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工具”这一表述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旨在突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这一特点;而“人文性”则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发扬字里行间的人文,“教什么”“怎么教”永远是每一位站在课堂上的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日,我由执教《怀念母亲》一文,得以再次深思这一问题。这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扎扎实实教语文,落实语文,如何用最具体的目标、得当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带领学生感受这一个个方块字间里透露的深挚情意,感受赤子之心?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紧抓关键词句,品传情达意之美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拿到手读完,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通过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针对本篇而言,通过抓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无疑是一种好方法。
然而,怎么突破效果最佳呢?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读课题,读出情感,这时,我紧紧抓住题目中的“母亲”一词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我追问:“对于这两位母亲,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生答:“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我继续追问:“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一段中的这一句,全文也正是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中行文的。这时,我强调了通过抓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为学生接下来解读文本同样也起到了情感引线的作用。继而我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的问题,“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更为明确的感受到了为何作者在开篇之初,笔端就流露出了深得化不开的情与义,更明白了全文情感基调缘何如此。
二、珍视个人解读,寻合作探究之路
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里处处流露着季老对两位母亲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我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寻找出自己眼中的所见到的那份情感。学生在默读、勾画的过程中,沉静、安然,当提出可同桌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解读时,彼此期待的眼神,交流的话语又让寂静的课堂回归了思想的碰撞。我鼓励多元解读,但尊重文本,把握大意。学生虽与季老不曾蒙面,也无季老这样的境遇,但是,深入文本,涉及情感之体验,竟然是把握得极好。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值此,我十分欣喜。
三、坚持以读代讲,悟语言文字之美
我们提倡诵读,即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眼到、心到、口到,传其声,表其情,以此再次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为此,在课堂上,我少讲,或不讲,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争取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针对学生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我让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让学生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并链接《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的悔恨,再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部析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此外,为更有效地进行读之悟,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这也是符合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感受→领悟→升华。
四、引导发挥想象,扬学以致用之帆
《新课标》中针对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呢?通过有效引导教学,学生已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水到渠成之际,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一直伴随着季老渡过了在欧洲的十一个春秋,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这四千多个魂牵梦萦的日子,他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日记,同学们,请想一想,他在日记里还会怎么写,拿起笔,写一写。”值此之际,丰厚了作者思念祖国、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情感,此时的仿写日记,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模仿,而是由文本语言本身的联系揣摩生发出来的文本内容的丰厚和文本语言形式的仿写运用,如此,真正达成了语言意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和谐相容地被学生直观悦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这样的言说,不是一种理性的口头写作,而是在老师创设的课堂温馨的“情境场”中自然生发,真情流露的,老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和谐交融。学到了写作方法,习得了文字。而此时,更是通过有效教学模式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最终习得的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相信坚持贯穿方法的引导,能力的培养,假以时日,学生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并用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会得以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终是有限,语文的课堂却是无限宽广。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最终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追寻语文阅读教学的“言意共生”之境,恐怕路漫漫其修远,然而只要我们时时刻刻牢记语文的课程定位,语文教学就会扎扎实实地进行,就会走向“回家”的路。
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发扬字里行间的人文,“教什么”“怎么教”永远是每一位站在课堂上的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日,我由执教《怀念母亲》一文,得以再次深思这一问题。这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扎扎实实教语文,落实语文,如何用最具体的目标、得当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带领学生感受这一个个方块字间里透露的深挚情意,感受赤子之心?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紧抓关键词句,品传情达意之美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拿到手读完,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通过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针对本篇而言,通过抓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无疑是一种好方法。
然而,怎么突破效果最佳呢?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读课题,读出情感,这时,我紧紧抓住题目中的“母亲”一词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我追问:“对于这两位母亲,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生答:“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我继续追问:“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一段中的这一句,全文也正是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中行文的。这时,我强调了通过抓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为学生接下来解读文本同样也起到了情感引线的作用。继而我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的问题,“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更为明确的感受到了为何作者在开篇之初,笔端就流露出了深得化不开的情与义,更明白了全文情感基调缘何如此。
二、珍视个人解读,寻合作探究之路
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里处处流露着季老对两位母亲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我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寻找出自己眼中的所见到的那份情感。学生在默读、勾画的过程中,沉静、安然,当提出可同桌间互相交流自己的解读时,彼此期待的眼神,交流的话语又让寂静的课堂回归了思想的碰撞。我鼓励多元解读,但尊重文本,把握大意。学生虽与季老不曾蒙面,也无季老这样的境遇,但是,深入文本,涉及情感之体验,竟然是把握得极好。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值此,我十分欣喜。
三、坚持以读代讲,悟语言文字之美
我们提倡诵读,即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眼到、心到、口到,传其声,表其情,以此再次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为此,在课堂上,我少讲,或不讲,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争取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针对学生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我让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让学生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并链接《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的悔恨,再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部析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此外,为更有效地进行读之悟,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这也是符合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感受→领悟→升华。
四、引导发挥想象,扬学以致用之帆
《新课标》中针对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呢?通过有效引导教学,学生已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水到渠成之际,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一直伴随着季老渡过了在欧洲的十一个春秋,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这四千多个魂牵梦萦的日子,他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日记,同学们,请想一想,他在日记里还会怎么写,拿起笔,写一写。”值此之际,丰厚了作者思念祖国、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情感,此时的仿写日记,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模仿,而是由文本语言本身的联系揣摩生发出来的文本内容的丰厚和文本语言形式的仿写运用,如此,真正达成了语言意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和谐相容地被学生直观悦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这样的言说,不是一种理性的口头写作,而是在老师创设的课堂温馨的“情境场”中自然生发,真情流露的,老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和谐交融。学到了写作方法,习得了文字。而此时,更是通过有效教学模式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最终习得的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相信坚持贯穿方法的引导,能力的培养,假以时日,学生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并用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会得以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终是有限,语文的课堂却是无限宽广。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最终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追寻语文阅读教学的“言意共生”之境,恐怕路漫漫其修远,然而只要我们时时刻刻牢记语文的课程定位,语文教学就会扎扎实实地进行,就会走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