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关键词:会计信息:供需失衡:财务制度;河南省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会计技术进步和会计事务管理方面是有作用的。然而会计信息在其发挥巨大功效的同时,也起着一种负面的影响。这主要因为会计信息在其生成、提供、揭示的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会计信息在受到一般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受到会计环境、会计活动本身因素、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视角所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尤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权利不断弱化,经营者地位日益上升,在信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企业不再是一个完全被动者,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内容和形式,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都是复杂多变的,而会计信息供给者于会计资源和会计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个人求利动机的存在,只能提供有限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信息的披露受供求双方的共同影响。
会计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包含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数据输入,系统转换,信息输出”三个有机过程。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供需失衡问题
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是处于主动地位,会计信息需求者处于被动地位,会计信息的供给始终落后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供求的失衡,间接导致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和控制失调,严重制约和抑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研究会计信息供求失衡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以河南省为例来谈一下会计信息供需失衡的问题。
1、无意失真
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无意失真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为会计错误。
这种失真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意”,这与那种故意曲解有关的规定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恶意失真行为有严格的区别。但是,这两种“失真”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恶劣的。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会计核算进程中的重记,漏记,串账,笔误,借贷方向错位等错误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错误与会计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2、故意失真
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他与无意失真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在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关人员故意作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直接因素。其“作为”的结果导致账账不符,账表不符和账实不符。而其中的账实不符则是其中最隐蔽,危害最大的一种。多数的恶意失真都是有关经办人员以事实无从查起,无法进行账实核对作为侥幸心理而造成的。
三、总结
本文从会计信息供求均衡的理论出发研究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下如何達到一种默契的均衡。对会计信息的属性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指出会计信息既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并把会计信息与一般商品相区别,得出会计信息的供求在遵循一般物品供求理论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别分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各种因素。重点对河南省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现状、表现形式以及后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供需失衡:财务制度;河南省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会计技术进步和会计事务管理方面是有作用的。然而会计信息在其发挥巨大功效的同时,也起着一种负面的影响。这主要因为会计信息在其生成、提供、揭示的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会计信息在受到一般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受到会计环境、会计活动本身因素、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企业从会计视角所揭示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尤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权利不断弱化,经营者地位日益上升,在信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企业不再是一个完全被动者,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内容和形式,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都是复杂多变的,而会计信息供给者于会计资源和会计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个人求利动机的存在,只能提供有限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信息的披露受供求双方的共同影响。
会计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包含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数据输入,系统转换,信息输出”三个有机过程。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供需失衡问题
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是处于主动地位,会计信息需求者处于被动地位,会计信息的供给始终落后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供求的失衡,间接导致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和控制失调,严重制约和抑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研究会计信息供求失衡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以河南省为例来谈一下会计信息供需失衡的问题。
1、无意失真
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无意失真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为会计错误。
这种失真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意”,这与那种故意曲解有关的规定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恶意失真行为有严格的区别。但是,这两种“失真”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恶劣的。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会计核算进程中的重记,漏记,串账,笔误,借贷方向错位等错误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错误与会计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2、故意失真
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他与无意失真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在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关人员故意作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直接因素。其“作为”的结果导致账账不符,账表不符和账实不符。而其中的账实不符则是其中最隐蔽,危害最大的一种。多数的恶意失真都是有关经办人员以事实无从查起,无法进行账实核对作为侥幸心理而造成的。
三、总结
本文从会计信息供求均衡的理论出发研究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下如何達到一种默契的均衡。对会计信息的属性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指出会计信息既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并把会计信息与一般商品相区别,得出会计信息的供求在遵循一般物品供求理论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别分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各种因素。重点对河南省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现状、表现形式以及后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