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含义,并重点探讨了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审计必然成为全覆盖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审计监督全覆盖概述
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是指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都要接受审计监督,不存在盲点和死角。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具有以下特点:
1、从审计内容看,一方面是一级预算单位的全覆盖,另一方面是财政资金的全覆盖。
2、从审计的深度来看,全覆盖是一种深度覆盖,它不是表面的和浅显的,而是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彻底的检查。
3、从审计模式来看,全覆盖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不是对所有项目的审计,而是围绕党政核心工作,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大局,针对主要矛盾,明确审计重點。
4、从审计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在实施“广”的监督范围的同时,也要加强工作的深度、准确性、渗透性和现实性,确保数量和质量,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二、从大数据角度构建和完善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
1、加强对环境决策责任的审计监督。通过大数据,建立了政府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系统,完善了政府环境决策信息系统,保证了科学有效的环境决策,以及政府环境信息的全面性和价值性。例如,建立污染源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对污水企业的情况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将污染数据转化为环境信息;建立环境数据存储库,存储环境治理案例、环境法律法规、排污和污染控制标准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公开透明政府环境信息,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增强行政系统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等能力。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环境决策信息系统,可为政府的环境决策责任审计监督提供充分的证据,从而加大环境决策责任审计监督的力度。首先,明确政府对环境决策的责任。在我国政治生态背景下,环境决策的主要机关是党委和政府。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明确政府环境决策责任时,应以党委和政府为主,并以环保和水利部门为辅,审查各部门的环境决策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可行的原则,是否保障了权力的科学运行。其次,利用环境信息进行审计。大数据收集的政府环境信息是决策责任审计的基础,将环境信息与法律法规进行比较,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是否遵守了生态建设的基本程序,对未按要求作出审计决定的部门提出审计意见。
2、加强对环境执法责任的审计监督。在环境执行责任审计监督过程中,环境审计信息平台不仅是关键载体,更是大数据技术展示其价值的重要媒介。所以,国家审计机关应把环境审计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首先,国家审计机关要进行系统和数据的整合。也就是说,财务审计、环境决策、专家咨询、环境执行等系统可无缝对接,保证审计部门信息畅通,同时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等问题,确保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其次,建立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数据库,不仅可存储各区域的环境信息,还可对各区域的数据进行提取,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存取一体”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再次,实现审计信息的全覆盖。也就是说,在收集、处理和审计政府环境信息时,也要注意审计其他非环境信息,因环境总是与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通过加强政府环境信息审计的全覆盖,避免遗漏。
此外,审计机构还应加强对政府环境下各环节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监督政府各部门是否全面履行职责。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基金审计监督。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但由于政府或官员经济人的特性,往往存在贪污腐败和公款私用的现象。因此,审计机关应从环境保护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资本投资审计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效率、基金管理效率、不规范使用、执行不力和不合理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督。其次,加强对环境工程的审计监督。环境资金主要投向环境项目,这也是审计监督的重点。因此,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监督,监督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维护过程中是否存在进度缓慢等问题。环境项目往往具有长期性,审计监督也应保持动态性和连续性,采用跟踪的方法对环境项目的资金实施情况、运行效益和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保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定环保和治理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环境监督责任的审计监督。监督企业的行为是政府的职责之一,然而,在现实中,政府与企业勾结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环保的效果。因此,加强对环境监督责任的审计监督是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加强对自然资产监管体系的审计监督。确定自然资产监管主体的权属,该主体是否具备监管资格,监管是否到位,监管部门和机构是否科学设置,监管方案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形成了国家和社会、市场综合监管模式,这都需要依靠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其次,建立自然资产损害责任追究机制。领导干部离职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实现这一机制的有效措施,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及自然资源破坏程度进行调查,从而界定领导干部的环境治理行为。这就要求大数据利用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经济信息进行比较,对盲目决策和发展、违反法律法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的行为,要给予制裁和处罚,确保落实“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再次,对政府机构的监督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以往,“谎报军情”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易被揭发,但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政策、资金和人力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可明确界定环境监管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环境监管能力的强弱和实际监管状况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
4、促进政府环境审计的全覆盖。加快大数据与政府环境审计监督的融合,是提高政府环境审计整体覆盖率的有效途径。首先,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为政府环境审计全覆盖提供坚实的软硬件支撑。准确地说,提高审计机构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将大数据引入到政府环境信息的获取、读取和分析过程中。因此,审计机构应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以确保环境数据能被充分存储和快速提取。数据库应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基础部门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治理标准、行业内部标准等标准化信息和数据,这样就可实现各个信息间的关联和对比。为简化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应加快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专业审计软件,降低大数据在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范围内的应用难度,采用功能全面、操作简单的审计软件,实现大数据与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其次,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打破大数据与审计之间的壁垒,除软件开发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的应用中,要提高审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能力。此外,要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大数据顺利引入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中。
三、结语
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一般是指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即审计机关依法对履行经济责任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全覆盖,同时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 付忠伟.审计全覆盖机制探析[J].审计研究,2015(03).
[2] 吉越.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全覆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04).
