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军队初级任职教育院校开展任职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分析查找了制约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
随着任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队伍建设将面临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如何正确面对教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深化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任职教育改革,提高任职教育能力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员队伍教育理论薄弱
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员来说,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是其必备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教员的教育理论水平非常有限,还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是由于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中大部分是理工科院校,其教员中的大多数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理论培训,诸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以及教育管理学等教育知识严重缺乏。二是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任职教育空前发展,任职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但相当一部分教员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任职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研究任职教育理论时还存在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对任职教育本质、特点、规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教员队伍建设等理论知之甚少,任职教育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三是从部队选拔进教员队伍中的优秀基层干部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能力,但其由于长期从事繁忙的军事工作,对教育科学、任职教育理论了解微乎其微,不知道怎样按军校教育特有的规律展开实践性教学,教学的盲目性较大。因此,提高教员的教育理论水平是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教员队伍实践知识缺乏
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实践依赖性要求教员必须熟悉部队情况,具有部队经历和具备部队实践知识。但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实践知识十分缺乏、部队经历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教员来源看,来自作战部队、设计生产装备一线的年轻教员人数极少,多数年轻教员来自院校,而且一毕业就直接走向教学岗位,其部队经历呈现空白,先天实践知识不足。部分老教员虽然过去来自部队,但部队变化十分迅速,其原有的部队经历、实践知识也早已落伍;从近来年部队代职情况看,受代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代职机会少、代职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去部队代职的教员数量十分有限,代职效果也并不明显,代职锻炼的真正目的还远未达到;从去部队调研和参观见习情况看,由于教员外出调研和参观见习的机会少、范围窄、时间短,且参加人数少等原因,调研和参观见习的实际收获并不大。因此,教员队伍的实践知识还相当缺乏,建设任职教育教员队伍急切呼唤着教员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任职教育对教员队伍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对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教学科研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但是,目前初级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队伍还存在着梯队的结构性问题,教员队伍结构还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一是在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高学历的比例还普遍偏低,知识面窄、专业技能低、科研能力弱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教员知识结构的整体提升受到严重制约。二是职称结构上,还普遍存在中职比例偏大,初职、高职比例偏小的不良现象。三是教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上,部分教员的年龄偏大,缺乏活力,与学员互动交流难度较大。四是学缘结构上,师承关系单一,近亲繁殖和退化现象严重。
二、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转观念、建机制,提高教员队伍教育理论水平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一是请教育界知名专家做报告和演讲,从理论上阐述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指导教育实践的重大价值,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指出教员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从教学一线挑选教学能力强,教育理论水平高的教员现身说法,讲述教育理论是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更加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讲述研究教育理论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三是领导要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率先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领导是教员的表率和旗帜,如果他们能在会议、谈话中经常强调、宣传教育理论的重要作用,必然影响带动教员转变对教育理论的看法。
认识到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后,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学习机制,促使教员教育理论水平的有效提高。首先,建立新教员岗前培训制度,打牢新教员的教育理论基础。新教员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军人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军事任职教育理论,目的是增强其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帮助其掌握军校教育,特别是任职教育规律,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其次,建立学年教育理论培训制度,不断更新教员的教育理论知识。学期教育理论培训主要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员进行轮训,以便使更多的教员尽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第三,创设有利于教员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氛围。良好的教育理论氛围可使教员在自然、宽松、愉悦的环境下逐步认识教育理论,进而对其产生兴趣,并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为此,我们要经常邀请教育理论专家作报告,宣讲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要向教员提供诸如教育理论专著、研究报告、任职教育资料汇编等材料,使教员及时了解军校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要鼓励教员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撰写教育理论方面的论文,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拓来源、抓关口、强交流,丰富教员队伍实践知识
