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鉴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朗读;培养
1引言
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然是工具,就要让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文文字的技能,这种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将其视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指导学生的情感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朗读是说的具体表现形式,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一个环节的提高必然带动其他环节的提高。
其次,有利于學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朗读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是更加容易。
再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朗读和阅读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情感朗读,能够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有机构成之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其实质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3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对策
3.1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课文,读出其中的“味”
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以此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效果,从而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使得文章打动学生,先要自己被课文章打动,只有自己在讲解文章的时候融入情感,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时候才会带着情感学习,带着情感朗读。例如,在学习到《为中华之崛起》的时候,课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嘿!这一带真和别处大不相同……”,其中的“大不相同”蕴意颇深。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尝试去思考“大不相同”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等词语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纷纷发表出自己的看法,猜测年幼的周总理在看到“大不相同”的景象时的想法。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讲解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总结,将“中华不振”的讲解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3.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实现有效“对话”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应当进行适当的互动。那么。如何进行互动呢?师生“对话”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同时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积极地去品位、去揣摩,感受文章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抓住重点词句,实现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但是参与的主动权应当教到学生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有效对话,可以将学生置身于文章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教学的意义所在,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中品析文章、感悟文章,真正做到深入学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极为重要。
3.3结合问题定好朗读基调,把握其中的“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类型比较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不同情感的文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区分,因为情感的不同,所要求的朗读基调也要不同,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也会呈现出一定差别。面对描写人物的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典型事迹的描写,记录下其中的描写词汇,把握好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物情感。在《一夜的工作》中,描写了总理伟岸的人格,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总理的敬仰和爱戴,洋溢出为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的幸福之情。面对景物描写的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想象景物的画面,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一幅文章中的情景画。《桂林山水》是一篇比较典型地描写景物的文章,文章处处体现出桂林山水的“美”,如果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想象那种美的画面,那么朗读的效果将会有质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部分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在情感朗读中,学生的会发现文章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将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及人文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02):78-79.
[2]林加帅.探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24(12):99-100.
[3]乔湘凌.情由读中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36(6):51-51.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感朗读;培养
1引言
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然是工具,就要让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文文字的技能,这种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将其视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指导学生的情感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朗读是说的具体表现形式,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一个环节的提高必然带动其他环节的提高。
其次,有利于學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朗读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是更加容易。
再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朗读和阅读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情感朗读,能够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有机构成之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其实质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3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对策
3.1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课文,读出其中的“味”
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以此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效果,从而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使得文章打动学生,先要自己被课文章打动,只有自己在讲解文章的时候融入情感,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时候才会带着情感学习,带着情感朗读。例如,在学习到《为中华之崛起》的时候,课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嘿!这一带真和别处大不相同……”,其中的“大不相同”蕴意颇深。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尝试去思考“大不相同”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等词语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纷纷发表出自己的看法,猜测年幼的周总理在看到“大不相同”的景象时的想法。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讲解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总结,将“中华不振”的讲解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3.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实现有效“对话”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互动,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应当进行适当的互动。那么。如何进行互动呢?师生“对话”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同时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积极地去品位、去揣摩,感受文章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抓住重点词句,实现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但是参与的主动权应当教到学生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有效对话,可以将学生置身于文章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教学的意义所在,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中品析文章、感悟文章,真正做到深入学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极为重要。
3.3结合问题定好朗读基调,把握其中的“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类型比较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不同情感的文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区分,因为情感的不同,所要求的朗读基调也要不同,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也会呈现出一定差别。面对描写人物的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典型事迹的描写,记录下其中的描写词汇,把握好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物情感。在《一夜的工作》中,描写了总理伟岸的人格,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总理的敬仰和爱戴,洋溢出为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的幸福之情。面对景物描写的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想象景物的画面,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一幅文章中的情景画。《桂林山水》是一篇比较典型地描写景物的文章,文章处处体现出桂林山水的“美”,如果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想象那种美的画面,那么朗读的效果将会有质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部分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在情感朗读中,学生的会发现文章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将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及人文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02):78-79.
[2]林加帅.探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24(12):99-100.
[3]乔湘凌.情由读中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36(6):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