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正和,是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一个农民,可他却常年住在美国做着柳编生意的大买卖。自从2000年去美国开公司后,万正和回家的次数就很少了。
万正和的家乡在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乡,这里盛产柳条。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将柳条编织成柳筐、柳篓,除了自己用外,一些人还拿到市场上去卖,可由于柳筐、柳篓在当地卖得很便宜,还不够工夫钱,所以大多数人都把柳条当作柴火烧掉。万正和的柳编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1985年他到安徽一家柳编厂打工,没想到这次短暂的打工经历竟然会改变他以后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万正和了解到原来柳编的产品出口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于是他想方设法让人帮自己把柳编产品带入了广交会,没想到,这届广交会万正和接下了10万元的订单,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实现了梦想。1988年,25岁的万正和终于在家乡建起了一座梦寐以求的柳制品加工厂。
在和客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万正和发现一些外商把收来的柳编制品用沥青染成巧克力色后不但很好看,而且这种着色后的柳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他便开始琢磨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改良。一次去故宫游玩时,故宫里各种古色古香的文物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万正和:“这个档次看起来很旧,很有味道。我就想办法做成这个颜色,那不就成了古董了嘛?非常好看了有成色了有档次了。回来后就在这个房间天天去试验,去摆弄。”
恰恰在这一年,淮河发大水,河滩上的柳条被泡了3个月后,表皮全部脱落,并且枝条出现了斑痕而没人要,这时候的万正和因为仿旧柳制品的实验取得成功,于是大量收购这些卖不掉的柳条。正好把不能用的废料,不能用的材料都用上了,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在那年广交会上,这些五颜六色的柳编制品一摆上展台就立即吸引了客商的眼球。如今,万正和已经将公司开到了美国。
万正和的家乡在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乡,这里盛产柳条。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将柳条编织成柳筐、柳篓,除了自己用外,一些人还拿到市场上去卖,可由于柳筐、柳篓在当地卖得很便宜,还不够工夫钱,所以大多数人都把柳条当作柴火烧掉。万正和的柳编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1985年他到安徽一家柳编厂打工,没想到这次短暂的打工经历竟然会改变他以后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万正和了解到原来柳编的产品出口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于是他想方设法让人帮自己把柳编产品带入了广交会,没想到,这届广交会万正和接下了10万元的订单,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实现了梦想。1988年,25岁的万正和终于在家乡建起了一座梦寐以求的柳制品加工厂。
在和客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万正和发现一些外商把收来的柳编制品用沥青染成巧克力色后不但很好看,而且这种着色后的柳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他便开始琢磨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改良。一次去故宫游玩时,故宫里各种古色古香的文物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万正和:“这个档次看起来很旧,很有味道。我就想办法做成这个颜色,那不就成了古董了嘛?非常好看了有成色了有档次了。回来后就在这个房间天天去试验,去摆弄。”
恰恰在这一年,淮河发大水,河滩上的柳条被泡了3个月后,表皮全部脱落,并且枝条出现了斑痕而没人要,这时候的万正和因为仿旧柳制品的实验取得成功,于是大量收购这些卖不掉的柳条。正好把不能用的废料,不能用的材料都用上了,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在那年广交会上,这些五颜六色的柳编制品一摆上展台就立即吸引了客商的眼球。如今,万正和已经将公司开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