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的探讨,揭示了框架建设和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之间的重要联系,并提出了基于框架建设的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需求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63-01
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服务于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应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规划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但规划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彼此孤立的系统和尚未统一的数据逐渐制约了规划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信息化面临的难题。
一、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多种规划业务系统并存且独立,规划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互通。规划业务系统涉及行政办公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依据城市规划信息化程度不同,规划部门相应拥有一个或多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由于开发平台、运行环境等差异,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操作性较弱,规划信息资源存放在不同的系统中,表现为碎片化的应用和关系,同时与规划部门联系紧密的土地、房产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一个个“信,规划管理工作因行业间资源不能共享而无法快速响应,降低了规划管理与决策的息孤岛”效率。2、基础地理数据缺乏统一的坐标基准未建立一个“无缝”的大地基准,使得规划设计工作中参考其他行业规划设计时,由于各行业依据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坐标基准不统一,数据之间不能完全做到无缝连接。3、基础测绘成果的数据组织形式固定,涵盖信息不够全面、规范专题图是规格设计重要的成果之一。规划部门在专题图的制作中,基础测绘成果是重要的数据源。由于其组织形式的固定性,没有针对规划应用专题来组织数据,既有不符合专题设计的要素冗余以及基础信息存在但不规范的数据冗余,也有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的缺口,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层、缩编、数据扩充等二次加工的工作,传统的规划管理系统不具备深加工应用的功能,还需另外组织人力去完成深加工工作。4、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可视化管理功能薄弱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统一管理十分欠缺。由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在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煤气泄漏甚至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5、缺乏三维可视化功能。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系统,是基于二维系统,缺乏三维可视化功能。传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通过规划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沙盘模型和三维动画来展示规划设计成果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模拟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现城市的三维可视化是基本趋势。
二、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一)框架建设下的新一代规划管理系统的实施目标
1、划标准体系的整合
规划信息化指导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存在不足或不成体系,是制约系统建设、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孤岛”形成的主要诱因。目前在缺乏行业引导的大环境下,各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标准体系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促进规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
2、规划数据资源的整合
数据资源的整合是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新一代规划管理系统将完成规划管理相关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城市现状各类空间和非空间以及相应的元数据信息的整合,形成设计结构统一、资源完备、存储规范的规划综合数据库。
3、规划应用系统的整合
根据对城市规划部门业务体系的调研,规划业务主要分为规划管理业务、测绘管理业务、政务管理业务、对外信息服务和档案管理等。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以核心业务“一书两证”审批为主线,全面梳理、整合和优化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业务流程,来达到整合现有规划应用系统的目的。
(二)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及特点
1、内容全面的规划管理数据库设计
新一代规划管理数据库,除直接共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统一建设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外,针对规划部门设计了其它专题数据库,如基础空间数据库、规划成果库、项目审批数据库、档案管理库等,并能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实时扩展。
2、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办公一体化
将“工作流”思想引入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按项目线索组织规划审批事项,既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同时实现“一书两证”的建设项目申报网上受理、局域网内审批以及审批结果和规划成果数据的可选择性网络发布。弥补规划部门现有办公系统中缺少图形审查功能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从规划设计到业务审批再到入库的“业务办公一体化”。
4、AutoCAD作为辅助前端数据的在线编辑和审批环境
考虑到规划人员的习惯,采用AutoCAD作为辅助前端数据的在线编辑和审批环境,用于对现有图形资料的查询与红线图的绘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CAD图形管理系统查看现有的各种CAD图形资料,还可以在前端的AutoCAD的环境下同时连接空间数据引擎,查询基础空间数据库中的各种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审批数据等。
5、三维空间分析决策支持
三维空间分析决策支持是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最大亮点,真正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辅助分析决策的跨越。
最大特点在于:1、多方案对比:提供多方案多屏对比分析的功能,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来观察各个规划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城市景观,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以直观的方式评估各个方案的优缺点。2、日照分析:在三维可视化基础上动态模拟显示阴影的连续变化,进而可以掌握一天、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阴影连续变化。规划人员可以非常便捷的参考其结果调整设计方案,以便满足日照条件。3、三维规划方案展示与实时修改:在已有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可通过加载矢量模型、建筑物拉伸、设置层数、层高、改变外表材质等快捷、实时的修改规划方案,并可将这些变化直接反映到三维场景中,直接查看这些调整对周围景观的影响,方便领导决策。4、二三维联动显示:提供二维、三维一体化的应用方式,实现二、三维多种类型数据之间的编辑联动,保持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数据更新一致,并将二维空间分析得结果实时叠加显示到三维场景中,真正实现二维数据编辑三维显示、二维数据查询三维显示、二维数据分析三维显示。
结语
城市规划信息化已经从分散的信息系统向综合、一体化、数据集中等方向发展。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与信息系统的集成基础上的“一张图”模式,它对全面、高精度、现势性强、统一标准的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的需求,加速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步伐。同时,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也为当今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灵活的共享平台,必将加速建立一个业务覆盖全、管理创新、系统集成、结构优化、资源整合、高效便捷的新一代城市规划系统,带来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岚;叶斌;王芙蓉,基于GIS的城市历史空间格局数字复原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规划师,2011(4):63-68
