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的人,最终都消失了?
今天是我在微博超话(指微博平台中的超级话题,有相同话题的人聚一起形成的小圈子)连续签到一年零八个月整的纪念日。在过去10分钟内,我发的应援抡博有16条,在广场发布 了5个帖子。
在LOFTER上,1082个粉丝喊i我“大大”。他们热络地按下“喜欢”按钮,并在“打赏”后小窗私聊我,吹 爆彩虹屁。
抖音、斗鱼、Vlog……我玩遍各大热门应用,甚是得心应手,但却将近半年没有发过朋友圈了。
一个月前,我在朋友圈设置了一条横亘屏幕的浅灰色直线,搭配“以下内容对朋友不可见”的绝佳字样,规定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有限范围。也顺理成章地圈起了我的避风塘。
多亏了这项设置,我得以在没有隐私的网络世界里。伪装成一个完美的透明人。
朋友圈的人设,如今不再是简单的自我展示,而是一个形象整饰、人脉积累,甚至是社会资本流动的舞台。发朋友圈,已然进阶为一场大型艺考赛事。加滤镜、调曝光、暗影高光平衡一起上,辅以艰深晦涩的小语种文案搭配、设置分组可见这一系列复杂操作后,你才能装作若无其事地按下“发送”键。整个流程走下来,任何一个流程都不敢松懈。
年轻人承担的社交压力与日俱增。逃离微信的呼声愈演愈烈。
2019年張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曾说。微信每月的月平均活跃人数是10亿人。而在这10亿人中,每月有2.5亿的人是不会点开朋友圈的。同时,“3天可见”功能上线仅仅一年,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总共有1亿用户使用了它。
也就是说,你的微信好友中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的,而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然而,微信在刚开始时远不是现在的模样。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在上线433天的时候,用户数达到1亿;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微信的用户突破3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QQ逐渐被冷落。人们追随着大部队的脚步,极速地建立起一个只有“熟人”的微信社群。
人们刚开始和微信的相处如同热恋。但就和热恋一样,这种感情来得怏,去得也快。企鹅智酷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微信的好友数量就开始大幅增长,用户们的六成好友均来自职场,有的是客户、有的是同事。
主体是职场人的微信用户,需要加各种客户或者其他需要获取资源的人,这让朋友圈变得不再是熟人社交,而是一个建立了“人设”的泛社交平台。
人们抱怨微信不自由的同时,又不自由地被迫使用着微信。而朋友圈。也从学生时期只有朝夕相处的同学在相互沟通感情的平台,变成了即便没见过面的人都能观赏的动物园。
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针对几世纪以来的社交群组进行过研究。基于他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他认为人类大脑内负责有意识思想与语言的区域一一新皮质(大脑皮层的背面)的大小限制了我们。就算我们再爱社交,也只能管理150个朋友。
他将“能维持住的”朋友定义为那些“你给予关心而且每年至少联系一次”的朋友。但是,不少人认为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交变得更简单,邓巴数字的上限也应该有所提升。
事实上也确实有人能熟练管理好微信的5000好友,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当微信从随意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平台,变成精打细算的表达工具时,他们需要的,是做减法。
人们对微信的厌倦,不仅仅是设置“3天可见”。互联网渐渐延伸出了一群人,他们通过减少使用微信来规避过度的社交,好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这些人自称“陶渊明式归隐”。有些人直接关闭了朋友圈,有些人即便开放了朋友圈,也只发布过寥寥无几的动态,有些连微信都很少登录。
我对开设“3天可见”的朋友做过一些小调查。有人认为,3天可见是形象管理的必要:“要是让别人看到我6个月前的状态,我会很没有安全感。3天是一个界限,我能控制住自己的形象,也就不用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了口”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3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是社交管理的一种补救性手段:“我的朋友圈,早就不再是朋友的圈子。社交构成太复杂,加上没有标签和分组的有效管理,就只能用3天可见来补救。”
3天朋友圈可见,原因各式各样。但心理学的路径却是相似的。人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会进行衡量(trade off),计算成千好友管理的成本和受益。成本太高,所以他们放弃管理,设置3天可见、不发朋友圈甚至逃离微信。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维度研究》(Latitude Research)联合出版过一份关于网络分享心理的研究报告《分享心理研究》(《ThePsychology of Sharing》)。在对2500位中度及重度分享者进行实证调查后发现,比例最高的动机,无不具有展示自我的功能,包括向他人传递有价值(94%)、维持并发展人际关系(78%)、介入外在世界以实现自我(69%)和向他人展示自我(68%)。
马斯洛需求中最高一级的“自我认同”需求,是我们需要的价值、思想以及情感的认同。我们表达,是想要展现更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如果在和人的接触中感受不到对自我的认同,我们会本能地丧失对这种无效社交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变得不那么真实的原因。我们渴望做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满足与快乐。于是,人们尽管渴望表达,但在认识到微信上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想付出管理朋友的成本后,人们开始逃离微信,期待会有下一种更多人认同的社交媒体出现。
