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课堂是教学的本真回归,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群学共享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最终在知识、能力上学有所获,同时在分享和评价中获得愉悦的身心和情感体验,引发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教师孔凡艳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内心颇受震撼。在这节课上,孔老师以“学案导学”展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为我们打造了一节灵动、鲜活的“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的学习方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9册第6单元的起始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抱着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文章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第一节课,在初读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依据文本特点和学习需求,共同拟定了三个学习方案。
学习方案一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①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②圈画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简单批注。
学习方案二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类似的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地表格,并回答问题。
学习方案三 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圈画父亲相关的表现深入体会,在感受深的地方写批注。(学生制作简单的表格)
这三个学案的拟定,充分尊重学情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案一从题眼切入,重在感受人物言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学案二以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为抓手,重在理解重点语句,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学案三着眼于文路,重在梳理心理变化,利于学生揣摩人物情感。此三者,既可独立引领学生结合人物表现,站在篇章整体的角度进行学习,又相辅相成,在理解内容、感受人物、领悟主旨、体会情感、学习表达等方面融会贯通。
在选择学案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经验自主选择学习路径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试想,这样以“生本”为第一要义的学路建构,又有哪个学生会学无所获呢?
在多元对话中自悟
只有亲历学习的过程,在文本中自读自悟,并在与他人对话等实践活动中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才称得上真正的学习。
课堂上,待学生选定学案后,教师先给他们6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静心学习,或读书、或圈画、或批注、或思考、或填写。在和文本粗略的对话中,他们或深或浅地有了自己的阅读收获。其间,教师还让学生因需合作交流,在学伴分享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本节课的“生本”理念在“共议交融汇报收获”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能通过生生对话丰富完善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能通过再度与文本深入对话感悟理解,教师绝不包办代替。教师只在学生困顿处、需要整合提升处加以点拨,引领学生走向更深一层的阅读境界。
与学伴对话,激活思维 例如:在分享学案一的学习收获时,先整体汇报这对父与子“了不起”的原因。学生经过自主阅读,谈出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他坚持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儿子;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他相信父亲的承诺,在废墟之下等待父亲,终于获救了”。这样的认识表明学生已能粗略感知核心内容。但孔老师的用意并不仅限于此,而是鼓励学生在学伴之间展开对话,尊重他们自主阅读中的个性化理解。经过互相启发,学生又分别从“父亲挖的时间长、儿子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让同学们先出去”等方面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样生生间的补充完善,无疑使学生对“父与子为什么了不起”有了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与文本对话,丰富体验 结合课文重点段(第12自然段)深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是教学重点之一。孔老师先让学生呈现自己批注的内容。这既是对阅读方法的关注和培养,又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考查。学生在时间、外貌等地方都做了批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段中的“挖”字。学生从徒手挖、挖的时间长、身体疲惫甚至受伤仍旧在挖等角度感受到了父亲挖掘的艰辛、艰难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继续深入:再读课文,思考父亲在什么情况下挖掘?学生的思维重新聚焦文本,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中明晰父亲是在别人都绝望、没人帮助他、随时会发生大爆炸、一片废墟之下、持续挖了38小时、满身满脸都是血迹的情况下挖掘的。至此,学生不但深入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更深刻体会到了支撑父亲坚强举动背后的信念——如山的父爱!看似简单的内容,孔老师匠心独运。以“挖”字为支点,带领学生多次在学伴之间、文本之内展开思维的碰撞与回旋。这种“层层剥笋”式的精心设计,不但让学生理解了内容,明晰了主旨,更习得了方法,训练了思维,延展了个性阅读空间。
在学案二和学案三的汇报学习中,孔老师同样以学生为本。学生在生生间的补充、完善以及对文本的再度解读中读懂了父亲的心理变化,领悟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含义。
与教师对话,提升认知 整节课中,学生从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扮演着“帮学者”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孔老师并不是在“无为教学”。在小组合作分享学案三“‘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第二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时”,学生认识不到位,这时教师适时出手,表达教师的理解:第二次出现是在儿子等待救援时对同学们说的,也是在等到父亲的救援时对父亲说的。这样精准的概括,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同时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提升了认识。
拓展训练中感悟体验
随着对三个学案的立体深化交流,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感悟再到回归整体的学习过程。但孔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围绕课文结尾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看到这对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呢?动笔写一写。几分钟后,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有的学生结合内容写道:“在这场大灾难中,父子俩终于团圆了!此时,他们是最幸福的,因为一句承诺,父亲坚持不懈地挖掘,儿子苦苦地坚守,终于等到了对方!父亲为儿子感到骄傲,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
有的学生围绕文章主旨写道:“爱的力量创造了奇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一定会像这次一样,凭着坚定的信念战胜任何的困难。”
有的学生进行思想延伸,写道:“一句简单的承诺在不同情况下给了这对父子力量和勇气,此时,他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心里一定会再次想起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一体现生本理念的环节设计,可谓一举多得:其一,通过对文本的纵向拓展,将课文内容高度整合,升华了文章主旨,深化学生感悟;其二,将读与写巧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言语实践的平台,发展语言能力;其三,利用学生多角度的表达,促进他们个性化阅读,形成良好个性。
在这节课中,孔老师还安排了文本的横向拓展,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两篇文章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写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很适合学生自拟学案展开阅读。课堂上,教师建议学生利用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学到的方法,想一想《慈母情深》一文是怎样在特定情境下写出母亲深深的情意的呢?以此打开学生阅读的入口。学生亲历了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路已经打开、智慧已经点燃,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他们也从各自的学习中,收获丰厚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结束语
在孔凡艳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始终浸润在民主、平等、激励与和谐的氛围中,彰显着本应属于他们的活力与生命力。这大概就是“生本”课堂最大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
“生本”课堂的学习方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9册第6单元的起始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抱着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文章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第一节课,在初读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依据文本特点和学习需求,共同拟定了三个学习方案。
学习方案一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①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②圈画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简单批注。
学习方案二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类似的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地表格,并回答问题。
学习方案三 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圈画父亲相关的表现深入体会,在感受深的地方写批注。(学生制作简单的表格)
这三个学案的拟定,充分尊重学情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案一从题眼切入,重在感受人物言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学案二以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为抓手,重在理解重点语句,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学案三着眼于文路,重在梳理心理变化,利于学生揣摩人物情感。此三者,既可独立引领学生结合人物表现,站在篇章整体的角度进行学习,又相辅相成,在理解内容、感受人物、领悟主旨、体会情感、学习表达等方面融会贯通。
在选择学案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经验自主选择学习路径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试想,这样以“生本”为第一要义的学路建构,又有哪个学生会学无所获呢?