拓来源。就是要拓宽教员的来源渠道。设法从部队、科研单位选调一些学历高、教学能力强、熟悉部队、熟悉武器装备的指挥或技术军官到院校任教。
抓关口。就是要严格抓好新教员的上岗关。为打牢新教员的实践知识基础,其上岗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上岗前到部队代职锻炼的时间必须达半年以上;至少到两种型号装备的部队去,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岗位代职各三个月;代职期满后,必须获得所代职锻炼的部队颁发的岗位合格证或开出的岗位合格证明;回到院校后,必须通过部队实践知识考核。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全部满足后,才能上岗教学。
强交流。就是要加强在位教员与部队交流的力度。加强交流力度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适当拓宽代职交流的范围。教员到部队代职,要着力解决对部队了解不多的问题,使教员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因此,在不影响院校、部队工作连续性的情况下,应适当拓宽代职交流的范围。即代职人员不仅局限于初、中职教员,还应扩大到高职教员;初、中职教员交流的时间以1至2年为宜,高职教员以半年左右为宜;教员到部队代职的部门既要有作战分队,又要有勤务保障分队;既要有本系统部队,又要有其他军兵种部队;既要到基层部队,也要到部队机关。二是完善代职和交流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代职和交流形式。在代职人员的选择上,按计划每批次安排的代职教员要有不同年龄层次和职务等级,初职教员以下连队锻炼和了解部队生活为主,中、高职教员以岗位任职锻炼和专项课题调研为主。在代职的形式上,不仅要有短期的代职锻炼,还要有长期的岗位任职,不仅要把教员放到部队去,还要把部队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调到学校任教;其次要建立检查、监督和考评的管理机制。教员的代职和交流应当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下进行,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教员代职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且要定期对代职教员进行考核,对于代职期间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教员要优先使用,优先晋升职称和行政职务,而对代职期间表现一般或考评不合格者,当年原则上不能晋升新的技术等级或行政职务。
(三)着眼任职教育需要,不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
一是着眼提高任职教育活力,优化年龄结构。通常情况下,教员与学员年龄相仿,既便于了解、易于沟通、利于施教,又易于创造互信、合作、轻松、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还可提高教员的教学热情、激励学员的积极性。因此,初级任职教育院校应适当增加中青年教员的数量,形成以中青年教员为主体的年龄结构,以利于双向交流和教学相长。
二是着眼发挥教员队伍的群体优势,优化学缘结构。学缘结构对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术风格、人际关系、教学功能发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学缘结构应该是“远缘杂交”,同一所院校的教员应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不是出自同一源头。
三是着眼初级任职教育特性,优化职称结构。针对初级任职教育院校的培训任务、目标、对象、学科分类及发展规划,其合理的职称结构应是正金字塔状,即初职所占比例大,中职适中,高职所占比例较小。
四是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优化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是指教员队伍内不同智能优势的教员的配备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当前,为了适应任职教育的开展,必须不断改善教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使其具有高于所教学员1至3级的学历层次、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大的发展潜能、优良的教研素质。在教员配备上,应根据教学任务,注重不同专业、学历、知识结构的科学组合,使其相互配合、大力协作。
[参考文献]
[1]董会瑜.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8
[2]李元奎,马立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2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
随着任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队伍建设将面临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如何正确面对教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深化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任职教育改革,提高任职教育能力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员队伍教育理论薄弱
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员来说,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是其必备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教员的教育理论水平非常有限,还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是由于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中大部分是理工科院校,其教员中的大多数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理论培训,诸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以及教育管理学等教育知识严重缺乏。二是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任职教育空前发展,任职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但相当一部分教员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任职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研究任职教育理论时还存在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对任职教育本质、特点、规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教员队伍建设等理论知之甚少,任职教育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三是从部队选拔进教员队伍中的优秀基层干部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能力,但其由于长期从事繁忙的军事工作,对教育科学、任职教育理论了解微乎其微,不知道怎样按军校教育特有的规律展开实践性教学,教学的盲目性较大。因此,提高教员的教育理论水平是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教员队伍实践知识缺乏
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实践依赖性要求教员必须熟悉部队情况,具有部队经历和具备部队实践知识。但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实践知识十分缺乏、部队经历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教员来源看,来自作战部队、设计生产装备一线的年轻教员人数极少,多数年轻教员来自院校,而且一毕业就直接走向教学岗位,其部队经历呈现空白,先天实践知识不足。部分老教员虽然过去来自部队,但部队变化十分迅速,其原有的部队经历、实践知识也早已落伍;从近来年部队代职情况看,受代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代职机会少、代职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去部队代职的教员数量十分有限,代职效果也并不明显,代职锻炼的真正目的还远未达到;从去部队调研和参观见习情况看,由于教员外出调研和参观见习的机会少、范围窄、时间短,且参加人数少等原因,调研和参观见习的实际收获并不大。因此,教员队伍的实践知识还相当缺乏,建设任职教育教员队伍急切呼唤着教员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任职教育对教员队伍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对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教学科研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但是,目前初级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队伍还存在着梯队的结构性问题,教员队伍结构还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一是在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高学历的比例还普遍偏低,知识面窄、专业技能低、科研能力弱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教员知识结构的整体提升受到严重制约。二是职称结构上,还普遍存在中职比例偏大,初职、高职比例偏小的不良现象。三是教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上,部分教员的年龄偏大,缺乏活力,与学员互动交流难度较大。四是学缘结构上,师承关系单一,近亲繁殖和退化现象严重。