今天是我在微博超话(指微博平台中的超级话题,有相同话题的人聚一起形成的小圈子)连续签到一年零八个月整的纪念日。在过去10分钟内,我发的应援抡博有16条,在广场发布 了5个帖子。
在LOFTER上,1082个粉丝喊i我“大大”。他们热络地按下“喜欢”按钮,并在“打赏”后小窗私聊我,吹 爆彩虹屁。
抖音、斗鱼、Vlog……我玩遍各大热门应用,甚是得心应手,但却将近半年没有发过朋友圈了。
一个月前,我在朋友圈设置了一条横亘屏幕的浅灰色直线,搭配“以下内容对朋友不可见”的绝佳字样,规定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有限范围。也顺理成章地圈起了我的避风塘。
多亏了这项设置,我得以在没有隐私的网络世界里。伪装成一个完美的透明人。
朋友圈的人设,如今不再是简单的自我展示,而是一个形象整饰、人脉积累,甚至是社会资本流动的舞台。发朋友圈,已然进阶为一场大型艺考赛事。加滤镜、调曝光、暗影高光平衡一起上,辅以艰深晦涩的小语种文案搭配、设置分组可见这一系列复杂操作后,你才能装作若无其事地按下“发送”键。整个流程走下来,任何一个流程都不敢松懈。
年轻人承担的社交压力与日俱增。逃离微信的呼声愈演愈烈。
2019年張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曾说。微信每月的月平均活跃人数是10亿人。而在这10亿人中,每月有2.5亿的人是不会点开朋友圈的。同时,“3天可见”功能上线仅仅一年,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总共有1亿用户使用了它。
也就是说,你的微信好友中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的,而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然而,微信在刚开始时远不是现在的模样。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在上线433天的时候,用户数达到1亿;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微信的用户突破3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QQ逐渐被冷落。人们追随着大部队的脚步,极速地建立起一个只有“熟人”的微信社群。
人们刚开始和微信的相处如同热恋。但就和热恋一样,这种感情来得怏,去得也快。企鹅智酷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微信的好友数量就开始大幅增长,用户们的六成好友均来自职场,有的是客户、有的是同事。
主体是职场人的微信用户,需要加各种客户或者其他需要获取资源的人,这让朋友圈变得不再是熟人社交,而是一个建立了“人设”的泛社交平台。
人们抱怨微信不自由的同时,又不自由地被迫使用着微信。而朋友圈。也从学生时期只有朝夕相处的同学在相互沟通感情的平台,变成了即便没见过面的人都能观赏的动物园。
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针对几世纪以来的社交群组进行过研究。基于他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他认为人类大脑内负责有意识思想与语言的区域一一新皮质(大脑皮层的背面)的大小限制了我们。就算我们再爱社交,也只能管理150个朋友。
他将“能维持住的”朋友定义为那些“你给予关心而且每年至少联系一次”的朋友。但是,不少人认为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交变得更简单,邓巴数字的上限也应该有所提升。
事实上也确实有人能熟练管理好微信的5000好友,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当微信从随意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平台,变成精打细算的表达工具时,他们需要的,是做减法。
人们对微信的厌倦,不仅仅是设置“3天可见”。互联网渐渐延伸出了一群人,他们通过减少使用微信来规避过度的社交,好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这些人自称“陶渊明式归隐”。有些人直接关闭了朋友圈,有些人即便开放了朋友圈,也只发布过寥寥无几的动态,有些连微信都很少登录。
我对开设“3天可见”的朋友做过一些小调查。有人认为,3天可见是形象管理的必要:“要是让别人看到我6个月前的状态,我会很没有安全感。3天是一个界限,我能控制住自己的形象,也就不用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了口”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3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是社交管理的一种补救性手段:“我的朋友圈,早就不再是朋友的圈子。社交构成太复杂,加上没有标签和分组的有效管理,就只能用3天可见来补救。”
3天朋友圈可见,原因各式各样。但心理学的路径却是相似的。人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会进行衡量(trade off),计算成千好友管理的成本和受益。成本太高,所以他们放弃管理,设置3天可见、不发朋友圈甚至逃离微信。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维度研究》(Latitude Research)联合出版过一份关于网络分享心理的研究报告《分享心理研究》(《ThePsychology of Sharing》)。在对2500位中度及重度分享者进行实证调查后发现,比例最高的动机,无不具有展示自我的功能,包括向他人传递有价值(94%)、维持并发展人际关系(78%)、介入外在世界以实现自我(69%)和向他人展示自我(68%)。
马斯洛需求中最高一级的“自我认同”需求,是我们需要的价值、思想以及情感的认同。我们表达,是想要展现更好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如果在和人的接触中感受不到对自我的认同,我们会本能地丧失对这种无效社交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变得不那么真实的原因。我们渴望做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满足与快乐。于是,人们尽管渴望表达,但在认识到微信上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想付出管理朋友的成本后,人们开始逃离微信,期待会有下一种更多人认同的社交媒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