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河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与其说是去走河了,不如说是去找河了。在十多公里的总行程里,能看到的河流时间和所占行程的长度,都不足总行程的一半。此外,我也对“支流”有了新的理解,尽管同行的领队张老师说,昨天我们走的才是古萧太后河,但怎么说都是“支流”的感觉——“支离破碎的河流”。昨天的行程,还有一个大的感慨就是,我们似乎不是在走河流,而是在找古董,是从一个又一个工棚和黄泥堆中,寻找古董一样稀罕的古老河流。
  从出发地十里河(北京东南三环的一处立交桥)往东,走了一公里多,都没见到河流。倒是很担心,在穿越建筑工地时,是否会有人像上次穿越高尔夫球场时那样来干涉我们。这回倒不错,前后好几次穿越工地,都算和谐,阿弥陀佛!在穿过一个建材市场,绕到后身,又过了一个十字楼口后,忽然发现一个巷子口,里面隐约有河堤,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我们看到从桥洞里潺潺流出来的河水时,没有人兴奋了。在牛奶加了点点绿茶一样颜色的河水里,你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是夏天,在这个岸边还有垂柳的地方,白天会是什么感觉。我特意去住户的门牌上看了一下村子的名字——满井村,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在这个似乎应该理解为“满是水井”的村子里,沿着河道(这个村沿河的也就是100多米的样子)有三四个公厕,北京城郊很常见的砖式公厕,而公厕的另一边就是那河道。跟公厕平行着几个地下水管,在往河里排污。这给我造成了错觉,以为公厕的下水直接排进了河里,后来想想,也不应该是,因为水没那么脏和恶心。
  等我们走出100多米碰上无路可过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个头戴红绒线帽的老大娘,一见我们就像见了救星一样,把一股脑儿的愤怒倒给了我们。她那些激愤的话的大致意思就是,在这个短短的河道边,居然有人家往河里倒粪,而且,可能村领导跟她说要改造,但从来没有动静,弄得她家根本不敢开门,开门就是极臭的味道。她的愤怒陈述,尽管我没有完整地去听(不像我们的领队还好意地给她指明了处理方法),但我能猜得出来,她那愤怒的背后到底发生了哪些可能的故事。然而,我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是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希望看到这段文字的人们,能够行动起来,去改变这个在东四环内,叫满井村的人们的居住环境。
  在绕过满井村和它东面的北京环卫集团一个处理工厂后,我们就走到了东四环(那里应该叫小武基桥吧)。这条古萧太后河出现了一个支流,说是支流,其实在南方怎么也不可能叫河,只能算灌渠。在渠的两面护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禁止向河里倒粪稀”。说明这条两岸至多只有1米5宽的渠两边,也许还真有村民倒过粪。
  那段古萧太后河的支流延伸了不到200米就变成了盖板河。我们只好又回去循迹古萧太后河了。但是,古萧太后河出了东四环,进入小武基村前就成了盖板河,而日,看不到河水了。我很纳闷,在四环里还有水的怎么一出四环就没见水流了。
  在又绕过一个市场后,见路牌上好像写着“陈家村”,按照领队的GPS导航仪,应该是往陈家村这个方向去,结果真是没走多远,就见到了河道。这里河道宽多了,有在四米的样子。河两边也没打护岸,就是自然的泥土岸。但河道里,除了偶尔几处已经冰冻的水洼,毫无流水的迹象。当我们来到河西口时,就听得前方河南岸,好几只狗在狂吠,循声望去,似乎是一户河边人家,用一道小门把去路拦住。我们只好从河北岸过去,而我是从河床里走到北岸的。当靠近那户人家时才看清楚,一个似乎三十不到的年轻人,在100多米的河南岸,拴了三只黄狗,这三只狗似乎很少看到有人敢从这段河道走过,所以拼命地在那里狂吠。我倒没怎么害怕,估计同行的在位女上,心里有点打鼓了。好在都拴着链子,那三十不到的年轻人,目无表情地看着我们一行八人。
  在走出在四百米后,一面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是折返再让那三只黄狗猛叫,还是翻越。最终领队张老师选择了翻越。翻越了那面两米不到的墙后,忽然走进了一个仓库区,在近两公里的范围内,都是仓库。道路还算干净,估计都是整包的货物。看到一个电线铁塔,领队说,该左转了。从一个围起来的工地左转去后,河流突然又出现了。这时,看到的河水就不像在满井那里的奶白加点绿了,说好听点是奶黄加点绿,说不好听的,就是粪黄了,而且味道也有了粪味。在这长达近一公里的河道里,前段还好一些,因为一边是菜地,到汇入萧太后河正流之前的在四百米距离中。河西岸满是收废品的商贩。河岸上堆满了废品,塑料的、铁的、家用的、工业用的,一个词,就是“太壮观了”,而我们走的河东面,其实本没有路,只是有防护堤。因为早已荒废,通不过,中间好像是一家锯木作坊。没看到两边有人往河道里扔什么。这条支流汇进萧太后河主河道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灰白色的漩涡,因为,萧太后河主河道里的河水,已经是黑色的了,所以支流还算有些白的感觉。
  走过小武基村那段河流时,我又习惯性地做了先锋,而领队他们几个,却意外地碰上了一个村里的学童,10岁上下,很活泼,典型的北京孩子。在他带他们走过了古萧太后河支流最后一段后,他还是非常新奇,想跟我们走,怎么劝都要跟我们走,走在途中,还不停地问,叔叔,叔叔,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走啊。领队跟他解释,是希望住在这个城市里的叔叔,阿姨们,都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真实情况。显然,太多沉重的带责任感的言语,他还理解不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情绪,一路走一路说,这里有什么什么那里有什么什么,还会不断地提到他的同学们。当我们走到北京欢乐谷时,已是正午了,领队终于说服了他,他回家了。
  昨天的后半段,几乎不是在走水了,而是在感觉工地和现代建筑了,因为萧太后河北岸的大武基村北而全都是工地了。在北京欢乐谷对面的一处超市快餐厅用过简单的午餐后,我们的走水基本到了收官阶段。在过了京沈高速,走到化工路口时,河道再一次出现。按照地图的解释,那里应该是东南郊灌渠。但河水跟萧太后河比,又差了很多,几乎不见流动,而且颜色更加鲜艳了,绿得疹人。不到100米处,是个工厂区门口,在灌渠上架了座桥,从这工厂下面,流出来的是紫色的水,染得河水不绿不紫。
  再过一段,旁边是一个新的楼盘,河道上面新做了盖板,好像是一个公交车终点站。但盖板下的桥洞里,却冒出股股的青烟,这确实是第一次看到从河道盖板下还会冒出烟来,不亲眼见到,怎么也不会相信的。我们几个人,怎么也猜不出来这是什么烟。
  在又一次翻越工地后,我们走到了昨天探河的最后阶段,那里也是东南郊灌渠,总共100多米的河道,中间打了一个九十度直角拐弯。如果你不从工地穿越,也许怎么也不会注意到,在四环立交桥边还有这段河。