二、初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转观念、建机制,提高教员队伍教育理论水平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一是请教育界知名专家做报告和演讲,从理论上阐述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指导教育实践的重大价值,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指出教员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从教学一线挑选教学能力强,教育理论水平高的教员现身说法,讲述教育理论是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更加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讲述研究教育理论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三是领导要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率先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领导是教员的表率和旗帜,如果他们能在会议、谈话中经常强调、宣传教育理论的重要作用,必然影响带动教员转变对教育理论的看法。
认识到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后,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学习机制,促使教员教育理论水平的有效提高。首先,建立新教员岗前培训制度,打牢新教员的教育理论基础。新教员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军人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军事任职教育理论,目的是增强其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帮助其掌握军校教育,特别是任职教育规律,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其次,建立学年教育理论培训制度,不断更新教员的教育理论知识。学期教育理论培训主要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员进行轮训,以便使更多的教员尽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第三,创设有利于教员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氛围。良好的教育理论氛围可使教员在自然、宽松、愉悦的环境下逐步认识教育理论,进而对其产生兴趣,并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为此,我们要经常邀请教育理论专家作报告,宣讲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要向教员提供诸如教育理论专著、研究报告、任职教育资料汇编等材料,使教员及时了解军校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要鼓励教员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撰写教育理论方面的论文,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拓来源、抓关口、强交流,丰富教员队伍实践知识
拓来源。就是要拓宽教员的来源渠道。设法从部队、科研单位选调一些学历高、教学能力强、熟悉部队、熟悉武器装备的指挥或技术军官到院校任教。
抓关口。就是要严格抓好新教员的上岗关。为打牢新教员的实践知识基础,其上岗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上岗前到部队代职锻炼的时间必须达半年以上;至少到两种型号装备的部队去,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岗位代职各三个月;代职期满后,必须获得所代职锻炼的部队颁发的岗位合格证或开出的岗位合格证明;回到院校后,必须通过部队实践知识考核。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全部满足后,才能上岗教学。
强交流。就是要加强在位教员与部队交流的力度。加强交流力度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适当拓宽代职交流的范围。教员到部队代职,要着力解决对部队了解不多的问题,使教员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因此,在不影响院校、部队工作连续性的情况下,应适当拓宽代职交流的范围。即代职人员不仅局限于初、中职教员,还应扩大到高职教员;初、中职教员交流的时间以1至2年为宜,高职教员以半年左右为宜;教员到部队代职的部门既要有作战分队,又要有勤务保障分队;既要有本系统部队,又要有其他军兵种部队;既要到基层部队,也要到部队机关。二是完善代职和交流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代职和交流形式。在代职人员的选择上,按计划每批次安排的代职教员要有不同年龄层次和职务等级,初职教员以下连队锻炼和了解部队生活为主,中、高职教员以岗位任职锻炼和专项课题调研为主。在代职的形式上,不仅要有短期的代职锻炼,还要有长期的岗位任职,不仅要把教员放到部队去,还要把部队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调到学校任教;其次要建立检查、监督和考评的管理机制。教员的代职和交流应当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下进行,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教员代职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且要定期对代职教员进行考核,对于代职期间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教员要优先使用,优先晋升职称和行政职务,而对代职期间表现一般或考评不合格者,当年原则上不能晋升新的技术等级或行政职务。
(三)着眼任职教育需要,不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
一是着眼提高任职教育活力,优化年龄结构。通常情况下,教员与学员年龄相仿,既便于了解、易于沟通、利于施教,又易于创造互信、合作、轻松、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还可提高教员的教学热情、激励学员的积极性。因此,初级任职教育院校应适当增加中青年教员的数量,形成以中青年教员为主体的年龄结构,以利于双向交流和教学相长。
二是着眼发挥教员队伍的群体优势,优化学缘结构。学缘结构对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术风格、人际关系、教学功能发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学缘结构应该是“远缘杂交”,同一所院校的教员应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不是出自同一源头。
三是着眼初级任职教育特性,优化职称结构。针对初级任职教育院校的培训任务、目标、对象、学科分类及发展规划,其合理的职称结构应是正金字塔状,即初职所占比例大,中职适中,高职所占比例较小。
四是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优化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是指教员队伍内不同智能优势的教员的配备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当前,为了适应任职教育的开展,必须不断改善教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使其具有高于所教学员1至3级的学历层次、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大的发展潜能、优良的教研素质。在教员配备上,应根据教学任务,注重不同专业、学历、知识结构的科学组合,使其相互配合、大力协作。
[参考文献]
[1]董会瑜.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8
[2]李元奎,马立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