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小刚的影片抓住了大众文化勃兴的契机,凭借对观众审美的准确把握,走平民化的路子,通过对游戏驾轻就熟的运用,表达了贯穿冯氏电影系列之中拯救爱情和家庭的主题,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创造风格。这种风格,既是冯小刚自我个性的自觉选择,又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内在指向。
關键词:冯小刚 平民化 拯救 游戏
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勃兴的历史语境中,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和《手机》几部影片,开创了他个性化的电影风格,从而确定了他在电影界的一方领地。他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影片应该出其不意、有创造性,看到这个情节不知道下一个情节是什么”[1], 尽管他在影片中张扬着平民化风格,以普通市民的生活为依托,平凡无奇的普通都市小人物才是他关注的对象,但他把游戏穿插于情节之中,在透出点苦涩和幽默的构思中,来表达他电影拯救爱情、家庭的主题,在游戏人生的轻松中凸现了冯导的电影创作个性,他的电影里内蕴着“游戏”喜剧色彩和“狂欢”精神,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
一、都市里的小人物
统观冯小刚几年来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城市中的小人物。他们都是频繁变换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是被婚外恋折腾得焦头烂额的作家,是没有一点权利的节目主持人。这些都是普通的市民,平凡的小人物,他们低调平和,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妄图荣华富贵和指点江山的野心,只在自己身份的世界里平静而执着的生活着,无论苦恼还是悲伤,他们都平静面对,其乐却无穷。正如冯小刚自己所总结的:“他们调皮捣蛋是必须的……捣蛋调皮又真不坏……既不让人讨厌,还透着机智过人。其次是,对于人性的弱点毫无掩饰,私心杂念也是层出不穷。……再次才是,善良。”[2]
在冯小刚看来,贺岁喜剧之灵魂应该“扣在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的烦恼上。”[3]因此他戏称自己为“平民导演”。影片直面普通人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剖解老百姓的日常事件。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普通人的梦想与烦恼,看到了平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看到了许许多多小人物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看到了他们简简单单的生活轨迹和素淡的生命色彩。《不见不散》中刘元和李清为爱相互倾慕的快乐和为生存不辞劳苦地工作。刘元的简陋住所、随时可变的工作及其和李清“见面出事”的尴尬展示出外地奔波的烦恼,两人抛却异域生活,最终选择真诚回归和爱情相守,既是刘元个人“伴侣式情梦”的实现,也是现实中不少浪迹异域者的潜在心理需求。《一声叹息》中梁亚洲为了责任与爱情痛苦地在两个女人之间挣扎。在三角关系中,他陷入了无解的痛苦,他以为是在奔向新的生活,实际却是走上了一条绝路,最终三个人的生活都被毁掉。梁亚洲的悲剧不是孤立的,同样的悲剧正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在不同的家庭里轮流上演,波及的人数之多,伤害之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看,冯小刚电影中主人公都是都市中平凡的小人物,城市是他们依附和生存的空间,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气息,让他们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城市文化的垄断一切的话语环境中,他们理解了个体人生的渺小和无奈,也培育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面对复杂世界应该保持的一种超脱和自然,他们不再讥讽一切,反而具有了普通人的生活气息,有时发点牢骚却无伤大雅,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向往积极人生,偶尔幽默一回却也含有丝丝的机智。
二、拯救的途径与力量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很多是在现代城市背景下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内心感受,虽然情节各不相同,人物性格形象各异,没有整体连贯的线索,但通过对影片的主题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各个独立故事中串联着一个明显主题,即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
(一) 爱情的拯救:自救与满足
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所表现的拯救是拯救者通过自我拯救的方式,实现拯救者自身的需求。
在影片中刘元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突如其来而且稍纵即逝的爱情,“老谋深算”的刘元明白,在美国的土地上没有谁能够帮助两个异乡的中国男女走到婚姻的殿堂,他选择通过自我努力争得李清的信任和爱情,一场拯救者自我的游戏正式展开。刘元的经验、阅历、幽默和真诚,使得毫无准备的李清匆忙坠入爱河,刘元最初的设想和行动走向成熟。刘元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拯救行为,满足了自我爱情的欲望,实现了关乎爱情的自我拯救。
(二) 家庭的拯救:牺牲与救赎
冯小刚的电影,主人公并非社会名流,或者时代枭雄,主人公只是为生活稳定、家庭安全而到处奔波的底层百姓,在《一声叹息》这部影片中,“导演致力于展现拯救者通过自我牺牲与救赎从而对被拯救者今后的家庭所起到的正面和积极的作用。”[4]
