于推动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勇.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和自然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2]蔡光华,马玉霞.浅谈水利工程中施工成本的预算控制[J].北京农业.2011(18).
[3]黄海田,张利昕.水利建设工程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及其质量控制要点[A].2009
[4]秦崇广.容县42项水利工程重新发挥效益[N].广西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