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片片 不落别处

来源 :鸭绿江·华夏诗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镜中》即便不是张枣最好的诗,也是他最重要的诗。甚而在评论家敬文东看来,这首诗是理解张枣全部作品最重要的门径。本世纪初,张枣结束近20年的海外旅居生活回到国内,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已然发胖、谢顶的他,看上去不免让人神伤。这么多年,提起他,大多数人心中还是那个略带忧郁的清俊少年的模样。2010年3月8日,张枣因病去世,到现在已过去10余年。我们似乎轻易就忘记了他后来那张憔悴的脸,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那个戴着眼镜却目光炯炯的清瘦书生。我以为,这样的印象和《镜中》这首诗的影响有着某种有趣的联系。
  当20出头的天才诗人写下这首诗时,好友柏桦看到后即断言:“这将是一首轰动大江南北的诗。”追忆初读此诗的感受时,他专门捻出了一个“轻”字,他说:“《镜中》只是一首很单纯的诗,它只是一声感喟,喃喃地,很轻,像张枣一样轻。但这轻是一种卡尔维诺说的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我想,柏桦所谓“深思熟虑”,是就诗的艺术高度而言,所谓“轻”则大概是就整首诗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意象古典,却有着超强的现代气息;言词简洁,却又营造出梦境一般迷离的氛围。对于这样一首天才之作,自其诞生以来就有很多解读,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也不必有定论。古人早已提醒过:“诗无达诂。”笔者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来与大家探讨,完全是出于个人喜欢。写下这些文字,就是想把自己读这首诗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诗的开篇氤氲着一种古典气息。“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这个诗句没有主语,结合下文来推断,主语应该就是“我”。梅花凋落,显然并非实景,而是心像。为什么是“梅花”,不是桃花、梨花或者别的什么花呢?大概是因为梅花开在冬天,其幽冷的气质与整首诗偏冷的色调相符。“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接连两个“比如”,引出两件“后悔的事”,“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中,“她”是谁?为什么后悔?“她”一定是“我”所深爱的一位女子。这句可能是隐喻心爱的人离去,而自己只是眼睁睁看着,无法挽留。这里没有用“彼岸”,因为彼岸和此岸,是彼此呼应的关系,“另一岸”则有永诀的意思,暗含“她”上岸后,与“我”乃成陌路。“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这句很奇怪,登上梯子这件事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我的第一感覺,两个“比如”,其实说的是一件事。登高才能望远,登上梯子,是为了能远远“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量词“株”也很可疑,难道不应该是“架”吗?我们不妨在这里大胆地假设,“我”登上的可能是一株松树,因为“你”的离去,“我”心如死灰,在“我”看来一株活的松树也就成了“一株松木梯子”了。古代民间有望夫崖的传说:女子每日在山上盼望丈夫回来,最后化作一块石头。诗中的“松木梯子”,似乎也暗示“我”因“她”的离去,亦心如死木。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什么事既“危险”又“美丽”?我们首先会想到爱情,不属于自己的爱情(禁忌之爱)。“我”并没有去触碰这份爱情,而是选择了“看”,看“她”骑马归来。“她”别有所属——“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皇帝显然不是“我”,而是横在“我”与“她”之间的一座无法越过的高山。也许“我”和“她”都没有勇气去攀爬,所以“我”选择了“看”,而“她”选择温顺地臣服,“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皇帝”是个很大很重的词,一出来,整首诗的气氛都随之改变,这就意味着故事只能发生在宫里了。“我”爱上了皇帝的女人,这禁忌之爱,只能在心中花开花落。何其悲哉!
