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语言文字。尤其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不仅凸显了“阅读型”社会的优势特征,而且阅读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切实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并且较好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创新呢?作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就“问题法、体验法、画图法、迁移法”等方面的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创新教学 教学应用
“阅读”是人们搜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诸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睿智阅读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无不是在强调“阅读”对于启智益能、人性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体系中享有“半壁江山”之誉,一直流传着“得阅读者得语文”的经典说法。它既是一项不断“吸收与内化”的潜移默化活动,又是一种“体验与迁延”的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让阅读主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在“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中攫取善教乐学的良好效益和效应。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活动呢?
一、以“问题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其中“疑”是通俗意义上的“问题”。换言之,“问题”意识是唤醒人的思维意识并促进人的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现象。本文所说的“问题法”,既包括来自教师的“教学提问”,又包括发自学生的“质疑问难”。前者是教师手中拥有的一种“常规性武器”,只要问得好、问得准,就能够充分发挥“唤醒、启迪、暗示”等正强化作用;一旦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则能把他们引向无限良性循环的阅读学习之路。
以“教学提问”为例。就是语文教师或从“课题”入手,或从课文的主体内容入手,或从文中的重要句式(如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入手,或从其中的“趣点、亮点、疑点、怪点”等入手,或从情感现象入手,提出一些有价值性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学习活动。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抓住课题提问:①本文写了几个地方?②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究竟有什么不同?前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后一个问题须学生细微思考——究竟是什么不同才让作者记忆尤新呢?这就从“无声无息”中激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心理。再以“质疑问难”为例。由于笔者平时注重培养“问题”能力,因此有些学生在阅读《孔乙己》课文后,随即提出一些“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问题: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的名字?孔乙己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为什么不自食其力,而自甘堕落呢?最终孔乙己究竟是“死了”还是“未死”呢……在如此问题牵引下,有效阅读教学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二、以“体验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陸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蕴含的哲理是——“学”固然重要,“做”同样很重要。只有把“学与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与其让教师在“课文解剖”中进行“喂教”,不如留下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亲历与感悟、体验与实践,从而在情感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应的个性化认知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既可培养能力与素养,又可激发情趣,深化情感。
如何开展语文阅读体验教学活动呢?一是师生共同创造可体验的环境。比如,让学生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诵录音,听配乐朗诵;也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品读;或者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自读自悟活动。与此同时,还可辅之适当的背景、音乐、场景等情感手段渲染。二是由学生进入体验境界。三是师生共同交流体验。以《沁园春·雪》教学为例。笔者课前通过查找北国雪景和历史图片,认真制成课件,并且配上古筝演奏。在“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让全班边听边看,以增加大家对全诗意境的深刻体验。不仅如此,还在“研读赏析”教学环节,特别选择了四组雪景,分别对应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样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在“图文互动”中进行比较、品味、欣赏,再借助想象,用语言描绘“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最后通过“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形式实现相互共享和共建。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成了语言品味的主人,成了意象创造的主人,成了文学欣赏的主人,成了自我阅读的主人。
三、以“图表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它着重强调“演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的“感知”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如果“远离”或“摆脱”了实践这个因素,就无所谓“感知”。尤其是初中学龄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还欠佳。正因为如此,积极开展“图画演示”的手口脑互动教学,有利于他们对文意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以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教学为例。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说明文。“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所在。为了让学生切实感知课文内容和说明思路,对于前一个问题的教学方法如下: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了“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的真实景象,让学生在“图文互动”中加强感知、深化印象;其次,让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语言说明,尽量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上述六种各有特点的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和位置,以此梳理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条理和顺序,从而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并且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基本能力。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则引导学生按照“分类别”“作比较”“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为类型,并与相应的课文内容相结合,采用图表形式把它们列出来。如此,学生从“画图”和“列表”中不仅有效地触摸重点、消除难点,而且较好地感知课文的“芸芸众美”——语言美、动态美、和谐美、映衬美和结构美。 四、以“迁移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究竟什么是“迁移教学法”呢?它又叫“迁移想象法”,是指摆脱教材课文中的固有限制,从某一局部地方旁逸斜出,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迁移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加“新鲜活水”,以此进一步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空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想象能力。“想象”既是人的创造心理活动的起点,又是发展人的创造活动能力的必经过程。也就是说,创造一般都是以“想象-假设-实践”三段式递进实现的。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迁移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步完善他们的创造心理品质呢?以《孔乙己》教学为例。针对课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结句,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并且讨论“此时你就是‘我’,孔乙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呢?”。此问即产生“一石激浪”的效应,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经过一定的思维和想象,形成了如下几种创造性说法:①“活着论”——孔乙己毕竟是知识分子出身,在鲁镇这个地方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远走他乡,无论洗心革面、重新振作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继续“穷混”下去,他应该享有“活着”的自由和权利。②“死了論”——因“偷”被打残,孔乙己只好以手走路,而且直到第二年端午依然没有出现在“公众大视野”下,根本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死存亡,如果不死,就是“人间奇迹”。③“无谓论”——孔乙己除了“笑料”,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既然如此,他的或生或死根本“不值得关注”,我们只要认清“封建罪恶”和“社会麻木”就行。无论哪种观点,这不是“迁移创造”的阅读花朵吗?
综上所述,本文所介绍的“问题法、体验法、画表法、迁移法”这几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根据实际情况或单独使用或综合运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2]于志强.对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曹永鸣《丰碑》第二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2000(06).