[2]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1-5+7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需求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63-01
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服务于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应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规划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但规划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彼此孤立的系统和尚未统一的数据逐渐制约了规划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信息化面临的难题。
一、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多种规划业务系统并存且独立,规划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互通。规划业务系统涉及行政办公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依据城市规划信息化程度不同,规划部门相应拥有一个或多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由于开发平台、运行环境等差异,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操作性较弱,规划信息资源存放在不同的系统中,表现为碎片化的应用和关系,同时与规划部门联系紧密的土地、房产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一个个“信,规划管理工作因行业间资源不能共享而无法快速响应,降低了规划管理与决策的息孤岛”效率。2、基础地理数据缺乏统一的坐标基准未建立一个“无缝”的大地基准,使得规划设计工作中参考其他行业规划设计时,由于各行业依据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坐标基准不统一,数据之间不能完全做到无缝连接。3、基础测绘成果的数据组织形式固定,涵盖信息不够全面、规范专题图是规格设计重要的成果之一。规划部门在专题图的制作中,基础测绘成果是重要的数据源。由于其组织形式的固定性,没有针对规划应用专题来组织数据,既有不符合专题设计的要素冗余以及基础信息存在但不规范的数据冗余,也有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的缺口,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层、缩编、数据扩充等二次加工的工作,传统的规划管理系统不具备深加工应用的功能,还需另外组织人力去完成深加工工作。4、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可视化管理功能薄弱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统一管理十分欠缺。由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在施工中挖断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煤气泄漏甚至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5、缺乏三维可视化功能。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系统,是基于二维系统,缺乏三维可视化功能。传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通过规划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沙盘模型和三维动画来展示规划设计成果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模拟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现城市的三维可视化是基本趋势。
二、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一)框架建设下的新一代规划管理系统的实施目标
1、划标准体系的整合
规划信息化指导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存在不足或不成体系,是制约系统建设、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孤岛”形成的主要诱因。目前在缺乏行业引导的大环境下,各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标准体系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促进规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
2、规划数据资源的整合
数据资源的整合是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新一代规划管理系统将完成规划管理相关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城市现状各类空间和非空间以及相应的元数据信息的整合,形成设计结构统一、资源完备、存储规范的规划综合数据库。
3、规划应用系统的整合
根据对城市规划部门业务体系的调研,规划业务主要分为规划管理业务、测绘管理业务、政务管理业务、对外信息服务和档案管理等。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以核心业务“一书两证”审批为主线,全面梳理、整合和优化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业务流程,来达到整合现有规划应用系统的目的。
(二)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及特点
1、内容全面的规划管理数据库设计
新一代规划管理数据库,除直接共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统一建设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外,针对规划部门设计了其它专题数据库,如基础空间数据库、规划成果库、项目审批数据库、档案管理库等,并能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实时扩展。
2、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办公一体化
将“工作流”思想引入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按项目线索组织规划审批事项,既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同时实现“一书两证”的建设项目申报网上受理、局域网内审批以及审批结果和规划成果数据的可选择性网络发布。弥补规划部门现有办公系统中缺少图形审查功能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从规划设计到业务审批再到入库的“业务办公一体化”。
4、AutoCAD作为辅助前端数据的在线编辑和审批环境
考虑到规划人员的习惯,采用AutoCAD作为辅助前端数据的在线编辑和审批环境,用于对现有图形资料的查询与红线图的绘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CAD图形管理系统查看现有的各种CAD图形资料,还可以在前端的AutoCAD的环境下同时连接空间数据引擎,查询基础空间数据库中的各种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审批数据等。
5、三维空间分析决策支持
三维空间分析决策支持是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最大亮点,真正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辅助分析决策的跨越。
最大特点在于:1、多方案对比:提供多方案多屏对比分析的功能,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来观察各个规划设计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城市景观,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以直观的方式评估各个方案的优缺点。2、日照分析:在三维可视化基础上动态模拟显示阴影的连续变化,进而可以掌握一天、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阴影连续变化。规划人员可以非常便捷的参考其结果调整设计方案,以便满足日照条件。3、三维规划方案展示与实时修改:在已有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可通过加载矢量模型、建筑物拉伸、设置层数、层高、改变外表材质等快捷、实时的修改规划方案,并可将这些变化直接反映到三维场景中,直接查看这些调整对周围景观的影响,方便领导决策。4、二三维联动显示:提供二维、三维一体化的应用方式,实现二、三维多种类型数据之间的编辑联动,保持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数据更新一致,并将二维空间分析得结果实时叠加显示到三维场景中,真正实现二维数据编辑三维显示、二维数据查询三维显示、二维数据分析三维显示。
结语
城市规划信息化已经从分散的信息系统向综合、一体化、数据集中等方向发展。新一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与信息系统的集成基础上的“一张图”模式,它对全面、高精度、现势性强、统一标准的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的需求,加速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步伐。同时,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也为当今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灵活的共享平台,必将加速建立一个业务覆盖全、管理创新、系统集成、结构优化、资源整合、高效便捷的新一代城市规划系统,带来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岚;叶斌;王芙蓉,基于GIS的城市历史空间格局数字复原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规划师,2011(4):63-68
[2]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