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变革给予政治经济巨大的转变,而政治决定文化变革的走向。建国之初,传统文化应如何继承发展,消极传统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应如何消除,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传统文化改造的认识政策上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改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朝代的更迭,历代的推崇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但随着外国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冲击,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思想浪潮中开始探索适合我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包括文化的精华,也包括糟粕。建国之初,各种声音层出不穷,全面西化还是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在党建设新中国文化改造时,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批判改造其中落后腐朽的因素。
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儒家思想曾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一步步的摸索中党领导人民结合我国国情逐渐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独具特色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这一步一步的发展中,人们的思想从“尊帝”到“跟党走”,“听天”到“法制”由“等级”到“阶级”,“崇外”到“自信”,从“迷信”到“科学”。这些思想的转变都离不开党在各个时期的引领。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对思想潮流的带领,直到今天,对我国文化建设仍有着很大的意义。
面对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曾尝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但随着逐步的尝试,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明确了只有坚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做到自信自强,才能更贴近我国民众的思想。然后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改造过程中注重人的精神改造,用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来诠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建设的更中国化更为民众所接受。并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不论是在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还是帮助知识分子进行文化改造,这都是我国进行文化改造作出的成功一步。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我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剔除消极文化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人民群众的封建迷信思想、陋习如何改造肃清,怎样解决旧社会的消极文化影响,都成为我党思想建设的关键。
在《共同纲领》中提到:“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也是紧迫任务。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封建迷信,听天信神等封建残余思想急需教育改正。人民大众思想观念异常落后,黄赌毒等违法现象泛滥猖獗,严重阻碍了国家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旧文化观念习俗就要剔除封建消极文化现象,树立科学的文化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娼妓、烟毒、赌博、会道门等方面开展进行对封建文化的处理。北京市首先对娼妓活动开展行动,制定具体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一举封闭全部妓院,将妓院业主、领家和老鸨集中审查处理,对所有妓女集中收容、教育,并为其治疗疾病、安置就业。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开展扫黄活动。各种妓院不仅是娼妓问题的场所也是赌博和烟毒的重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公布了禁赌法规与具体政策,报纸、电台刊登与播出有关禁赌的文章,同时仅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上解决了肆虐中国百余年的烟毒问题,把烟毒弥漫的中国治理成为举世无双的无毒国,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同时,会道门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封建性、落后性与反动性,对社会秩序、人民生命财产、新生政权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有的会道门团体散布新生政权的谣言,有的团体收敛群众财产,愚弄群众。在开展会道门的取缔运动活动时,中国共产党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从思想上教化民众,使民众摆脱迷信思想。1951年4月27日,上海市公安局组织了著名的“四二七”大逮捕,抓获会道门头目等反革命9000余人。依法取缔会道门的运动在我國各地逐步开展。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灿烂辉煌,英才杰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双百方针的首次提出是针对戏曲创作和表演,随后1956年双百方针作为我国文化科学界的重要指导原则被正式提出。其主要观点:艺术上不同风格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是能保障促进我国民主、团结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中,学习民族传统、探究中国风格,不仅团结了广大知识分子,也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环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接受多样艺术文化表达形式,这是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的助力器。
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各界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破”“立”并举的举措也开始了。我们利用旧形式、创造新形势,一方面破除封建迷信的余留,一方面结合传统文化立足国情,确立民族文化教育政策。在居于领导地位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文化体系。
毛泽东曾号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就是要立足我国传统文化,指出文化发展的民主性,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承载传播我国文化意识,更是要培养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科学的,就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的,实事求是的实践真理。大众的,就是要深入群众,是人民大众的文化。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维护民族团结,结合中国实际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形成了党对国家文化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解放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
建国初期我党的文化改革,影响了我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今后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今天文化潮流的走向。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基础,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促进了人民爱国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振兴,维护了我国文化思想独立。
参考文献
[1]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研究1949-1966王成程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刘昊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世界禁毒事业的重大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4期 齐霁