《一声叹息》里拯救主题表现的拯救者是一位女性——主人公李晓丹,被拯救者是李晓丹的情人男作家梁亚洲。这部电影通过对被拯救者的拯救,实现了对家庭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救赎和维护,我们从电影结尾时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边幸福玩耍的画面可以看出,这样的结局迎合了我们中国人对此类事件的传统态度,也符合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要求。
可以说,拯救作为冯小刚电影主题可以清晰反映在他的这几部电影当中,通过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一步步深入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层次,表达了他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对现实人生的悲悯姿态和对弱者同情、期望的美好梦想,既符合大众的期待视野,又符合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文化心理。
三、成人的游戏
冯小刚在谈到自己的电影创作时说:“我觉得简单的归纳也容易不准确……但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游戏……”[3]。与此同时,在多种场合中,他也一再强调在他的贺岁片中“游戏”的重要性。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游戏是他创造影片的基本策略。冯小刚正是以成人的游戏作为他的喜剧手段和特征, 游戏的因素使情节游戏化,即故事内容编排尽量有趣,让观众对之产生兴趣,从而使他的影片贴合了社会心理和大众趣味,并在不知不觉中表达了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拯救主题。因此,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能够赢得观众的心,这也无疑是冯小刚贺岁片的优势所在。
总之,在当前社会观念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冯小刚的电影始终聚焦都市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把他们的喜与仇、乐与悲、体验与感悟置于主体的位置,为观众理解都市社会和都市人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可凭借的广阔影像空间。冯小刚电影在影像人物、审美趋向、价值判断上都呈现鲜明的平民取向,并通过对游戏的驾轻就熟地运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贯穿其中,具有了鲜明的游戏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小刚访马智友.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J].电影艺术.1998,(3).
[2]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潭政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J].电影艺术.2000,(2).
[4]胡泊,冯小刚电影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關键词:冯小刚 平民化 拯救 游戏
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勃兴的历史语境中,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和《手机》几部影片,开创了他个性化的电影风格,从而确定了他在电影界的一方领地。他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影片应该出其不意、有创造性,看到这个情节不知道下一个情节是什么”[1], 尽管他在影片中张扬着平民化风格,以普通市民的生活为依托,平凡无奇的普通都市小人物才是他关注的对象,但他把游戏穿插于情节之中,在透出点苦涩和幽默的构思中,来表达他电影拯救爱情、家庭的主题,在游戏人生的轻松中凸现了冯导的电影创作个性,他的电影里内蕴着“游戏”喜剧色彩和“狂欢”精神,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
一、都市里的小人物
统观冯小刚几年来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城市中的小人物。他们都是频繁变换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是被婚外恋折腾得焦头烂额的作家,是没有一点权利的节目主持人。这些都是普通的市民,平凡的小人物,他们低调平和,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妄图荣华富贵和指点江山的野心,只在自己身份的世界里平静而执着的生活着,无论苦恼还是悲伤,他们都平静面对,其乐却无穷。正如冯小刚自己所总结的:“他们调皮捣蛋是必须的……捣蛋调皮又真不坏……既不让人讨厌,还透着机智过人。其次是,对于人性的弱点毫无掩饰,私心杂念也是层出不穷。……再次才是,善良。”[2]
在冯小刚看来,贺岁喜剧之灵魂应该“扣在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的烦恼上。”[3]因此他戏称自己为“平民导演”。影片直面普通人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剖解老百姓的日常事件。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普通人的梦想与烦恼,看到了平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看到了许许多多小人物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看到了他们简简单单的生活轨迹和素淡的生命色彩。《不见不散》中刘元和李清为爱相互倾慕的快乐和为生存不辞劳苦地工作。刘元的简陋住所、随时可变的工作及其和李清“见面出事”的尴尬展示出外地奔波的烦恼,两人抛却异域生活,最终选择真诚回归和爱情相守,既是刘元个人“伴侣式情梦”的实现,也是现实中不少浪迹异域者的潜在心理需求。《一声叹息》中梁亚洲为了责任与爱情痛苦地在两个女人之间挣扎。