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个同学之中,解决理工高校学生的实际问题,我校推行了班级心理委员制,该举措不仅能够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可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完善了心理预警系统。
关键词:心理委员; 理工高校; 心理健康
目前,全国40%以上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在高校迅速开展[1]。然而,对于解决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一对一的“面谈”、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已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心理问题发生后的调整,它只涉及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心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办法。另外,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更少,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经常出现1名心理咨询老师负责全校上万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尴尬情况。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的心中,我们学校推行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即在班委中增设一名班干部——心理委员,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1 理工高校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的作用
班级心理委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目前,我校的男生人数显著多于女生,由于北方的家长对男生的教育,从小就强调“男生要有男子汉气概”、“男儿有泪不轻谈”等,导致男生的成就动机比较强,遇到困难宁愿自己面对,较少找人倾诉或发泄,在学习与生活上容易相互攀比,形成较大心理压力,产生负面情绪。而女生的情况不同,和男生相比,女生更愿意去倾诉,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因此,每班设置一名心理委员,为广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创造了倾诉的机会,可以使大家了解到倾诉或者寻求心理援助是明智、成熟的选择。
1.2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班级心理委员在上岗前,心理咨询中心为他们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这些知识,比如班会、团体训练等,这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只能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心理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能否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要想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改变,就要使学生的“自我意向”改变。它需要学生个体自我发起、主动进行。通过这种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主动监控自我,提高自强、自立、自律、自护等心理水平。
1.3 通过朋辈交流,发挥同伴效应
心理委员和班级同学接触频率较高,互相了解,加之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心理委员更容易和同学沟通。可以利用朋辈辅导这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使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所挑选的心理委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热情开朗,乐于助人,责任心强,可以在同学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发挥心理健康对同伴的影响力。
1.4 把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渗透到学生中,完善快速预警系统
由于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不同,有一定的距离感,不可能发现每名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委员与本班同学的接触比较多,通过心理委员的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快速反应,配合学校有关各部门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2 班级心理委员制的实施
2008年3月,我校在2007级学生中开始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目前,已在2007级、2008级学生的班级中,每班增加一名班干部,协助老师,帮助本班同学解决心理问题。
2.1心理委员的确定
班级心理委员纳入学生干部编制,受学院党团组织和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双重领导。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工作人员,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扎实不扎实,关键在于做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选拔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的工作中应严格把关,在班级学生中择优产生,确保能让每班最适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一要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理解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三要有较强的言语沟通能力;四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五要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知识训练;六要讲究职业道德。选拔时首先征求大家意见,确保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第二是发扬民主,进行差额选举,确保当选的心理委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为即将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2.2心理委员的职责
心理委员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为班委会成员之一,他的职责包括: (1)主持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负责与班委会一起落实;(2)负责组织有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全班同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3)负责及时发现重大心理变故与行为异常者,并及时上报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4)关心班级同学,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学会自助并进行初步的指导,有效开展朋辈心理教育活动。(5)积极参与院系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讲座及培训。
2.3对心理委员的培训
心理委员上岗前,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我校每年为心理委员安排近16学时的岗前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有讲座、团体训练、现场心理咨询、播放心理宣传片和心理影片等。讲座内容涉及“锤炼耐挫力”、“人际交往技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等,特别是采用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设计的团体系列活动(成员相识活动、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活动、促进成员自我探索活动、澄清价值观活动、集思广益解难活动、提高自信心的行为训练活动、结束团体的活动),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2]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与课堂上的训练,使学生心理委员快速成长,能基本适应其岗位职责。
3 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的成果与体会
增设班级心理委员这一举措在我校反响热烈。班级心理委员是基层最可靠的心理哨兵,一些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会轻易向教师诉说,尤其是男同学,更倾向于与同学沟通,此举对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作用;另外,班级同学认为,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说明学校真正关爱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当选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可以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激励自己提高心理品质,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热心和心理学知识为大家服务。
在2007 级和2008级学生中增设班级心理委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开发”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 (1) 以此为契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 以班为单位的团体训练、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更好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3) 大学生心理协会的报纸《心灵驿站》投稿量大增;(4)通过心理委员的及时发现,主动介入式工作,半年内有效干预了3起心理危机事件,如信息学院某男生由于期末考试多科不及格,降到下一年级学习,觉得无法面对父母和老师,导致情绪反常,烦躁、抑郁,经常不去上课,心理委员发现后主动关心他,积极与他沟通,经2天的接触,发现该男生已做好离校出走的准备,且有自杀的倾向,通过及时有效干预,该学生已走出阴影,表示要正视现实,坚持学习。
但是,目前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大部分心理委员的心理学知识比较匮乏,助人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教师精力和水平有限,对心理委员的系列培训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参考文献]
[1]大学增设班级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宋英,中国学校卫生,2005(12):1044-1045.