作者简介: 张蓝文(1996)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益都县;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改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朝代的更迭,历代的推崇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但随着外国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冲击,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思想浪潮中开始探索适合我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包括文化的精华,也包括糟粕。建国之初,各种声音层出不穷,全面西化还是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在党建设新中国文化改造时,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批判改造其中落后腐朽的因素。
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儒家思想曾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一步步的摸索中党领导人民结合我国国情逐渐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独具特色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这一步一步的发展中,人们的思想从“尊帝”到“跟党走”,“听天”到“法制”由“等级”到“阶级”,“崇外”到“自信”,从“迷信”到“科学”。这些思想的转变都离不开党在各个时期的引领。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对思想潮流的带领,直到今天,对我国文化建设仍有着很大的意义。
面对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曾尝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但随着逐步的尝试,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明确了只有坚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做到自信自强,才能更贴近我国民众的思想。然后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改造过程中注重人的精神改造,用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来诠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建设的更中国化更为民众所接受。并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不论是在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还是帮助知识分子进行文化改造,这都是我国进行文化改造作出的成功一步。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我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剔除消极文化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人民群众的封建迷信思想、陋习如何改造肃清,怎样解决旧社会的消极文化影响,都成为我党思想建设的关键。
在《共同纲领》中提到:“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也是紧迫任务。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封建迷信,听天信神等封建残余思想急需教育改正。人民大众思想观念异常落后,黄赌毒等违法现象泛滥猖獗,严重阻碍了国家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旧文化观念习俗就要剔除封建消极文化现象,树立科学的文化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娼妓、烟毒、赌博、会道门等方面开展进行对封建文化的处理。北京市首先对娼妓活动开展行动,制定具体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一举封闭全部妓院,将妓院业主、领家和老鸨集中审查处理,对所有妓女集中收容、教育,并为其治疗疾病、安置就业。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开展扫黄活动。各种妓院不仅是娼妓问题的场所也是赌博和烟毒的重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公布了禁赌法规与具体政策,报纸、电台刊登与播出有关禁赌的文章,同时仅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上解决了肆虐中国百余年的烟毒问题,把烟毒弥漫的中国治理成为举世无双的无毒国,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同时,会道门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封建性、落后性与反动性,对社会秩序、人民生命财产、新生政权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有的会道门团体散布新生政权的谣言,有的团体收敛群众财产,愚弄群众。在开展会道门的取缔运动活动时,中国共产党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从思想上教化民众,使民众摆脱迷信思想。1951年4月27日,上海市公安局组织了著名的“四二七”大逮捕,抓获会道门头目等反革命9000余人。依法取缔会道门的运动在我國各地逐步开展。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灿烂辉煌,英才杰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双百方针的首次提出是针对戏曲创作和表演,随后1956年双百方针作为我国文化科学界的重要指导原则被正式提出。其主要观点:艺术上不同风格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是能保障促进我国民主、团结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中,学习民族传统、探究中国风格,不仅团结了广大知识分子,也是向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环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接受多样艺术文化表达形式,这是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的助力器。
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各界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破”“立”并举的举措也开始了。我们利用旧形式、创造新形势,一方面破除封建迷信的余留,一方面结合传统文化立足国情,确立民族文化教育政策。在居于领导地位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文化体系。
毛泽东曾号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就是要立足我国传统文化,指出文化发展的民主性,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承载传播我国文化意识,更是要培养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科学的,就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的,实事求是的实践真理。大众的,就是要深入群众,是人民大众的文化。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维护民族团结,结合中国实际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形成了党对国家文化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解放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
建国初期我党的文化改革,影响了我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今后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今天文化潮流的走向。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基础,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促进了人民爱国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振兴,维护了我国文化思想独立。
参考文献
[1]建国初期传统文化政策研究1949-1966王成程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刘昊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世界禁毒事业的重大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4期 齐霁
作者简介: 张蓝文(1996)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益都县;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