  诗题为《镜中》,所以当“镜子”出现时就要格外注意了。“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这句可能是实写“她”对镜自照,但一定还有更深的意指。“永远等候”的应该是人,这个人不可能是上文出现的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能是“我”。这里的“等候”与上文的“看”,都在呈现一种距离。“等候”,意味着此刻甚至永远的缺席;“看”,意味着保持恒定甚至遥远的距离。“我”成为了“她”的一面镜子,照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我于她,如窗前镜;她于我,如镜中花。即便近在咫尺,却已天涯两隔。诗的最后与开头形成呼应,“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望着”这个动作紧承上文,其主体自然是“她”。那么,最后“后悔”的人也就换成了“她”。后悔什么呢?是后悔“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还是后悔“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不得而知。也许,“她”的后悔,不过是我的臆测,是“我”的后悔在镜中的投射。最后一句“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与开篇“梅花便落了下来”,略有不同。“南山”,多么古意盎然的一个词啊!两千多年前就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又有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这里“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是否确有所指,我们无从知晓。反正肯定不会是在宫廷里,大概是“我”幽居的地方吧。“我”在南山,思念着,后悔着,想象“她”也许此刻在深宫中望着窗外,也思念着,后悔着。抬头只见,梅花片片飘落,好似一场大雪,不落别处,只落心间……
  以上就是我对《镜中》一诗的一个很个人的解读。有人说,不要去试图拆解一首诗。但我认为,好诗是经得起一句句拆解的。《镜中》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其实一首诗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故事,只不过诗人毕竟不是小说家,诗人不屑于详加陈述,只是吉光片羽地给出一些意象,一些梦境一般的片段。读者在这些片段中加入一些情节,最终还原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可能已经不是作者心中的故事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欣赏一首好诗,也不影响我们读诗时侦探还原现场一般的快感。
  ◆镜 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只重视“从负到零”的预防任务,很少关注中职生“从零到正”的发展任务;中职生需要积极的目标,幸福的生活;通过主观幸福感提升教育,扭转中职生负性的思维方式和不良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中职生抵御生活中的种种负面事件,更好的应对自我的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中职生个体的发展;帮助中职生树立追求幸福的理念,对于中职生群体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提升  中
期刊
徐芳,曾用笔名小初、芳绪、元子、方圆等。著有诗集《徐芳诗选》《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日历诗》,散文集《都市邂逅》《她说:您好!》《月光无痕》,诗文、理论合集《岁月如歌》,文学评论集《小说与诗歌的艺术智慧》(与李其纲合著)等。诗歌、小说、散文、理论作品等多次获得上海市首届文学作品奖、南方文学作品奖,首届《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人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以及《小说界》《萌芽》《读者》等杂志年度奖等。同时多次
期刊
庄伟杰,诗人、作家、评论家,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澳洲《满江红》杂志和《唐人商报》前社长、总编,澳洲华文诗人笔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曾获第十三届“冰心奖”理论贡献奖、中国诗人25周年优秀诗评家奖、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华语杰出贡献诗评奖等多项文艺奖,诗歌作品、论文及书法作品等入选300余种重要版本或年度选本,有诗作编入《海外华文文学读本》等大学教材。至今出
期刊
张晓雪, 笔名晓雪。诗人,职业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莽原》杂志副总编、编审。著有诗集《醒来》《落羽》《画布上的玉米地》,评论集《编辑与发现》。曾在《诗刊》《星星》《十月》《作品》《江南诗》《上海文学》《诗选刊》等海内外文学杂志发表诗歌、文学评论数百首(篇)。获奖数次。并以英、法、日、韩等多语种入选海外多种文学选本。  新岁  像是重复过去,像是  重复花瓣败落、陷入 
期刊
摘 要:晚自习期间王雯的手机被收了,因为班规约定,初犯的她可以通过默写的方式把手机拿回。王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一个通融的机会,但班主任坚持她必须默写过关才能把手机拿回,这事件引发了教师“当教师没收学生的东西,遇到是否该网开一面”的思考。  关键词:手机;管理;原则;变通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87-02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对朝鲜时代(1392-1910)汉语教材《老乞大》系列,《朴通事》系列,《训世评估》《华音启蒙谚解》等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于《中华正音*骑着一匹》系列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可以对《中华正音*骑着一匹》(韩国顺天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积极影响有所探讨。  关键词: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中华正音*骑着一匹》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
期刊
邵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首届中国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阳光》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星星》等报刊。作品入编《中国诗歌年选》《中国优秀散文诗集》《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等多种文集。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提名奖,《人民文学》《诗刊》《绿风》等诗歌征文奖多项。著有诗文集《火焰里的山河》《玫瑰色薄雾》《水上落叶
期刊
王国平,四川江油人。著有非虛构作品《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灵岩山传》《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幸存者口述》,诗集《挽歌与颂辞》《琴歌》等10多部,作品曾入选多种重要选本、《语文》教材、高考《语文》试卷及“5·12”大地震诗歌纪念墙。策划发起中国田园诗歌节。参与创办大型诗刊《芙蓉锦江》。作品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奖、金芙蓉文学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
期刊
叶延滨,当代作家、诗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1978年由四川西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读大学期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后在《星星》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1993年评为正编审,首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由国家人事部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任文学艺术系主任。1995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2011
期刊
朱子庆,诗评家、画家。创作涉及诗歌批评、布面油画、木雕等。畢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有诗歌批评集多部。1983年获《诗刊》优秀评论奖。发表的《广东文坛为何静悄悄?》《文化:广州正在沙漠化吗?》《与诗歌的庸俗和平庸作斗争》《无效的新诗传统》等长篇批评文章在文坛引起巨大反响。1995年任广东卫视《每周一书》特邀主持人。画作参加宋庄美术馆“我们:1994-2013宋庄艺术家20周年纪念展”并被馆藏;参加宋
期刊