[3] 王磊.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构建思路[J].领导科学,2019(04).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2016级审计学专业一班)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是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审计必然成为全覆盖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审计监督全覆盖概述
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是指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都要接受审计监督,不存在盲点和死角。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具有以下特点:
1、从审计内容看,一方面是一级预算单位的全覆盖,另一方面是财政资金的全覆盖。
2、从审计的深度来看,全覆盖是一种深度覆盖,它不是表面的和浅显的,而是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彻底的检查。
3、从审计模式来看,全覆盖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不是对所有项目的审计,而是围绕党政核心工作,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大局,针对主要矛盾,明确审计重點。
4、从审计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在实施“广”的监督范围的同时,也要加强工作的深度、准确性、渗透性和现实性,确保数量和质量,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二、从大数据角度构建和完善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
1、加强对环境决策责任的审计监督。通过大数据,建立了政府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系统,完善了政府环境决策信息系统,保证了科学有效的环境决策,以及政府环境信息的全面性和价值性。例如,建立污染源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对污水企业的情况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将污染数据转化为环境信息;建立环境数据存储库,存储环境治理案例、环境法律法规、排污和污染控制标准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公开透明政府环境信息,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增强行政系统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等能力。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环境决策信息系统,可为政府的环境决策责任审计监督提供充分的证据,从而加大环境决策责任审计监督的力度。首先,明确政府对环境决策的责任。在我国政治生态背景下,环境决策的主要机关是党委和政府。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明确政府环境决策责任时,应以党委和政府为主,并以环保和水利部门为辅,审查各部门的环境决策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可行的原则,是否保障了权力的科学运行。其次,利用环境信息进行审计。大数据收集的政府环境信息是决策责任审计的基础,将环境信息与法律法规进行比较,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是否遵守了生态建设的基本程序,对未按要求作出审计决定的部门提出审计意见。
2、加强对环境执法责任的审计监督。在环境执行责任审计监督过程中,环境审计信息平台不仅是关键载体,更是大数据技术展示其价值的重要媒介。所以,国家审计机关应把环境审计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首先,国家审计机关要进行系统和数据的整合。也就是说,财务审计、环境决策、专家咨询、环境执行等系统可无缝对接,保证审计部门信息畅通,同时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等问题,确保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其次,建立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数据库,不仅可存储各区域的环境信息,还可对各区域的数据进行提取,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存取一体”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再次,实现审计信息的全覆盖。也就是说,在收集、处理和审计政府环境信息时,也要注意审计其他非环境信息,因环境总是与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通过加强政府环境信息审计的全覆盖,避免遗漏。
此外,审计机构还应加强对政府环境下各环节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监督政府各部门是否全面履行职责。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基金审计监督。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但由于政府或官员经济人的特性,往往存在贪污腐败和公款私用的现象。因此,审计机关应从环境保护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资本投资审计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效率、基金管理效率、不规范使用、执行不力和不合理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督。其次,加强对环境工程的审计监督。环境资金主要投向环境项目,这也是审计监督的重点。因此,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监督,监督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维护过程中是否存在进度缓慢等问题。环境项目往往具有长期性,审计监督也应保持动态性和连续性,采用跟踪的方法对环境项目的资金实施情况、运行效益和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保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定环保和治理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环境监督责任的审计监督。监督企业的行为是政府的职责之一,然而,在现实中,政府与企业勾结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环保的效果。因此,加强对环境监督责任的审计监督是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加强对自然资产监管体系的审计监督。确定自然资产监管主体的权属,该主体是否具备监管资格,监管是否到位,监管部门和机构是否科学设置,监管方案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形成了国家和社会、市场综合监管模式,这都需要依靠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其次,建立自然资产损害责任追究机制。领导干部离职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实现这一机制的有效措施,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及自然资源破坏程度进行调查,从而界定领导干部的环境治理行为。这就要求大数据利用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经济信息进行比较,对盲目决策和发展、违反法律法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的行为,要给予制裁和处罚,确保落实“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再次,对政府机构的监督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以往,“谎报军情”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易被揭发,但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政策、资金和人力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可明确界定环境监管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环境监管能力的强弱和实际监管状况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
4、促进政府环境审计的全覆盖。加快大数据与政府环境审计监督的融合,是提高政府环境审计整体覆盖率的有效途径。首先,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为政府环境审计全覆盖提供坚实的软硬件支撑。准确地说,提高审计机构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将大数据引入到政府环境信息的获取、读取和分析过程中。因此,审计机构应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以确保环境数据能被充分存储和快速提取。数据库应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基础部门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治理标准、行业内部标准等标准化信息和数据,这样就可实现各个信息间的关联和对比。为简化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应加快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专业审计软件,降低大数据在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范围内的应用难度,采用功能全面、操作简单的审计软件,实现大数据与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其次,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打破大数据与审计之间的壁垒,除软件开发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的应用中,要提高审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能力。此外,要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大数据顺利引入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中。
三、结语
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一般是指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即审计机关依法对履行经济责任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全覆盖,同时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 付忠伟.审计全覆盖机制探析[J].审计研究,2015(03).
[2] 吉越.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全覆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04).
[3] 王磊.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机制构建思路[J].领导科学,2019(04).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2016级审计学专业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