  昨天走过的那些河流,其实都会让人惊讶,河居然存在着。除非你就住在它边上,否则就只有从细致得不能再细致的地图上,才能找到它们的位置。不过,在地图上,它们的颜色是蓝色的,但现实中的它们,有绿,有黄,有白,有紫,唯一没有的颜色,就是蓝色。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人人买单”是自然之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公众倡导项目。从今年1月份开始策划,我们的出发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是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其实对这个话题已经非常关注。  第二,因为自然之友觉得关于节能减排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作为公众来说,每个人都应该负有责任,可以为节能减排做一些事情。正如几位老师刚才提到的,有的老百姓甚至认为巴厘岛这个会议
期刊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受到的气候变化影响尤为严重。而中国的环境污染原本就已经陷入危机状态。对中国来说,气候变化呈现出一种和其他环境问题相互作用,因而后果更加严重的特点。  ——气候变暖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2007年4月23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在中国气象局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
期刊
近几年,气候变化给中国乃至全球社会带来的挑战已经引起中国公民社会的关注。一些本土民间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在华机构纷纷开展了多种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不过,针对气候变化这个议题,中国公民社会尚未能在充分把握其国际背景的基础上,形成立足中国实际的系统回应以及行动策略。  有鉴于此,包括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志愿者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八家机构启动了《
期刊
在争议之中脱颖而出    巴西利亚新都于1960年4月落成。翌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来访时说:“感觉就像踏上了另一个星球。”而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论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他说巴西利亚不像一座城市,而像一个纪念碑式建筑的主题公园。  说巴西利亚不像城市情有可原。巴西利亚的确不是那种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功能于一体,贪大求全的都市;当然,它也不是人们熟悉的那种地广人稀的乡
期刊
博强  他是一名美国农民的儿子,是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学博士生,他精通中韩两门外语,他被自然之友成员们亲切地称为“超级志愿者” 傅强是自然之友的美籍志愿者。  在过去的一年中,傅强做了自然之友的多个项目的志愿工作,从可持续发展教育到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从网站的英文版到“全球变暖,人人买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帮助自然之友办公室工作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无国界的志愿者精神。  我们感谢傅强,感谢他
期刊
《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中,“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成为评价城市品牌价值的五大指标体系,北京位列品牌价值指数首位。北京的“宜业”、“宜游”,上海的“宜商”、“宜学”,大津的“宜业”,重庆的“宜游”,都为其城市品牌增筹加码。但是,“宜居”成为了这些大城市的软肋。    一、宜居城市的标准    “宜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一个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还包括一系列衡量标准,是一个集经济
期刊
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现象,最普通的温室气体是我们每天使用的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主要为我们提供能量。化石燃料中主要是煤,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采取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减少对这些能源物质的消耗,以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导致产生温室气体,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本文想告诉大家如何做才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有利于地球的可持续发
期刊
最近,圆明同声明退出北京的公园通票序列,把这个消息伴着“圆明园是不是该复建10%”的社会大争论一起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但正好让人一下子看到了圆明园问题的症结所在。  圆明园如果要退出北京公园通票系统,也好,正好让它争取公共财政的补贴,成为一个免费开放的“国家公园”,让全世界的人民可自由出入,让当地原生的动植物可自由牛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顶梁柱构成中,除了有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之外,更需要
期刊
中国现在、以后可能都还会有许多对环境造成潜在危险的项目,赵玉芬院士不可能一一提出议案,袁东星教授不可能参加所有的环评座谈会,厦门市民也不可能天天散步,厦门事件的意义是在2007年提供了公民发声、公民参与与公民决定的一整套样本。这套样本产生了,就可以供中国所有的公民使用,他们可以不必像厦门市民那么辛苦了,这可以说,在以后的每次公民行动中,都有厦门市民的参与。  公民社会最核心的力量在于每一个人都不放
期刊
从1986年至今,徐大鹏跳入“环教”圈子,已二十年有余。  当徐大鹏1986年从北湖小学调入江汉区教育局科技电教站开始着手环境教育时,身边的朋友见到他打趣道,“搞环保不是环卫工做的事吗?你现在当起环卫工时啦?”徐大鹏只是摇头笑了笑,并没有辩解,因为他知道最好的自我解嘲,是行动。  那时武汉市环境教育工作几乎如同空白,一些人甚至对环境教育有着误解和轻视。当众多环保者在残酷现实前愁眉难舒时,徐大鹏却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