在多元对话中自悟
只有亲历学习的过程,在文本中自读自悟,并在与他人对话等实践活动中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才称得上真正的学习。
课堂上,待学生选定学案后,教师先给他们6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生们静心学习,或读书、或圈画、或批注、或思考、或填写。在和文本粗略的对话中,他们或深或浅地有了自己的阅读收获。其间,教师还让学生因需合作交流,在学伴分享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本节课的“生本”理念在“共议交融汇报收获”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能通过生生对话丰富完善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能通过再度与文本深入对话感悟理解,教师绝不包办代替。教师只在学生困顿处、需要整合提升处加以点拨,引领学生走向更深一层的阅读境界。
与学伴对话,激活思维 例如:在分享学案一的学习收获时,先整体汇报这对父与子“了不起”的原因。学生经过自主阅读,谈出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他坚持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儿子;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他相信父亲的承诺,在废墟之下等待父亲,终于获救了”。这样的认识表明学生已能粗略感知核心内容。但孔老师的用意并不仅限于此,而是鼓励学生在学伴之间展开对话,尊重他们自主阅读中的个性化理解。经过互相启发,学生又分别从“父亲挖的时间长、儿子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让同学们先出去”等方面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样生生间的补充完善,无疑使学生对“父与子为什么了不起”有了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与文本对话,丰富体验 结合课文重点段(第12自然段)深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是教学重点之一。孔老师先让学生呈现自己批注的内容。这既是对阅读方法的关注和培养,又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考查。学生在时间、外貌等地方都做了批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段中的“挖”字。学生从徒手挖、挖的时间长、身体疲惫甚至受伤仍旧在挖等角度感受到了父亲挖掘的艰辛、艰难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继续深入:再读课文,思考父亲在什么情况下挖掘?学生的思维重新聚焦文本,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中明晰父亲是在别人都绝望、没人帮助他、随时会发生大爆炸、一片废墟之下、持续挖了38小时、满身满脸都是血迹的情况下挖掘的。至此,学生不但深入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更深刻体会到了支撑父亲坚强举动背后的信念——如山的父爱!看似简单的内容,孔老师匠心独运。以“挖”字为支点,带领学生多次在学伴之间、文本之内展开思维的碰撞与回旋。这种“层层剥笋”式的精心设计,不但让学生理解了内容,明晰了主旨,更习得了方法,训练了思维,延展了个性阅读空间。
在学案二和学案三的汇报学习中,孔老师同样以学生为本。学生在生生间的补充、完善以及对文本的再度解读中读懂了父亲的心理变化,领悟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含义。
与教师对话,提升认知 整节课中,学生从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扮演着“帮学者”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孔老师并不是在“无为教学”。在小组合作分享学案三“‘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第二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时”,学生认识不到位,这时教师适时出手,表达教师的理解:第二次出现是在儿子等待救援时对同学们说的,也是在等到父亲的救援时对父亲说的。这样精准的概括,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同时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提升了认识。
拓展训练中感悟体验
随着对三个学案的立体深化交流,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感悟再到回归整体的学习过程。但孔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围绕课文结尾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看到这对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呢?动笔写一写。几分钟后,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有的学生结合内容写道:“在这场大灾难中,父子俩终于团圆了!此时,他们是最幸福的,因为一句承诺,父亲坚持不懈地挖掘,儿子苦苦地坚守,终于等到了对方!父亲为儿子感到骄傲,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
有的学生围绕文章主旨写道:“爱的力量创造了奇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一定会像这次一样,凭着坚定的信念战胜任何的困难。”
有的学生进行思想延伸,写道:“一句简单的承诺在不同情况下给了这对父子力量和勇气,此时,他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心里一定会再次想起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一体现生本理念的环节设计,可谓一举多得:其一,通过对文本的纵向拓展,将课文内容高度整合,升华了文章主旨,深化学生感悟;其二,将读与写巧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言语实践的平台,发展语言能力;其三,利用学生多角度的表达,促进他们个性化阅读,形成良好个性。
在这节课中,孔老师还安排了文本的横向拓展,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两篇文章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写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很适合学生自拟学案展开阅读。课堂上,教师建议学生利用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学到的方法,想一想《慈母情深》一文是怎样在特定情境下写出母亲深深的情意的呢?以此打开学生阅读的入口。学生亲历了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路已经打开、智慧已经点燃,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他们也从各自的学习中,收获丰厚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结束语
在孔凡艳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始终浸润在民主、平等、激励与和谐的氛围中,彰显着本应属于他们的活力与生命力。这大概就是“生本”课堂最大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