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最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与招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但是,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量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因此,关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不断采取措施,加大了对毕业生与企业的调查反馈力度,然后用此策略来修正教学计划与素质等双重的培养方案。本文以高职院校2006-2010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工作单位、工作满意度、劳动报酬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我们走访和调研了与各个专业相关的60家不同企业。同时,与学院在各地区的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各企业在肯定我院毕业生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1.毕业生工作单位
通过调查可以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性质大多以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这三项共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七十五。并且,通过调查也可以发现,毕业生所选择的工作单位在5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中工作的占总比例的百分之六十八,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当地主要以中小规模的企业为主,且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企业也跟着迅速发展,这三类企业已成为近几年来人才需求最大的企业,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就业的主要渠道。
2.毕业生收入情况
在我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收入作调查时发现,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学生占总比例的百分之四十八,收入在2000左右的学生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八。经过一年的工作以后,同样是这些学生,他们的工作收入却有了很大的变化,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比例已经大大减少,收入在2000左右的比例已经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八,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已经提高到3%。通过以上调查的数据可以表明,当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一定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同时在企业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价值,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
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但是,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却以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同时,通过学校推荐和亲戚朋友介绍的也占有相当一大部分比例。高职院校每年都会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组织相应的招聘会,且由于招聘会的针对性比较强,有效性相对要高一些。这一方式不但反映了院系领导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做的到位、扎实。同时也反映了毕业生对学校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以及自己对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非常弱的。这些现象都可以在统计数据上有所体现。
4.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当我们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询问其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时,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五分之二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还行,也就是比较满意;有五分之一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满意;有另外五分之一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不满意,有想跳槽的打算;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行业性质表现出无所谓。再被我们所调查询问的毕业生中,有将近70%的同学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表示满意,通过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同时,也可以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调整自身的定位加上相应的工作经验,找到自己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5.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的因素
培训机会、职业发展以及薪资福利是大学生在择业是比较看重的因素。这三项共占总比例的56%,其次为公司环境和工作类型,占总比例的31%,而工作地点则占全部比例的13%。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表明,毕业生还是很看重在公司的培训和学习,为以后再次择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对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反映还是不错的,但是,在任职过程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有部分毕业生不愿从最基础的做起,怕苦怕累的,甚至有的同学刚做了几天就待不下去了,很多单位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就直接要求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还有部分同学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与人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面较窄。公司希望学校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从而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2.部分毕业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
很多学生刚一毕业,就对自己的工作单位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到大城市、大企业去工作,还有个别同学甚至只把自己的工作目标锁定在某一个大城市,而不愿到较为偏远的中小型企业去做较为基础的工作;还有部分同学对薪资以及工作岗位性质的期望值偏高,认为薪酬待遇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要求,且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完全对口,所以,有的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策略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策略。
1.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需要塑建一支专业的,知识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来对不同的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根据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知识及服务。学校开学时,指导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做好毕业时的就业规划;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根据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指导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定位。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校期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应开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既要靠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需要学生对其自身精神以及行为能力的修养和磨练。充分利用学校在校期间,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社团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种文娱、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融入到团体中,融素质教育于社团活动中;当然,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还要祈祷发挥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人人受益,以此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磊,李四化,郑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J].复旦学报,2004.
个人简介
万平,女,汉族,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生,泰安市新泰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在读,二零零四年七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于淄博卫校担任基础医学教学工作,二零零九年学校合并入淄博职业学院,现为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正常人体结构教研室的一名专职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研究教育理论,摸索教育经验,真正做到“从零开始,循序渐进”,不仅顺利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贴近学生作出不断的努力。多次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教育相关论文,取得不错的成绩。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最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与招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但是,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量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因此,关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不断采取措施,加大了对毕业生与企业的调查反馈力度,然后用此策略来修正教学计划与素质等双重的培养方案。本文以高职院校2006-2010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工作单位、工作满意度、劳动报酬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我们走访和调研了与各个专业相关的60家不同企业。同时,与学院在各地区的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各企业在肯定我院毕业生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1.毕业生工作单位
通过调查可以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性质大多以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这三项共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七十五。并且,通过调查也可以发现,毕业生所选择的工作单位在5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中工作的占总比例的百分之六十八,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当地主要以中小规模的企业为主,且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企业也跟着迅速发展,这三类企业已成为近几年来人才需求最大的企业,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就业的主要渠道。
2.毕业生收入情况
在我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收入作调查时发现,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学生占总比例的百分之四十八,收入在2000左右的学生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八。经过一年的工作以后,同样是这些学生,他们的工作收入却有了很大的变化,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比例已经大大减少,收入在2000左右的比例已经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八,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已经提高到3%。通过以上调查的数据可以表明,当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一定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同时在企业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价值,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
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但是,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却以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同时,通过学校推荐和亲戚朋友介绍的也占有相当一大部分比例。高职院校每年都会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组织相应的招聘会,且由于招聘会的针对性比较强,有效性相对要高一些。这一方式不但反映了院系领导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做的到位、扎实。同时也反映了毕业生对学校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以及自己对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非常弱的。这些现象都可以在统计数据上有所体现。
4.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当我们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询问其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时,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五分之二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还行,也就是比较满意;有五分之一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满意;有另外五分之一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不满意,有想跳槽的打算;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行业性质表现出无所谓。再被我们所调查询问的毕业生中,有将近70%的同学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表示满意,通过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同时,也可以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调整自身的定位加上相应的工作经验,找到自己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5.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的因素
培训机会、职业发展以及薪资福利是大学生在择业是比较看重的因素。这三项共占总比例的56%,其次为公司环境和工作类型,占总比例的31%,而工作地点则占全部比例的13%。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表明,毕业生还是很看重在公司的培训和学习,为以后再次择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对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反映还是不错的,但是,在任职过程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有部分毕业生不愿从最基础的做起,怕苦怕累的,甚至有的同学刚做了几天就待不下去了,很多单位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就直接要求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还有部分同学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与人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面较窄。公司希望学校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从而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2.部分毕业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
很多学生刚一毕业,就对自己的工作单位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到大城市、大企业去工作,还有个别同学甚至只把自己的工作目标锁定在某一个大城市,而不愿到较为偏远的中小型企业去做较为基础的工作;还有部分同学对薪资以及工作岗位性质的期望值偏高,认为薪酬待遇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要求,且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完全对口,所以,有的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策略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策略。
1.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需要塑建一支专业的,知识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来对不同的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根据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知识及服务。学校开学时,指导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做好毕业时的就业规划;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根据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指导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定位。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校期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应开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既要靠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需要学生对其自身精神以及行为能力的修养和磨练。充分利用学校在校期间,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社团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种文娱、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融入到团体中,融素质教育于社团活动中;当然,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还要祈祷发挥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人人受益,以此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磊,李四化,郑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J].复旦学报,2004.
个人简介
万平,女,汉族,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生,泰安市新泰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在读,二零零四年七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于淄博卫校担任基础医学教学工作,二零零九年学校合并入淄博职业学院,现为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正常人体结构教研室的一名专职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研究教育理论,摸索教育经验,真正做到“从零开始,循序渐进”,不仅顺利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贴近学生作出不断的努力。多次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教育相关论文,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