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乡镇的父母进入城市,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温情陪伴,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中学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9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与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命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最大限度地将学校、学生、社会、家庭相互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用多元化的途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锻炼学生的耐受力和自信心,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过度敏感。一些学生常常因为情绪比较激动、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现象,导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产生情绪反应过激的现象,对教师和家长的批评过分在意,以至于产生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等现象。2.逆反心理。这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学生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影响下,经常出现多疑、孤僻、暴力和偏执的性格,如果放任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在逆反心理作用下产生病态心理,甚至出现犯罪心理问题。3.社交恐惧。一些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对群体活动拒之千里,无法与其他学生正常相处,不能融入集中之中,常常产生被冷落、孤立的现象。4.自卑与傲慢。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全面、科学,在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时候,常常出现评价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出现自卑或傲慢的心理,对日常学习或生活产生不利影响。5.学习焦虑。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观察能力低、语言表达能力弱、计算能力差等因素的制约,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习焦虑的心理问题,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并且对学生实施高强度的考试,刺激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或者是焦虑的状态。在这样喜悦和失败的冲击下,心理疲劳很可能会出现,进而很可能就会存在一些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问题。外加一些教师缺少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学生很可能就会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
(二)家庭因素
在中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但就当前的家庭教育来说,一些家长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嘲讽、谩骂的形式,致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一些地方的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处于留守状态,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育,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苦恼无处倾诉,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社会因素
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也是高端人才的竞争。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我们想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转嫁给自己的孩子,便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外,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不良的风气导致不少学生的病态心理出现,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当前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常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把握每一名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成长规律。通过档案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当学生一旦发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个人思想有更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体性原则。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主要教育目标,面向全体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差异性原则。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调整和优化心理健康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3.活动性原则。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逐渐改变单纯的理论教育,而以活动为载体,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注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进更多心理健康专业教育人才,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转变现阶段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引导学生健康成長,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积极地对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让每一个心理健康教师都能够转变心理健康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当前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巨彦春.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12):36.
[2]贾曜宁.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旅游,2019(05):176.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9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与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命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最大限度地将学校、学生、社会、家庭相互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用多元化的途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锻炼学生的耐受力和自信心,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过度敏感。一些学生常常因为情绪比较激动、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现象,导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产生情绪反应过激的现象,对教师和家长的批评过分在意,以至于产生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等现象。2.逆反心理。这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学生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影响下,经常出现多疑、孤僻、暴力和偏执的性格,如果放任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在逆反心理作用下产生病态心理,甚至出现犯罪心理问题。3.社交恐惧。一些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对群体活动拒之千里,无法与其他学生正常相处,不能融入集中之中,常常产生被冷落、孤立的现象。4.自卑与傲慢。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全面、科学,在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时候,常常出现评价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出现自卑或傲慢的心理,对日常学习或生活产生不利影响。5.学习焦虑。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观察能力低、语言表达能力弱、计算能力差等因素的制约,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习焦虑的心理问题,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并且对学生实施高强度的考试,刺激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或者是焦虑的状态。在这样喜悦和失败的冲击下,心理疲劳很可能会出现,进而很可能就会存在一些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问题。外加一些教师缺少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学生很可能就会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
(二)家庭因素
在中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但就当前的家庭教育来说,一些家长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嘲讽、谩骂的形式,致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一些地方的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处于留守状态,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育,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苦恼无处倾诉,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社会因素
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也是高端人才的竞争。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我们想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转嫁给自己的孩子,便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外,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不良的风气导致不少学生的病态心理出现,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当前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常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把握每一名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成长规律。通过档案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当学生一旦发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个人思想有更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体性原则。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主要教育目标,面向全体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差异性原则。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调整和优化心理健康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3.活动性原则。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逐渐改变单纯的理论教育,而以活动为载体,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注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进更多心理健康专业教育人才,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转变现阶段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引导学生健康成長,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积极地对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让每一个心理健康教师都能够转变心理健康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当前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巨彦春.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12):36.
[2]贾曜宁.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旅游,2019(0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