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以便和同行交流与切磋。
【关键词】教学设计;反思
1 目标确定的依据
1.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2)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3)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4)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做出判断和预测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统计观念.
1.2 教材分析
《7.1普查与抽样调查(1)》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为《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知道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能够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属于收集数据范畴,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如何收集数据,也是为后續如何整理、描述数据做准备.本节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密,充分体现的数学的应用价值
1.3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已经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八年级学生活动好动,好奇心强,应设计生活中有趣的情境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技能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体会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2 数学思考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知道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
(2)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准确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在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问题时,感受统计思想。
2.3 问题解决
(1)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2.4 情感态度
(1)经历调查数据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和探究的快乐,并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在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收集收据,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叙述总体、个体、样本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5 教学重点
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个体间的关系。
2.6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问题。
2.7 教学过程
2.7.1 走进生活、引入课题。
情境一:(PPT展示视频)常州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外语节,盛大隆重。2016年的外语节将由我们八年级承办.我们班到底该展示哪个国家馆?怎么办?你喜欢展示哪个国家?哪一个国家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
情境二:上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班级组织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亲子活动—象棋大赛,为了来参加比赛,妈妈爸爸们都是请了假的。足可见他们多么爱你们。正是因为他们的陪伴,你们才能健康地成长。那全国有多少初中生的家长参与过孩子的班级活动,该如何进行这项调查呢?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生活中,我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常常需要进行收集数据,普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
设计目的:从学生身边的学校生活引入,让学生感受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广泛存在,引入课题。
2.7.2 互动探索、揭示新知。
a、说一说: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说出你的理由:
(1)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2)我校学生身高的调查;
(3)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半径;
(4)“神州十号”飞船零件质量的检查。
设计目的: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
b、试一试:你能给普查和抽样调查下个定义吗?
普查:像2、4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像1、3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注意:“考查对象”是指事物的某一特征的数量指标。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给普查和抽样调查下定义,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c、说一说
下列调查应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说出你的理由:
(1)某市公安局为了抓捕一名逃犯,对辖区内的旅馆的住宿情况进行调查;
(2)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3)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
(4)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5)出版某本书之前,审查书稿中的错别字。
2.7.3 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例子吗?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例子,在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
2.7.4 归纳
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普查: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抽样调查:
(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
(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总之,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考察对象,采取合理调查方式。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合作交流精神,在讨论中,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
2.7.5 概念
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例如,为了解我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其中1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容量是多少?
我市八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总体,每一个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个体,从中抽取的1000名學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1000.
设计目的:通过实际例子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描述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2.7.6 练一练
(1)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①为了解我班同学的穿鞋尺码,调查我们班每位同学脚的尺码;
②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③调查一个社区所有家庭的年收入;
④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10袋,调查这批食品中含防腐剂的情况。
2.7.7 选一选
(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 )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A.利用当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气温估计当地全年的最高气温
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
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
D.为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并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并让学生,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某种特性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性时,为了使估计、推断的总体特性更加准确,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2.7.8 议一议
(1)你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分小组交流)
调查方式 优点 不足或注意点
普查 准确 花费多,工作量大,有些调查也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 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设计目的: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两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根据其优点来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
3 延伸拓展、提炼升华
(1)下列调查中,普查有 抽样调查有
①为了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职工收入情况,随机调查了全国1000名各类职工的收入情况;
②为了解我校学生对新校区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③为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④为了解我班同学期中测试数学试卷的失分情况,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设计目的: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巩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3.2每天你是如何醒来的?某校有4000名学生,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下表是这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__
④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估计全校学生中自己醒来的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设计目的: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抽样调查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4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及时回顾,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及时回顾复习的好习惯。
4.1 教后反思
这是在学校迎接三年主动发展评估时,面向上海教科院的专家们开设的一堂公开课,经历了多次磨课后,这是最后的教学设计。在磨课和上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4.1.1 情境创设贴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引入本课的研究内容,从本班学生的校园生活出发,情境一设计了选择哪个展示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感受普查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正值12月末,将迎来学校一年一度的外语节,这是学生热情高涨的一项活动,能瞬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二由班级上周的亲子活动入手,让学生再次感受感恩教育的同时,思考全国有多少初中生的家长参与过孩子的班级活动,该如何进行这项调查,从而感受到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以便和同行交流与切磋。
【关键词】教学设计;反思
1 目标确定的依据
1.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2)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3)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4)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做出判断和预测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统计观念.