[3]陈浩.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4]高中云.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1(27).
[5]张少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创新教学 教学应用
“阅读”是人们搜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诸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睿智阅读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无不是在强调“阅读”对于启智益能、人性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体系中享有“半壁江山”之誉,一直流传着“得阅读者得语文”的经典说法。它既是一项不断“吸收与内化”的潜移默化活动,又是一种“体验与迁延”的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让阅读主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在“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中攫取善教乐学的良好效益和效应。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活动呢?
一、以“问题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其中“疑”是通俗意义上的“问题”。换言之,“问题”意识是唤醒人的思维意识并促进人的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现象。本文所说的“问题法”,既包括来自教师的“教学提问”,又包括发自学生的“质疑问难”。前者是教师手中拥有的一种“常规性武器”,只要问得好、问得准,就能够充分发挥“唤醒、启迪、暗示”等正强化作用;一旦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则能把他们引向无限良性循环的阅读学习之路。
以“教学提问”为例。就是语文教师或从“课题”入手,或从课文的主体内容入手,或从文中的重要句式(如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入手,或从其中的“趣点、亮点、疑点、怪点”等入手,或从情感现象入手,提出一些有价值性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学习活动。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抓住课题提问:①本文写了几个地方?②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究竟有什么不同?前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后一个问题须学生细微思考——究竟是什么不同才让作者记忆尤新呢?这就从“无声无息”中激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心理。再以“质疑问难”为例。由于笔者平时注重培养“问题”能力,因此有些学生在阅读《孔乙己》课文后,随即提出一些“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问题: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的名字?孔乙己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为什么不自食其力,而自甘堕落呢?最终孔乙己究竟是“死了”还是“未死”呢……在如此问题牵引下,有效阅读教学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二、以“体验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陸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蕴含的哲理是——“学”固然重要,“做”同样很重要。只有把“学与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与其让教师在“课文解剖”中进行“喂教”,不如留下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亲历与感悟、体验与实践,从而在情感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应的个性化认知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既可培养能力与素养,又可激发情趣,深化情感。
如何开展语文阅读体验教学活动呢?一是师生共同创造可体验的环境。比如,让学生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诵录音,听配乐朗诵;也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品读;或者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自读自悟活动。与此同时,还可辅之适当的背景、音乐、场景等情感手段渲染。二是由学生进入体验境界。三是师生共同交流体验。以《沁园春·雪》教学为例。笔者课前通过查找北国雪景和历史图片,认真制成课件,并且配上古筝演奏。在“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让全班边听边看,以增加大家对全诗意境的深刻体验。不仅如此,还在“研读赏析”教学环节,特别选择了四组雪景,分别对应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样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在“图文互动”中进行比较、品味、欣赏,再借助想象,用语言描绘“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最后通过“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形式实现相互共享和共建。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成了语言品味的主人,成了意象创造的主人,成了文学欣赏的主人,成了自我阅读的主人。
三、以“图表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它着重强调“演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的“感知”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如果“远离”或“摆脱”了实践这个因素,就无所谓“感知”。尤其是初中学龄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还欠佳。正因为如此,积极开展“图画演示”的手口脑互动教学,有利于他们对文意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以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教学为例。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说明文。“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所在。为了让学生切实感知课文内容和说明思路,对于前一个问题的教学方法如下: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了“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的真实景象,让学生在“图文互动”中加强感知、深化印象;其次,让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语言说明,尽量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上述六种各有特点的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和位置,以此梳理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条理和顺序,从而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并且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基本能力。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则引导学生按照“分类别”“作比较”“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为类型,并与相应的课文内容相结合,采用图表形式把它们列出来。如此,学生从“画图”和“列表”中不仅有效地触摸重点、消除难点,而且较好地感知课文的“芸芸众美”——语言美、动态美、和谐美、映衬美和结构美。 四、以“迁移法”为手段,积极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究竟什么是“迁移教学法”呢?它又叫“迁移想象法”,是指摆脱教材课文中的固有限制,从某一局部地方旁逸斜出,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迁移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加“新鲜活水”,以此进一步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空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想象能力。“想象”既是人的创造心理活动的起点,又是发展人的创造活动能力的必经过程。也就是说,创造一般都是以“想象-假设-实践”三段式递进实现的。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迁移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步完善他们的创造心理品质呢?以《孔乙己》教学为例。针对课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结句,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并且讨论“此时你就是‘我’,孔乙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呢?”。此问即产生“一石激浪”的效应,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经过一定的思维和想象,形成了如下几种创造性说法:①“活着论”——孔乙己毕竟是知识分子出身,在鲁镇这个地方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远走他乡,无论洗心革面、重新振作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继续“穷混”下去,他应该享有“活着”的自由和权利。②“死了論”——因“偷”被打残,孔乙己只好以手走路,而且直到第二年端午依然没有出现在“公众大视野”下,根本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死存亡,如果不死,就是“人间奇迹”。③“无谓论”——孔乙己除了“笑料”,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既然如此,他的或生或死根本“不值得关注”,我们只要认清“封建罪恶”和“社会麻木”就行。无论哪种观点,这不是“迁移创造”的阅读花朵吗?
综上所述,本文所介绍的“问题法、体验法、画表法、迁移法”这几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根据实际情况或单独使用或综合运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2]于志强.对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曹永鸣《丰碑》第二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2000(06).
[3]陈浩.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4]高中云.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1(27).
[5]张少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