[2]团体心理咨询,樊富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关键词:心理委员; 理工高校; 心理健康
目前,全国40%以上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在高校迅速开展[1]。然而,对于解决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一对一的“面谈”、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已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心理问题发生后的调整,它只涉及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心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办法。另外,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更少,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经常出现1名心理咨询老师负责全校上万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尴尬情况。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的心中,我们学校推行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即在班委中增设一名班干部——心理委员,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1 理工高校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的作用
班级心理委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目前,我校的男生人数显著多于女生,由于北方的家长对男生的教育,从小就强调“男生要有男子汉气概”、“男儿有泪不轻谈”等,导致男生的成就动机比较强,遇到困难宁愿自己面对,较少找人倾诉或发泄,在学习与生活上容易相互攀比,形成较大心理压力,产生负面情绪。而女生的情况不同,和男生相比,女生更愿意去倾诉,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因此,每班设置一名心理委员,为广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创造了倾诉的机会,可以使大家了解到倾诉或者寻求心理援助是明智、成熟的选择。
1.2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班级心理委员在上岗前,心理咨询中心为他们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这些知识,比如班会、团体训练等,这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只能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心理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能否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要想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改变,就要使学生的“自我意向”改变。它需要学生个体自我发起、主动进行。通过这种形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主动监控自我,提高自强、自立、自律、自护等心理水平。
1.3 通过朋辈交流,发挥同伴效应
心理委员和班级同学接触频率较高,互相了解,加之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心理委员更容易和同学沟通。可以利用朋辈辅导这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使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所挑选的心理委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热情开朗,乐于助人,责任心强,可以在同学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发挥心理健康对同伴的影响力。
1.4 把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渗透到学生中,完善快速预警系统
由于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不同,有一定的距离感,不可能发现每名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委员与本班同学的接触比较多,通过心理委员的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快速反应,配合学校有关各部门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2 班级心理委员制的实施
2008年3月,我校在2007级学生中开始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目前,已在2007级、2008级学生的班级中,每班增加一名班干部,协助老师,帮助本班同学解决心理问题。
2.1心理委员的确定
班级心理委员纳入学生干部编制,受学院党团组织和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双重领导。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工作人员,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扎实不扎实,关键在于做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在选拔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的工作中应严格把关,在班级学生中择优产生,确保能让每班最适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一要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理解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三要有较强的言语沟通能力;四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五要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知识训练;六要讲究职业道德。选拔时首先征求大家意见,确保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第二是发扬民主,进行差额选举,确保当选的心理委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为即将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2.2心理委员的职责
心理委员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为班委会成员之一,他的职责包括: (1)主持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负责与班委会一起落实;(2)负责组织有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全班同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3)负责及时发现重大心理变故与行为异常者,并及时上报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4)关心班级同学,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学会自助并进行初步的指导,有效开展朋辈心理教育活动。(5)积极参与院系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讲座及培训。
2.3对心理委员的培训
心理委员上岗前,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我校每年为心理委员安排近16学时的岗前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有讲座、团体训练、现场心理咨询、播放心理宣传片和心理影片等。讲座内容涉及“锤炼耐挫力”、“人际交往技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等,特别是采用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设计的团体系列活动(成员相识活动、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活动、促进成员自我探索活动、澄清价值观活动、集思广益解难活动、提高自信心的行为训练活动、结束团体的活动),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2]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与课堂上的训练,使学生心理委员快速成长,能基本适应其岗位职责。
3 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的成果与体会
增设班级心理委员这一举措在我校反响热烈。班级心理委员是基层最可靠的心理哨兵,一些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会轻易向教师诉说,尤其是男同学,更倾向于与同学沟通,此举对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作用;另外,班级同学认为,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说明学校真正关爱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当选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可以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激励自己提高心理品质,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热心和心理学知识为大家服务。
在2007 级和2008级学生中增设班级心理委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开发”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 (1) 以此为契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 以班为单位的团体训练、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更好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3) 大学生心理协会的报纸《心灵驿站》投稿量大增;(4)通过心理委员的及时发现,主动介入式工作,半年内有效干预了3起心理危机事件,如信息学院某男生由于期末考试多科不及格,降到下一年级学习,觉得无法面对父母和老师,导致情绪反常,烦躁、抑郁,经常不去上课,心理委员发现后主动关心他,积极与他沟通,经2天的接触,发现该男生已做好离校出走的准备,且有自杀的倾向,通过及时有效干预,该学生已走出阴影,表示要正视现实,坚持学习。
但是,目前推行班级心理委员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大部分心理委员的心理学知识比较匮乏,助人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教师精力和水平有限,对心理委员的系列培训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参考文献]
[1]大学增设班级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宋英,中国学校卫生,2005(12):1044-1045.
[2]团体心理咨询,樊富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