1.2 教材分析
《7.1普查与抽样调查(1)》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为《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知道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能够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属于收集数据范畴,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如何收集数据,也是为后續如何整理、描述数据做准备.本节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密,充分体现的数学的应用价值
1.3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已经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八年级学生活动好动,好奇心强,应设计生活中有趣的情境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技能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体会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2 数学思考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知道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
(2)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准确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在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问题时,感受统计思想。
2.3 问题解决
(1)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2.4 情感态度
(1)经历调查数据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和探究的快乐,并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在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收集收据,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叙述总体、个体、样本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5 教学重点
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个体间的关系。
2.6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问题。
2.7 教学过程
2.7.1 走进生活、引入课题。
情境一:(PPT展示视频)常州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外语节,盛大隆重。2016年的外语节将由我们八年级承办.我们班到底该展示哪个国家馆?怎么办?你喜欢展示哪个国家?哪一个国家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
情境二:上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班级组织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亲子活动—象棋大赛,为了来参加比赛,妈妈爸爸们都是请了假的。足可见他们多么爱你们。正是因为他们的陪伴,你们才能健康地成长。那全国有多少初中生的家长参与过孩子的班级活动,该如何进行这项调查呢?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生活中,我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常常需要进行收集数据,普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
设计目的:从学生身边的学校生活引入,让学生感受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广泛存在,引入课题。
2.7.2 互动探索、揭示新知。
a、说一说: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说出你的理由:
(1)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
(2)我校学生身高的调查;
(3)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半径;
(4)“神州十号”飞船零件质量的检查。
设计目的: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
b、试一试:你能给普查和抽样调查下个定义吗?
普查:像2、4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像1、3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查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注意:“考查对象”是指事物的某一特征的数量指标。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给普查和抽样调查下定义,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c、说一说
下列调查应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说出你的理由:
(1)某市公安局为了抓捕一名逃犯,对辖区内的旅馆的住宿情况进行调查;
(2)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3)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
(4)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5)出版某本书之前,审查书稿中的错别字。
2.7.3 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例子吗?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例子,在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
2.7.4 归纳
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普查: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抽样调查:
(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
(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总之,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考察对象,采取合理调查方式。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合作交流精神,在讨论中,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
2.7.5 概念
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例如,为了解我市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对其中1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容量是多少?
我市八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总体,每一个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个体,从中抽取的1000名學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1000.
设计目的:通过实际例子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描述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2.7.6 练一练
(1)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①为了解我班同学的穿鞋尺码,调查我们班每位同学脚的尺码;
②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③调查一个社区所有家庭的年收入;
④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10袋,调查这批食品中含防腐剂的情况。
2.7.7 选一选
(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 )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A.利用当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气温估计当地全年的最高气温
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
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
D.为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理解,并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并让学生,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某种特性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性时,为了使估计、推断的总体特性更加准确,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2.7.8 议一议
(1)你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分小组交流)
调查方式 优点 不足或注意点
普查 准确 花费多,工作量大,有些调查也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 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 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设计目的: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两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根据其优点来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
3 延伸拓展、提炼升华
(1)下列调查中,普查有 抽样调查有
①为了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职工收入情况,随机调查了全国1000名各类职工的收入情况;
②为了解我校学生对新校区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③为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④为了解我班同学期中测试数学试卷的失分情况,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设计目的: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巩固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3.2每天你是如何醒来的?某校有4000名学生,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下表是这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__
④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估计全校学生中自己醒来的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设计目的: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抽样调查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4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及时回顾,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及时回顾复习的好习惯。
4.1 教后反思
这是在学校迎接三年主动发展评估时,面向上海教科院的专家们开设的一堂公开课,经历了多次磨课后,这是最后的教学设计。在磨课和上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4.1.1 情境创设贴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为了引入本课的研究内容,从本班学生的校园生活出发,情境一设计了选择哪个展示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感受普查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正值12月末,将迎来学校一年一度的外语节,这是学生热情高涨的一项活动,能瞬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二由班级上周的亲子活动入手,让学生再次感受感恩教育的同时,思考全国有多少初中生的家长参与过孩子的班级活动,该如何进行这项调查,从而感受到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