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人血小板裂解液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与作用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血小板裂解液富含多种可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物质,是一类可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修复的生物材料.目的:总结人血小板裂解液的组成、制备工艺及其近年来在人组织修复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第一作者以“human platelet lysate,clinical,trial,regeneration,tissue repair,wound healing,biomaterial”为英文检索词,以“血小板裂解液,临床,临床试验,再生,组织修复,创伤愈合,生物材料”为中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维普、万方及知网数据库中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与结论:人血小板裂解液可以从自体外周血、异体外周血或脐血中制备,富含多种促进细胞生长和创伤修复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人血小板裂解液或者人血小板裂解液联合细胞治疗在组织修复中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22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涉及到包括新冠肺炎造成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下肢血管疾病、糖尿病溃疡、面部美容等新的适应证,未来这些临床研究有效性结果将进一步增加人血小板裂解液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将人血小板裂解液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将为其在更大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力传输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源技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chottky batrrier diode,SBD)是微波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天线整流电路的关键器件,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能量收集系统,电源和建筑物内无线配电等。与硅(Silicon,Si)和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GaAs)等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氮化镓(Gallium ni
背景: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尽管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十分清楚.目的: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创面愈合,自噬,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wound healing,autophagy,stem cells”为关键词,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3月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背景:胶原/壳聚糖支架需交联才能达到相应力学性能,有研究表示调节交联剂浓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支架的理化性能.目的:探究京尼平浓度对胶原/壳聚糖支架理化性能的影响,制备理化性能可调节的组织工程支架.方法:将胶原和壳聚糖粉末分别溶于弱酸后混合均匀,作为打印墨水,利用生物3D打印机低温打印胶原支架与胶原/壳聚糖支架,经冻干、中和处理后分别以1,3,5 mmol/L的京尼平进行交联.检测各组支架的表观结构稳定性、抗拉能力、溶胀性能、降解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结果 与结论:①将支架在PBS中浸泡3 d后,对比未交联的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二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椎体成形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中期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63例)与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52例),术中记录骨折椎体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X射线片检查,测量伤椎Cobb角;术前、
随着分布式计算应用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网络已经由以往数据中心与外界的南北网络流量主导,变为如今数据中心内部的东西网络流量主导。分布式计算的发展给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带来了诸多需求与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难点在于分布式计算中任务类型的混杂性、网络流量的突发性、网络需求的多样性等等。由于光交换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交换维度多、网络资源维度丰富以及拓扑的灵活性等特点,光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网络内
背景:现今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尚存争议,主要观点集中在与患者自身临床特点和手术相关因素有关.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2例(共19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51-88岁,均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术后再发骨折34例(共44个椎体)
背景:Ⅱ型胶原、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3种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够为细胞提供理想的微环境,已成为理想的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目的:将Ⅱ型胶原、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3种材料制备成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评价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用低温3D打印技术制备Ⅱ型胶原-丝素蛋白-透明质酸复合支架,检测其微观结构、孔隙率与吸水膨胀率.采用不同的应变率对该复合支架进行压缩实验,考察支架的率相关性能;在该复合支架表面施加恒定的应力水平或恒定的应变,保持3600 s,观察其蠕变应变变化及应力松弛行为.结果 与结论:①Ⅱ型胶原-丝素
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半导体纳米线具备新颖的物理特性,在光子器件(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电子器件(场效应管、逻辑器件)、能源(太阳电池、热电器件)等领域均具备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将纳米线制备为异质结,可以更好地对其能带、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进行调制,进一步扩展纳米线的应用范围。纳米线异质结的几何形态、异质界面、应变分布等结构特性极大地影响着器件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基于连续弹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