在三角关系中,他陷入了无解的痛苦,他以为是在奔向新的生活,实际却是走上了一条绝路,最终三个人的生活都被毁掉。梁亚洲的悲剧不是孤立的,同样的悲剧正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在不同的家庭里轮流上演,波及的人数之多,伤害之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看,冯小刚电影中主人公都是都市中平凡的小人物,城市是他们依附和生存的空间,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气息,让他们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城市文化的垄断一切的话语环境中,他们理解了个体人生的渺小和无奈,也培育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面对复杂世界应该保持的一种超脱和自然,他们不再讥讽一切,反而具有了普通人的生活气息,有时发点牢骚却无伤大雅,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向往积极人生,偶尔幽默一回却也含有丝丝的机智。
二、拯救的途径与力量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很多是在现代城市背景下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内心感受,虽然情节各不相同,人物性格形象各异,没有整体连贯的线索,但通过对影片的主题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各个独立故事中串联着一个明显主题,即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
(一) 爱情的拯救:自救与满足
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所表现的拯救是拯救者通过自我拯救的方式,实现拯救者自身的需求。
在影片中刘元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突如其来而且稍纵即逝的爱情,“老谋深算”的刘元明白,在美国的土地上没有谁能够帮助两个异乡的中国男女走到婚姻的殿堂,他选择通过自我努力争得李清的信任和爱情,一场拯救者自我的游戏正式展开。刘元的经验、阅历、幽默和真诚,使得毫无准备的李清匆忙坠入爱河,刘元最初的设想和行动走向成熟。刘元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拯救行为,满足了自我爱情的欲望,实现了关乎爱情的自我拯救。
(二) 家庭的拯救:牺牲与救赎
冯小刚的电影,主人公并非社会名流,或者时代枭雄,主人公只是为生活稳定、家庭安全而到处奔波的底层百姓,在《一声叹息》这部影片中,“导演致力于展现拯救者通过自我牺牲与救赎从而对被拯救者今后的家庭所起到的正面和积极的作用。”[4]
《一声叹息》里拯救主题表现的拯救者是一位女性——主人公李晓丹,被拯救者是李晓丹的情人男作家梁亚洲。这部电影通过对被拯救者的拯救,实现了对家庭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救赎和维护,我们从电影结尾时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边幸福玩耍的画面可以看出,这样的结局迎合了我们中国人对此类事件的传统态度,也符合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要求。
可以说,拯救作为冯小刚电影主题可以清晰反映在他的这几部电影当中,通过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一步步深入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层次,表达了他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对现实人生的悲悯姿态和对弱者同情、期望的美好梦想,既符合大众的期待视野,又符合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文化心理。
三、成人的游戏
冯小刚在谈到自己的电影创作时说:“我觉得简单的归纳也容易不准确……但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游戏……”[3]。与此同时,在多种场合中,他也一再强调在他的贺岁片中“游戏”的重要性。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游戏是他创造影片的基本策略。冯小刚正是以成人的游戏作为他的喜剧手段和特征, 游戏的因素使情节游戏化,即故事内容编排尽量有趣,让观众对之产生兴趣,从而使他的影片贴合了社会心理和大众趣味,并在不知不觉中表达了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拯救主题。因此,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能够赢得观众的心,这也无疑是冯小刚贺岁片的优势所在。
总之,在当前社会观念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冯小刚的电影始终聚焦都市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把他们的喜与仇、乐与悲、体验与感悟置于主体的位置,为观众理解都市社会和都市人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可凭借的广阔影像空间。冯小刚电影在影像人物、审美趋向、价值判断上都呈现鲜明的平民取向,并通过对游戏的驾轻就熟地运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贯穿其中,具有了鲜明的游戏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小刚访马智友.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J].电影艺术.1998,(3).
[2]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潭政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J].电影艺术.2000,(2).
[4]胡泊,冯小刚电影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